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93.080CCS P 66CHTS团 体 标 准T/CHTS 100402021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振动法施工技术指南Technical Guideline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Inorganic BinderStabilized Aggregate Material Base using Vibration Method2021-10-26 发布2021-1 1-08 实施中国公路学会发布作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团体标准双试点单位.中国公路学会积极贯彻国务 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的要求,立足交通运输
2、行业公路交通领域,于2015年 6月份正式启动团体标准工作。同时,中国公路学会标准工作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并正式写 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国公路学会严格按照学会标准管理办法及团体标准良好行为指南要求对标准化工作进行管理, 遵循开放、公平、透明、协商一致的原则,突出团体标准贴近实际、注重实用的特点,充分发挥密切跟踪行 业科技创新进程、及时了解市场技术发展需求的优势,为交通运输行业公路交通领域提供优质的标准, 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并打造中国公路学会标准品牌。获取更多学会标准资讯请关注“中国公路学会标准”微信公众号(微信号:CHTS-standard)。本标准版权为中
3、国公路学会所有。除用于国家法律法规规 定用途,或事先得到中国公路学会文字上的许可,不得以任何形 式擅自复制、改编、汇编、翻译、发行或传播本标准。中国公路学会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路17号院1号楼电话=址:http: /www. chts. cn/电子信箱:CHTS-S©团体标准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振动法施工技术指南Technical Guideline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Inorganic BinderStabilized Aggregate Material Base using Vibration Metho
4、dT/CHTS 100402021主编单位:长安大学 发布单位:中国公路学会 实施日期:2021年11月8日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公路学会文件公学字2021136号中国公路学会关于发布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振动法施工技术指南的公告现发布中国公路学会标准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振动 法施工技术指南MT/CHTS 100402021),自2021年11月8日起 实施。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振动法施工技术指南 (T/CHTS 100402021)的版权和解释权归中国公路学会所有,并 委托主编单位长安大学、河南万里交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 曰常解释和管理工作。中国公路学会2021年10月26
5、曰T/CHTS 100402021本指南是在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振动法施工技术研究成果和推广应用的基础上编制 而成。本指南按照中国公路学会标准编写规则)XT/CHTS 10001)编写,共分为6章、2个附录,主要内容 包括:总则、术语、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及附录。本指南由长安大学提出,受中国公路学会委托,负责具体解释T作。请有关单位将实施中发现的问 题与建议,反馈至长安大学(地址: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校本部,联系电话电子邮 箱:jyj),供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长安大学、河南万里交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
6、、驻马店市公路工程开发有限公司、许昌腾飞建设工程集团有 限公司、河南省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项目有限公司、天津东正测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兰溪市顺达路 桥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蒋应军、乔怀玉、伍石生、朱学斌、李明杰、朱建华、曾瑞、刘海鹏、张毅、曹支才、孟德胤、 纪小平、刘金中、曾浩、任万鹏、温海洋、张朝晖、杨波、倪邦荣。主要审查人:李华、张玉贞、郭忠印、曾赞、黄晓明、戴经樑、弥海晨、柳浩、韩亚楠、薛忠军。T/CHTS 100402021目 次1总、则12 糊23 34 配合比设计55 施工86 质量控制与验收13附录A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垂直振动试验方法14附录B水泥稳定材料施工允许延迟时间
7、确定方法22胭翻23T/CHTS 100402021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振动法施工技术指南1总则1.0.1为指导采用振动法进行公路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的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制定 本指南。1.0.2本指南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新建、改扩建和养护工程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基层、底基层施工。 其他工程可参照执行。1.0.3除应符合本指南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12术语2.0.1 垂直振动压实仪 vertical vibration compactor采用垂直振动力对材料进行压实的试验设备。2.0.2 工作频率 working fre quency垂直
8、振动压实仪偏心块转轴的转动频率。2.0.3 静偏心力矩 static eccentric torque垂直振动压实仪偏心块重量与偏心块重心至转轴中心距离的乘积。3原材料3.1 般规定3.1.1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本着就地取材原则,选择原材料。3.1.2原材料运至现场后,应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3.1.3相同料源、规格、品种及生产工艺的原材料作为一批,应分批检测和储存。3.1.4检测合格材料和未检测材料应分开存放,不合格材料应及时清理出场。3.2水泥、石灰、粉煤灰和水3.2.1水泥、石灰、粉煤灰和水除应符合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MJTG/T F2O)的相关规 定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9、:1水泥强度等级为32.5或42.5,初凝时间应大于4 h,终凝时间应大于6 h且小于10 h。采用散 装水泥时,水泥出炉后应停放7 d以上,且安定性检测合格后才能使用。2消解石灰存放时间应不少于7 d、且不超过15 d,经4.75 mm筛孔过筛后使用。3干粉煤灰堆放时宜洒水防尘,经53 mm筛孔过筛后使用。3.2.2水泥、石灰、粉煤灰应设棚封闭存放。3.3集料3.3.1集料按粒径分为A、B、C和D四种,其规格应符合表3.3.1的规定。表3.3.1集料规格要求规格名称粒径范围 mm通过下列筛孔尺寸(mm)的质量百分率()37.531.519169.54.752.360.075A19 37.59
10、0 100010B9.5 19一10090 10001005C4.75 9.510090 10001005D04.7510090 1000203.3.2粗集料宜采用硬质岩石或砾石加工成的碎石。碎石生产过程中二次破碎时,宜采用反击式破 碎机,不应采用顎式破碎机,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2的规定。表3.3.2粗集料技术要求检测项目层位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二级b及二级以下公路试验方法极重、特重交通重、中、轻交通压碎值/%基层<22a<26<35T 0316底基层<30<30<40针片状颗粒含量/%基层<18<22T 0312软石含量/%基层<3&l
11、t;5T 0320a花岗岩集料可放宽值25%。b重交通以上的二级公路宜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相应要求。3.3.3细集料宜采用机制砂或石屑,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3.3的规定。 表3.3.3细集料技术要求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表观密度/(t/m3)>2.5T 0328砂当量/%>50T 03343.3.4集料堆放场地宜硬化处理,搭设大棚,且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4配合比设计4.1 般规定4.1.1配合比设计采用本指南附录A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垂直振动试验方法进行。4.1.2水泥稳定类水泥剂量以水泥质量占全部干燥粒料质量的百分率表示;石灰粉煤灰稳定类以石 灰
12、、粉煤灰、粒料的质量百分比表示。4.1.3配合比报告应包括原材料检验、设计级配范围及级配曲线、结合料剂量、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 密度、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滴定标准曲线等内容。若为水泥稳定类,还应包括 施工允许延迟时间。4.2技术要求4.2.1矿料级配应符合表4.2.1的规定。表4.2.1矿料级配范围材料类型通过下列筛孔尺寸(mm)的质量百分率()37.531.519.09.54.752.360.60.075水泥稳定类不掺粉煤灰10088 10058 7038 4626 3420 2881636掺粉煤灰10088 10056 6637 4724 3215 2581626石
13、灰粉煤灰稳定类10088 10048 6824 348163110603注:当水泥稳定碎石中掺粉煤灰时,粉煤灰剂量宜为矿料质量的3%5%。4.2.2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底)基层压实度和7 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Rd应符合表4.2.2的规定。表4.2.2 压实度和7 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Rd层位压实度/%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Kd/MPa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类基层>98>7.0>1.8底基层>97>6.0>水泥稳定类,水泥剂量宜为3.0%4.5%;石灰粉煤灰稳定类,石灰粉煤灰掺量宜为19%21%。4.3目标配合比4.3.1水泥稳定类混合料目
14、标配合比宜按下列步骤进行:1矿料级配确定。根据工地实际使用集料的筛分结果和表4.2.1矿料级配的要求,确定各规格集 料之间比例。2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确定。采用确定的矿料级配,分别按3.0%,3.5%,4.0%,4.5%四种水泥剂量配制混合料,按本指南附录A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3试件制作与养生。采用确定的矿料级配、4种水泥剂量(3.0%,3.5%,4.0%,4.5%)及对应最大 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配制混合料,按本指南附录A制作试件,按现行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 验规程XJTG E51)进行养生。每组试件个数应不少于6个。4强度试验。试件养生6 d,浸水24 h,按现行公路工程无
15、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MJTG E51)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5强度代表值计算。强度试验数据处理时,宜按3倍标准差的标准剔除异常数据,且同一组数据 试验样本异常剔除应不多于2个,并按式(4.3.1-1)计算强度代表值:Rl =R (1 -ZttCv)(4.3.1-1)式中:乙一标准正态分布表中随保证率或置信度a而变的系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取保证 率95%,即乙= 1.645;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应取保证率90%,即乙= 1.282; 保证率a的强度代表值,MPa;R 组试件强度平均值,MPa;Cv组试件的强度变异系数,。6水泥剂量确定。绘制强度-水泥剂量关系曲线,根据本指南表4.2.2强
16、度标准值确定最小水泥剂 量。若水泥剂量小于3.0%,设计水泥剂量取3.0%;若水泥剂量大于4.5%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7配合比报告编制。4.3.2石灰粉煤灰稳定混合料目标配合比宜按下列步骤进行:1石灰粉煤灰最佳比例确定。按石灰:粉煤灰为1 : 1.5、1 : 2、1 : 2,5.1 : 3、1 : 3.5配制5组混合 料,按本指南附录A制作试件,测试7 d无侧限抗压强度,绘制石灰粉煤灰比例-强度代表值关系图,强 度峰值对应的石灰粉煤灰比例为最佳比例。2矿料级配确定。根据工地实际使用集料的筛分结果和表4.2.1矿料级配的要求,确定各规格集 料之间比例。3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确定。采用确定的
17、矿料级配和石灰粉煤灰最佳比例,按石灰粉煤灰: 矿料为21 : 79,19 : 81,17 : 83配制混合料,分别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4试件制作与养生。采用确定的矿料级配和石灰粉煤灰比例,按石灰粉煤灰:矿料为21 : 79, 19 : 81,17 : 83配制混合料,按本指南附录A制作试件,按现行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 程XJTG E51)进行养生。每组试件个数应不少于6个。5强度试验和代表值计算。按本指南4.3.1中第4条第5条规定进行。6二灰剂量确定。强度代表值最大值对应的石灰粉煤灰剂量为最佳剂量。若强度最大值小于 表4.2.2强度标准值,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7配合比报
18、告编制。4.4生产配合比4.4.1通过试验绘制乙二胺四乙酸(EDTA)标准曲线。4.4.2水泥稳定混合料应确定不同施工温度的允许延迟时间。允许延迟时间按本指南附录B确定。4.4.3根据目标配合比确定各规格集料比例和结合料剂量,应对拌和设备进行调试和标定,确定下 列生产参数:1各料仓的进料速度。2水流量计的设定值。3结合料掺量。4.5施工配合比确定与调整4.5.1按生产配合比进行拌合检验和试验段验证,根据摊铺、碾压以及现场芯样情况,确定工地实际 采用的施工配合比。4.5.2根据拌和设备结合料剂量控制精度,结合施工中原材料变化和施工变异性等因素,工地实际 采用结合料剂量可增加0%0.5%。4.5.
19、3每天开盘前,应检测原材料级配及天然含水率,验证混合料配合比准确性及稳定性。拌和含 水率应不超过最佳含水率+ 0.5%,以确保碾压时混合料含水率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率。5 施工5.1 般规定5.1.1试验段铺筑前,应完成配合比设计报告,制定试验段施工组织方案。5.1.2水泥稳定类基层宜避免高温施工,否则,应采取增加压实设备、优化施工组织或掺加缓凝剂等 措施,确保在施工允许延迟时间内完成碾压工作。5.1.3压实度计算时应采用本指南附录A方法确定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密度。5.1.4基层施工还应符合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O)的相关规定。5.2试验段铺筑5.2.1正式开工之前,
20、应铺筑长度不小于200 m试验路段。5.2.2试验段铺筑,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按生产配合比进行拌和,取样检测级配、含水率、结合料剂量,确定混合料干密度,每项检测应不 少于4个样本。2设定2个3个松铺系数进行摊铺,松铺系数宜为1.151.25。3摊铺后、碾压前取样成型,检测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不少于6个样本。4设定2种3种压实组合工艺进行碾压。测定不同工艺下的混合料压实度和含水率,确定最佳 压实工艺和松铺系数。每种工艺压实度和含水率检测应不少于4个样本。5养生至规定时间后取芯测试厚度、强度和评价外观。5.2.3通过试验段铺筑与检测,应确定以下参数与工艺,并编制报告。1标准养生试件的7 d无侧
21、限抗压强度、试验段完整芯样切割成标准试件的强度、现场芯样外观。 2拌和设备各档材料的进料比例、速度及精度;结合料的进料比例和精度;含水率的控制精度。 3摊铺与碾压工艺及参数。5.3 拌和5.3.1混合料拌和可采用普通或振动搅拌设备,并符合下列要求:1额定产量宜不小于500 t/h.拌缸有效搅拌长度2.5 m。2进料斗宜不少于6个,料斗间加设高度不小于1 m的隔板。3至少配置2个容量80 t100 t水泥罐,罐仓内应配有水泥破拱器。4料斗、罐仓宜装配电子动态计量器,使用流量计控制加水量。5.3.2当采用振动搅拌设备时,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搅拌轴最大振动强度不小于1.5 g(g为重力加速度)。2整
22、机机架最大振动强度不大于搅拌轴最大振动强度的20%。3振动频率不小于24 Hz。5.3.3拌和前应调试和标定所用设备,确保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当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 试和标定设备。5.3.4拌和实际产量应不超过额定产量的85%,实际出料能力应超过实际摊铺能力的10%15%。5.3.5拌和前,应检查集料的含水率,计算当日施工配合比。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拌和含水率应 有区别,按温度变化及时调整,保持现场碾压含水率接近于最佳含水率。5.4运输5.4.1运输车辆数量、运输能力应与拌和、摊铺能力相匹配。5.4.2装车时车辆应前、后、中移动,分多次装料,以减少粗细集料离析。5.4.3运输过程中混合
23、料应覆盖,摊铺卸料前不应打开覆盖物。5.5摊铺5.5.1混合料碾压成型厚度宜为150 mm200 mm,当厚度大于200 mm时,应通过试验段验证,保 证压实质量。5.5.2摊铺机应具有良好的抗离析能力,施工前按下列要求进行调整:1螺旋布料器宜安装在低位或中位。2螺旋布料器与前挡板和熨平板之间间隙宜不大于250mm。3宜增设橡胶挡板等措施,降低前挡板离地高度,离地高度宜小于50mm。4前挡板两端宜安装橡胶挡板或钢板等,以防止两端混合料自由滚落。5.5.3摊铺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下承层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时,应将下承层清理干净,并洒铺水泥净浆,撒布量折算水泥用量 宜为1.0 kg/m1.2
24、 kg/m2 ;下承层为路基时,应将下承层洒水湿润。2底基层宜采用挂钢丝绳方式控制高程。导向控制线固定方式宜参照图5.5.3-1所示。钢丝拉力 应不小于800 N,钢筋桩一般在直线上间隔为10 m、平曲线上为5 m。图5.5.3-1导向控制线固定方式示意图3基层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控制高程。4(底)基层边缘宜采用型钢立模支撑,支撑方式宜参照图5.5.3-2所示。图5.5.3-2立模支撑方式示意图5.5.4摊铺应符合下列要求:1摊铺应匀速、连续,形成不间断流水作业,速度宜不超过3.0 m/min。2螺旋分料器应匀速、不间歇地旋转送料,且全部埋人混合料中。3螺旋分料器转速应与摊铺速度相适应,保证两
25、边缘混合料充足。4摊铺过程中,应开启熨平板、夯锤的振动功能,并将参数设为额定最大值的70%80%。5采用2台或多台摊铺机梯队摊铺作业时,摊铺机型号宜相同、新旧程度宜相近。外侧摊铺机在 前、内侧摊铺机在后形成梯队流水作业,前后间距宜不超过5 m,且纵向应有300 mm400 mm的 重叠。6对无法使用机械摊铺的路段,可采用人工同步摊铺、修整。7局部粗集料集中部位,应撒铺过4.75 mm筛的湿混合料。8沿侧模灌人水泥浆,保证(底)基层边缘强度。5.6 碾压5.6.1碾压设备配置宜符合表5.6.1的规定。表5.6.1碾压设备配置要求压路机类型下列单向车道数对应最少碾压设备配置要求单或双车道三车道及以
26、上12 t以上双钢轮压路机1130 t以上胶轮压路机1220 t以上单钢轮振动压路机23小型振动压路机适量适量5.6.2直线段碾压时,压路机应从外侧向路中心碾压;对于平曲线超高路段,由低侧向高侧、自内向 外碾压。5.6.3 碾压时,速度宜为3.0 km/h5.0 km/h,工艺按下列步骤进行:1紧跟摊铺机进行初压,优先采用胶轮压路机稳压2遍,前后2遍轮迹不重叠。亦可采用双钢轮 压路机进行稳压2遍,错轮不超过1/3的轮迹带宽度。2复压采用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先强振3遍,然后弱振不少于3遍。3终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消除轮迹、胶轮压路机碾压消除微裂纹。5.6.4碾压结束前,如有局部晒干或风干迹象而影
27、响压实时,应及时采用喷雾形式补水。5.6.5碾压应达到规定压实度,且基层表面无明显轮迹和微裂纹。水泥稳定类应在施工允许延迟时 间内完成碾压工作。5.6.6碾压过程中,压路机不得随意停放,应停放在已碾压完成的路段。5.6.7压实度检测后的坑洞应立即采用同材料分层回填并夯实,或采用流动性强的水泥混凝土 回填。5.6.8接缝设置应符合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XJTG/T F20)的相关规定。5.7养生与交通管制5.7.1碾压完毕经检测合格后,应及时养生,其时间不得少于7 d。5.7.2采用透水土工布或草帘全断面覆盖养生时,每天洒水次数应视气候而定,确保表面湿润。高 温期施工,上、下午宜各洒水不少
28、于1次。5.7.3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除洒水车和小型通勤车辆外,其他车辆不得通行,车速应小于40 km/h。6质量控制与验收 6.1施工过程质量检查6.1.1原材料应按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XJTG/T F2O)规定的检查项目与频率进行检 测,质量应符合本指南规定。6.1.2拌合厂应按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XJTG/T F2O)规定的检查项目与频率对混合 料进行检测,质量应符合本指南规定和设计要求。6.1.3施工过程中应按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O)规定的检查项目、频率进行 质量检查和评定。6.1.4水泥稳定类养生至第7 d、二灰稳定类养生至第14 d,应采用
29、直径150 mm钻头取芯检查,芯样 应完整。6.2验收6.2.1验收应按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的规定进行。附录A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垂直振动试验方法A. 1适用范围A.1.1本方法规定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垂直振动试验的方法与步骤。A. 1.2本方法适用于室内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的确定。A. 1.3本方法适用于成型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7.5 mm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 A.2仪器设备A.2.1垂直振动成型仪除应符合现行室内振动压实机(JT/T 977 )的有关规定外,如图A.2.1,还应 符合下列要求:1 工作频率30 Hz±1 H
30、z。2 静偏心力矩 1.3 kN m±0.1 kN m。3 上车质量120 kg±l kg,下车质量180 kg±l kgob)偏心块静偏心力矩标引序号说明:Fn 激振力-,f工作频率;M,偏心距;1110偏心块质量;r<>偏心块重心至转轴的距离;Tt偏心块角速度;.1F()与水平分力的夹角。图A.2.1垂直振动成型仪A.2.2 试模由高碳钢或工具钢制成,试模内径150 mm±0.2 mm、高190 mm±0.3 mm,垫块厚40 mm 士0.3 mm、盲径 149 mm士0.3 mm,如图 A.2.2 所示。注:H11/C10表示
31、垫块和试模的配合精度,单位为mm。图A.2.2<#>150试模和垫块设计尺寸(尺寸单位:mm)A.2.3脱模器应能无破损地推出圆柱体试件,脱模器顶板孔径154 mm±l mmoA.2.4双卧轴强制式振动搅拌试验机,如图A.2.4所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公称容量60 Lo2 振动频率50 Hz士0.5 Hzo3 搅拌转速 55 r/min士 1 r/min。4与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接触的搅拌轴外表面最小振动强度>3g。标引序号说明:1控制系统;2机架;3卸料机构;4搅拌传动机构;5上盖;6搅拌装置;7激振装置;8振动传动机构。图A.2.4 试验用振动搅拌机结构示意图A
32、.2.5其他仪器设备1电子称:量程30 kg,感量0.1 kgo2圆孔筛:孑L径5 mm标准筛1个。3 量筒:200 mL、500 mL的量筒各1个。4 直刮刀:长200 mm250 mm、宽约30 mm、厚约3 mm,一侧开口的直刮刀1把。5拌和工具、游标卡尺、瓷盘、称量盒、电热干燥箱等其他用具,应符合现行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 稳定材料试验规程MJTG E51)的有关规定。A.3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确定A.3.1 试验准备1仪器准备1)应检查并确保振动仪底座与台座、电器连接线接头、各连接处螺丝等连接牢固。2)左右两根导向杠应涂抹黄油,振动锤表面应采用煤油擦拭干净。3)滤纸裁剪成圆形,其尺寸宜
33、接近于垫块直径。2混合料准备1)拌和厂或施工现场取样混合料,应符合下列要求:a)试验前,将混合料拌和均匀并测试含水率w。b)将混合料按四分法取用,称取每份湿混合料试样质量,为4 800 g5 500 g。2)试验室配制的混合料,应符合下列要求:a)试验前,将各种原材料置于烘箱中烘至恒重,烘箱温度为105 °C±5 °C,时间为4 h6 h。b)预估单个试件的混合料质量,见式(A.3.1-1):«?d=176.7 X h XjOj( A.3.1-1 )式中:单个试件的混合料质量预估值,g;Pd 混合料预估干密度,g/cm3;h 试件高度,cm。c)预估单个
34、试件的结合料质量见式(A.3.1-2):Psmj d X 本 卩 X 0.01( A.3.1-2 )丄 I s式中:单个试件的结合料质量,g;mA单个试件的混合料质量预估值,g;Ps 结合料剂量,。d)称取质量为的结合料、质量为的集料,混合后采用人工或振动搅拌设备拌和 均匀,得到干混合料。e)取拌和均匀的单个试件干混合料,加人质量为mdXw的水(w为预设含水率),采用人工 或振动搅拌设备拌和均匀,得到质量为的湿混合料。A.3.2试验步骤1试模装料1)将试模垫块置于试模内并使底部平整,然后在垫块上放置圆形滤纸。2)取质量为Ws的湿混合料,均分成四份,逐份全部装人试模中,沿试模壁插捣不少于6次。3
35、)试模装料后称其质量TV? i。2振动成型1)启动电源,调节升降系统,使振动锤升至试模可放人的高度。2)将整个试模连同内部垫块固定在垂直振动成型仪底座上。3) 降下振动锤,使振动锤与被压材料接触,设置振动频率30 Hz、振动时间120 s,开启振动。4) 振动结束后,升起振动锤,松开试模夹具,取出试模。3试样质量与高度测量1) 称量含试样试模质量m2后,将装有试样的试模置于脱模机上以70 mm/min的速率脱出 试样。2) 称量试样质量,记为3,精确至0.1 go3) 用游标卡尺在十字对称的4个方向量测试样高度,取平均值作为试样高度A,精确至0.1 mm。4) 试样高度应为120士 10 mm
36、。当高度不符合要求时,试样应作废,并调整材料用量m s,重新制 备试样。4试样干密度计算试样干密度Pi按式(A.3.2-1)计算:222 1pA = 176.7 X h X 1+0.01 X w( A.3.2_1 )式中:(Qd试样的干密度,g/cm3 ;m s试样 的质量,g;h 试样高度,cm;w试样的含水率,。5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率确定1) 按A.3.2步骤,试验室准备干混合料5份6份。2) 取拌和均匀的干混合料1份,加人质量为dXw,的水,拌和均匀后得到湿混合料1份。其中,为第i次试验时加入干混合料中的拌和含水率,/ = 1,2,3,4般地,w,为3%6%。3) 按A.4步骤确定含水
37、率为w,时的混合料干密度,并计算第z + 1次试验时所需的拌和含水 率 w; +1 o当 wKn w2G)<50 g 时w,-+i = uui +0.5%( A.3.2-2 )当 m i(n w 2(o 50 g 时wi+1 = w,-0.7%( A.3.2-3 )式中:第i次试验时振动击实前试模及混合料的质量,g;m仙第i次试验时振动击实后试模及试样的质量,g。4) 振动击实试验确保不少于3组含水率的试样高度有效,计算得到不少于3组拌和含水率和干 密度。以拌和含水率为横坐标、干密度为纵坐标,绘制干密度-含水率关系曲线,曲线峰值的 横、纵坐标分别为最佳含水率W。和最大干密度A.3.3 允
38、许误差1计算密度应保留小数点后3位有效数字,含水率应保留小数点后1位有效数字。2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两次试验最大干密度的差值不应超过0.005 g/cm3。A.3.4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试样的最大粒径。2水泥的品牌、种类和强度等级,石灰中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的含量()。3无机结合料类型及剂量。4最大干密度。5最佳含水率。6振动击实曲线。A.3.5 记录本试验的记录格式见本指南表A.1。A.4试件成型A.4.1 试验准备1仪器准备,按本指南A.3.1规定进行。2混合料准备1)拌和厂或施工现场取样混合料,应符合下列要求:a)试验前,将混合料拌和均匀。b)混合料按四分法取用,称取单个试件混合料的
39、质量mY=2 655XS,S为现场压实密度。 2 )试验室配制的混合料,应符合下列要求:a)试验前,将各种规格集料、石灰、粉煤灰置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烘箱温度为105 °C+5 °C,时 间为4 h6 h。b)按式(A.4.1-1)计算并称取一个试件所需的干燥试料质量g,拌和均匀得到干混合料。m g = 2 655 X (Odmax X K( A.4.1-1 )式中:单个试件的干燥质量,g;(Odm.x 振动击实确定的最大干密度.g/cm3 ;K试件的规定压实度。c)按式(A.4.1-2)计算并称取质量为m w的水。m w = m g X w。X 0.01( A.4.1-2
40、)式中:单个试件所需的加水量,g;wn 振动击实确定的最佳含水率,。d)取质量为mg干混合料1份,加人质量为/«w的水,拌和均匀得到1份质量为m b的湿混 合料。3取3份湿混合料,每份质量为/,依次采用振动时间为50 s、70 s、90 s进行试验,建立振动时间 与试件高度关系,求取试件高度达到150 mm时所需振动时间T。A.4.2试验步骤1试模装料D将垫块置于试模内并使底部平整,然后在垫块上放置圆形滤纸。2)取制备好湿混合料1份,均分成四份,逐份全部装人试模中,沿试模壁插捣不少于6次。2振动成型1)2)3)4)5)启动电源,调节升降系统,使振动锤升至试模可放人的高度。 将试模连同垫块固定于垂直振动成型仪底座上。降下振动锤,使其与试模内混合料接触。设置振动时间为T,开启振动。振动结束后,升起振动锤,松开试模夹具,取出试模。3试件检查与养生1)2)3)4)将装有试样的试模置于脱模机上以70 mm/min的速率脱出试件,并称其质量m s o 用游标卡尺在十字对称的4个方向量测试样高度,取平均值作为试样高度h。 检查试件的高度和质量,不满足成型标准的作为废件。试件称量后应立即放在塑料袋中封闭,并用潮湿的毛巾覆盖,移放至养生室。A.4.3允许误差1试件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际贸易合同示范文本
- 2025海外投资借款合同
- 2025年商业房地产租赁合同管理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 2025年小食品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农业生产承包合同(农田承包)
- 2025年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合同法律关系与案例分析
- 2025国内劳务合同范本2
- 2025西安购销合同格式
- 《高效化的教学流程》课件
- 《人力资源管理》课件
- 2022年第三届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大赛真题题库和答案
- 理综-新疆乌鲁木齐市2024年高三三模考试试题和答案
- 聋哑人辅助交流系统
- 带状疱疹病人的个案护理
- 《中药鉴定技术》课件-五味子的鉴定
- 大数据 AI大模型-智慧统计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2023版)
- 江苏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自杀及其预防课件
- 灰姑娘童话故事
- 等离子切割机操作手册与安全操作规程
- 印刷合同:纸袋印刷合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