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产品评估分析_第1页
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产品评估分析_第2页
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产品评估分析_第3页
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产品评估分析_第4页
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产品评估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2n 京信GRRU简介n 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技术可行性分析 n 开发周期及资源投入n 开发历程一、京信GRRU简介启动数字产品开发启动数字产品开发Part 1 GRRU正式应用正式应用Part 2 GRRU开始在高铁上应用开始在高铁上应用Part 3基于基于GRRU平台开发平台开发3G、4G产品产品Part 42004200620082009至今至今n GRRU在高铁中的应用一、京信GRRU简介 1)京津高铁 2)武广高铁广东段 3)京沪高铁 4)太中银高铁n GRRU主要功能一、京信数字产品简介Title自动时延调整功能上行噪声抑制功能菊花链、星形及混合组网功能电源、功放备份功能

2、自动载波跟踪功能光旁路、光环路功能目 录6n 京信GSM数字光纤直放站简介n 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技术可行性分析 n 开发周期及资源投入n 规范关键功能点二、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技术可行性分析 序号项目子项规范对比公网产品实现功能重点评估功能行标YD/T 2355-2011铁标TJ-DW185-20161上行噪声抑制功能2自动时延调整功能3光旁路功能4光环路功能5自动载波跟踪功能6漏缆检测功能7电源及环境监控功能8冗余功能电源备份功能9功放备份功能10光纤及光模块备份功能11数字中频板及变频备份功能12FE透明传输13交织冗余功能l 我司生产的公网所用GSM数字光纤直放站,已实现大部分

3、功能l 漏缆检测、动环监测、光纤及光模块备份、数字中频及交织冗余功能是重点评估对象n 系统框架二、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技术可行性分析 n 系统框架-说明二、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技术可行性分析 1)系统包括近端机和远端机两部分 2)近端机和远端机的关键模块,包括电源、功放、数字中频及变频、光模块均需进行双重硬件备份 3)近端机具备4组(共8个)光口,支持4条星型链接,每条链两个光口进行光纤和光模块备份 4)远端机具备4组(共8个)光口,其中两组(共4个)接入主近端机数据,另两组(共4个)接入备近端机数据 5)近远端之间提供FE接口,支持百兆数据透传n 关键功能实现方案-数字中频板及变频备

4、份功能二、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技术可行性分析 说明:1)数字中频及变频部分,包括FPGAADCDAC变频器时钟芯片单板电源均为双重硬件备份,为保证切换速度,关键模块为热备份;2)高速数据在FPGA与光路之间根据板间状态实现主备模块间的切换;3)射频信号在变频与功放及低噪放之间根据板间状态实现主备模块间的切换n 关键功能实现方案-光纤及光模块备份功能二、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技术可行性分析 说明:1)光纤及光模块备份功能实现通过主备光路的硬件设计保证;2)主备光路的切换通过光路及光模块状态检测在高速数据流进行切换;3)数字中频主备板与高速传输切换单元的接口和处理完全相同,以实现中频备份和光

5、纤及光模块备份的结合n 关键功能实现方案-交织冗余备份功能二、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技术可行性分析 说明:1)交织冗余备份功能在硬件上主要是通过主备近端机,以及远端交织光口的功能来实现;2)交织的重点和难点是在于主备近端机与远端机之间信号和监控数据之间的交互处理n 关键功能实现方案-漏缆监测及动环检测功能二、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技术可行性分析 说明:1)漏缆检测模块和动环检测模块均为外置单元,可选配;2)漏缆检测模块和动环检测模块通过RS485或者以太网监控端口与远端机相连;3)漏缆检测模块和动环检测模块的相关监控数据可由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上报网管n 技术规格二、GSM-R数字光纤

6、直放站技术可行性分析 序号项目指标1输出功率20W2载波数近端机:8载波(非交织状态),4载波(交织状态)远端机:8载波3输出端口下行单端口,上行支持分集4环境要求近端机:A类远端机:B类5光口数近端机:8个光口(4组2)远端机:8个光口(4组2)6防护等级近端机:IP30远端机:IP657外置设备光旁路单元、漏缆检测单元、动环监控单元备注:未标注项均按照技术要求实现目 录15n 京信GSM数字光纤直放站简介n GSM-R数字光纤直放站技术可行性分析 n 开发周期及资源投入n 开发周期二、开发周期及资源投入l 根据开发难度和投入工作量,预计开发周期约为6个月左右。l主要原因有两点:一、由于本项目中光路及光模块备份、数字中频及变频备份、交织冗余功能为以前的公网GRRU不具备的功能,需要硬件平台的全新开发;二、本项目对于逻辑、可靠性方面的要求特别高,因此在方案设计和后续验证上要投入非常大精力来保障。n 资源投入二、开发周期及资源投入序号专业参与人数工作量(人/月)1系统工程师282数字硬件工程师4163FPGA软件工程师4204监控主机软件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