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杠杆最专业分析_第1页
债券市场杠杆最专业分析_第2页
债券市场杠杆最专业分析_第3页
债券市场杠杆最专业分析_第4页
债券市场杠杆最专业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债券市场杠杆最专业分析 债市杠杆的形态与股市类似,债市杠杆也可分为“场内杠杆”与“场外杠杆”两部分。1.债市的场内杠杆主要体现为债券回购 债券回购按子市场分为银行间回购和交易所回购,银行间回购又可以分为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 正回购方融入资金购买债券,是加杠杆主体,承担债市的风险与收益;逆回购方虽然为债市提供资金,但获得的是固定收益且期限较短(一般不超过3个月),到期后随时可能抽离债市,从而引起市场不稳定。 不同主体的场内杠杆率差异非常大,但是如我们后面数据所显示的那样,尽管个别的小机构杠杆倍率可能高达3:1甚至5:1,但无论银行还是券商,作为一类机构而言,其杠杆率在高的时候也不超过1:1。

2、 2.债市的场外杠杆主要体现为投资于债市的各类分级产品 投资于债市的分级产品包括分级债券型基金(公募)和分级债券信托计划、分级基金专户计划、分级券商资管计划(合称私募产品)。 各类分级产品一般包含“优先-劣后”或“优先-夹层-劣后”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劣后级承担债市的风险与收益;优先级和夹层级获取固定收益,期限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到期后随时可能抽离债市,从而引起市场不稳定。 目前,分级债券型基金主流的结构比例为7:3,分级债券型私募产品主流的结构比例为4:1(最高也不超过9:1)。应该说只要不是遇到信用风险,这个比例结构对优先级资金而言是安全的。在13年下半年债市的严峻考验中,在这样的比例结构下

3、,劣后级也足以吸收全部的市场下跌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债券总体而言是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因此其能承担的杠杆资金成本较低,对于民间资金而言无利可图。因此,债市的场外杠杆资金基本没有来自民间的,几乎全是机构资金。 场外杠杆估算场外杠杆因缺乏准确数据而难以精确分析,从而更令人不放心。我们对其只能进行估算。 1.分级债券型基金 该部分数据可以从公开渠道查询。截至6月末全市场共有分级债券型基金385亿元(含混合型),产品的主流分级结构为7:3,从而算出杠杆部分资金为270亿元。受股市大幅下挫影响,大量资金涌入债券市场,表现为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大幅增长,然而债券分级基金却不升反降,三季度分级

4、债券基金规模小幅下降至346亿,即杠杆部分资金下滑至242亿。 2.分级私募产品 该类产品缺乏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典型分析法来估计其规模。 目前叙做该类产品的主要是银行的各种理财/资管产品,典型的产品设计是:银行通过理财池或代销产品认购分级私募产品的优先级或夹层级,高净值个人、券商自营、信托自营、非金融企业或私募公司认购分级私募产品的劣后级。其中的优先级和夹层级构成杠杆部分,我们只需要对其规模进行估算即可。 我们重点调研了数家银行,代表性的情况是: 银行资管产品直接购买了1万亿元债券,购买了1000亿元分级债券型产品的优先级,比例为10:1;银行资管产品直接购买了3600亿元债券,购买了200亿

5、元分级债券型产品的优先级,比例为18:1。 可见,各家行政策和风险偏好不一样,其理财/资管业务中债券部分的杠杆比例并完全不相同,大致在10:1至20:1之间。9月底,广义基金23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7万亿元,银行理财/资管规模16万亿元,以其中1/3至1/2为债券计算,可以估算出为债市提供杠杆资金2700至8000亿元。 通过同业访谈,我们发现对比6月和9月末,分级债券型私募产品的杠杆资金量虽然可能增加,但银行理财/资管直接购买债券规模增加更快,因此这部分杠杆倍率很可能是在下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因股市波动而流入债市的资金主要参与直接购买债券而不是加杠杆的形式。 以上两项合计,债市

6、的场外杠杆资金在3000至9000亿元。 场内杠杆计算 场内杠杆有准确的数据可以查阅。9月底全市场债券回购余额4.49万亿元,其中4.26万亿元(占比95%)为质押式回购,3.41万亿元(占比76%)为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8470亿元(占比19%)为交易所回购。受益于融资的便利性,2011年以来交易所债券回购(质押式)规模显著上升,占质押式回购余额的比例从5%上升至20%左右。我们发现,由于冲时点等问题,银行间回购余额呈规律的锯齿状,其季末余额往往高于其他时点。对比6月末和9月末的数据,场内杠杆规模从4.59万亿元略下降到4.49万亿元,不升反降。分项看,交易所回购余额从6月末的7607亿元

7、上升至8470亿元,增幅达11%;银行间回购余额从6月末的3.82万亿元下降至3.64万亿元,降幅5%。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股市波动后主要是交易所债市在加杠杆。我们发现全市场总杠杆率在11%至13%之间,这个水平总体而言并不高。由于场外杠杆缺乏历史数据,且比场内杠杆小一个数量级,因此下面的分析主要针对场内杠杆。9月底全市场场内杠杆比率为10.2%,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较6月末下降1.4个百分点。其中银行间杠杆比率为10.3%,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较6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交易所为24.7%,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较6月末下降1.5个百分点。由此我们得出第四个结论:股市波动后

8、债市杠杆率反而出现下降。进一步,我们发现全市场和银行间杠杆率最高点为14年6月,分别为12.2%和11.1%,此后全市场杆杆水平都在12%以下。交易所杠杆率最高点为13年6月,值为36.6%,此后整体回落。因此,目前全市场杠杆率仍处于合理区间。股债杠杆率对比从场外杠杆来看,股市场外杠杆主要是通过伞型信托、P2P等账户接入,由于此类资金归属不明确(不穿透、不实名),目前无法明确高峰期时场外杠杆规模,据估计,6月场外配资余额约为1.5-2万亿,6月底沪深两市融资余额2.05万亿,表明在股市高点场内和场外杠杆比例相近。从场内杠杆来看,2015年以来,股市经历迅速加杆杠,并且在5月底达到高峰期,随后经

9、历去杠杆。2015年5月两融约2.08万亿,较年初增长103%,9月底两融余额为9068亿,较高峰期下降56%,回至年初水平。股市场内杠杆率(按市场惯例,股市场内杠杆率=两融余额/沪深两市流通市值)在6月达到的最高值为4.34%,9月回落至2.67%。从绝对额来看,债券市场杠杆比率高于股市,9月底债券全市场杠杆率为股市杠杆率的3.83倍,总体保持在2-5倍之间。2、低波动性。由于债券价格波动性远小于股票,债券型产品由价格下跌引发止损的概率远远低于股票型产品,主流股票型产品止损线在0.7至0.9之间,债券止损线在0.9至0.95之间。假设产品期限为1年,历史数据测算结果显示,对于股票型产品,若止

10、损线为0.8,产品被止损的概率为9.1%;而对于债券产品,若止损线为0.95,止损概率仅为1.17%,若止损线低于93%,止损概率为0。注:测算数据为2002年以来上证综指和中债总全价指数。表1:债券和股票产品止损概率 场内杠杆按主体类型分析分机构来看,大型商业银行和政策性商业银行在银行间质押回购市场为资金融出方。13年6月至当年年底,全国性商业银行融出资金同比大幅下降,导致资金利率大幅抬升,2014年以来政策性银行在平衡市场资金时起到关键作用,13年月平均融出资金规模为3712亿, 14年上升至6618亿,15年为8938亿。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比了9月末与6月末股市下跌初期和13年“钱荒”前后的数据,对当前债市杠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目前全市场总杠杆率并不高,杠杆风险可控,但仍需要持续关注;2.和股市相比,债券市场杠杆绝对值高于股市,但杠杆风险远低于股市;3.场内杠杆是杠杆的主体部分,数据齐全便于监控,近年来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