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范9_第1页
射频识别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范9_第2页
射频识别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范9_第3页
射频识别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范9_第4页
射频识别的频率标准与技术规范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0uID(续)(续)v00-11v这12位元是存放识别码v12-63v这52位元是存放JAN codev64-127v这64位元是存放唯一识别码 (Unique ID)vJAN codev用来识别产品的类别v唯一识别码v针对相同的产品用来作为识别的编号Code IdentifierJAN Code SegmentUnique ID12 位元52位元64位元71uID(续)(续)v 将标签分为9级v Class0:光学ID标签v 如条码,让原本的条码改用UID的新编码法v Class1:低阶RFID标签 (Low Level RFID Tag)v 唯读用的被动式标签,在出厂时植入编码,不可变更

2、v Class2:高阶RFID标签 (High Level RFID Tag)v 可供读写的被动式标签v Class3:低阶智慧标签 (Low Level Smart Tag)v 被动式的标签,具备专有的金钥可供加密v Class4:高阶智慧标签 (High Level Smart Tag)v 被动式的标签,具有通用的金钥可供加密72uID(续)(续) Class5:低阶主动式标签 内建电池与发电装置,可自行传送资讯 Class6:高阶主动式标签 内建电池与发电装置,可自行传送资讯,可提供加密传输 Class7:加密盒装 (Security Box)低阶资讯防护储存箱 可储存大容量资料的伺服器

3、 具备有线通讯的功能以及防窜改的功能 支援eTRON规格的安全处理 Class8:加密伺服器 (Security Server)高阶资讯防护储存箱 除了Class7的功能外,还具有安全验证的能力中国中国v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AC)v2004年初成立电子标签国家标准工作组v负责制定中国有关电子标签的国家标准v2004年底终止v资讯产业部科技司v2005年成立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工作组v无线射频相关标准的研究v2006年时发表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vISO 15693与ISO 180007382参考资料参考资料v 李宗江,RFID手册无线智慧卡与识别卡之基础与应用,全华科技,2007年。v 陈宏宇,RFID系统入门无线射频辨识系统,松岗出版社,2004年。v GS1 Taiwan,2007RFID国际标准推动论坛报导,v,20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