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第四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432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从从礼记礼记乐记到毛诗大序乐记到毛诗大序1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发愤著书说儒家儒家“定于一尊定于一尊”与扬雄、班固与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评的文学理论批评王充对谶纬思想的批判和他真、善、王充对谶纬思想的批判和他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美相统一的文学观5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后期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汉
2、书淮南王传:(武帝)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 荀悦前汉纪孝武皇帝纪:初安朝,上使作离骚赋,旦受诏,食时毕。 高诱淮南子序:诏使为离骚赋,自旦受诏,日早食已上。 一、刘安对屈原和离骚的评价一、刘安对屈原和离骚的评价联系史记、汉书所引,刘安联系史记、汉书所引,刘安离骚传序:离骚传序: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
3、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怨刺精神高洁品格比兴手法 史记: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二、司马迁对屈原和离骚的评价二、司马迁对屈原和离骚的评价怨愤激情正道直行 报任少卿书: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4、三、司马迁三、司马迁“发愤著书发愤著书”说说 太史公自序:(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四、史记所体现的四、史记所体现的“实录实录”精神精神 汉书司马迁传赞: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第二节第二节 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从礼记从礼记乐记到毛诗大序乐记到毛诗大序一、汉代儒家文艺观的特点一、汉代儒家文艺观的特点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颖达疏:温谓颜色温润,柔谓
5、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1.批评性减弱 毛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论:(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何休公羊传解诂: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2.对先秦儒家文艺观的补充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1.“感物说”:音乐的起源二、礼记二、礼记乐记的文艺思想乐记的文艺思想物心声音乐 凡音者
6、,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2.音乐对社会政治的反作用声音乐心物(社会政治) 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 3.音乐的创作人品与乐品的统一n齐诗:齐人后苍,辕固生。亡于曹魏。n鲁诗:鲁人申公(名培)。亡于西晋。n韩诗:燕人韩婴。亡于北宋,仅存韩诗外传。n以上三家诗传皆用当时通行的汉隶写成,故谓之今文诗。n毛诗:鲁人毛亨(大毛公),赵人毛苌(小毛公)。四家诗及大小序之分三、毛诗大序的文艺思想三、毛诗大序的文艺思想n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孔颖达毛诗正
7、义均认为自“关雎,后妃之德也”起到“用之邦国焉”止,称为小序;自“风,风也”起到篇末,称为大序 。n朱熹诗序辨以“诗者,志之所之也”至“诗之至也”为大序,前后为小序。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 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1.“发乎情,止乎礼义”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
8、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 2.讽谏说郑玄诗谱序: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各于其党,则为法者彰显,为戒者著明。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3.六义说郑玄注:风,言圣贤治道之遗化;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雅,正也,言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颂之言诵也,容也,诵今之德,广以
9、美之。是解六义之名也。朱熹诗集传:赋,赋陈其事而直言之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4.情志统一说孔颖达正义: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第三节第三节 儒家儒家“定于一尊定于一尊”与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与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评评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著有法言太玄方言等一、扬雄的文艺思想一、扬雄的文艺思想法言吾子:或曰:人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将谁使正之?曰: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或曰:恶睹乎圣而折诸?
10、曰:在则人,亡则书,其统一也。法言吾子:舍舟航而济乎渎者,末矣;舍五经而济乎道者,末矣。 1.原道宗经思想 反离骚:知众嫭之嫉妒兮,何必扬累之蛾眉 ?弃由聃之所珍兮,跖彭咸之所遗 。 法言吾子:或问:屈原智乎?曰:如玉如莹,爰(奚)变丹青,如其智,如其智。2.对屈原和离骚的评价批评屈原的处世态度 李善注文选引法言:或问:屈原、相如之赋孰愈?曰:原也过以浮如也。过,以虚过浮者;蹈云天,过虚者华无根。 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矛盾态度 汉书扬雄传:雄以为赋者,将以风之,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钜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往时武帝好神仙,
11、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云之志。繇是言之,赋劝而不止,明矣。又颇似俳优淳于髠、优孟之徒,非法度所存,贤人君子诗赋之正也。于是辍不复为。 3.对汉赋的评价首重赋的讽谏精神 法言吾子或曰:赋可以讽乎?曰: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于劝也。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二、班固的文艺思想二、班固的文艺思想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 。离骚序:且君子道穷,命矣。故潜龙不见是而无闷,关雎哀周道而不伤,蘧瑗持可怀之智,宁武保如愚之性,咸以全命避害,不受世患。故大雅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
12、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 1.对屈原和离骚的评价对屈原处世态度的批评离骚序: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对屈原作品的矛盾态度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论:春秋之后,周道寖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 两都赋序: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至于武、宣之世,乃崇礼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以兴废继绝,润色鸿业。是以众庶悦豫,福应
13、尤盛。故言语侍从之臣,若司马相如、虞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刘向之属,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宽、太常孔臧、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刘德、太子太傅萧望之等,时时间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 2.对汉赋评价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论: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重视汉赋润色鸿业和讽谏功能汉书司马相如传赞: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要其归,引之于节俭。此亦诗之讽谏何异?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聘郑卫之声,曲终奏雅,不已戏乎!汉
14、书艺文志评诗经:书曰:“诗言志,哥(歌)永言。”故哀乐之心感,而哥(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哥(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3.对诗经和汉乐府的评论对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重视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论: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第四节第四节 王充对谶纬思想的批判和他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王充对谶纬思想的批判和他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 一、提倡真实,反对虚妄一、提倡真实,反对虚妄对东汉谶纬神学思想的纠正。 对作: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
15、也。 佚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 春秋繁露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必仁且知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诗云“畏天之威”,殆此谓也。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 对作: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语,说虚妄之文。何则?实事不能快意,而华虚惊耳动心也。是故才能之士,好谈论者,增益实事,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妄之传。 虚妄之文产生的原因艺增:言审莫过圣人,经艺万世不易,犹或出溢,增过其实。增过其实,皆
16、有事为,不妄乱误,以少为多也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言鹤鸣九折之泽,声犹闻于天,比喻君子修德穷僻,名犹达朝廷也。言其闻高远,可矣;言其闻于天,增之也诗曰:“维周黎民,靡有孑遗。”是谓周宣王之时,遭大旱之灾也。诗人伤旱之甚,民被其害,言无有孑遗一人不愁痛者。夫旱甚,则有之矣;言无有孑遗一人,增之也。 对儒家经典中夸张描写的曲解二、增善消恶,有补世用二、增善消恶,有补世用 自纪: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佚文:文岂徒调笔弄墨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 文章须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超奇:文由胸中而出,心
17、以文为表。观见其文,奇伟倜傥可谓得论也。由此言之,繁文之人,人之杰也。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人之有文也,犹禽之有毛也。毛有五色,皆生于体,苟有文无实,是则五色之禽,毛妄生也。岂徒雕文饰辞,苟为华叶之言哉?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 文章应表里一致、内外相符三、反对复古,提倡独创三、反对复古,提倡独创 齐世:述事者好高古而下今,贵所闻而贱所见,辨士则谈其久者,文人则著其远者,近有奇而辨不称,今有异而笔不记。画工好画上代之人,秦汉之士,功行谲奇,不肯图。不肯图今世之士者,
18、尊古卑今也。贵鹄贱鸡,鹄远而鸡近也。使当今说道深于孔、墨,名不得与之同;立行崇于曾、颜,声不得与之钧。何则?世俗之性,贱所见而贵所闻也。有人于此,立义建节,实核其操,古无以过,为文书者,肯载于篇籍,表以为行事乎?作奇论、造新文,不损于前人,好事者肯舍久远之书,而垂意观读之乎?批评世俗观念“好古而下今” 超奇: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故夫鸿儒,所谓超而又超者也。推崇具有独创精神的“鸿儒”自纪:夫笔著者,欲其易晓而难为,不贵难知而易造;口论务解分而可听,不务深迂而难睹经传之文,圣
19、贤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谈异也。当言事时,非务难知,使指闭隐也。后人不晓,世相离远,此名曰语异,不名曰材鸿。浅文读之难晓,名曰不巧,不名曰知明。主张书面语通俗易懂,与口语一致。 第五节第五节 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人,著有楚辞章句。南宋洪兴祖以此书为基础做楚辞补注。 一、对屈原人格的高度推崇一、对屈原人格的高度推崇回应班固对屈原不知“明哲保身”的批评楚辞章句序:且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故有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是以伍子胥不恨于浮江,比干不悔于剖心,然后忠立而行成,荣显而名著。若夫怀道以迷国,详愚
20、而不言,颠而不能扶,危则不能安,婉娩以顺上,逡巡以避患,虽保黄耉,终寿百年,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 二、认为屈原作品并不违背二、认为屈原作品并不违背“温柔敦厚温柔敦厚”之旨之旨回应班固“怨刺其上”、“强非其人”的批评楚辞章句序:且诗人怨主刺上曰:“呜呼!小子,未知臧否,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风谏之语,于斯为切。然仲尼论之,以为大雅。引此比彼,屈原之词,优游婉顺,宁以其君不智之故,欲提携其耳乎?而论者以为“露才扬己”、“怨刺其上”、“强非其人”,殆失厥中矣。 肯定离骚合乎诗经传统。 楚辞章句序: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帝高阳之苗裔”,则“厥初生民,时惟姜嫄”也;“纫秋兰以为佩”,则“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器人行业工程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检测站授权签字人整改报告
- 民兵集训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劳资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法资格模考模拟试题完整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劳动仲裁管理岗重点试题及答案
- 以企业为例的毕业论文题目
- 深入分析XX公司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单位管理制度收录汇编人力资源管理十
- 护理专业考试器械题库及答案
- 四川省自贡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考试卷及答案【大学考试试题】
- 小学加强民族团结主题班会课件
- 粮食储备库智能粮库建设方案 (设计方案)
- GB/T 3216-2016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2级和3级
- GB/T 10125-2021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 冬期混凝土施工测温记录表完整
- 初中历史试题命制例谈课件
-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方案
- 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记录
- 完全平方公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