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_第1页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_第2页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_第3页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_第4页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研究所国际经贸研究所沈玉良沈玉良 教授教授20082008年年5 5月月1616日日 我最近研究什么我最近研究什么 加工贸易的基本情况加工贸易的基本情况 加工贸易生产企业控制模式研究加工贸易生产企业控制模式研究 研究综述研究综述 研究工具研究工具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原来研究:上海产业结构 上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00:多边贸易体制研究2004:加工贸易2006:跨国公司离岸服务和服务外包未来五年重点研究 外包的实证研究 制造外包(加工贸易)和跨国公司离岸服务外包 加工贸易的基本情况加工贸

2、易的基本情况 两种类型:两种类型: 来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贸易 进料加工贸易进料加工贸易中国加工贸易总量中国加工贸易总量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进出口总额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加工贸易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比重 http:/ http:/ 值1,089.630.63,059.021.4一般贸易469.348.91,366.326.4加工贸易558.916.01,526.514

3、.8 来料加工93.42.3260.40.0 进料加工465.519.21,266.118.4出口贸易方式出口贸易方式 金额单位:亿美元贸易方式贸易方式3 3月月1-31-3月月金额金额同比同比% %金额金额同比同比% %其他贸易61.464.6166.252.4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总 值955.624.62,644.828.6一般贸易489.441.71,339.046.1加工贸易313.810.8885.012.6 来料加工76.26.2215.110.5 进料加工237.612.4669.913.3进口贸易方式进口贸易方式 金额单位:亿美元贸易方式贸易方式3 3月月1-31-

4、3月月金额金额同比同比% %金额金额同比同比% %其他贸易152.410.1420.818.8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 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粗放贸易增长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粗放贸易增长 中低附加值的制造业:最终消费品和低附加值的中间产品。 最终消费品逐渐被跨国公司整合 国有外贸企业:集中在大城市,以订单决定加工贸易模式 以跨国公司和契约企业为主导的链节贸易增长以跨国公司和契约企业为主导的链节贸易增长 中高附加值产品(计算机产业为主体) 二元结构之间是割裂的,缺乏一种统一的联系,加大了对贸易政策制定造成了难度。二元制造业结构下的两种加工贸易模式二元制造业结构下的两种加工贸易模式以民营企业为主

5、体的粗放贸易增长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粗放贸易增长品牌品牌行销商行销商零售业者零售业者工工 厂厂品牌品牌制造商制造商海外买主海外买主贸易商贸易商民营企业产业群民营企业产业群国外公司在中国国外公司在中国的采购公司的采购公司国外公司国外公司国内贸易商根据Gereffi(2001)改编粗放贸易增长的实现方式:被跨国公司控制粗放贸易增长的实现方式:被跨国公司控制小规模制造商小规模制造商小规模制造商小规模制造商大规模制造商大规模制造商地方客户地方客户买方、出口代理买方、出口代理小规模零售商小规模零售商品牌制造商品牌制造商跨国零售商跨国零售商全球客户全球客户联合国工业和发展组织:世界贸易发展报告2003非主流

6、市场主流市场国外国内小型外贸企业小型外贸企业粗放贸易增长的主要问题粗放贸易增长的主要问题 资源消耗:致富的是巴西、澳大利亚等资源消耗:致富的是巴西、澳大利亚等资源国家资源国家 环境污染:中等城市环境污染:中等城市 市场结构:低集中度化,价格竞争市场结构:低集中度化,价格竞争 贸易利益的实现:资产专用性不是体现贸易利益的实现:资产专用性不是体现在所有权和采购权方面,而是市场营销在所有权和采购权方面,而是市场营销(特别是市场渠道问题)(特别是市场渠道问题)跨国公司产业价值链产生的贸易分工跨国公司产业价值链产生的贸易分工 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链节贸易增长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链节贸易增长高高新新产产品品的

7、的出出口口贸贸易易方方式式构构成成(1 19 99 94 42 20 00 04 4)0 02 20 04 40 06 60 08 80 01 19 99 94 4 1 19 99 95 5 1 19 99 96 6 1 19 99 97 7 1 19 99 98 8 1 19 99 99 9 2 20 00 00 0 2 20 00 01 1 2 20 00 02 2 2 20 00 03 3 2 20 00 04 4进进料料加加工工来来料料加加工工一一般般贸贸易易全球产业价值链配置全球产业价值链配置以计算机为例以计算机为例基础研究欧美企业核心产品制造加工组装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大陆生产

8、市场营销美、日、韩外资企业占加工贸易的比重外资企业占加工贸易的比重外资企业占中国国际加工贸易的比重(19972004)外资企业占中国国际加工贸易的比重(19972004)0 020204040606080801001001997年1997年1998年1998年1999年1999年2000年2000年2001年2001年2002年2002年2003年2003年2004年2004年占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占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占外资企业出口比重占外资企业出口比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我国加工贸易方式主要采用以中资企业为主的来料

9、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形式,其权利的基本配置模式是所有权属中方企业,贸易权归外方。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使加工贸易的主体出现了重大变化,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重要经营主体。 (一)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1.从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进行的分析: (1)刘林忠和王耀中(2003) :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孙楚仁、沈玉良和赵红军(2006)考虑了进口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利用联立方程组的方法在对加工贸易对我国增长的贡献的估计上作了估计,该估计结果表明,自1981年至2004年,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为-0.34%,即加工贸易负增长10%,国民经济增长0

10、.034%。就分阶段而论,从1992年到2004年,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为2.59%,即加工贸易增长10%,国民经济增长0.259%。2.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研究 隆国强(2003)、王子先(2004)“简单的组装复杂的组装-零部件制造零部件研发最终产品研发自由品牌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 沈玉良(2006)不同全球价值链条件下的不同转型方式 成熟价值链 购买者推动 生产者推动不成熟价值链 3.加工贸易的生产控制模式研究 王怀民(2006)认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不仅同资产专用性有关,而且也同不同产业的特点有关,他们也实质地影响着独占或者分治模式,一般情况下,纺织行业加

11、工企业多采取中方独占模式,机电行业加工企业则以分治模式为主,因而产业特征也是影响生产控制模式的重要因素。 国外学者(1)Abraham和Taylor(1996)、Feenstra(1998)、Arndt和Kierzkowski(2001)以及Grossman and Helpman(2005)等开始对跨国公司利用垂直分离化所构建的全球生产体系的动因、效应以及垂直分离化和FDI的关系等进行考察(2)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4)世界投资报告 (3)Arndt和Kierzkowski(2001)已经开始研究加工贸易所有权能否分开和加工贸易企业是独资、合资还是联盟之间的关系,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加工

12、贸易的生产控制模式问题。(4)Feenstra和Hanson(2002)将中国加工企业的生产控制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1)外方同时拥有采购权和所有权;(2)外方拥有采购权,中方拥有所有权;(3)外方拥有所有权,中方拥有采购权;(4)中方同时拥有采购权和所有权。第一种是独资企业,第二、第三种是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第四种是中资企业。 (5 5)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的分治假说。)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的分治假说。Feenstra、Hanson(2002,2003)在分析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四种分类的基础上,基于Williamson(1985)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合约理论提出了在不完全加工合约的情况下,

13、中外双方当事人之间的问题主要不是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是“敲竹杠”问题,从而外方与中方之间需要通过对等的“纳什谈判”来分配事后收益。而“敲竹杠”问题直接同劳动生产率、外方的谈判权力和人力资本专用性等三个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首先说明了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控制不是独占而是分治模式。 (6 6)全球价值链角度的加工贸易生产控制)全球价值链角度的加工贸易生产控制模式模式。 Hughes(2000)和Henderson等(2001)则认为除了所有权之外,全球生产体系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协调和控制。(7)Gereffi和Kowzeniewicz(1994)发展了“全球商品链”的框架,将全球产业组织和价值链联系起来,

14、指出全球采购商是垂直分散化(从而加工贸易)的关键因素。在他们的研究中,采购商通过非所有权的非市场协调机制实现了对生产体系的控制。(8)Sturgeon(2002)则认为根据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程度的不同,加工贸易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和采购商的关系,而它们取决于企业交易的信息复杂性和资产专用性的程度。而Humphrey和Schmitz(2002)则认为供应商的竞争力决定了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利益分配。(二)研究的核心问题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到底是“独占”还是“分治” 影响“独占”或“分治”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贸易利益分配问题 (三)考虑问题的主要方法(三)考虑问

15、题的主要方法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中的核心权力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中的核心权力。 前人对加工贸易生产控制模式的研究仅考虑了所有权和采购权的配置,并没有全面地考察清楚加工贸易生产控制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我们认为加工贸易的生产控制模式受到所有权、采购权以及中外加工贸易企业的贸易分销权(即贸易商品分销渠道的控制权)和定价权的影响,对于具有不同资产专用性程度、产品的竞争程度的加工贸易,所有权、采购权、贸易分销权的作用和影响贸易利益的方式和程度是不一样的。 对于垄断程度低的加工产品,贸易分销权和定价权是影响贸易利益分配的主要因素,而对于垄断程度高的加工产品,所有权、采购权则成为影响贸易利益分配的

16、主要因素,在不同情形下,这两种权力的分配影响贸易利益分配的形式和程度又不同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的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目前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中有关产业特征目前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中有关产业特征的影响因素不能以具体行业(例如纺织品服装和的影响因素不能以具体行业(例如纺织品服装和机电行业)作为重要影响因素,而应该以产品的机电行业)作为重要影响因素,而应该以产品的附加值、要素使用程度和垄断程度等因素作为重附加值、要素使用程度和垄断程度等因素作为重要的分类依据,要的分类依据,如在计算机行业,一个产品分拆成若干个分段产品(Fragmentation),同样是分段产

17、品,有些分段产品的附加值高,垄断程度高(例如芯片),但有些分段产品的附加值就比较低,竞争性强(例如鼠标器)。这样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的影响因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中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中“独占独占”和和“分治分治”并存。并存。 中国目前的加工贸易企业,由于20时代90年代以后中国对吸收外资所采取的优惠政策,使目前的贸易无论是高技术产品还是低技术产品的许多分段产品都配置在中国,但生产控制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高技术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控制模式以“独占”为主,表现为所有权的独资形式,采购权、分销权、定价权都为外方控制,中国仅仅提供了土地和劳动力。低技术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

18、控制模式则以“分治”为主,外方基本上不控制所有权和采购权,而是控制贸易分销权和定价权。 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中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中“分治分治”的程度。的程度。 我们认为,加工贸易企业所有权和采购权的“分治”程度由贸易分销权、定价权以及加工贸易产品的垄断程度、要素使用程度、产品的附加值、合约的不完全程度和资产专用性程度等其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其中贸易分销权和定价权是生产控制模式中的重要因素,它取决于外方企业的经营规模,网络控制能力和产品特点。 当外方是跨国零售公司(例如沃尔玛),品牌制造商(例如耐克),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的分治程度将很低,几乎是独占模式。但当外方本身的分销能力比较

19、弱时,中外双方的谈判能力影响着分治程度。 主要工具国外的研究 (1)Alan V. Deardorff(2005) Gains from Trade and Fragmentation (2) Feenstra, Robert C. and Gordon H. Hanson. (2002).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Outsourcing to China”, /cu/economics/Ownership%20and%20Control3.pdf. (3)Feenstra, Robert C. and Gordon H.

20、 Hanson. (2003)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Outsourcing to China:estimating the property-rights theory of the firm”, NBER Working Paper no. 10198. (4)Feenstra, Robert C. and Gordon H. Hanson. (2005)“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Outsourcing to China:estimating the property-rights theory of the firm”, Quart

21、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May , 120(2): 729-762 国内的研究 (1)沈玉良、孙楚仁、凌学岭,(2007)中国国家加工贸易模式研究,人民出版社. (2)王怀民,(2006)独占或分治:中国加工企业生产控制模式研究,世界经济,2006年,第9期。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 以制造业为主要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成长民营企业的产权激励: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民营企业的贸易行为l 出口退税出口退税l 地方对贸易数量偏好,优惠政策地方对贸易数量偏好,优惠政策l 对对SA8000SA8000等的执行不够等的执行不够l 只会做货物,不会做服务,链节控制能力差只会做

22、货物,不会做服务,链节控制能力差 GATT/WTOGATT/WTO多边贸易体制对自由贸易的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对自由贸易的推动技术、制造模块化使高技术产品在组装环节变成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制造模块化使高技术产品在组装环节变成劳动密集型产品, ,计算计算机、手机等产品。机、手机等产品。 要素被人为贬低要素被人为贬低 劳动力成本:再生产能力劳动力成本:再生产能力 土地成本:严重扭曲土地成本:严重扭曲 政策优惠:制度成本特别是地方的制度成本政策优惠:制度成本特别是地方的制度成本 中国已经改变了全球贸易格局,承担了与主要贸中国已经改变了全球贸易格局,承担了与主要贸易国家的逆差责任。易国家的逆差责任。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链节贸易增长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链节贸易增长全球跨国公司从产品中获利演变为全球跨国公司从产品中获利演变为从产品定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