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学史上两座并肩而立的高峰,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一座交汇着现实和浪漫,一座辉映着婉约与豪放。辉映着婉约与豪放。【新课导入新课导入】浣溪沙浣溪沙晏殊晏殊 晏(晏(ynyn)殊)殊(99110559911055),字同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北宋政治家、政治家、文学家。与其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文学家。与其子晏几道,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上被称为“大晏大晏”和和“小晏小晏”。【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本词选自本词选自二晏词笺(二晏词笺(jinjin)注)
2、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古籍出版社20082008年版)。年版)。浣溪沙,词牌名。浣溪沙,词牌名。晏晏殊生于北宋承平之时,年少得志,后官至宰相,殊生于北宋承平之时,年少得志,后官至宰相,政事之外,过着政事之外,过着“惟喜宾客,未尝日不宴饮惟喜宾客,未尝日不宴饮”的生活。这首词大约作于宴饮歌乐之后。的生活。这首词大约作于宴饮歌乐之后。【背景链接背景链接】浣溪沙浣溪沙晏晏 殊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徘徊。hunhunpi huipi
3、hui【解读赏析解读赏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几时回?诗意:诗意: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夕阳西下何时再回来?日的亭台。夕阳西下何时再回来? 上片写今昔之景,重在思昔。用轻快流上片写今昔之景,重在思昔。用轻快流利的笔调,写出词人安逸闲适的情态。但是利的笔调,写出词人安逸闲适的情态。但是光阴流转、物是人非,感时的哀伤与惆怅逐光阴流转、物是人非,感时的哀伤与惆怅逐渐涌上心头。想到风物依旧而时光飞逝,词渐涌上心头。想到风物依旧而时光飞逝,词人不禁悄声暗问:人不禁悄声暗
4、问:“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几时回?”惆惆怅悲哀之情倾泻而出。怅悲哀之情倾泻而出。 赏析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小园香径独徘徊。诗意:诗意: 花儿凋谢,我也无可奈何,归来的燕子似曾花儿凋谢,我也无可奈何,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走来走去。相识。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走来走去。不得已,没有办法。不得已,没有办法。好像曾经认识或见过。好像曾经认识或见过。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路。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路。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下片巧写眼前之景,重在伤今。下片巧写眼前之景,重在伤今。“无可无可奈
5、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对仗工整音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韵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词人伤春惜时以及对年华易的描写,抒发了词人伤春惜时以及对年华易逝的感慨。逝的感慨。“小园香径独徘徊小园香径独徘徊”写词人独自写词人独自徘徊,似赏景,又似沉思。徘徊,似赏景,又似沉思。 赏析赏析 这首词运用这首词运用对比手法对比手法,借景抒情借景抒情,通过对旧亭台、,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燕来花落的描夕阳西下、燕来花落的描写,抒发了词人悼惜残春,写,抒发了词人悼惜残春,对年华易逝、好景不长的对年华易逝、好景不长的无限惆怅感伤之情无限惆
6、怅感伤之情。【主旨归纳主旨归纳】1.1.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1 1)晏殊)晏殊浣溪沙浣溪沙中写词人安逸闲适的情态的:中写词人安逸闲适的情态的: _ _, _ _ 。(2 2)(吉林中考)(吉林中考)晏殊在晏殊在浣溪沙浣溪沙中,借助中,借助“花花”和和 “燕燕”等意象感叹美景易逝,时光流转的语句是:等意象感叹美景易逝,时光流转的语句是: _ _, _ _ 。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天气旧亭台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似曾相识燕归来【典型考题典型考题】2.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怎样的哲理?蕴含怎样的哲理?
7、 一切美好事物必然要消逝,无法阻止,但在一个一切美好事物必然要消逝,无法阻止,但在一个美好事物消逝时仍有其他美好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美好事物消逝时仍有其他美好事物再现,生活不会因为消逝而变得虚无。但是这种为消逝而变得虚无。但是这种“再现再现”不等同美好事不等同美好事物原封不动的重现,它只是物原封不动的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似曾相识”罢了。罢了。3.3.这首词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这首词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请找出一例,并简要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示例一示例一“新新”和和“旧旧”的对比好处:旧的亭台和的对比好处:旧的亭台和新词进行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
8、之情。新词进行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 示例二示例二“去去”和和“来来”的对比。好处:的对比。好处:“去去”的的是花,是花,“来来”的是燕子,通过的是燕子,通过“去去”“”“来来”的对比,增的对比,增加对时光易逝的惋惜之情。加对时光易逝的惋惜之情。采桑子采桑子欧阳修欧阳修 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10071072),字),字永叔永叔,号,号醉翁醉翁,晚号,晚号六一居士六一居士,谥(,谥(shsh)号文忠,)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北宋政治家、政治家、文学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之一,北宋,北宋古文古文运动运动领袖,后人将其与韩
9、愈、柳宗元、苏领袖,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为轼合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本词选自本词选自欧阳修全集欧阳修全集卷一百三十一(中华卷一百三十一(中华书局书局20012001年版)。年版)。采桑子,词牌名。采桑子,词牌名。宋仁宗皇祐元宋仁宗皇祐元年(年(10491049)欧阳修移知颍()欧阳修移知颍(ynyn)州(今安徽阜)州(今安徽阜阳),买田于此,晚年辞官后,得以如愿归居颍州,阳),买田于此,晚年辞官后,得以如愿归居颍州,他多次游览颍州西湖,写下十首他多次游览颍州西湖,写下十首采桑子采桑子,这首,这首词是十首词中的第一首。词是十首词中的第一首。【背景
10、链接背景链接】采桑子采桑子欧阳修欧阳修 轻舟短轻舟短棹棹西湖好西湖好,绿水绿水逶迤逶迤。芳草长堤芳草长堤,隐隐隐隐笙笙歌处处随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无风水面琉璃滑,不不觉船移觉船移。微动微动涟漪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惊起沙禽掠岸飞。zhozhowi ywi yshnshnlin ylin y/ / / / /【解读赏析解读赏析】 轻舟短棹西湖好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绿水逶迤。芳草长芳草长堤堤,隐隐笙歌处处随隐隐笙歌处处随。 诗意:诗意: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碧绿的湖水弯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碧绿的湖水弯曲绵延。长堤上花草盛开,隐隐传来的管乐和歌曲绵延。长堤上花草盛开,隐隐传来的
11、管乐和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桨。桨。弯曲延伸的样子。弯曲延伸的样子。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词的上片主要写颍州西湖堤岸春景,笔调轻词的上片主要写颍州西湖堤岸春景,笔调轻松优雅。松优雅。“西湖好西湖好”是词眼是词眼。“绿水逶迤绿水逶迤”“”“芳芳草长堤草长堤”两句从视觉上写出一幅春草碧色春水绿两句从视觉上写出一幅春草碧色春水绿波与绵长的堤影掩映的淡远画面。隐隐笙歌处处波与绵长的堤影掩映的淡远画面。隐隐笙歌处处随随”从听觉上写出泛舟西湖的欢乐。从听觉上写出泛舟西湖的欢乐。 赏析赏析 无风水面琉璃滑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不觉船移。微动微动涟漪涟漪,
12、惊起沙禽掠岸飞。惊起沙禽掠岸飞。诗意:诗意: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像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像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微微细浪在船边荡漾,被惊起的水鸟正在前进。微微细浪在船边荡漾,被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飞翔。掠过湖岸飞翔。一种光滑细腻的釉料,多一种光滑细腻的釉料,多覆在盆、缸、砖瓦的外层。覆在盆、缸、砖瓦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水面微细的波纹。水面微细的波纹。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词的下片由近及远,再向高处延伸,重词的下片由近及远,再向高处延伸,重点写水面平滑。最后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点写水面平滑。最后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
13、整幅画面增添动态之美,抒发面的平静,为整幅画面增添动态之美,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赏析赏析 这首词以轻松淡雅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的笔调,描写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词人表达了词人美好的心境美好的心境和和惬意的情怀惬意的情怀。【主旨归纳主旨归纳】1.1.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1 1)欧阳修)欧阳修采桑子采桑子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西湖 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三句是: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的三句是:_。 _ _,_。(2 2)欧阳修)欧阳修采桑子采桑子中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中
14、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 静,为这一趟悠闲的西湖之旅平添惊喜的一句是:静,为这一趟悠闲的西湖之旅平添惊喜的一句是: _ _。绿水逶迤绿水逶迤芳草长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隐隐笙歌处处随惊起沙禽掠岸飞惊起沙禽掠岸飞【典型考题典型考题】2.2.欧阳修欧阳修采桑子采桑子一词的词眼是什么?词的第一句一词的词眼是什么?词的第一句 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词眼:西湖好。词眼:西湖好。第一句总领全篇,直第一句总领全篇,直接赞美颍州西湖的美接赞美颍州西湖的美丽春景。丽春景。3.3.这首词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请找出一例,并这首词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请找出一例,并 简要说说这样
15、写的好处。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动静结合。下片第一、二句写西湖水面风平浪动静结合。下片第一、二句写西湖水面风平浪静,以船动不觉来衬托水面的光滑平静;第三、四静,以船动不觉来衬托水面的光滑平静;第三、四句写船动惊禽,水鸟掠过湖岸,写出了句写船动惊禽,水鸟掠过湖岸,写出了“动动”。通。通过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表达了过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表达了词人对西湖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词人对西湖的赞美和喜爱之情。相见欢相见欢朱敦儒朱敦儒 朱敦儒(朱敦儒(1081115910811159),字),字希真希真,洛,洛阳(今属河南)人,阳(今属河南)人,宋代宋代词人。有词人。有“词俊词
16、俊”之名,与之名,与“诗俊诗俊”陈与义等人并称为陈与义等人并称为“洛洛中八俊中八俊”。【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本词选自本词选自樵歌校注樵歌校注卷下(上海古籍出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社20102010年版)。年版)。相见欢,词牌名。相见欢,词牌名。靖康之难,靖康之难,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促南逃至金陵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促南逃至金陵(今江苏南京),总算暂时获得喘息之机。这(今江苏南京),总算暂时获得喘息之机。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楼时所作。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楼时所作。【背景链接背景链接】相见欢相见欢朱敦儒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倚清秋。
17、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中原乱,簪缨簪缨散散,几几时收时收?试试倩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吹泪过扬州。qnqnzn ynzn yn/ / / /【解读赏析解读赏析】 金陵城上西楼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地大江流。诗意:诗意: 在金陵城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在金陵城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江天万里,阳西下长江滚滚东流。景色。江天万里,阳西下长江滚滚东流。古城名,即今江苏南京。古城名,即今江苏南京。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词的上片写景。词人登上高楼,眼前展现词的上片写景。词人登上高楼,眼前展现的是无边秋色,万里
18、夕阳,滚滚长江,视野宽的是无边秋色,万里夕阳,滚滚长江,视野宽广,气魄宏大,但这些景物又带有很浓厚的主广,气魄宏大,但这些景物又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金人侵占中原,靖康之难导致国破家观色彩。金人侵占中原,靖康之难导致国破家亡,残阳仿佛在抗议,长江好像在诉说,大地亡,残阳仿佛在抗议,长江好像在诉说,大地似乎在哭泣,词人的心情是无比沉重的。似乎在哭泣,词人的心情是无比沉重的。 赏析赏析 中原乱中原乱,簪缨散簪缨散,几时收几时收?试倩悲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风吹泪过扬州。诗意:诗意: 金人侵占中原,达官显贵流散,什么时候能金人侵占中原,达官显贵流散,什么时候能收复国土?想请悲啸的秋风把(我的)泪水吹到
19、收复国土?想请悲啸的秋风把(我的)泪水吹到扬州。扬州。指宋钦宗靖康二年(指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1127) 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缨,帽带。代贵族的帽饰。缨,帽带。请人代自己做。请人代自己做。收复国土。收复国土。今属江苏。今属江苏。 词的下片抒情。一个词的下片抒情。一个“乱乱”字,概括了中原沦字,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一个丧的现实;一个“散散”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字,揭露出统治阶级无心抗敌的心理。敌的心理。“几时收几时收”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的发问,既是痛切的质疑,也是无望的感叹。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
20、词人乞求也是无望的感叹。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这泪不只是悲秋之泪,更是忧国之泪,表的扬州,这泪不只是悲秋之泪,更是忧国之泪,表现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感人至深。现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感人至深。 赏析赏析 这首词写词人登上金这首词写词人登上金陵城西楼的所见所感表达陵城西楼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词人强烈的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亡国之痛和和深厚的深厚的爱国之情爱国之情。【主旨归纳主旨归纳】1.1.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1 1)朱敦儒)朱敦儒相见欢相见欢中象征南宋国势日渐衰微,奠定全中象征南宋国势日渐衰
21、微,奠定全 词苍凉感伤基调的一句是:词苍凉感伤基调的一句是:_。(2 2)朱敦儒)朱敦儒相见欢相见欢中表现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中表现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 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表达对朝廷苟且偷安、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表达对朝廷苟且偷安、 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句子是: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的句子是:_,_, _ _?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中原乱簪缨散簪缨散几时收几时收【典型考题典型考题】2.2.朱敦儒朱敦儒相见欢相见欢词中词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描绘了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描绘了 怎样的景象?怎样的景象? 描绘了黄昏时分,万里描绘了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
22、的暮色中,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向东流去,呈现出滚滚长江向东流去,呈现出一派苍凉沉郁的景象。一派苍凉沉郁的景象。3.3.“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三句中三句中“簪缨簪缨”运运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三句抒发了词人怎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三句抒发了词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样的思想感情? 借代。代指达官贵人。词人忆及中原沦陷、士借代。代指达官贵人。词人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的往事,抒发了丧国之痛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族南逃的往事,抒发了丧国之痛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以及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的愤懑和斥
23、责。懑和斥责。如梦令如梦令李清照李清照 李清照(李清照(10841084约约11551155),号),号易安居士易安居士,章丘(今属山,章丘(今属山东)人,东)人,宋代宋代女词人,女词人,婉约婉约词派代表。其词派代表。其词以南渡为界,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慨叹身世期多慨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语言清丽,对后世影响较大,被求创新,语言清丽,对后世影响较大,被称为称为“易安体易安体”。代表作有。代表作有声声慢声声慢一剪梅一剪梅如梦令如梦令醉花阴醉花阴
24、武陵春武陵春等。等。【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本词选自本词选自李清照集笺注李清照集笺注卷一(上海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古籍出版社20022002年版)。年版)。如梦令,词牌名。如梦令,词牌名。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之作,她当时生活稳定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之作,她当时生活稳定幸福,时常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于是写幸福,时常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于是写下这首著名的小令。下这首著名的小令。【背景链接背景链接】如梦令如梦令李清照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沉醉不知归路。兴兴尽晚尽晚回舟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争渡,惊起一惊起一滩鸥鹭。滩鸥鹭。xnxn【解读赏析解读赏析】
25、如梦令如梦令李清照李清照 常记常记溪亭溪亭日暮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沉醉不知归路。兴尽兴尽晚晚回舟回舟,误入误入藕花藕花深处。深处。争渡争渡,争渡争渡,惊起一惊起一滩滩鸥鹭鸥鹭。溪边的亭子。溪边的亭子。尽了兴致尽了兴致。荷花。荷花。奋力把船划出去。奋力把船划出去。乘舟返回乘舟返回。这里泛指水鸟这里泛指水鸟。诗意:诗意: 时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一玩就玩到日时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一玩就玩到日暮时分,沉醉其中,不想回家。尽了兴致,天色暮时分,沉醉其中,不想回家。尽了兴致,天色已晚,乘舟返回,却误进了荷花丛深处。奋力把已晚,乘舟返回,却误进了荷花丛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奋力把船划出去,(一不小心
26、却)惊船划出去,奋力把船划出去,(一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水鸟。起了一群水鸟。 这首词只有短短的三十三个字,却记叙了一个曲折这首词只有短短的三十三个字,却记叙了一个曲折得让词人经久不忘的溪亭畅游得让词人经久不忘的溪亭畅游“故事故事”开头两句,写沉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兴尽”归家,又归家,又“误入误入”荷塘深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一个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一个“惊惊”字,字,既暗写出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了停栖在荷花丛中的既暗写出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了停栖在荷花丛中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纯洁天真,言尽而意未尽,鸥鹭被吓得惊
27、慌失措的情态,纯洁天真,言尽而意未尽,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乐的旋律,读之让人心醉。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乐的旋律,读之让人心醉。 赏析赏析 这首词写词人追忆少这首词写词人追忆少女时代的一次郊游,反映女时代的一次郊游,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词人活,表达了词人对生活、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主旨归纳主旨归纳】1.1.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1 1)李清照的)李清照的如梦令如梦令中写词人追忆郊游的地点、中写词人追忆郊游的地点、 时间,以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记归路的两句是:时间,以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记归路的两句是: _ _,_。(2 2)李清照的)
28、李清照的如梦令如梦令中写词人嗟叹天色已晚,中写词人嗟叹天色已晚, 慌乱中误闯荷花丛的两句是:慌乱中误闯荷花丛的两句是:_, _ _。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误入藕花深处【典型考题典型考题】2.2.试品析试品析“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的“争争”字字 好在哪里。好在哪里。 争渡,就是强渡,抓紧划船,使劲划船一连两争渡,就是强渡,抓紧划船,使劲划船一连两个个“争渡争渡”,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主人公急,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
29、争渡渡”,所以又,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的水鸟都吓飞了。3.3.赏析词中赏析词中“惊起一滩鸥鹭惊起一滩鸥鹭”的的“惊惊”字。字。 一个一个“惊惊”字,既暗写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了字,既暗写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了停栖在荷花丛中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纯洁天停栖在荷花丛中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纯洁天真,言尽而意未尽,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乐的旋律。真,言尽而意未尽,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欢乐的旋律。4.4.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语言特点。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用词简练,用语平常,娓娓道用词简练,用语平常,娓娓道来,朴素平易,不
30、事雕琢,富有一种来,朴素平易,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极富生活气息。画自然纯净之美,极富生活气息。画面感很强,富有活力。面感很强,富有活力。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是一块芬芳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宋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姹紫嫣红,与唐诗争奇,与元曲绚丽的园圃,她姹紫嫣红,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北宋词清新婉丽、哀而不伤,南宋词多慷斗艳。北宋词清新婉丽、哀而不伤,南宋词多慷慨悲壮、饱含血泪。这四首词中,第一、二、四慨悲壮、饱含血泪。这四首词中,第一、二、四首是北宋词,第三首是南宋词。北宋词、南宋词首是北宋词,第三首是南宋词。北宋词、南宋词虽风格各异,但也是一脉相承,与时代紧密
31、相连。虽风格各异,但也是一脉相承,与时代紧密相连。知识链接知识链接八年级语文上册晏殊晏殊(99110559911055)北宋政治家、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同叔文学家。字同叔,谥号元献。抚谥号元献。抚州临川州临川(今属江西今属江西)人。其词擅人。其词擅长小令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情致,语言婉丽。今存珠玉词语言婉丽。今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知识备查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浣溪沙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无可奈何花落落去,似曾相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识燕归来
32、。小园香径香径独徘徊。独徘徊。整体感知词语解释【落落】凋落。凋落。 【香径香径】弥漫着花弥漫着花香的园中小路。香的园中小路。译文 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吟罢一曲新词饮一杯酒,(,(往事涌上心头往事涌上心头,),)(眼前眼前)还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还是和去年一样的天气,亭台也和去年毫亭台也和去年毫无二致。夕阳虽然美好无二致。夕阳虽然美好,但终归要西沉下去而不能但终归要西沉下去而不能返回。返回。 花的凋落和时光的流逝花的凋落和时光的流逝,都是令人惋惜而毫无都是令人惋惜而毫无办法的办法的,只有归来的燕子只有归来的燕子,似乎是去年的旧相识。似乎是去年的旧相识。(真是无可奈何啊真是无可奈何啊,)(,)(我我
33、)独自在弥漫着花香的独自在弥漫着花香的小路上走来走去。小路上走来走去。整体感知 首句以听歌、对酒开篇,格调娴雅,欲抑先扬,构首句以听歌、对酒开篇,格调娴雅,欲抑先扬,构思独特。接着品读下去,情绪就不由自主地蒙上了些许思独特。接着品读下去,情绪就不由自主地蒙上了些许淡淡的哀愁。虽然眼前还是与去年一样的时节,一样的淡淡的哀愁。虽然眼前还是与去年一样的时节,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但是天气,一样的亭台,但是“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几时回”点破了其点破了其中蕴含的深意中蕴含的深意时光易逝难回时光易逝难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曾相识燕归来”是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是词人
34、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似曾相识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归来”看似可聊以自慰,实则使词人内心的愁苦更加看似可聊以自慰,实则使词人内心的愁苦更加强烈。词人面对落花归燕,触目伤怀,抑郁难解,孤独强烈。词人面对落花归燕,触目伤怀,抑郁难解,孤独寂寞之中,只能独自徘徊在花园的小路上,在记忆中寻寂寞之中,只能独自徘徊在花园的小路上,在记忆中寻找逝去的年华。找逝去的年华。精读细研诗词赏析诗词赏析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10071072)北宋文学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永叔家、政治家。字永叔,号醉翁、六号醉翁、六一居士一居士,吉州永丰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今属江西)人。人。主张文章应主张文章应“明道明道”“”“致用致用
35、”,对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满,并积极培养后进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运动的领袖,为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之一。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一。有欧阳文忠公文集。知识备查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采桑子欧阳修 轻舟短轻舟短棹西湖棹西湖好好,绿水逶绿水逶迤迤。芳草长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隐隐笙歌处处随。随。 无风水面无风水面琉璃琉璃滑滑,不觉船不觉船移移。微动微动涟漪涟漪,惊起惊起沙禽沙禽掠岸掠岸飞。飞。整体感知词语解释【棹棹】桨。桨。【西湖西湖】这里指颍州这里指颍州( (今今安徽阜阳安徽阜阳) )的西湖。的西湖。【绿水绿水】清澈的水。清澈的水
36、。【逶迤逶迤】弯曲延伸的样子。弯曲延伸的样子。【琉璃琉璃】一种光滑细腻的一种光滑细腻的釉料,多覆在盆、缸、砖釉料,多覆在盆、缸、砖瓦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瓦的外层。这里喻指水面平静澄碧。平静澄碧。【涟漪涟漪】微细波纹。微细波纹。【沙禽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水鸟。译文 西湖风光好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发出芳香花草散发出芳香,隐隐传隐隐传来歌声来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
37、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被船儿惊起被船儿惊起的水鸟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正掠过湖岸在飞翔。整体感知 作者用轻松淡雅的笔调,描绘了在春色怀抱中作者用轻松淡雅的笔调,描绘了在春色怀抱中的西湖。轻舟短棹,上阕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在的西湖。轻舟短棹,上阕一开头就给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觉。在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作的愉快感觉。在短棹轻纵的过程里,随船所向,作者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下阕着重者听到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下阕着重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西湖是上下空明、描写湖上行舟、波平如镜的景色。西湖是上下空明、水天一色的,用琉璃来比拟它的澄澈
38、,再贴切不过。水天一色的,用琉璃来比拟它的澄澈,再贴切不过。精读细研诗词赏析诗词赏析 “ “不觉船移不觉船移”四字,更是语妙天下。联系上阕四字,更是语妙天下。联系上阕的的“笙歌处处随笙歌处处随”,可知船是不断前移的,可词人,可知船是不断前移的,可词人偏偏说偏偏说“不觉船移不觉船移”,这就有力地显示了水面的宁,这就有力地显示了水面的宁静。但船移毕竟不可能绝不触动水波,所以下文就静。但船移毕竟不可能绝不触动水波,所以下文就写到写到“微动涟漪微动涟漪”,由此可见,词人的观察力和艺,由此可见,词人的观察力和艺术构思,可谓细入毫芒。最后,术构思,可谓细入毫芒。最后,“惊起沙禽掠岸飞惊起沙禽掠岸飞”这一动
39、态,划破了境界的宁静,使整幅画面都跳动这一动态,划破了境界的宁静,使整幅画面都跳动起来。起来。精读细研朱敦儒朱敦儒(1081115910811159)宋代词人。宋代词人。字希真字希真,号岩壑老人号岩壑老人,洛阳洛阳(今属今属河南河南)人。早年隐居不仕。绍兴五人。早年隐居不仕。绍兴五年年(11351135年年),),赐进士出身。其词赐进士出身。其词语言清畅俚俗语言清畅俚俗,多写隐居生活的闲多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放浪适放浪;南渡后南渡后,也有感怀、愤激也有感怀、愤激之作。有岩壑老人诗文集之作。有岩壑老人诗文集,已已佚。今存词集樵歌。佚。今存词集樵歌。知识备查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相见欢朱敦儒 金陵金陵城上西
40、楼城上西楼,倚清秋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中原乱,簪缨簪缨散散,几时几时收收?试试倩倩悲风吹泪过悲风吹泪过扬州扬州。词语解释【金陵金陵】古城名,即今江古城名,即今江苏南京。苏南京。【倚清秋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时节的景色。【簪缨簪缨】代指达官显贵。代指达官显贵。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簪和缨都是古代贵族的帽饰。缨是帽带。饰。缨是帽带。【收收】收复国土。收复国土。【倩倩】请人代自己做。请人代自己做。【扬州扬州】即今江苏扬州即今江苏扬州, ,当当时为南宋抗击金兵的前线。时为南宋抗击金兵的前线。整体感知译文 登上南京城的西楼登上南京城的西楼,倚楼观
41、看清秋时节的景色。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长江在夕阳下向东流去。万里长江在夕阳下向东流去。 金人侵占中原金人侵占中原,官员们纷纷南逃官员们纷纷南逃,什么时候能什么时候能收复国土收复国土?请西风把我的泪水吹过大江请西风把我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为战争前线的扬州。整体感知 这首词上阕写景,着意在借景抒情。开头两句这首词上阕写景,着意在借景抒情。开头两句写词人登楼眺远,触景生情,引起感慨。第二句写词人登楼眺远,触景生情,引起感慨。第二句“倚清秋倚清秋”,谓在秋色中倚西楼而眺望,谓在秋色中倚西楼而眺望,“清秋清秋”二字点出了作者凄凉的心情,暗示了山河残破,充二字点出了作
42、者凄凉的心情,暗示了山河残破,充满萧条气象。第三句描写满萧条气象。第三句描写“清秋清秋”傍晚的景象,用傍晚的景象,用落日和逝水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下阕抒情,用直落日和逝水反映悲凉抑郁的心情。下阕抒情,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以及他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以及他渴望收复中原的心事。望收复中原的心事。精读细研诗词赏析诗词赏析 本词中的本词中的“簪缨簪缨”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是贵族官僚的服饰,用来代人。人。“簪缨散簪缨散”是说他们在北宋灭亡后纷纷南逃。是说他们在北宋灭亡后纷纷南逃。“几时收几时收”,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既是词人渴望早日恢复中原心事的表露,也是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愤懑和斥责。最后露,也是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愤懑和斥责。最后一个长句,紧接上文词意而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一个长句,紧接上文词意而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寄托了词人的亡国之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人工协议书
- 电信租机协议书
- 宁波拆迁协议书
- 合作经营协议书合同范本
- 山东省武城县联考2026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浇冰师岗位应急处置技术规程
- 2025国内产品采购协议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景成实验中学数学七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专职消防队培训知识内容课件
- 安徽宿州埇桥区2026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下半年拜城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6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杭州上城区总工会公开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百师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互联网+特殊教育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医院信息安全保密培训课件
- 物流紧急事件应急预案方案
- 幼儿创意玉米课件
- 2025年智能焊接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GGII高工咨询
- 神舟十号课件
- 冷却塔填料更换施工方案
- 运输公司环保措施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