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件 第二章_第1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件 第二章_第2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件 第二章_第3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件 第二章_第4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件 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 2.1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指标2.2 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2.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2.5 2.5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三种基本接法法2.6 2.6 基本放大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派生电路派生电路 2.1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能指标2.1.1 放大电路的概念放大电路的概念电子学中放大的目的是将微弱的电子学中放大的目的是将微弱的变化信号变化信号放

2、大放大成较大的信号。这里所讲的主要是电压放大电路。成较大的信号。这里所讲的主要是电压放大电路。电压放大电路可以用有输入口和输出口的四电压放大电路可以用有输入口和输出口的四端网络表示,如图:端网络表示,如图:uiuoAu2.1.2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一、电压放大倍数一、电压放大倍数AuiouUUA |Ui 和和Uo 分别是输入和输出电压分别是输入和输出电压的有效值。的有效值。uiuoAuiouUUAAu是复数,反映了输出和输入的是复数,反映了输出和输入的幅值比与相位差。幅值比与相位差。二、输入电阻二、输入电阻ri放大电路一定要有前级(信号源)为其提供信号,放大电路一定要

3、有前级(信号源)为其提供信号,那么就要从信号源取电流。那么就要从信号源取电流。输入电阻输入电阻是衡量放大是衡量放大电路从其前级取电流大小的参数。输入电阻越大,电路从其前级取电流大小的参数。输入电阻越大,从其前级取得的电流越小,对前级的影响越小。从其前级取得的电流越小,对前级的影响越小。AuUSiiiIUr定义:定义:即:即:ri越大,越大,Ii 就越小,就越小,ui就越接近就越接近uSiIiU三、输出电阻三、输出电阻roAuUS放大电路对其放大电路对其负载负载而言,相当于信号源,我们而言,相当于信号源,我们可以将它等效为戴维南等效电路,这个戴维南可以将它等效为戴维南等效电路,这个戴维南等效电路

4、的内阻就是输出电阻。等效电路的内阻就是输出电阻。roUS如何确定电路的输出电阻如何确定电路的输出电阻ro ?步骤:步骤:1. 所有的电源置零所有的电源置零 (将独立源置零,保留受控源将独立源置零,保留受控源)。2. 加压求流法。加压求流法。IUro方法方法:计算计算UI四、通频带四、通频带fAuAum0.7AumfL下限截下限截止频率止频率fH上限截上限截止频率止频率通频带:通频带:fbw=fHfL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曲线曲线幅频特性曲幅频特性曲线线符号规定符号规定UA大写字母、大写下标,表示直流量。大写字母、大写下标,表示直流量。uA小写字母、大写下标,表示全量。小写字母、大

5、写下标,表示全量。ua小写字母、小写下标,表示交流分量。小写字母、小写下标,表示交流分量。uAua全量全量交流分量交流分量tUA直流分量直流分量 五、五、 非线性失真系数非线性失真系数六、六、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七、七、 最大输出功率与效率最大输出功率与效率 2.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三极管放三极管放大电路有大电路有三种形式三种形式共射放大电路共射放大电路共基放大共基放大电路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以共射放以共射放大电路为大电路为例讲解工例讲解工作原理作原理2.2.1 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放大元件放大元件iC= i

6、B,工作在放大区,工作在放大区,要保证集电结反要保证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偏,发射结正偏。uiuo输入输入输出输出参考点参考点RB+VCCVBBRCC1C2T作用:作用:使发射使发射结正偏,并提结正偏,并提供适当的静态供适当的静态工作点。工作点。基极电源与基极电源与基极电阻基极电阻RB+VCCVBBRCC1C2T集电极电源,集电极电源,为电路提供能为电路提供能量。并保证集量。并保证集电结反偏。电结反偏。RB+VCCVBBRCC1C2T集电极电阻,集电极电阻,将变化的电流将变化的电流转变为变化的转变为变化的电压。电压。RB+VCCVBBRCC1C2T耦合电容:耦合电容:电解电容,有极性。电解电

7、容,有极性。大小为大小为10 F50 F作用:作用:隔离隔离输入输出与输入输出与电路直流的电路直流的联系,同时联系,同时能使信号顺能使信号顺利输入输出。利输入输出。RB+VCCVBBRCC1C2T可以省去可以省去电路改进:采用单电源供电电路改进:采用单电源供电RB+VCCVBBRCC1C2T单电源供电电路单电源供电电路+VCCRCC1C2TRB2.2.2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ui=0时时由于电源的由于电源的存在存在IB 0IC 0IBQICQIEQ=IBQ+ICQ一、静态工作点一、静态工作点RB+VCCRCC1C2TIBQICQUBEQUCEQ( ICQ,UCEQ )(IBQ,UBEQ)RB+VC

8、CRCC1C2T(IBQ,UBEQ) 和和( ICQ,UCEQ )分别对应于输入输出分别对应于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称为静态工作点。IBUBEQIBQUBEQICUCEQUCEQICQIBUBEQICUCEuCE怎么变化怎么变化假设假设uBE有一微小的变化有一微小的变化ibtibtictuituCE的变化沿一的变化沿一条直线条直线uce相位如何相位如何uce与与ui反相!反相!ICUCEictucet各点波形各点波形RB+VCCRCC1C2uitiBtiCtuCtuotuiiCuCuoiB实现放大的条件实现放大的条件1. 晶体管必须偏置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

9、,集电结晶体管必须偏置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反偏。2. 正确设置静态工作点,使整个波形处于放大区。正确设置静态工作点,使整个波形处于放大区。3. 输入回路将变化的电压转化成变化的基极电流。输入回路将变化的电压转化成变化的基极电流。4. 输出回路将变化的集电极电流转化成变化的集电输出回路将变化的集电极电流转化成变化的集电极电压,经电容滤波只输出交流信号。极电压,经电容滤波只输出交流信号。如何判断一个电路是否能实现放大?如何判断一个电路是否能实现放大?3. 晶体管必须偏置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晶体管必须偏置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反偏。4. 正确设置静态工作点,使整个波

10、形处于放大区。正确设置静态工作点,使整个波形处于放大区。如果已给定电路的参数,则计算静态工作点来如果已给定电路的参数,则计算静态工作点来判断;如果未给定电路的参数,则假定参数设判断;如果未给定电路的参数,则假定参数设置正确置正确。1. 信号能否输入到放大电路中。信号能否输入到放大电路中。2. 信号能否输出。信号能否输出。 与实现放大的条件相对应,判断的过程如下:与实现放大的条件相对应,判断的过程如下: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放大放大电路电路分析分析方法方法静态分析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动态分析估算法估算法图解法图解法微变等效电微变等效电路法路法计算机仿真计算机仿真2.3.1 直流

11、通路和交流通路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放大电路中各点的电压或电流都是在静态直放大电路中各点的电压或电流都是在静态直流上附加了小的交流信号。流上附加了小的交流信号。直流通路:直流通路:只考虑直流信号的分电路。只考虑直流信号的分电路。 电容电容开路,电感开路,电感短路,信号源?短路,信号源?交流通路:交流通路:只考虑交流信号的分电路。只考虑交流信号的分电路。 大电容视为短路,直流电源短路处理。大电容视为短路,直流电源短路处理。信号的不同分量可以分别在不同的通路分析:静态工作点?信号的不同分量可以分别在不同的通路分析:静态工作点? 动态参数(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动态参数(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12、输出电阻)?例:例:对直流信号(只有对直流信号(只有+VCC)开路开路开路开路RB+VCCRCC1C2T直流通路直流通路RB+VCCRC对交流信号对交流信号(输入信号输入信号ui)短路短路短路短路置零置零RB+VCCRCC1C2T2.3.2 图解法图解法在承认放大器件特性曲线为非线性的前提下,在放大管的在承认放大器件特性曲线为非线性的前提下,在放大管的特性曲线上用作图的方法求解。特性曲线上用作图的方法求解。分析思路分析思路1 找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2 确定相应曲线;3 分析无输入信号及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一、输入回路的图解法2. UBEQ=VCCIBQRB 。1 画出输入特性曲线画出输入特性曲线

13、VCCQ与输入与输入特性的特性的交点就交点就是是Q点点IBQUBEQ估算法估算法(1)根据直流通道估算)根据直流通道估算IBQIBUBEBBECCBQRUVIBCCRV7 . 0BCCRV+VCC直流通道直流通道RBRC(2)根据直流通路估算)根据直流通路估算UCE、IBICUCECICCCCCERIVUBI直流通道直流通道RBRCICUCEUCEIC满足什么关系?满足什么关系?1. 三极管的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2. UCE=VCCICRC 。ICUCEVCCQ直流直流负载线负载线与输出与输出特性的特性的交点就交点就是是Q点点IBQ直流通道直流通道RB+VCCRC二、 输出回路

14、的图解法ICQUCEQ三、图解法的应用1、分析波形、分析波形IBUBEQIBQUBEQICUCEQUCEQICQIBUBEQICUCEuCE怎么变化怎么变化假设假设uBE有一微小的变化有一微小的变化ibtibtictuituCE的变化沿一的变化沿一条直线条直线uce相位如何相位如何uce与与ui反相!反相!ICUCEictucet2 失真分析失真分析在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应该成比例地放大输入在放大电路中,输出信号应该成比例地放大输入信号(即线性放大);如果两者不成比例,则输出信号(即线性放大);如果两者不成比例,则输出信号不能反映输入信号的情况,放大电路产生信号不能反映输入信号的情况,放大电路

15、产生非线非线性失真性失真。为了得到尽量大的输出信号,要把为了得到尽量大的输出信号,要把Q设置在交流设置在交流负载线的中间部分。如果负载线的中间部分。如果Q设置不合适,信号进入截设置不合适,信号进入截止区或饱和区,则造成非线性失真。止区或饱和区,则造成非线性失真。下面将分析失真的原因。为简化分析,假设负载为下面将分析失真的原因。为简化分析,假设负载为空载空载(RL= )。iCuCEuo可输出的可输出的最大不失最大不失真信号真信号选择静态工作点选择静态工作点ibiCuCEuo1. Q点过低,信号进入截止区点过低,信号进入截止区放大电路产生放大电路产生截止失真截止失真输出波形输出波形输入波形输入波形

16、ibiCuCE2. Q点过高,信号进入饱和区点过高,信号进入饱和区放大电路产生放大电路产生饱和失真饱和失真ib输入波输入波形形uo输出波形输出波形1、空载、空载icuceUCE=VCCICRCICUCEVCCQ直流直流负载线负载线IB四四 交流负载线交流负载线交流通路交流通路uce= icRC交、直流负载线重合交、直流负载线重合2、带负载、带负载icLcecRui1其中:其中:CLLRRR/uceRBRCRLuiuo交流通交流通路路uce= icRC/RL 交流信号的变化沿着斜率为:交流信号的变化沿着斜率为:LR1的直线。的直线。这条直线通过这条直线通过Q点,称为点,称为交流负载线交流负载线。

17、交流负载线的作法交流负载线的作法ICUCEVCCQIB过过Q点作一条直线,斜率为:点作一条直线,斜率为:LR1交流负载线交流负载线2.3.3 微变等效电路法微变等效电路法 一、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一、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1. 输入回路输入回路iBuBE当信号很小时,将输入特性当信号很小时,将输入特性在小范围内近似线性。在小范围内近似线性。 uBE iBbbeBBEbeiuiur对输入的小交流信号而言,对输入的小交流信号而言,三极管相当于电阻三极管相当于电阻rbe。)mA()mV(26)1 (EbbbeIrrrbe的量级从几百欧到几千欧。的量级从几百欧到几千欧。对于小功率三极管:对于小功率三极管

18、:2. 输出回路输出回路iCuCE所以:所以:bcii(1) 输出端相当于一个受输出端相当于一个受ib 控制控制的电流源。的电流源。近似平行近似平行(2) 考虑考虑 uCE对对 iC的影响,输出的影响,输出端还要并联一个大电阻端还要并联一个大电阻rce。rce的含义的含义 iC uCEcceCCEceiuiurubeibuceicubeuceicrce很大,很大,一般忽略。一般忽略。rbe ibib rcerbe ibibbce等等效效cbe二、 三极管的微变等效模型将将交流通道交流通道中的三极管用微变等效电路代替中的三极管用微变等效电路代替:交流通路交流通路RBRCRLuiuouirbe i

19、bibiiicuoRBRCRL三、三、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1、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bebirIULboRIUbeLurRALCLRRR/特点:特点:负载电阻越小,放大倍数越小。负载电阻越小,放大倍数越小。rbeRBRCRLiUiIbIcIoUbI四四 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分析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分析2、输入电阻的计算、输入电阻的计算对于为放大电路提供信号的信号源来说,放大电对于为放大电路提供信号的信号源来说,放大电路是负载,这个负载的大小可以用输入电阻来表示。路是负载,这个负载的大小可以用输入电阻来表示。输入电阻的定义:输入电阻的定义:iiiIUr是动态

20、电阻。是动态电阻。rbeRBRCRLiUiIbIcIoUbIbeBrR /iiiIUr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越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越小,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的输入电阻。小,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的输入电阻。CoooRIUr所以:所以: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oUrbeRBRCiIbIcIbI00oI3、输出电阻的计算、输出电阻的计算例:例: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的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的 8080,=100=100。分别计算。分别计算R RL L和和R RL L3k3k时的时的Q Q点、点、 、R Ri i 和和R Ro o。解解

21、 在空载和带负载情况下,电在空载和带负载情况下,电路的静态电流、路的静态电流、rbe均相等,它们均相等,它们分别为分别为 k3 . 1mV26)1 (mA76. 1 A 22EQbbbeBQCQSBEQbBEQCCBQIrrIIRURUVIbbruA直流通路空载时静态管压降为V2 . 6 cCQCCCEQRIVUV3 . 2)(LcCQCCLcLCEQRRIVRRRU负载电阻RL=3K时静态管压降为 空载时,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空载时,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分别为阻分别为k593k3 . 1308 coisibebebibecRRARRRArrRRrRAuusu RL3k时

22、,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分别为35i115 IsbeLuusuARRRArRAk5k3 . 1cobebebiRRrrRR2.4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为了保证放大电路的稳定工作,必须有合适的、为了保证放大电路的稳定工作,必须有合适的、稳定的静态工作点。但是,温度的变化严重影响静稳定的静态工作点。但是,温度的变化严重影响静态工作点。态工作点。对于前面的电路(固定偏置电路)而言,静态工对于前面的电路(固定偏置电路)而言,静态工作点由作点由UBE、 和和ICEO 决定,这三个参数随温度而变决定,这三个参数随温度而变化,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化

23、,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TUBE ICEOQRB+VCCRCC1C2T直流通路直流通路RB+VCCRCT IBICiCuCEQQ 总的效果是:总的效果是:温度上升时,温度上升时,输出特性曲输出特性曲线上移,造线上移,造成成Q点上移。点上移。小结:小结:TIC 固定偏置电路的固定偏置电路的Q点是不稳定的。点是不稳定的。 Q点点不稳定可能会导致静态工作点靠近饱和区或不稳定可能会导致静态工作点靠近饱和区或截止区,从而导致失真。为此,需要改进偏截止区,从而导致失真。为此,需要改进偏置电路,当温度升高、置电路,当温度升高、 IC增加时,能够自动增加时,能够自动减少减少IB,从而抑制,

24、从而抑制Q点的变化,保持点的变化,保持Q点基本点基本稳定。稳定。常采用分压式偏置电路来稳定静态工作点。常采用分压式偏置电路来稳定静态工作点。分压式偏置电路:分压式偏置电路:RB1+VCCRCC1C2RB2CERERLuiuo一、静态分析一、静态分析I1I2IBRB1+VCCRCTRB2RE直流通路直流通路RE射极直流射极直流负反馈电阻负反馈电阻CE 交流交流旁旁路电容路电容2.4.1 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组成和原理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组成和原理TUBEIBICUEIC本电路稳压的本电路稳压的过程实际是由过程实际是由于加了于加了RE形成形成了了负反馈负反馈过程过程I1I2IBRB1+VCCRCT

25、RB2RE1. 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原理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原理EEBEBCCRIURIV11I1I2IBRB1+VCCRCTRB2RE直流通路直流通路2. 求静态工作点求静态工作点算法一:算法一:EEBEBRIURI22BIII21BEI )(I 1上述四个方程联立,可求出上述四个方程联立,可求出IE ,进而,可求出,进而,可求出UCE 。本算法比较麻烦,通常采用下本算法比较麻烦,通常采用下面介绍的算法二。面介绍的算法二。BII 22121BBCCRRVII22BBRIV CCBBBVRRR212EEBEBBERIVVVUEBEBEBECRURUUIII1I2IBRB1+VCCRCTRB2RE直流通

26、路直流通路EECCCCCERIRIVU算法二:算法二:EBCRUI可以认为与温度无关。可以认为与温度无关。似乎似乎I2越大越好,越大越好,但是但是RB1、RB2太小,太小,将增加损耗,降低输将增加损耗,降低输入电阻。因此一般取入电阻。因此一般取几十几十k 。I1I2IBRB1+VCCRCTRB2RE直流通路直流通路例:例:已知已知 =50, VCC=12V, RB1=7.5k , RB2=2.5k , RC=2k , RE=1k , 求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求该电路的静态工作点。RB1+VCCRCC1C2RB2CERERLuiuo算法一的结果:算法一的结果:mA04350.IBmA1752.II

27、BCV43. 5EECCCCCERIRIVU算法二的结果:算法二的结果:V3212CCBBBBVRRRVmA32.IEV15.UCE结论:结论:两种算法的结果近似相等,但算法二的计算两种算法的结果近似相等,但算法二的计算过程要简单得多。过程要简单得多。二、动态分析二、动态分析+VCCuoRB1RCC1C2RB2CERERLuirbeRCRLoUiUiIbIcIbIRB微变等效电路微变等效电路uoRB1RCRLuiRB2交流通路交流通路bebeBirr| RrCoRr beLurRACE的作用:交流通路中,的作用:交流通路中, CE将将RE短路,短路,RE对交流不起作用,放大倍数不受影响。对交流

28、不起作用,放大倍数不受影响。问题问题1:如果去掉如果去掉CE,放大倍数怎样?放大倍数怎样?I1I2IBRB1+ECRCC1C2RB2CERERLuiuo去掉去掉 CE 后的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后的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1 (/EbeBiRrRrrbeRCRLoUREiUiIbIcIbIRBEbbebiRIrIU)1 (LboRIUEbeLuRrRA)1 (RB1RCRLuiuoRB2RE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IUbIcIrbeRCREbIRBRSbI)1 (0)1 ()(21EbbeBBSbRIrR/R/RI0bI0cICoRr RB+VCCRCC1C2Tbe

29、LurRAbeBrR /iiiIUrCoooRIUr比较可见,去掉可见,去掉CE后,放大倍数减小、输出电阻后,放大倍数减小、输出电阻不变,但输入电阻增大了。不变,但输入电阻增大了。RB1+VCCRCC1C2TRB2CERE1RLuiuoRE2问题:问题:如果电路如下图所示,如何分析?如果电路如下图所示,如何分析?I1I2IBRB1+VCCRCC1C2TRB2CERE1RLuiuoRE2I1I2IBRB1+VCCRCTRB2RE1RE2静态分析:静态分析:直流通路直流通路RB1+VCCRCC1C2TRB2CERE1RLuiuoRE2动态分析:动态分析:交流通路交流通路RB1RCRLuiuoRB2

30、RE1交流通路:交流通路:RB1RCRLuiuoRB2RE1微变等效电路:微变等效电路:rbeRCRLoURE1iUiIbIcIbIRB问题:问题:Au 和和 Aus 的关系如何?的关系如何?定义:定义:iouUUAsousUUA放放大大电电路路RLRSoUiUsUsousUUASiSiiUrRrUuiSiusArRrA 2.5 2.5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本接法2.5.1 2.5.1 基本基本共射电路共射电路beLurRAbeBrR /iiiIUrCoooRIUrRB+VCCC1C2RERLuiuoRB+VCCRE直流通道直流通道2.5.2 基本共集电路

31、基本共集电路一、静态分析一、静态分析IBIEEBBECCBRRUVI)1 (BEII)1 (EECCCERIVU折算折算RB+VCCRE直流通道直流通道二、动态分析二、动态分析RB+VCCC1C2RERLuiuoRBRERLuiuo交流通道交流通道RBRERLuiuo交流通道交流通道rbeiUbIRERLRBoUcIbIiI微变等效电路微变等效电路rbeiUbIRERLRBoUcIbIiI微变等效电微变等效电路路LeoRIULELRRR/LbRI)(1LebebiRIrIULbbebRIrI)1 (LbbebLbuRIrIRIA)1 ()1 (LbeLRrR)1 (1)(1. 电压放大倍数电压

32、放大倍数1.,)1 (LbeRr所以所以,1uA但是,输出电流但是,输出电流Ie增加了。增加了。2. 输入输出同相,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输入输出同相,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故称故称电压跟随器电压跟随器。结论:结论:LbeLuR)(rRA11)(2. 输入电阻输入电阻RBbiIII输入电阻较大,作为前一级的负载,对前一级输入电阻较大,作为前一级的负载,对前一级的放大倍数影响较小且取得的信号大。的放大倍数影响较小且取得的信号大。R)(r/RIUrLbeBiii1BiRBRUILbeibR)(rUI13. 输出电阻输出电阻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用加压求流法求输出电阻。boIII)1 (Resbe

33、ERrURU)1 (BssRRR/:设IUro)11/(1EsbeRRr1/sbeERrR一般:一般:1sbeERrR所以:所以:1sbeoRrr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很小,带负载能力强。射极输出器的输出电阻很小,带负载能力强。所谓所谓带负载能力强带负载能力强,是指当负载变化时,放大倍,是指当负载变化时,放大倍数基本不变。数基本不变。RB+VCCC1C2RERLuiuo例:例:已知射极输出器的参数如下:已知射极输出器的参数如下:RB=570k ,RE=5.6k ,RL=5.6k , =100,VCC=12V1. 求求Au 、 ri和和ro 。2. 设:设:RS=1 k , 求:求:Aus 、 r

34、i和和ro 。3 . RL=1k 时,时,求求Au 。mA0111.I )(IBERB+VCCC1C2RERLuiuoRB=570k ,RE=5.6k ,RL=5.6k , =100,VCC=12Vk9201126101300(mA)26(mV)(1)(300.IrEbeARRUVIEBBECCB106 . 51015707 . 012)1 (RB=570k ,RE=5.6k ,RL=5.6k , =100,VCC=12V1. 求求Au 、 ri和和ro 。rbeiUbIRERLRBoUcIbIiI微变等效电路微变等效电路rbe=2.9 k ,RS=0LbeLuR)(rRA11)()1 (Lb

35、eBi Rr/Rr2.8)1001 (2.9570/190k1SbeEo Rr/Rr990821019282101.10102.965/. 282. 设:设:RS=1 k , 求:求:Aus 、 ri和和roRB=570k ,RE=5.6k ,RL=5.6k , =100,VCC=12Vrbe=2.9 k ,RS=0uSiiusARrrA98509901190190.)1 (LbeBi Rr/Rr 190k1SbeEo Rr/Rr101 15702.965/. 38 RL=1k 时时3. RL=1k 和和 时,时,求求Au 。比较:比较:空载时空载时, Au=0.995RL=5.6k 时时, Au=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