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二中高三地理复习地壳运动课件(3)_第1页
江西省信丰二中高三地理复习地壳运动课件(3)_第2页
江西省信丰二中高三地理复习地壳运动课件(3)_第3页
江西省信丰二中高三地理复习地壳运动课件(3)_第4页
江西省信丰二中高三地理复习地壳运动课件(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魏格纳(Alfred Wegener18801930)发表了发表了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大陆和海洋的形成,系统地阐述了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1、 约约2亿年前,大陆连在一起,称为泛亿年前,大陆连在一起,称为泛大陆大陆,周围是周围是泛大泛大洋;洋;2、泛、泛大陆分裂,大陆分裂,先是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先是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经过二亿多经过二亿多年年的漂移的漂移,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形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34 20世纪世纪50年代年代,依据,依据海底热流测量海底热流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底地形测量,再结,再结合合地震分布、海底火山和深海

2、沉积的研究结果地震分布、海底火山和深海沉积的研究结果,美国地质学家美国地质学家, 普林斯顿大学的普林斯顿大学的哈雷哈雷赫斯(赫斯(Harry Hess)提出了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 赫斯用赫斯用地幔对流机制地幔对流机制来解释海底的地形,认为大陆受到地来解释海底的地形,认为大陆受到地壳下部对流作用的推动,好像被放置在一条活动传送带上运动。壳下部对流作用的推动,好像被放置在一条活动传送带上运动。 赫斯在赫斯在1962年发表年发表的的论文论文海洋盆地历史海洋盆地历史中表达了中表达了这一这一充满想象力的思想中充满想象力的思想中,在,在论文的引文中说论文的引文中说“我的这一设想需要我的这一设想

3、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证实,因此,与其说这是一篇科学论文,倒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证实,因此,与其说这是一篇科学论文,倒不如说是一首地球诗篇。不如说是一首地球诗篇。”,他他也就也就得到地质诗人得到地质诗人 的美称。的美称。56全球海底岩石年龄全球海底岩石年龄71、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地幔物质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到达顶部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2、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海底不断更新和扩张:以后继续上升的岩以后继续上升的岩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浆,又把早先形成的大洋地壳,以每年几厘

4、米每年几厘米的的速度推向两边。速度推向两边。3、海沟是大洋地壳消亡处:、海沟是大洋地壳消亡处: 当扩张的大洋当扩张的大洋地壳遇到大陆地壳地壳遇到大陆地壳时时,因,因密度大密度大,便俯冲到大陆,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的地壳之下的地幔中软流层地幔中软流层,逐渐熔化消亡。,逐渐熔化消亡。8 20世纪世纪60年代年代,美国一批科学家相继发表了美国一批科学家相继发表了“新全球构新全球构造学造学”的许多论文和评论。以的许多论文和评论。以麦肯齐()麦肯齐()和和勒皮勒皮雄雄(X.Lepichon)为代表,宣告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为代表,宣告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 这一这一气势恢弘建的全球气势恢弘建的全球构造

5、理论学构造理论学说,将大量杂散的专说,将大量杂散的专门发现门发现,用和谐的框架组织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几乎包含了用和谐的框架组织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几乎包含了地球科学的各学科领域地球科学的各学科领域:岩石学、矿床学、大地构造、海底岩石学、矿床学、大地构造、海底资源资源以及地球上最壮观的景象以及地球上最壮观的景象,如,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91、几乎全部由海洋构成的板块是、几乎全部由海洋构成的板块是_2、印度洋板块包括的陆地有、印度洋板块包括的陆地有_ _ _ 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大洋州、大洋州、 印度半岛、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10 全球火山、地震带的分全球火山、地震带

6、的分布布1112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1、全球、全球岩石圈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分为六大板块,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2、板块、板块“漂浮漂浮”在在软流层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3、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碰撞或或张裂张裂,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比较活动的地带。 板块的两种边界:板块的两种边界:褶皱山脉、海岸山脉、岛弧链、海褶皱山脉、海岸山脉、岛弧链、海沟、沟、碰撞碰撞消亡边界消亡边界裂谷、海洋、转换断层、海岭裂谷、海洋、转换断层、海岭张裂张裂生长边界生长边界形成地形形成地形图例图例运动运动边界边界13裂谷裂谷海洋海洋转换(平移)断转换(平移)断层层14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距今距今60003000万万年年距今距今3000200万年万年目前仍在上升目前仍在上升距今距今70006500万年万年15边界类型边界类型地区地区交界处板块交界处板块 板块张裂区板块张裂区(生长边界)(生长边界)大西洋大西洋 红海红海 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 冰岛冰岛 板块碰撞区板块碰撞区(消亡边界)(消亡边界)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地中海、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阿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