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专用)2020高考化学综合模拟卷(十二)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A.蔗糖的分子式:C2H2201B. HClO 的结构式:H Cl O + E Na+E? Cl: _C.氯化钠的电子式:D.二硫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答案 B解析 蔗糖的分子式:Ci2H2O1, A项正确;HClO为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为 H O-Cl, B项错 -误;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 - , C项正确;由图得出大球为硫原子,中 间小球为碳原子,由于硫原子位于第 3周期,而碳原子位于第 2周期,硫
2、原子半径大于碳原 子半径,D项正确。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碳纤维大量用于飞机制造B.高纯硅用于制造大功率晶体管C.氧化铁可作红色油漆和涂料D.明矶用于水的净化和杀菌答案 D解析 碳纤维具有密度小、 强度大的特点,A项正确;大功率晶体管的成分是高纯硅,B项正确;氧化铁是一种红色固体,C项正确;明矶不具有杀菌作用,D项错误。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 6c表示质量数为6、中子数为6的核素CHqCHCH? IB. Ha 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物有3种C. CHCOOC2CH和 CHCOOCffi为同系物D.某有机物的名称为 3-乙基丁烷答案 CCllA&
3、#39;llCHjI解析 ,表示质量数为12、质子数为6的一种核素,故 A错误; CHx 分子结构中有两 种氢原子,所以其一氯代物有 2种,故B错误;同系物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若干个 CH原子团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故C正确;某有机物的名称为 3-乙基丁烷,不符合最长碳链为主链的原则,故 D错误。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光化学烟雾” “硝酸型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B.酒精、次氯酸钠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C. 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答案 B解析以一氧化氮和二
4、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 “硝酸型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故 A正确;乙醇能够杀菌消毒,但乙醇不具有氧化性,故 B错误;蛋白质溶液为胶体,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故C正确。5.用下列图示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5A.用装置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B.用装置分离碘与氯化钱的混合物C.用装置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D.用装置从苯和澳苯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澳苯答案 A解析 乙酸乙酯与碳酸钠溶液互不相溶,A项符合题意;加热时碘升华,NHCl分解,冷却时,碘凝华,NH和HCl又化合,仍混在一起,B项不符合题意;无水氯化钙会与氨气形成CaCl2
5、 nNH, C项不符合题意;温度计位置不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10T2的溶液中:NH4、Cif+、NG、sdB.滴加KSCN容液显血红色的溶液中:NH k+、C、IC. 0.1 mol - L 1 的 NaHCO§液中:Fe3 K > Cl、SC2D.水电离产生的 c(OHI ) = I。-2 mol L T的溶液中:Na+、Al 3+> C、N。Li0-12的溶液,显酸性,解析答案 ANHL Cu2+、N。、sOT之间不反应,与 4也不反应,-一一 .一. 、一3+3+可大量共存,故 A正确;滴加KSCNm仪显血
6、红色的溶披,说明溶彼中存在Fe , Fe能够氧化I 一,不能大量共存,故 B错误;Fe"与HCO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 共存,故C错误;由水电离的c(OH ) = 10T2mol L T的溶液,为酸溶液或碱溶液,碱溶液中Al 3+不能大量存在,故 D错误。7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原因的是()A.铜久置于空气中表面出现绿色固体:2Cu+ Q+CO+ H2O=Cu(OH)2CO8 .某种火箭发射阶段有少量N2O4逸出,产生红色气体:NbQ2NOC. FeSO 7H2O在空气中久置变黄: 2FeSO - 7H2。=Fe2O3+ SQ T + SO
7、 T + 14HOD. SO通入 KMnO溶液中,溶液紫色逐渐褪去:5SO+2KMnO+ 2H2O=2SQ+2MnSN 2H2SQ答案 C解析 铜表面生成的绿色固体为碱式碳酸铜,A项正确;NkQ逸出时,压强减小,有利于生成NO , B项 正确;FeSO 7H2O在空 气中久 置时,Fe"被 氧化为 Fe3+ 20FeSO4 7H2O +5Q=4Fe(OH)2(SQ)5+2Fe2Q+136H2O, C项错误;SO通入 KMnO§液中,紫色的 MnO 被还2原为几乎无色的 Mn , D项正确。8 .已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 g CO2中含有的质
8、子数为1.5 NB. 1 L 0.1 mol - L 1 Na2SiO3溶液中含有的 SiO3一数目为 0.1 MC. 0.1 mol H 2O2分解产生 Q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2 MD. 2.8 g聚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0.1 NA答案 A32B项错解析 3 g CO2中含有的质子数为:44X22XM= 1.5 N, A项正确;SiO3可发生水解,误;0.1 mol H 2分解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1C项错误;聚乙烯中不含碳碳双键,D项错误。9 .根据如下能量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 mol C(s)+ I mo QjIe) ;i1 mol CO(吕+ U.S ml O
9、jg)H娱5 kJ mnl'11 转化 口转化 282.9 kJmul-1.I反应ht蹿A. 1 mol C(g)与 1 mol O 2(g)的能量之和为 393.5 kJB.反应2CO(g) + Q(g)=2CQ(g)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由 8C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 +O(g)=2CO(g) A H= 221.2 kJ mol 1D.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热量,则CO热值AH= -10.1 kJ mol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1 mol C(s)与1 mol Q(g)的能量之和大于 393.5 kJ,而1 mol C(g)与1 m
10、olQ(g)的能量之和远大于 393.5 kJ ,故A错误;由图可知:1 mol CO(g)和0.5 mol的Q(g) 生成1 mol CO 2(g)放出282.9 kJ 的热量,所以反应 2CO(g) + Q(g)=2CQ(g)中,反应物的 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 B错误;由图可知:1 mol C(s)和0.5 mol Q(g)转化为1 mol 的 CO(g),放出热量为:393.5 kJ 282.9 kJ =110.6 kJ ,所以 2c(s)+Q(g)=2CO(g)AH= 221.2 kJ mol 故C正确;热值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燃烧产物在该条件下是
11、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则CO的热彳1为-8亮9 kJ - g -10.1 kJ - g281,单位不正确,故D错误。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SQ晶体中只含离子键B. HCl、HBr、HI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C.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加热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与分子间作用力D. NH和CO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 B解析 NaSO晶体中既有 NsT和SO之间的离子键,又有 S原子和O原子间的共价键,故 A 项错误;由于HCl、HBr、HI分子组成相同,结构相似,所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故B项正确;金刚石是原子晶体,只存在原子间的共价键,故加热熔化时只
12、克服原 子间的共价键,故 C项错误;NH中H原子只能是2电子稳定结构,故 D项错误。11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环己烯(、)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面C.分子式为GH°Q,且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二环己烷(I1的二氯代物有6种结构(不考虑立体异构)答案 C解析 乙醇是饱和一元醇,丙三醇是饱和三元醇,所含官能团数目不同,因此二者不是同系物,A错误;环己烯分子中含有 4个饱和碳原子,由于甲烷的分子结构中与该C原子连接的四个原子构成的是四面体结构,所以该物质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B错误;分子式为QH
13、76;O的酯为饱和一元酯,若为甲酸与丁醇形成的酯有 4种,HCOOGCHCHCH、 HCOOCHH(CH) 2、 HCOOCH(C)CH2CH、 HCOOC(GM;若为乙酸和丙醇形成的酯,有 2 种,CHCOOCCHCH、CHCOOCH(GH2;若为丙酸和乙醇形成的酯,只有 1种,CHCHCOOCCH;若为丁酸和甲醇形成的酯,有 2种,CHCHCHCOOCH (CH3) 2CHCOOCH所以属于酯的同分异构 体共有4+2+1 + 2=9种,C正确;二环己烷有2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其二氯取代产物中,若2个Cl原子在同一个C原子上,只有1种结构,若在两个不同的 C原子上,有6种不同的 结构,其二氯
14、代物共有 7种,D错误。12 .短周期元素 W 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 Z位于同主族,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W I y+ X -Z -W -化合物的结构式为W。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W勺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比X的弱B. X、Y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碱性C. W与丫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D.原子半径:Y>Z>X>W答案 D解析 WX、Y、Z四种元素依次为。F、Na、S。氧的非金属性比氟的弱,A项正确;NaF溶液显碱性,B项正确;NaQ和Na2O中均含有离子键, C项正确;原子半径: Na>S>O>F D 项错误。13 .利用原电池原理,在室温
15、下从含低浓度铜的酸性废水中回收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Y依次为阳离子、阴离子选择性交换膜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BH4 + 80H 8e =B(OH4 + 4 HaOC. 2室流出的溶液中溶质为 NmSO和6S0D.电路中每转移1 mol电子,电极2上有32 g Cu析出答案 D解析 由图中得失电子可知,电极 1为负极,电极2为正极,1室中Na*、K透过X膜向2 室迁移,SO透过Y膜向2室迁移,故X、Y依次为阳离子、阴离子选择性交换膜,在 2室流 出的溶液为Na2SO和&SQ溶液,A C项正确;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项正确;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废水中 C
16、u"及4在正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 D项错误。14.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如下表数据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c/mol L1v /mol L 1 min 1T/K0.6000.5000.4000.300318.23.603.002.401.80328.29.007.50a4.50b6.305.254.203.15A. a= 6.00B.不同温度、不同蔗糖初始浓度的条件下,v可能相同C. 318.2<b<328.2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答案 D15.分别向体积均为 100 mL、浓度均为1 mol 1的NaClO、N
17、aOH CHCOONa勺三种溶液中通入CO,测得各溶液中n(HCCT)的变化如下图所示:0.000,02 也 040.06O.Jt)r)(CO;Vmo-A rA -X aE(8UH=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CO通入NaClO溶液的反应:2C1O + CO+ H2O=CO + 2HC1OB. CO通入CHCOON籀液的反应:CO+ H2O+ CHCOO=HCO+ CH3COOHC.通入n(CO2)=0.06 mol时,NaOH§液中的反应:2OH + CO=C6 + H2OD.通入n(CO2)=0.03 mol时,三种溶液中:n(HCQ ) + n(CO2 ) + n(H2CO) =
18、 0.03 mol答案 D解析 次氯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根离子,则少量二氧化碳通入 NaClO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H2O+ ClO =HC3O+ HClQ A错误;碳酸的酸性比醋酸弱,CO通入CHCOON溶液中不反应,B错误;n(NaOH)= 0.1 mol,通入n(CQ) = 0.06 mol,反应产物为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ON + 3CO=2COT + HCO+ 2HQ C错误;通入n(CC2) = 0.03 mol ,三种溶液中存在碳元素的物料守恒得到:n(HCQ)+ n(CO3 )+n(H2CO) = 0.03 mol ,
19、 D正确。16.某溶液可能含有Cl >SOT、CO、NHFe3+、Al-和K+o取该溶液100 mL,加入过量NaOH§液,加热,得到 0.02 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 1.6 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A.至少存在5种离子 1B. Cl 一定存在,且 c(Cl ) >0.4 mol - LC. Sd > NbJ一定存在,C可能不存在 D. cO、Al 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答案 B解析 由于加入过量 NaOH§液,加热,得到 0.02 mol气体,说明
20、溶?中一定有 nH且物 质的量为0.02 mol ;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一定有Fe", 1.6 g固体为氧化铁,物质的量为0.01 mol ,有0.02 mol Fe 3+, 一定没有 CO);4.66 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为硫酸钢,一 定有SCO ,物质的量为0.02 mol;根据电荷守恒,一定有 Cl ,且至少为0.02 molX3+0.02 mol-0.02 molX2= 0.04 mol。由以上分析可知,至少存在Cl > SCO > NH Fe3十四种离子,A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至少存在0.04 mol Cl ,即c(Cl ) >0.4 mol - L
21、1, B项正确;一定存在氯离子,C项错误;无法判断 Al 3+是否存在,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5个大题,共52分)17. (6分)为确定某盐 A(仅含三种元素)的组成,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了探究:请回答:(1)A的化学式为(2)固体C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A加热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FeSO 4 (2)Fe 2O3+ 6H+ =2F伊 + 3H2O_人一人(3)2FeSO4=Fe2O3+ SO T + SOT解析气体B通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D生成,该沉淀为BaSO,物质的量为2.33 g233 g - mol1= 0.01 mol,则气体
22、B中含有SO, SO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其体积为0.01 molx 22.4 L - molt=0.224 L =224 mL, B为混合气体,根据元素分析可知其中还含有224 mL的SO,固体C为红棕色,即固体C为 FezQ, n(Fe2Q) = d1.6 g , 1 = 0.01 mol,黄色溶液 E为 FeCL 160 g mol根据上述分析,A仅含三种元素,含有铁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铁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S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02 mol, A的质量为3.04 g,则氧原子的质量为 3.04 g 0.02 mol X 56g - mol 1 0.02 mol
23、x 32 g - mol1= 1.28 g,即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28 g 1 =0.08 mol, 16 g - mol推出A为FeSO。(2)固体C为FezQ,属于碱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36H =2F(3 + 3HQ (3)FeSO4分解为 Fe2c3、SO、SO,受热分解的化学万程式为2FeSO=Fe2c3+ SO T + SO T。18. (10分)以铭铁矿(含FeO- CbQ、AhQ、SiO2等)为原料制备二草酸需钾的实验步骤如下:KCIONaCI溶液NaCO,、NaOHKC粉末.力丁出 产 MrK 15JO也卜回答下列问题:(1) “熔融”的装置如图,堪
24、期W的材质可以是 (填“铁” “陶瓷”或“玻璃”);FeO- Cr2O3与 KCQ 及 NaCO发生反应,生成 Fez。、KCl、Na2CrO4和 CO的化学方程式为(2)熔融后的固体中含 N&CrQ、FezQ、NaSd、NaAQ、KCl及NaFeO等,步骤的具体步骤为水浸,过滤,调 pH为78,加热煮沸半小时,趁热过滤。第一次过滤滤渣中的主要成分为。(3)步骤需加入酸,则加入稀硫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4)由步骤可知,溶解度:NazCrzO(填“>” “<”或" =" )K 2C2。(5)步骤包含的具体操作有 、过滤并洗涤,经干燥得到&
25、C2O晶体。(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温度,七p- KCI NslCI6 i M答案 (1)铁 6FeO- Cr2Q+12NaCO+ 7KClQ=2N&Crd+3Fe2Q+7KCl + 12CQ T(2)Fe 2O3 和 Fe(OH)3(3)2CrO 4 + 24C2O + HbO(4)>(5)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解析 (1)高温下陶瓷或玻璃中的 SiO2会与NaOK NaCO发生反应;由流程中的产物及已知 _ _ _ _ _ _ _条件可知反应的化学万程式为6FeO- Cr2Q+ 12NaCO+ 7KClC3=12NaCrO4+ 3Fe2Q+ 7KCl+ 12COT。(2)第
26、一次过滤的滤渣为熔渣中的F&Q以及反应 NaFeO+ 2H2O=Fe(OH)+ NaOH生成的Fe(OH)3。 酸化日CrO4一CrzCT ,离子方程式为 2Crd+ 24CrzO+H2Q(5)依据溶解度曲线,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并洗涤沉淀的方法进行分离。19. (10分)乙快、乙烯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1)2010年Sheth等得出乙快在 Pd表面选择加氢的反应机理 (如图)。其中吸附在 Pd表面上 的物种用*标注。上述吸附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为kJ mol t,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乙烯,
27、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2H4(g)C2H(g) +H2(g)。乙烯的离解率为a ,平衡时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为 p总,则分压p(C2H4) =(用p总和a表示)。(3)用如图装置电解含 CO的某酸性废水溶液,阴极产物中含有乙烯。阳极 分离膜 阴极该分离膜为 (填“阳”或“阴”)离子选择性交换膜;生成乙烯的电极反应式为答案 (1)放热 85 C2H3+H一 *2Ht(3)阳 2CO+12H+ + 12e =CH4 + 4H2。* 一一 . 一.*一 一4 *解析(1)由图可知,吸附时能量降低,解吸时能量升局,如C2H4-C2H AH= + 82 kJ mol1,基元反应中,C2H3 + H*MzR的活
28、化能最大,为 85 kJ - mol1o(2)由反应:QT(g)QHa(g) +Hz(g)起始/mol 转化/moln- n a平衡/mol 平衡时总物质的量:n + n a一,一、一 11 a平衡分压:p(C2H) = 1V7p总。(3)阳极发生反应:2H2O 4e =4H + C2T ,生成的h+向阴极移动,故用阳离子选择性交换膜,在阳极CO得到电子结合h+生成一系列燃料,其中生成乙烯的电极反应式为2CO+ 12印+ 12e =CH4+4HQ20. (14分)N2H4 H2O(水合肿)极毒且不稳定,100 c以上易分解失水,常用作还原剂和除氧剂(通常生成N2和HbO),其熔点为一40 C,
29、沸点118.5 C。现以CI2、NaOH (NH92CO(尿素)和SQ为原料可制备 N2H4-H2。和无水Ns2SO,其主要流程如下:加用NaDH溶/尿黑c步骤一界螺n f步嘴H N加二口凸步耀IV卜-已知:Cl 2(g) +2OH (aq)=ClO (aq) + Cl (aq) + HbO(aq)A H<0配制30%NaO解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烧杯外,还需要(填字母)。A.容量瓶B.胶头滴管C.玻璃棒D.锥形瓶(2)步骤I制备 NaClO溶液时,若温度超过 40 C, Cl2与NaOH§液充分反应生成 NaClQ和NaCl。实验中为控制反应温度除了用冰水浴、充分搅拌外,
30、还需采取的措施是步骤H合成N2HH2。的装置如图1所示。NaClO碱性溶液与尿素水溶液在40 c以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迅速升温至110 C继续反应。实验中通过滴液漏斗滴加的溶液是 (填 字母)。a.尿素溶液b. NaClO碱性溶液c.尿素溶液或NaClO溶液任选其一理由是。磁力搅打:器PH图a图3(4)步骤出中分离出NbHk H 2O应该采用的方法最合理的是 。步骤IV用步骤出得到的副产品N&CO制备无水N&SO(水溶液中H2SO、HSO、SO随pH的分布如图2所示,NaaSO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所示)。】,000.8()0.600.2()边搅拌边向 NaaCO溶液中通入SO制
31、备NaHSO容液。实验中确定何时停止通SO的方法是请补充完整由 NaHSO溶液制备无水 NaSO的实验方案: ,用少量 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密封包装。(6)工业上还可以用水合肿还原法制取碘化钠,工艺流程如图:NaOH溶薇 水合明合成-还原-纳晶碘化钠还原过程中可用硫化钠或铁屑等物质替代水合肿,但水合队还原法制得的产品纯度更高,原因是 答案 (1)BC(2)缓慢通入C12(3)b 过量的NaClO溶液会将水合肿氧化(4)减压蒸储(5)测量溶液的pH,若pH约为4,停止通SO 边搅拌边滴加 NaOH§液,并监测溶液pH,当pH接近10时,停止加液,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 低温蒸发至较多晶
32、体析出,趁热过滤(不 得低于34 C) (6)N 2H H2O的氧化产物为N2和H20,分离产品过程容易进行解析 (2)温度超过40 C, C12与NaOH容液反应生成 NaClQ和Na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12+ 60H =ClO3 + 5Cl + 3H20,实验中控制温度除用冰水浴外,还应控制通入氯气的速率,避免反应过于剧烈,放出大量的热而导致温度升高。(3)实验中通过滴液漏斗滴加的溶液是NaClO碱性溶液,可以避免过量的 NaClO溶液将水合肿氧化生成N2O(4)根据题意,N2H H2O(水合队)不稳定,100 c以上易分解失水,熔点为40 C,沸点118.5 C。步骤出中分离出
33、N2H4 H2。应该采用减压蒸储。(5)用NaCO制备无水 N&SQ,在N&CO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生成NaHSO然后在NaHSO溶液中加入 NaOHRT生成 N&SO。由图像可知,如溶液 pH约为4时,可完全反应生成 NaHSO此时可停止通入二氧化硫,可通过测量溶液pH的方法控制。由NaHSO容液制备无水 N&SO,可边搅拌边向NaHSO溶液中滴加NaOH容液,测量溶液pH, 由图像可知pH约为10时,可完全反应生成 N&SQ,此时停止滴加 NaOH,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由图像3可知在高于34 C条件下趁热过滤,可得到无水Ns2SQo(6)N 2H H2O的氧化产物为N2和H2O,而用NaS或铁屑还原会得到其他杂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下半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药物递送系统技术突破与临床应用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程与市场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动驾驶传感器融合技术演进报告
- 2025-2030中国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应用场景与伦理争议及产业化前景分析
- 2025-2030中国肉类加工添加剂市场调研及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 2025-2030中国精神类药物政策监管与市场准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政府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路径报告
- 2025-2030中国管理咨询行业企业战略规划与执行路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社区团购团长激励机制与商品损耗控制最佳实践报告
- 2025年汽车驾驶员(高级)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锂电池叠片机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应用流媒体服务拓展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幼儿园保健医考核试题及答案
- 乌兹别克语自学课件
- 《“盛世华诞”国庆主题》课件
- 2025年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检测卷
- 物流客服培训课件
- 川教版四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案(及计划)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简称2023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报告:高科技行业ESG绩效与NGO监督
- 县级医疗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请书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