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及答案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及答案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及答案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及答案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学案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简述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3)说出水在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4)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与主要作用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2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教学又t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种类3结合水的概念4无机盐的作用(一)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1.观察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表(1)生物体总是和外界环境进行,归根结底是从无机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组成自身。(2)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

2、生物界具有(3)细胞和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又具有。2 .观察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干重的百分比)(1)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有。(2)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这4种含量最多,在干重中碳的含量达,这表明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3 .组成细胞的元素分类大量元素: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上,有多种(微量元素: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有等(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 .根据可以将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分为和两大类。无机化合物主要包括和,有机化合物、。2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是。(三)无机化合物之一水1 .水的含量:(1)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

3、中含量。(2)生物体种类不同,含水量不同;生物体的,含水量也不同;生物体的不同组织、器官含水量也不同。2 .水的存在形式:(1)水在细胞中以和两种形式存在。(2)结合水是与细胞内的其它物质相结合,占;自由水大多数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占。3 .水的作用:(1)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结合水。(2)自由水是细胞的。(3)细胞中的许多都需要水的参与。(4)水在生物体内流动,可以把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可以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运送到排泄器官或直接排出体外。一一运输作用总结: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四)无机化合物之二运一无机盐1 .无机盐的含量和存在形式: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大多以形式存

4、在,含量较多的阳离子有等,阴离子有等。2.无机盐的作用( a) 是血红蛋白分子的组成部分,人体缺少它,将导致。.( b) 是叶绿素分子的组成部分,植物缺少它,作用将受影响。归纳总结:某些无机盐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哺乳动物中必须含有一定的钙离子,如果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症状;含量过高会引起白内障、胆结石、粥样硬化。归纳总结: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人的血浆PH值约为,无机盐如HPQ27H2PO4-和H2CO3/HCO3-等缓冲系统来调节并维持PH平衡。人体PH降低个单位,立即引发酸中毒。归纳总结: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习题巩固:基础题1组成生

5、物体的大量元素中,组成有机物基本骨架的元素是()ACBHCODN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蛋白质B.淀粉C.水D.糖原3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主要是因为()A.缺钾盐B.缺钠盐C.缺镁盐D.缺钙盐4. 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中,在仙人掌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水B.蛋白质C.脂质D.糖类5. 组成人体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A.氢元素B.氧元素C.氮元素D碳元素6. C、H、O三种元素在人体内质量分数约为73%左右,而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还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了()A.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相似性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元素组成是不同的C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生物界与

6、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7. 在组成人体细胞的化学元素中,占细胞干重百分比最多的元素是()8. 下列各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H、N、P、Mn、Fe、S、N、Mg、Cu、Zn、Mn、Mo、P、K、Cu、Fe、I拓展题:1生物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的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A.升高B.下降C.不变D.变化与此无关2某儿童患佝偻病,发烧时就会抽搐,医生建议他平时要()A.新鲜水果和蔬菜B.钙片和维生素DC.谷物种皮D.蛋白质与糖类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一一蛋白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

7、学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基本知识:1、氨基酸及其种类:(1)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2) 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有种,结构通式:。思考:判断某分子是不是氨基酸的依据是什么不同氨基酸分子区别在哪里02、蛋白质的形成(1)结合方式: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结构思考:脱去的水分子数如何计算(2)形成物:两个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叫;三个氨基酸形成的化合物叫;依次类推,多肽就是。多肽呈链状。肽链能、形成有一定的蛋白质分子。例题:形成蛋白质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氨基酸C、H、O、N等元

8、素氨基酸脱水缩合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在一起多肽蛋白质思考:6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脱去多少个水分子形成多少肽键6个氨基酸形成二条肽链脱去多少个水分子形成多少肽键由此可得结论:推测:M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脱去多少个水分子M个氨基酸形成二条肽链脱去多少个水分3、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1)(2)(3)(4)4、蛋白质的功能:(1)(2)(3)(4)(5)二、小结: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以下内容:(1)氨基酸及其种类(2)蛋白质的形成(3)蛋白质的多样性(4)蛋白质的功能(5)蛋白质形成过程中的计算习题巩固:一、基础题:1.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甘氨酸B.氨基酸2.蛋白质多样性无关的是()A.氨基酸的数目、

9、种类和排列顺序C.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C.二肽D.多肽B.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D.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3 .如果一个氨基酸分子中有两个竣基,其中一个竣基连在R基上,那么另一个竣基()A.与氨基相连B.与竣基相连C.与氢相连D.与连有氨基的碳原子相连4 .下列叙述中能高度概括出蛋白质功能的一项是()A.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结构物质B.调节细胞和生物体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C.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D.收缩、运输、免疫等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5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k NH-COC, -NH>-K NHCO-6.区别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依据是()A.氨

10、基酸数目不同B. R基不同C.竣基不同D.碳原子数不同7.养蚕绿丝织成丝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现,蚕丝属于()A.氨基酸B,糖类C脂质D,蛋白质、拓展题1 .占肝细胞干重5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是()A.水B,蛋白质C.脂质D.核酸2 .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成二肽,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来自()A.竣基B.氨基C.竣基和氨基D.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3 .一条肽链共有肽键109个,则它含有的氨基和竣基的数目至少是)A.110和110B.109和109C.9和9D,1和14 .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由两条肽链构成,共有肽键98个,则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接近于(

11、)A.1280B.12544C.11036D.122885 .牛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两条多肽链构成,它们通过二硫键结合起来,此分子共含有肽键A.49个B.50个C.51个D.52个2. 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一核酸知识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2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3区分DNA和RNA的不同点教学重点:1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观察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教学又t点:观察区分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基础知识梳理:一、核酸的功能:二、核酸的分类:1 .知识联系: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细胞结构生物体-I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j大多数非细胞结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极少数的非细胞结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O_-2

12、.分类核酸分为两类三核酸的分子结构1.元素组成:3. 核甘酸基本单位是_磷酸J含氮碱基f脱氧核甘酸L五碳糖 <核糖核甘酸,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的碱基(A、T、C、G )磷酸核糖一 含氮的碱基(A、U、C、G )4.核昔酸链DNA:通常为2条RNA:通常为1、填空与选择1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这个基本单位由一分子、一分子和一分子所组成。每个核酸由许多个互相连接而成的长链,按所含的不同,核酸分成、两种,前者主要存在于中,后者主要存在于中。2 .构成核酸的碱基有(用字母表示)。3 .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组成该物质的主要元素有4 .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A.核甘酸 B.脱氧核甘酸C.核糖

13、核甘酸D.核酸5 .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 4种碱基、脱氧核糖、磷酸B. 4种碱基、脱氧核甘酸C.碱基、核糖、磷酸D.核甘酸、碱基、磷酸6 .细胞的化合物中对生物的遗传变异起重要作用的是()A.蛋白质B.糖类C.核甘酸D.核酸7 .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酸由C、H、O、N元素组成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C.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D.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甘酸8 .所有的核甘酸分子中都含有()A、核糖B、含氮碱基C、脱氧核酸D、氨基酸9 .下列关于DNA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中所有DNA都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

14、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C.真核细胞中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遗传物质DNAD.原核细胞中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遗传物质DNA、区别DNA和RNADNARNA名称碱基链条数五碳糖存在部位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 .难点:多糖的种类教学过程:一、细胞中的糖类2.1. 类的元素组成:糖类分子都是由、三种元素构成的。3 .糖类的分类:根据糖类的结构和性质可分为:4 .糖类的功能目类型概念种类分布主要功能单糖二糖能水解成单糖多糖三、细胞

15、中的脂质1.脂质的元素组成: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有、,有些脂质还含有和,例如卵磷脂。3 .脂质的分类:常见的脂质有、和等,它们的分子结构差异很大,通常都不溶于,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如、等。4 .脂质的功能:(1)脂肪(2)磷脂(3)固醇四、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多糖的单体是,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五、总结(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生命系统。C、H、O、N等化学元素在细胞内含量丰富,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基础,以为骨架的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大

16、厦的基本框架。和提供了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和与其他物质一道,共同承担起构建细胞、参与细胞生命活动等重要功能。习题巩固:1. 主要的能源物质是,大致可分为、和,其由三种元素组成,分别是、。2. 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有些还含有和。常见的脂质有、和,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和等。选择题:1.苹果细胞中含量最丰富的多糖是()A.蔗糖、麦芽糖B.淀粉、糖原C.淀粉、纤维素3. 细胞中脂质的作用是()A.激素的主要成分B.主要的能源物质C.酶的主要成分3.过渡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A.蛋白质B. 脂肪C. 糖类4.植物

17、细胞壁的主要成份是()A.脂质B. 糖原C. 淀粉5.下列物质不属于脂质的是()A.脂肪酶B. 雄激素C. 胆固醇6.多糖(淀粉)在体内可通过什么作用转化为单糖( )A.缩合作用B.氧化分解作用C.水解作用7. 在动物细胞内,作为储存能量的糖类是()D. 糖原、纤维素D. 细胞膜的成分D. 水D纤维素D. 纤维素 DD. 脱氢作用D纤维素8. 在化学组成上脂质与糖类的主要区别是(A. 脂质分子中氧原子的比例高C. 脂质分子中 C 和 H 原子的比例高9. 细胞中脂质的作用不包括( )B. 脂质主要有C、 H、 O 组成D. 有的脂质物质中含有N 、 PA. 激素的主要成分B. 储能的主要成分C

18、. 酶的主要成分D.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淀粉B.糖原C.脂肪)C. 蛋白质和脂肪D. 蛋白质和糖类10. 人体内主要储能物质和主要能源物质分别是(A.糖原和葡萄糖B.脂肪和糖类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重点: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教学又t点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知识结构:细胞膜的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系统的边界f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II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教学过程:一、教学活动(一)细胞膜的成分:1.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动物细胞没有,因此选择动物细胞制备细胞膜更容易。方

19、法:细胞内的物质是有一定,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细胞膜了。选材: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和众多的。所以选择这样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2.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主要由和组成。(占()细胞膜的成分占()4占()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的和越多。(二)、细胞膜的功能: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存在使细胞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等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细胞产

20、生的也要排到细胞外;但是细胞内的等却不会流失到细胞外。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协调的,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和的交换,也依赖(三)、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和功能1成分:主要是和。2功能:和。二、走进教材1、细胞膜主要由和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2、细胞膜保障了的相对稳定性。3 、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不是存在的,它们之间必须保持,才能使生物体健康的存在。4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的结构和功能相关。三、巩固练习:1 、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正确的是

21、()A、把细胞放在清水里,胀破细胞日用针扎破细胞C、用镣子把细胞膜剥下来D、用石英砂研磨细胞2 、将红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9%的食盐溶液中制成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红细胞的状态变化是()A、不能判定B、正常状态C、细胞膜破裂D、细胞皱缩4 、任何一种细胞均有细胞膜,它是由什么组成的()A、只是脂质B、只是蛋白质C、脂质和糖类D、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5 、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元素是()A、C、H、O、NB、C、H、OC、C、H、O、PD、C、H、O、N、P6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B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C、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

22、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7 、下列生物中,无叶绿体,但有细胞壁的生物是()A、噬菌体日大肠杆菌C、衣藻D、草履虫四、拓展题:1、细胞膜和DNA共有的元素有()A.C、H、OB.C、H、O、NC.C、H、O、PD.C、H、O、N、P2、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细胞膜的哪一种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越多()A、蛋白质以脂质C、糖类D、磷脂3、甘油、胆固醇等脂溶性物质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优先进入细胞,这最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密切关系()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C、细胞膜上的多糖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4、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而它们从来不吞噬血液循

23、环中自己正常的细胞。这是细胞膜的哪一功能()A、与外界环境分开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细胞识别”功能5、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依靠细胞膜上的()A、蛋白质日脂质C、多糖D、糖蛋白细胞器一一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简述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3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教学又i点:i.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2.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一、细胞器之间的分

24、工分布结构特点功能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核糖体中心体在细胞质中,除了细胞器,还有呈胶质状态的。由组成。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合作蛋白质的合成、分泌和运输到细胞外需要那些细胞器描述过程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系统包括:组成。意义:一、选择题1 .植物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是(A.细胞膜和细胞壁B.液泡和核糖体C.线粒体和细胞核D.核糖体和叶绿体2 .能增大细胞内膜面积的结构是(A.内质网B.叶绿体C.线粒体D.细胞膜3 .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器D.细胞质基质4 .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强度,这是由于存在着(A.细胞膜B.叶绿体C.液泡D.细胞壁

25、5 .鉴定一个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主要的是看它有没有下列的那种结构(A.大液泡B.叶绿体C.中心体D.细胞壁6 .在动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溶酶体7 .在动物和植物细胞中,结构相同,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A.中心体B.线粒体C.核糖体D.高尔基体8 .一分子二氧化碳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过的膜层数是A. 5B. 6C. 7D. 89 .胰岛细胞中与胰岛素合成与分泌有关的细胞器包括(A.核糖体、内质网、中心体、线粒体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D.线粒体、中心体、

26、内质网、高尔基体10.松树和松鼠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线粒体大液泡 中心体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A.B.C.D.二、填空题11.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填名称)(1)该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2)植物细胞所特有,动物细胞不含有的细胞器是它是绿色植物进行的场所。(3)对吸收水分有重要作用的结构是(4)细胞中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并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和(5)图中1的主要成分是,它对细胞具有作用。(6)细胞中的DNA分子主要存在于中。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重点: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是一个有机

27、的整体教学难点:理解细胞核是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知识梳理:一、细胞核的功能:2.染色而与染同体的区别二、细胞核的结构分裂间期状(染色)高/起螺旋化,缩短变粗分裂期状(染色)便开螺旋分裂间期状(染色)小结: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核膜:双层膜,把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变化:高度螺旋、变短变粗染色质,»染色体(细胞分裂同期)解开螺旋、恢复细长丝状(细胞分裂期)习期巩固.1 .除了高等植物成

28、熟的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2 .细胞核由、和等结构组成。3 .核膜由层膜组成,核膜上的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4 .有人把比喻成细胞的大脑”,细胞的“控制中心”。5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容易被染成深色的物质,呈状,主要由口紧密结合而成。和是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细胞核是,是和的控制中心。贮存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时,携带的遗传信息从传递给,保证了。8 .从细胞的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D.细胞核)B.二氧化碳与干冰D.细胞板与赤道板B.合成蛋白质D.储存能量物质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9 .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与下列那个

29、选项相似(A.葡萄糖与果糖C.声波与光波10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A.进行能量转换C.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11 .将一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到一白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生出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那么此“克隆绵羊”为()A.黑色公绵羊B.黑色母绵羊12 .蛋白质能够通过的结构是()A.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C细胞壁和核孔13 .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是(A.核膜B.核仁14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正确关系是(A.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C.不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15 .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A.核膜及核膜孔C.串珠状

30、的染色体C.白色公绵羊D.白色母绵羊B.细胞膜和液泡膜D.生物膜)C.核液D.染色质)B.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时期的两种形态D.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B.球状结构的核仁D.纤维结构的核骨架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教学重点: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教学难点: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实验:(1)实验现象;(2)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透过它,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透过。讨论:(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结论:产

31、生此现象的条件是要具有半透膜,并且半透膜内外存在浓度差。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 .动物红细胞的吸水与失水(1)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红细胞的细胞质中的浓度低时,细胞发生;(2)当外界溶液的浓度比红细胞的细胞质中的浓度高时,细胞发生;(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与红细胞的细胞质中的浓度相同时,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结论: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问题探讨”中所说的半透膜,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其他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与红细胞的一样。2 .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忖透的,|任何大分子、小分子、水都可以通过;b.植物细胞内的I液体环H主要指

32、的是液泡内的细胞液;c.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2)观看演示实验/动画演示: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a.当细胞液的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b.当细胞液的浓度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而且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可以说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都是,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生物膜的这一特性,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是活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一小结:细胞膜的功能:与外界分隔、控制物质进出、细

33、胞间信息交流渗透作用条件:1.半透膜2.膜两侧存在浓度差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动物细胞r当外界浓度低于细胞质浓度,吸水膨胀甚至破裂;(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当外界浓度高于细胞质浓度时,失水皱缩植物细胞当外界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原生质层相ji当于半透膜)当外界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结合其他实例,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结论:透过性膜。细胞液:液泡内的液体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之间的细胞质习题巩固:1 .干旱时,植株会萎鬻,这时植株内的细胞可能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质壁分离B.吸胀吸水C.质壁分离复原D.渗透吸水2 .发

34、生质壁分离复原的植物细胞中,水分经过的结构依次是()A.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细胞壁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C.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D,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3 .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是()A.x>y>zB.y>x>zC.z>y>xD.z>x>y4 .有关原生质层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去掉细胞壁的植物裸露细胞是原生质层B.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原生质C.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及细

35、胞核D.组成原生质层的主要生命物质是蛋白质和核酸5 .将人体血液放置于9%食盐溶液中制成装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血细胞呈现()A.质壁分离B.正常状态C.细胞膜破坏D.细胞皱缩6 .细胞膜的生理特性是()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有保护内部的作用C.一种半透膜D.一种选择透过性膜7 .下列哪项不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必备条件()A.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B.液泡的有无C.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D.细胞核的大小8 .将紫色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深,分析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高温中受到破坏B.生物膜在高温时失去了选择

36、透过性C.高温使花青素白溶解度加大D.高温使细胞内形成有色物质9在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将复原后的植物细胞置于清水中,植物细胞也不会再吸水了;可当把因失水皱缩的红细胞置于清水中时,红细胞复原后会因继续吸水而涨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比动物细胞坚韧B.植物细胞有液泡,红细胞没有C.植物细胞能对吸水进行调节D.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红细胞没有10.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中,与细胞壁分离的是()A.细胞核B.原生质层C.细胞质D,液泡膜11. 当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水分子的运动情况是()A.水分子只进不出B.水分子只出不进C.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

37、分子数多于从细胞中出来的水分子数D.单位时间内从细胞内出来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12. 植物细胞失水时产生质壁分离现象的是和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13. 活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由、和三层构成。14.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膜。当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发生分离,此现象称为。发生分离的细胞,当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慢慢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此现象称为。15. 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而且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可以说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知识拓展: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半透膜是指某些

38、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的薄膜。它往往是只能让小分子物质透过,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透过,不具有选择性,不是生物膜。选择透过性膜是指水分子能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生物膜。如细胞膜、液泡膜和原生质层。这些膜具有的选择透过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膜上具有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的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相同的植物对不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都证明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当细胞死亡后,膜的选择透过性便消失,从而说明了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生物活性的。所以可以说,选择透过膜是功能完善的一类半透膜。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知识目标:

39、简述生物膜的结构教学重点: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1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19世纪末,欧文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的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提出膜是由组成的。2、欧文的推论是否正确呢膜中除含脂质外,还有没有其它成分呢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和。3、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膜的呢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的2倍。

40、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的中的脂质分子的排列是.4、蛋白质在脂双层的什么位置(1)20世纪40年代曾有科学家推测。直到50世纪,,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的清晰的-的三层结构,他提出的生物模型是。他把生物膜描述为的统一结构。(2)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家对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随着新技术的运用,科学家发现膜蛋白在细胞膜的位置.5、有什么证据证明细胞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呢1970年,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表面的,用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人细胞表面的,将小鼠细胞和人的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在37下经过40分钟,两种颜色的荧光。这一实验及相关的其他实验证据表明。6、在新的观察和实验的基础

41、上提出了新的生物模型,现在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模型是1972年和提出的。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内容: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磷脂双分子层是,具有。蛋白质分子有的、有的,有的。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2、特点( 1)膜的不对称性和不均匀性(2)膜结构的流动性( 3)膜的功能由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脂质、脂质与脂质相互作用实现的。3、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叫做。它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尤其是与有密切的关系。除此之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习题巩固:1 、下列物质中,容易通过细胞膜的是()A、淀粉B、甘油C蛋

42、白质D、糖类2 、脂类物质能优先通过细胞膜是因为()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架B、细胞膜上有搬运脂类物质的蛋白质C、细胞膜上有糖蛋白D、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可以运动3 、细胞膜的结构成分是()A、蛋白质和脂肪B蛋白质和磷脂C、葡萄糖和蛋白质D、磷酸和蛋白质4 、提出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科学家是()A、欧文顿B、罗伯特森C桑格和尼克森D、施旺和施莱登5 、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中,镶嵌的蛋白质分子分布在()A、仅在细胞内B、仅在两层之间C、仅在内表面与上表面D、两层之间、内表面与外表面6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又保护内部的作用C、一种半透膜D、是一种选择性透过膜7

43、、从小鼠的荧光实验的过程和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出细胞膜()A含有蛋白质和脂质B、含有磷脂双分子层C、有流动性D、容易染色而发光8 、白细胞吞噬绿脓杆菌利用细胞膜的()A、选择透过性B、具有磷脂双分子层C、保护功能D、具有流动性9 、对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A、糖类以蛋白质C、磷脂D、水10 、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细菌。这些生理过程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的()A、选择透过性B、一定的流动性C、被动运输D、主动运输人口腔上皮细胞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A、B、C、D、物质跨膜的方式知识目标: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教学难点:.主动

44、运输一、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1.被动运输扩散:一种物质的分子从相对高浓度区域移动到低浓度区域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被动运输时,虽然不需要消耗能量,但是需要膜两侧的2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排出对比以上三种运输方式,总结如下:扩散:物质从相对高浓度区移动到低浓度区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浓度梯度)旦丕垄亚ZE口rh:13A载体是否需能运输物质被动运输自由扩散高低否否甘油、苯、乙醇H2OCO2O2协助扩散是否离子、葡锢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高是是离了、葡锢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小分子主动运输的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

45、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除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习题巩固:1 .红细胞吸收下列物质时,需消耗能量的是()+B.葡萄糖C水D.氧气2 .海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高出许多,其原因是()A.海水中碘的含量高B.海带细胞膜为全透性C.碘的通透性强D.海带细胞膜上运输碘的载体多3 .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的是()+和Na+B.氨基酸和葡萄糖C氧气和二氧化碳D.甘油和脂肪酸4 .北方果树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B.自由扩散5.下列哪项是主动运输的特点()A.物质从低浓度一边到高浓度一边C.物质从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边C.协助扩散D.渗透吸水B.不需要载

46、体,不需要能量D.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6 .物质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需要能量的运输方式,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D.利用细胞膜的识别功能7 .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是()A.自由扩散B.内吞作用C主动运卒&D.外排作用8 .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中吸收葡萄糖的量主要取决于()A.肠腔中葡萄糖的浓度B.细胞膜上载体的数量C.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强度.D.细胞内物质的浓度5.1.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的作用和本质知识目标:1.细胞代谢的概念2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重点:(1) 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分解速率

47、快慢的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一酶的高效催化作用(酶的作用)。(2) 酶的本质。教学难点:酶的活化能降低的原理。教学过程:细胞代谢的概念:统称为细胞代谢。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要进行的生理活动非常之多,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内的物质需要不断地合成与分解,不断地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而这种自我更新的过程完全依赖于细胞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1、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过程中称为变量,其中称为自变量,上述实验中和都属于自变量,随着自便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上述实验中就是因变量。出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

48、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对照实验是指思考:1. 上述实验分成了1、2、3、4号四支试管,比较其共同条件和不同条件;2. 1号试管没有加任何试剂,它起的作用是什么。3. 2号和4号试管现象基本相同,能否在生物体中页利用2号的方法解毒讨论回答课本79页1-4题后写出本实验结论: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2、 酶的本质酶的本质:。小结: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催化剂的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

49、的活化能作用更显着,因而催化效率更高。二、酶的本质: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习题巩固:1.下例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或RNA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食物的消化过程需要酶催化,而细胞内的其他化学反应不许要酶催化D.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2.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氨基酸B.核糖核甘酸3. 不能催化过氧化氢生成H2O 和 O2 的是(A. FeCl3 中的Fe3+C.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4. 同一个体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 )A. 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C. 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5. 下列

50、关于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是由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有的从食物中获得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白质,有的酶是固醇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调控作用酶只是起催化作用A.B. C.6. 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葡萄糖或B) B. FeC 3 中的 C lD.马铃薯苗中的过氧化氢酶B. 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D. 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RNA 有的酶是蛋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D.A.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B.酶都有消化作用C.调节新陈代谢的物质不一定是酶D.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5.1.2酶的特性知识目标:(1)理解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

51、2)理解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教学重点:酶的特性;教学难点:酶的作用条件。一.酶催化作用的特点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酶促反应中被酶作用的物质叫做底物。经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产物。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有相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1 .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质量分数20%的新鲜肝脏研磨液1滴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铁溶液1滴过氧化氢酶所含酶的相对数量:1Fe3+的相对数量:25万2 .回顾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结论:氯化铁中的Fe3+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是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结论:酶具有

52、。3 .举例: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而不能催化蛋白质分解。结论:酶具有。二演示实验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许多无机催化剂能在高温、高压、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酶起催化作用需要怎样的条件呢1 .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演示实验)。结果分析。2 .探究不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演示实验)。结果分析:。酶的特性高效性:如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这说明酶的高效性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反应,如淀粉酶只能催化分解淀粉。需要适宜的条件:高温、低温及强酸强碱都影响酶的活性,高温、强酸、强碱破坏酶的结构,低温显着降低酶的活性,但能使酶的空间结构保持稳定,所以酶制剂适于在低温(04C)保存。习题巩固:1 .加酶洗衣粉不能用沸水溶解,这说明了酶的作用()A.适用低温下催化B.具有高效性C.需适宜白温度D.具有专一性2 .人的血液中碳酸酎酶的1个分子,每分钟可催化1900万个碳酸分子,这说明酶具有()A.多样性B.专一TC.可控性D.高效性3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起作用B.酶的产生受遗传物质控制,也可从食物中获取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