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替罗非斑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前言前言l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直接原因。因此,抗血小板治疗贯穿冠心病治疗始终。 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作用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作用 血小板在维持血管完整性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 血管受损后,血小板通过vWF(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立即粘附于所暴露的内皮成份下。血小板血管内皮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包括血小板激活的一系列反应。血小板激活后通过释放颗粒成份,趋化更多的血小板,最终形成一层血小板膜粘附于受损的血管表面,随之血小板之间相互联结,发生血小板的聚集,聚集的血小板逐渐增多直至出
2、血停止。4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激活的激活的Gpllb/llla血小板血小板脂核脂核胶原胶原Gpla/lla 粘附粘附von Willebrandvon Willebrand因子因子/Gplb粘附粘附凝血酶凝血酶ADP5羟色胺羟色胺血栓素血栓素A21324血小板血小板4因子因子CD 40配体配体 thrombospondin组织生长因子组织生长因子血小板粘附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血小板释放、分泌血小板释放、分泌血小板凝块血小板凝块血小板的生理功能血小板的生理功能l目前,临床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均是在上游抑制血小板活化。l而GP IIb/IIIa抑制剂(GPI)作用在血小板聚集的最后环节,
3、是最强的抗血小板药物。l替罗非班作为一种非肽类小分子GPI在ACS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研究证据,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1,2,3。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经皮管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2(简本)。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4):1- 7 2. Steg PG, James SK, Atar D, Badano LP, et al.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presenting
4、 with ST-segment elevation. Task Force on the management of 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Eur Heart J. 2012 Oct;33(20):2569-619. 抑制作用抑制作用 促进作用促进作用PGI2 PGI2 PGE1PGE1促进促进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ATPATPcAMPcAMP5 5AMPAMPPDEPDE西洛他唑西洛他唑Ca2+Ca2+CaCaCa2+Ca2
5、+CaCa贮藏颗粒贮藏颗粒释放释放ADPADP,5 5羟色胺等羟色胺等膜磷脂膜磷脂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PGG2(H2)PGG2(H2)TXA2TXA2二次聚集二次聚集诱导血小板聚集诱导血小板聚集引起血管收缩引起血管收缩血栓素血栓素合成酶合成酶氯吡格雷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环氧化酶环氧化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GPIIb/IIIaGPIIb/IIIa受体拮抗剂受体拮抗剂一、作用机制一、作用机制 lGP IIb/IIIa受体由(GPIIb)和(GPIIIa)两个亚基以非共价键结合而成,70%随机分布在血小板膜表面,30%分布在与细胞膜相连的小管系统和胞浆颗粒膜上。当血小板活化以后,所有GP IIb
6、/IIIa受体都分布到细胞膜上。血小板受到激动剂(腺苷二磷酸、肾上腺素、胶原等)的刺激而活化后其受体构像发生改变,与纤维蛋白原及其他配体的亲和力增加,通过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GP IIb/IIIa受体结合,使相邻血小板桥联在一起,这是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路4。 l4Shattil SJ. Signaling through platelet integrin alpha IIb beta 3: inside-out, outsidein, and sideways. Thromb Haemost 1999; 82: 318325. lGPI通过占据GP IIb/IIIa受体的结合位点,阻碍纤维
7、蛋白原与其结合,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lGPI必须占据80%以上受体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l阿昔单抗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GPI,但阿昔单抗具有免疫原性、不可逆性和非特异性。l此后,小分子GPI陆续问世,包括依替巴肽和替罗非班。l替罗非班是目前国内唯一上市的GPI。l替罗非班是GPIIb/IIIa受体的非肽类拮抗剂。不具有抗原性,竞争性结合GPIIb/IIIa受体。因半衰期短,这类药物均需持续静脉注射,但停药后抗血小板作用数小时内即消失。此外,替罗非班还具有抗炎症等抗血小板以外的作用。二、药理学特性二、药理学特性l替罗非斑是小分子非肽类酪氨酸衍生物,剂量依赖性的抑制GPIIb/IIIa受体介导的血
8、小板聚集。l替罗非斑静脉给药后达峰时间小于30分钟,在人体血浆结合率约为65%。l半衰期为1.5-2小时,通过肾脏(40-70%)和胆道清除。尿液和粪便中的替罗非班主要是原形药物。5l停药后在4小时血小板功能恢复50%。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的患者,替罗非班的半衰期延长3倍。此类患者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剂量应减半。 三、给药途径与剂量三、给药途径与剂量 l替罗非斑常规为静脉内给药,也可以冠状动脉内给药,推荐使用方法如下:根据患者的出血风险和血栓负荷选择剂量。根据患者的出血风险和血栓负荷选择剂量。 3.1静脉内给药静脉内给药 l PCI患者:患者:l建议起始推注
9、剂量10-25ug/kg(3分钟内),(体重*1/5-体重*1/3)。维持滴注速率0.075-0.15 ug/kg /min(体重*1/10-体重*1/5),通常维持36小时,可适当延长。 l非非PCI患者:患者:起始30分钟滴注速度0.4 ug/kg /min(约体重*1/2),维持滴注速率0.1 ug/kg /min,(约体重*1/8)维持48-108小时。 l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小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小于30ml/min的患者剂量减半。的患者剂量减半。 3.2 冠状动脉内给药冠状动脉内给药 l通常在造影后置入支架前给药,在导丝通过病变后或球囊扩张前,可通
10、过指引导管或造影导管给药。研究提示替罗非斑联合血栓抽吸治疗优于单用血栓抽吸,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和心电图ST段降低更显著,但6个月终点事件没有差异。有限的研究证据提示血栓抽吸与替罗非斑可联合应用6,7,8。l 6. De Luca G, Dudek D, Sardella G, et al. Adjunctive manual thrombectomy improves myocardial perfusion and mortal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ST-elevati
11、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Eur Heart J 2008;29: 300210. l7. Liu CP, Lin MS, Chiu YW, Lee JK, Hsu CN, Hung CS, Kao HL.Additive benefit of glycoprotein IIb/IIIa inhibition and adjunctive thrombus aspiration during primary coronary intervention: results of the Initi
12、al Thrombosuction and Tirofiban Infusion (ITTI) trial. Int J Cardiol. 2012 Apr 19;156(2):174-9 l8. 李世英,颜红兵,王键,等.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血栓抽吸联合梗死相关动脉内应用替罗非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 ,38(10):880-885 3.2 冠状动脉内给药冠状动脉内给药lPCI中冠状动脉内推注替罗非斑的推荐剂量:10-25 ug/kg推注,可分次推注,此后静脉滴注0.075-0.15 ug/kg /min,维持36小时或适当延长。 四、禁忌证与慎用四、禁忌证与慎
13、用 l是否使用GPI应该平衡患者的血栓和出血风险,对于出血风险极高的患者应该避免使用。 绝对禁忌症绝对禁忌症下列情况下谨慎使用下列情况下谨慎使用过敏活动性内脏出血颅内出血史(30天内)颅内肿瘤颅内动静脉畸形或动脉瘤血小板减少症近期(1年内)具有临床意义的出血(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已知的凝血障碍、血小板异常或血小板减少病史血小板计数小于150,000/mm3卒中病史(1年内)1月内大型外科手术或严重外伤史近期硬膜外手术主动脉夹层严重未控制的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急性心包炎(不包括STEMI的反应性心包炎)出血性视网膜病长期血液透析五、辅助治疗五、辅助治疗l需使用
14、GPI的患者往往同时需抗凝治疗,包括PCI中和PCI后。五、辅助治疗五、辅助治疗l目前,常用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UFH)、低分子量肝素(LWMH)和磺达肝癸钠。几项临床研究提示替罗非斑联合LWMH与UFH比较,缺血事件没有明显差异,但出血事件有增加趋势。ATOLL研究将直接PCI患者术中随机接受依诺肝素或普通肝素,其中80%的患者同时给予GPI,结果证实依诺肝素可与GPI联合应用9。在中国,多数PCI术中抗凝选择UFH。 5.1 PCI中抗凝治疗:中抗凝治疗: l建议替罗非斑联合UFH剂量为50-70u/kg(约2000-5000 U),将ACT调整到200250 s。l可考虑静脉给予低分子肝
15、素,如依诺肝素0.5ml/kg。 l不建议替罗非斑与比伐卢定常规联合应用。5.2 PCI后抗凝治疗:后抗凝治疗: l建议给予低分子肝素。 l采用股动脉穿刺的患者可考虑拔出鞘管前2小时停用普通肝素,拔出鞘管后给予治疗剂量LWMH。 l采用桡动脉穿刺的患者,可直接于术后2小时给予LMWH。 l可考虑持续给予治疗剂量的普通肝素泵入(50-60 IU/kg),监测APTT(50-70s)。 六、不良反应六、不良反应 l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还可能出现的非出血性不良反应有恶心、发热、头痛、过敏反应等。临床中需严密监测血小板计数。 6.1出血出血 l替罗非斑导致的出血多为轻微出血,发生率约为10%,严重出血
16、罕见(1%-2%),例如颅内出血、腹膜后出血、心包积血、肺出血和脊柱硬膜外出血等。lGUSTO V研究中GPI并没有增加颅内出血发生率,RESTORE研究报道的颅内出血发生率为0.1%。l当患者面临外科手术时,替罗非斑停药后血小板功能很快恢复,不会增加围手术期出血发生率。l对所有使用替罗非斑的患者应评估出血风险,建议使用CRUSADE评分,对评分为高危的患者谨慎选择适应证和药物剂量。规范治疗可更大程度降低出血风险。 基线血细胞比容基线血细胞比容 (%)15-3030-6060-9090-1201203935281770心率心率 (bpm) 7071-8081-9091-100101-11011
17、1-120 121013681011性别性别男性女性08心力衰竭体征心力衰竭体征是否07血管疾病病史血管疾病病史(PAD或脑卒中病史或脑卒中病史)否是06糖尿病糖尿病否是06收缩压收缩压 (mm Hg) 9091-100101-120121-180181-200 2011085135CRUSADE出血风险评价表出血风险评价表注: 血管疾病病史指PAD或卒中病史Circulation. 2009;119:1873-1882风险分级风险分级* 风险风险 N最低分最低分最高分最高分出血率出血率 很低19,4861203.1% 低12,54521305.5% 中度11,53031408.6% 高 10
18、,961415011.9% 很高15,210519119.5%*The CRUSADE Bleeding Score to Assess Baseline Risk of Major Bleeding in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irculation. 2009;119:1873-18826.2 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l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为:血小板计数小于10万/ul或较用药前下降50%以上。可能的机制为免疫反应,替罗非斑诱导GPIIb/IIIa受体变形后针对新的暴露位点形成抗体。GPI类药物的发生率为0.5%-5.6%
19、10。替罗非斑临床研究报道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0.5%-2%,明显低于阿昔单抗。一般停药后,平均2.1天血小板计数可恢复 6.3预防和处理建议预防和处理建议 l充分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建议采用CRUSADE评分。所有患者在给药前、负荷剂量后6小时常规检测血常规,包括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此后,每天复查。 l如果发生轻微出血,可不必停药,临床严密观察并处理原发疾病和对症治疗。l如发生消化道出血给予PPI。一旦发生严重出血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停用GPI。如血小板计数低于1万/ul或发生严重出血时,输注血小板,补充纤维蛋白原,可选择输注新鲜血浆和冷沉淀。对于严重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停药
20、后血小板计数持续不恢复时可输注免疫球蛋白。停药后仍需每天监测,直至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范围。 七、替罗非斑的临床研究证据七、替罗非斑的临床研究证据l研究提示GPI能降低ACS和PCI患者的缺血事件。近期研究还评价了PCI上游给予替罗非斑治疗的价值。以下对替罗非斑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治疗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回顾。 7.1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段抬高心肌梗死 l在常规应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前,多项研究证实GPI(早期主要是阿昔单抗)在直接PCI的临床获益,近年国内外研究证实替罗非斑有益11,12 。l11. Vant Hof AW, Ten Berg J, Heestermans T, Dill T, Fun
21、ck RC, van Werkum W,Dambrink JH, Suryapranata H, van Houwelingen G, Ottervanger JP, Stella P,Giannitsis E, Hamm C. Pre-hospital initiation of tirofiban in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angioplasty (On-TIME2): a multicentre, double-bli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
22、ial. Lancet 2008;372:537546. l12. 沈杰,张奇,张瑞岩,等. 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联合国产替罗非斑治疗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1):1005-1009治疗建议:治疗建议:l STEMI接受直接PCI的患者无论是否置入支架,出现下列情况建议给予替罗非斑:血栓负荷重、血流慢或者无复流或血栓性并发症,或没有接受足量有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 l如无禁忌证,拟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也可常规给予替罗非斑。 l高危STEMI患者可在转运行直接PCI的上游给予替罗非斑。 l对已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并使用比伐卢定抗
23、凝的患者不建议常规给予GPI。 7.2 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段抬高心肌梗死(UA/ NSTEMI) l保守治疗患者保守治疗患者 l研究证实在保守治疗的ACS患者,与安慰剂比较使用GPI有益。 治疗建议:治疗建议:l早期保守治疗的UA/ NSTEMI患者,尽管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抗凝治疗仍然有缺血症状复发,可在诊断性造影前给予替罗非斑。7.2.2 早期早期PCI治疗的患者治疗的患者 治疗建议: l早期介入治疗的UA/ NSTEMI患者,如仅给予阿司匹林和抗凝治疗,建议在PCI前或PCI中选择替罗非斑作为联合治疗。 l如果患者已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但存在下列高危因素,如肌钙蛋白阳性、糖尿病以及明显ST段下降,并且出血危险不高,可上游给予替罗非斑。 l对于血栓低危而出血高危的患者,且已服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不建议给予上游替罗非斑。 l如果患者在PCI术前至少6小时已给予氯吡格雷600mg负荷,并且PCI术中选择比伐卢定抗凝,不建议常规使用替罗非斑。给药时间的研究给药时间的研究 l尽管,目前研究证据还不充分,对于血栓高危而出血风险低的患者仍可早期给药30。 l30. Liu T, Xie Y, Zhou YJ,et al Effects of upsteam tirofib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黄冈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 鸡西夜市活动方案
- 装饰公司交房会活动方案
- 功能食品考试题及答案
- 服务营销考试题及答案
- 美丽的南湖公园650字7篇
- 分析能力考试题及答案
- 防疫期间考试题及答案
- 项目预算与成本管控表格模板
- 动画概念考试题及答案
- 西师大版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走街街》 课件走 街 街
- 团员组织关系转接介绍信(样表)
- 安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缺陷备案表、质量备案表、核备表、阶段验收质量监督意见、质量监督报告示范文本模板
- 村级访谈提纲范文三篇
- 胸穿、腹穿、骨穿、腰穿四大穿刺
- XB/T 903-2002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表面电镀层
- 参军入伍保留学籍申请表(模板)
-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课件-002
- 领导干部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概论课件
- 表面工程学第十二章-表面微细加工技术
- 基于AI的智能运维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