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玉为琢 2021年12期_第1页
有玉为琢 2021年12期_第2页
有玉为琢 2021年12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玉为琢 2021年12期坐在灯下读书、喝茶或写作,腕上玉镯盈盈泛光,瞥一眼,满心喜欢和爱怜。这是离我最近的玉,一刻不离地戴在身上,温润体贴,不离不弃,从拥有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样的缘分。其实,每一块玉和人都是有缘的,就像爱人,可遇不可求。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华章巨著里找寻玉文化的精华,字里行间更是充满了玉的影子。甲骨文里有玉的痕迹,?诗经?里从祭祀品到佩饰,再到比德、喻情,写玉的文字可谓是面面俱到,三十几篇的章节,翻翻真是眼花缭乱。而唐诗宋词里的玉更是不计其数,诗人墨客信手拈来,写人状物,抒情感怀,颂景吟风,玉在他们的诗词里大放异彩。贺知章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李白劝酒时说“钟

2、鼓馔玉缺乏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元稹想家时说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王昌龄在他的宫苑诗里也感慨“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而王翰的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里虽然没提玉字,但谁都知道,那盛美酒的夜光杯就是白玉做的。史上的夜光杯来自西域,是献给周穆王的贡品,通体洁白胜雪,极为珍惜。王翰的诗让这等宝物在不朽中更加熠熠生辉。如今,西域的夜光杯,多为天山墨玉,青绿的色泽看上去更显典雅、深沉和厚重。它的浑厚色彩似乎更适宜?凉州词?中出征盛宴的气氛,豪饮中饱含着多少悲情与悲壮啊!玉文化不光充满诗词,成语典故里玉字的使用更是比比皆是,有讲成才道理的“玉不琢不成器,有表达气节的“宁为玉碎

3、,不为瓦全,有说人徒有其表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说因管理者渎职造成重大损失的“玉毁椟中。还有“抛砖引玉、“金玉良言、“怜香惜玉“化干戈为玉帛等等都是耳熟能详的词语。其实,玉在光阴的打磨中,就像一个从天上到人间的神仙,无论实物还是精神都早已从上流社会的唯我独尊融进了寻常百姓中,这也是玉垂爱众生的另一种品格。古人交往,爱好赠玉。赠美玉不只表示对人的无限尊敬和厚爱,更显示出赠与被赠者的身份和修养。而情人间互赠美玉那么代表着爱情的纯洁美妙和忠贞。玉作为爱的信物从古至今不知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梁祝?中梁山伯带着祝英台临行前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去祝府提亲,演绎的是爱情的悲剧。而?拾玉镯?里傅朋遗玉

4、镯给孙玉姣,演绎的却是花好月圆的喜剧。其实,人间万象历来有喜有悲,爱情如此,人和玉亦如此。一个玉字,以象形的姿态呈现着,向世人传达的是它曾经的身世,那是王者藏在身边的宝贝。从初始时祭天的礼器到贵族的占有,它让我们想起皇帝的玉玺,想起王侯将相或大户人家腰间那些迎风作响的玉佩琼琚、手上把玩的玉如意、玉玩偶,腕上晶莹剔透的玉镯子和案几上玲珑讨巧的玉盘子玉碗,还有去往阴曹地府穿戴的金缕玉衣及玉面具。更会想起和氏璧,那块具有传奇经历的璞玉,带着它血泪交加的沧桑故事走近我们,每每触及,都会心生颤栗。从楚厉王、楚武王到楚文王,和氏璧见证了主人卞和所经受的不幸遭遇。为了这块稀世之宝能得到它应有的地位,献玉的卞

5、和被剁去双脚 ,悲哀不已,但他最大的痛不在肢体的摧残,而是昏君的有眼无珠,他拿珍宝当顽石,视忠贞为欺诈,伤的是卞氏那颗热诚的心。璞玉是稀世珍宝,而持玉者卞和的心怀也堪比美玉。他坚信璞玉是稀世珍宝,更坚信美玉伴明君的信念,这信念历经磨难不曾改变。多年以后,终于等来了楚文王这个可以享有天下第一美玉的有福之人,和氏壁从此知名天下。后来和氏璧又演绎了“完璧归赵的故事,亦跟它的珍奇有关。得美玉者得天下,当和氏璧在秦始皇的手里被制成传国玉玺后,它真的就成了江山社稷的标识,日后,和氏璧作为权利的象征,一直在一个又一个的帝王手中相传,历经数百年,直到五代,天下大乱,这块史上著名的美玉才不知去向。一块玉,代表着

6、皇帝的意志,行使生杀大权,它惯看欲望、权利、战争、血泪和苦难,也见证忠贞、信念、英勇和进取,从春秋到五代它和华夏民族一起走过漫长沧桑的历史,像一本无字的大书,写满了沉甸甸的故事。美玉代表江山,这就是一块玉的魅力,也是玉文化的极致。玉是无价之宝,它出自深山,从走进人类那天起,就一直被神化和尊崇。抚摸一块美玉,目光沿着古老的时空隧道回到石器时代,看见原始的人类开山取石打磨工具,玉像精灵一样被撞见,心也会跟着欣喜假设狂。就是从那时起,玉就成了人与神交流的主宰。在家乡的博物馆,和出自红山女神脚下的那些玉对望,目光会被一种无声的力量牵引着回到五千多年前:牛河岸边,茅屋草舍,肤色黝黑、袒胸露背的匠人正在打

7、磨着玉器。简陋的磨具,粗糙的双手,一枚巧小的玉猪龙已初具模样,它通体洁白如雪,颈部散着点点红云,这是一块何等上好的美玉啊,让它作顶礼膜拜的图腾信物真是匹配!集天地间万物精华于一身,它天生就有神的灵性和韵致。匠人挥汗如雨,汗滴落在玉上,融入玉的肌肤,化作玉的一缕精魂。玉来自天地,经人雕琢而成器,它和天地相通,也和人相息相连。玉和人一起泡在岁月里,一天一天地打磨,玉磨成了,人磨老了,光阴也磨老了,玉在人的手上羽化成仙,变成这散着灵气的玉人、玉凤、玉箍或勾型云这些玉统统都是巫师手上的通灵宝贝。祭坛上,巫师双手捧玉,对着天地忠诚膜拜。他的意念就通过玉传达给了天地。还有那双镶嵌在女神头像上的玉眼睛,透过五千年的光阴隧道,她就那么幽远深邃地望着,至今都叫我们心生震撼!这些来自红山文化的瑰宝也是我见过的最古老的玉,它们带着五千多年前牛河梁先民的气息,静静地泊在博物馆里,透着安详、剔透、晶莹、润洁的光。在和它无声的对望里,我看到的是灿烂和不朽 。追忆玉的史迹,抚摸腕上玉镯,再环顾居所之内,我所拥有的各类玉器或摆件,内心就有些感慨和感动,想玉在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