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接高考高考命题常设误区汇总设误选项摘录设误角度诊断1.反应3Fe(s)4H2O(g) Fe3O4(s)4H2(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011·南京模拟)固体或纯液体物质不能出现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2.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于反应2SO2O22SO3,增大压强或增大O2的浓度,K值增大(2011·茂名模拟)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3.一定温度下的10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达到平衡时,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3 mol、2 mol,则其平衡常数为4/27(2011·济南模拟)不能
2、用平衡体系中物质的物质的量计算化学平衡常数4.NH3和HCl生成NH4Cl是自发过程,则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可发生(2011·安徽模拟)误认为过程的自发性不仅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还能确定过程一定会发生5.对于正反应是放热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常数增大(2010·安徽高考)错误判断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随堂强化落实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特定反应的平衡常数仅是温度的函数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常数的大小C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D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必发生变化解析: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与是否使用
3、催化剂无关,A、B选项均正确;平衡常数改变,则意味着温度改变,平衡必定移动,C项正确;通过改变除温度之外的其他条件使平衡移动,则平衡常数不变,D项不正确。答案:D2(2010·潍坊质检)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 4C(s)2D(g),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D增加B,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解析: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不能出现固体或纯液体,而物质C是固体,A错误;根
4、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平衡时减少的B的物质的量是1.6 mol×0.50.8 mol,所以B的转化率为40%,B正确;增大压强时平衡常数不变,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错误;增加B后平衡右移,A的转化率增大,而B的转化率减小,D错误。答案:B3(2011·浙江五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解析:反应是否自发进行受反应的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制约,而选项A只描述了反应热(即焓变),选项B只描述了熵变,故选项A、B错误;反应自发进
5、行是有条件的,如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故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C4(2012·菏泽模拟)对于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H444.3 kJ/mol,且熵减小,在常温常压下该反应能自发进行,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焓变B温度C压强 D熵变解析:化学反应的方向由(HTS)共同决定,该反应为熵减且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故对该反应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焓变。答案:A5.在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 mol的A2气体和0.6 mol B2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2(g)B2(g) 2AB(g)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
6、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a点的值为0.15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03C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值减小D平衡时A2的转化率为62.5%解析:本题是数形结合的题型,结合图像分析是关键,但要利用好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的规律进行求解。在求解平衡常数和转化率时一定要规范表达式,严格代入数据进行求解。答案:B6(2010·海南高考)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2O3(s)CO(g) Fe(s)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温度/1 0001 1501 300平衡常数4.03.73.5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7、_,H_0(填“”、“”或“”);(2)在一个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1 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 mol,反应经过10 min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CO的平衡转化率_;(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A减少Fe的量B增加Fe2O3的量C移出部分CO2 D提高反应温度E减小容器的容积 F加入合适的催化剂解析:(1)因Fe和Fe2O3都为固体,不能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所以K,由表中数据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向左移动,故H0。(2)Fe2O3(s)CO(g) Fe(s)CO2(g) 1.0
8、1.0 x x 1.0x 1.0x由题意得K4.0,解得x0.60 mol,所以(CO)×100%60%,v(CO2)0.006 0 mol/(L·min)。(3)根据勒夏特列原理,A、B、E、F四项的条件改变对平衡无影响,D项升温平衡向左移动,CO转化率降低,故选C。答案:(1)(2)0.006 0 mol/(L·min)60%(3)C提能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1·青岛质检)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反应物浓度用起始浓度表示,生成物浓度用平衡浓度表示B化学平衡常数较大的可
9、逆反应,所有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大C可以用化学平衡常数来定量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D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有关解析:平衡常数中的浓度都是平衡浓度,平衡常数仅受温度影响,其大小可以描述反应的限度大小,A、D错误,C正确。转化率不但受平衡常数的影响,而且还受自身起始浓度及其他物质浓度的影响,B错误。答案:C2(2010·青岛模拟)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AK2和
10、K1的单位均为mol/LBK2K1Cc2(CO)c2(H2O)Dc1(CO)c2(CO)解析: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K2K1,K1、K2单位均为1,c1(CO)c2(CO),C正确。答案:C3.(2011·福建高考)25°C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 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
11、明该反应H>0D25°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知识及考生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平衡移动方向等问题的能力。由于固体量改变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A项错误;加入固体Sn(NO3)2后,溶液中c(Sn2)增大,平衡向左移动,从而使c(Pb2)增大,B项错误;升高温度时c(Pb2)增大,表明平衡向左移动,逆反应吸热,正反应的H<0,C项错误;由图像中平衡时两种离子的浓度及平衡常数表达式知,25°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2,D项正确。答案:D4t时,某平衡体系中含有X、Y、Z、W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
12、确的是()A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平衡B增大压强,各物质的浓度不变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D增加X的量,平衡既可能正向移动,也可能逆向移动解析:首先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推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即平衡体系中Y是生成物且是气体,Z和W是反应物且也是气体,X未计入平衡常数中,说明X是固体或液体,但不能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由此可知,A正确。增大压强虽然平衡不移动,但由于体积变小,因此各物质的浓度均增大,B错误。由于反应的热效应未知,因此C错误。X未计入平衡常数中,X量的多少不影响平衡状态,D错误。答案:A5(2011·德州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0
13、、S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B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 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方向转变的倾向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解析:H0、S0,则G0,任何温度下反应都能自发进行,A项错误,B项正确;用焓变和熵变判断反应的自发性都有例外,故都不能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而应使用复合判据,C项错误;使用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的方向,D项错误。答案:B6(2011·济南
14、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可逆反应:2SO2O22SO3的平衡状态下,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为平衡常数,Qc为浓度商)()AQc不变,K变大,O2转化率增大BQc不变,K变大,SO2转化率减小CQc变小,K不变,O2转化率减小DQc增大,K不变,SO2转化率增大解析:当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状态时,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2,平衡向右进行,但氧气转化率降低,浓度商Qc变小,K不变。答案:C7(2011·西城模拟)某温度下的2 L密闭容器中,3种气体起始状态和平衡状态时的物质的量(n)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Wn(起始状
15、态)/mol210n(平衡状态)/mol10.51.5A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B升高温度,若W的体积分数减小,则此反应H>0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该温度下,再向容器中通入3 mol W,达到平衡时,n(X)2 mol解析:根据提供数据,平衡建立过程中X、Y减少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0.5 mol,W增加的物质的量为1.5 mol,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g)Y(g)3W(g),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A错误;升高温度,若W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B错误;增大压强
16、,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平衡不移动,C错误;该温度下,再向容器中通入3 mol W,等效于起始时充入4 mol X、2 mol Y,所达平衡与原平衡等效,X的百分含量不变,因此,达平衡时n(X)2 mol,D正确。答案:D8(2011·金华模拟)H2和CO2在高温下发生反应:CO2(g)H2(g) CO(g)H2O(g)。下表是986时,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的四组数据:编号起始浓度/mol/L平衡浓度/mol/Lc0(H2)c0(CO2)c0(H2O)c0(CO)c(H2)c(CO2)c(H2O)c(CO)11.01.0000.440.440.56
17、0.5621.02.0000.271.270.730.733002.02.00.880.881.121.1240.20.40.60.80.3440.5440.4560.65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约为1.6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反应的起始浓度无关增大CO2的起始浓度,可使CO2的转化率增大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没有发生改变A BC D解析:此温度下K1.62,平衡常数K只是温度的函数,与起始浓度无关,故正确;增大CO2起始浓度,CO2转化率降低,错误;反应体系中各物质均为气体,且容积不变,故从始至终密度不变,正确。答案:C9(2011·焦作联考)
18、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 4NO2(g)O2(g)H>0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t/s05001 0001 500c(N2O5)/mol/ L5.003.522.502.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500 s内N2O5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L·s)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125,1 000 s时转化率为50%C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 000 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则T1<T2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3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3,若K1>K3,则
19、T1>T3解析:v(N2O5)2.96×103 mol/(L·s),A正确;1 000 s后N2O5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即达到了化学平衡,列出三种量如下:2N2O54NO2O2起始(mol/L) 5.00 0 0平衡(mol/L) 2.50 5.00 1.25则K125,(N2O5)×100%50%,B正确;T2温度下的N2O5浓度大于 T1温度下的浓度,则改变温度使平衡逆向移动了,逆向是放热反应,则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即T2<T1,C错误;对于吸热反应来说,T越高,K越大,若K1>K3,则T1>T3,D正确。答案:C10(20
20、10·南通调研)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H92.6 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N2H2NH3130放出热量:23.15 kJ0.92.70.2放出热量:Q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B平衡时,两个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均为C容器中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23.15 kJD若容器体积为0.5 L,则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23.15 kJ解析:平衡常数属于温度的函数,相同温度下两容器的平衡常数相同。容器、为等效平
21、衡,但两者反应的量不同,故放出的热量不等。若容器的体积增大一倍,平衡逆向移动,故放出的热量小于23.15 kJ。根据热量的变化可计算出NH3的生成量。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2分)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已知:2SO2(g)O2(g) 2SO3(g)H196.6 kJ/mol2NO(g)O2(g) 2NO2(g)H113.0 kJ/mol则反应NO2(g)SO2(g) SO3(g)NO(g)的H_ kJ/mol。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体系压强
22、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2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_。(2)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该反应H_0(填“>”或“<”)。实际生产条件控制在250、1.3×104 kPa左右,选择此压强的理由是_。解析:(1)设所给的两个反应方程式分别标注为2SO2(g)O2(g) 2SO3(g)H1196.6 kJ/mol、2NO(g)O2(g) 2NO2(g)H2113
23、.0 kJ/mol,所求总反应方程式的H为H3,H341.8 kJ/mol。第2问,由于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故体系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故不能以压强不变作为判断标志,a错误;SO3与NO的体积比始终保持11,C错误;根据“异方向,量相当”的原理可知d错误。设NO2和SO2的起始加入量分别为1 mol和2 mol,容器体积为V。则有:(设NO2的转化量为x)NO2(g)SO2(g) SO3(g)NO(g)起始量(mol)12 00转化量(mol) x x x x平衡量(mol) 1x 2x x x据题意有,则x0.8 mol,平衡常数K或2.67。(2)从图像来看,随着温度的升高,
24、CO的转化率变小,故H<0,综合温度、压强对CO转化率的影响来看,在题给压强下,CO的转化率已经很大。答案:(1)41.8b2.67或(2)<在1.3×104 kPa下,CO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CO转化率提高不大,同时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12(13分)(2010·上海高考,有改动)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其主反应在450并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2SO2(g)O2(g) 2SO3(g)H190 kJ/mol(1)该反应450时的平衡常数_500时的平衡常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av(O2)正2v(SO3
25、)逆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3)在一个固定容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SO2和0.10 mol O2,半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含SO3 0.18 mol,则v(O2)_ mol/(L·min):若继续通入0.20 mol SO2和0.10 mol O2,则平衡_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再次达到平衡后,_ moln(SO3)_ mol。解析:(1)由于2SO2(g)O2(g)2SO3(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26、,故450时的平衡常数大于500时的平衡常数。(3)2SO2(g)O2(g) 2SO3(g)起始量(mol)0.20.10变化量(mol) 0.18 0.09 0.18平衡量(mol) 0.02 0.01 0.18v(O2)0.09 mol/(5 L×0.5 min)0.036 mol/(L·min)。若继续通入0.2 mol SO2和0.1 mol O2,就相当于给平衡反应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后,n(SO3)会比0.18×2 mol大,但必小于0.40 mol。答案:(1)大于(2)b、d(3)0.036向正反应方向0.360.4013(12
27、分)(2011·广州模拟)为妥善处理氯甲烷生产企业的副产物CCl4,以减少其对臭氧层的破坏。化学家研究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下列反应:CCl4H2CHCl3HCl使CCl4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氯仿(CHCl3)。此反应伴随有副反应,会生成CH2Cl2、CH3Cl和CH4等。已知CCl4的沸点为77,CHCl3的沸点为61.2。(1)在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测得如下数据(假设不考虑副反应)。实验序号温度初始CCl4浓度(mol/L)初始H2浓度(mol/L)CCl4的平衡转化率11100.81.2A21101150%310011B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在110时平衡
28、常数为_。实验1中,CCl4的转化率A_5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验2中,10 h后达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实验3中,B的值_(选填序号)。A等于50%B大于50%C小于50% D从本题资料无法判断(2)120时,在相同条件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进行H2的初始浓度为2 mol/L和4 mol/L的实验,测得反应消耗CCl4的百分率(x%)和生成物中CHCl3的百分含量(y%)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图中实线是消耗CCl4的百分率变化曲线,虚线是产物中CHCl3的百分含量变化曲线)。在图中的四条线中,表示H2起始浓度为2 mol/L的实验消耗CCl4的百分率变化曲线是
29、_(选填序号)。根据上图曲线,氢气的起始浓度为_ mol/L时,有利于提高CCl4的平衡转化率和产物中CHCl3的百分含量。你判断的依据是_。解析:(1)因CCl4的沸点为77,CHCl3的沸点为61.2,所以在110或100反应时各物质均为气态,其平衡常数K。110时,由实验2可知反应中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均为0.5 mol/L,代入表达式计算得平衡常数为1。实验1和实验2的反应温度相同,所以其平衡常数相同,利用平衡常数相等,可以求出实验1中CCl4的平衡转化率,然后与50%比较,对于实验3,因温度不同,又不知该反应的热效应,所以无法判断转化率的大小。(2)由图像可知,氢气浓度越大反应越快,消耗CCl4的百分率变化就越快,相反就比较慢,所以H2起始浓度为2 mol/L时,消耗CCl4的百分率变化曲线是c,CCl4的平衡转化率和产物中CHCl3的百分含量均得到提高的是a和b,此时氢气的浓度为4 mol/L。答案:(1)K1大于0.05 mol/(L·h)D(2)c4从图中可见,4 mol/L的a、b曲线比2 m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箱包制作中的精细工艺与品质控制考核试卷
- 石油产品销售渠道整合考核试卷
- 核电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考核试卷
- 皮革服装色彩搭配技巧考核试卷
- 洗浴服务智能化发展考核试卷
- 皮革制品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 民居建筑设计汇报
- 坚果种植的农业环境保护考核试卷
- 守护童心 共建和谐-幼儿园防欺凌安全教育
- 建筑装饰施工安全教育
- 卫生管理行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责任分析试题及答案
- 酒类合伙开店协议书
- 2025克拉玛依机场第一季度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中国历史地理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泰山学院
- 2025江苏南京证券校园招聘12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基于MATLAB和Simulink的电动汽车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仿真研究12000字(论文)》
- 2025年八下音乐期末试题及答案
- 初中人工智能跨学科融合教学探索与实践
- 《膝关节半月板》
- 2025年职教高考对口升学 护理类 专业综合模拟卷(5)(四川适用)(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