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1.1 教学课件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1.1 教学课件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1.1 教学课件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1.1 教学课件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1.1 教学课件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必修二 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必修二 中国传说的“圣王”中,神农氏有显赫的地位。据说,神农氏创制原始农具,教导民众耕作。神农后裔中,有一支是烈山氏,其子名柱,会种植谷物、蔬菜等,被后人尊奉为社稷神,神农的另一支后裔共工氏,其子后土,治理洪水成功,被后人遵奉为社神,此后,社神,社稷神成为农业社会的最高神,西周以来,受到人民的普遍祭祀,以后又把社稷隐身为天下、国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神农”及其后裔的传说,反应了什么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必修二 促进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耕作方式的演进与生产工具的革新水利

2、事业的发展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必修二 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中国古代耕种方式以及生产工具的变革1、表现(1)中国古代农业耕种方式的变革:“刀耕火种”“以牛田”。(2)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耒耜石斧铁锄2、评价(1)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2)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进步。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必修二 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泰半之赋(赋税沉重)沉重的力役(徭役沉重)贫者无立坠之地(土地兼并)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必修二 “泰半之赋”与沉重的力役中国古代的赋税,徭役制度1、古代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通过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为政府的财政支

3、出提供物质保障。2、沉重的力役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 册 贫者无立锥之地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形态的演变2、中国古代的土地就有兼并现象历史时期土地制度主要表现形式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商周)国王、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春秋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必修二 1.家庭为生产基本单位2.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水利兴修推动经济发展.4.铁犁牛耕,精耕细作5.赋税徭役繁重6.土地高度集中,阶级矛盾尖锐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必修二 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必修二 中国水利工程的典范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必修二 (1)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必修二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人民出版社 高中必修二年级 | 上册 人民出版社 高一|必修二必修二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不仅为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