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考古与物质文化绪论_第1页
宋元明考古与物质文化绪论_第2页
宋元明考古与物质文化绪论_第3页
宋元明考古与物质文化绪论_第4页
宋元明考古与物质文化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元明考古与物质文化绪论刘毅南开大学目目錄錄一、學術界關注問題二、考古學與物質文化關係三、研究方法四、資料來源五、宋元明考古與物質文化特點六、參考書目1、時間範圍:五代清(包括遼、金、西夏)2、研究內容城址、墓葬為主:城址考古方面,如對於遼上京的研究,關注皇宮朝向,城市佈局也不清楚。墓葬方面,2000年以前,發掘的高等級墓葬較多,也有白沙宋墓這種富裕平民墓,其餘發覺很少,且發掘后發表考古報告較少,近年來,資金充裕,平民墓葬公佈較多。此外,包括家族墓葬、墓葬群的區別分析在公佈的資料中有所體現。農業:研究較少手工業:以陶瓷窯址為主,包括造紙遺址、酒作坊等文化交流:研究成果不多 一、學術界關注內容兩

2、者有關聯,不完全一樣。考古學:重史前考古。歷史時期考古關注古代藝術品,國外稱為美術史、藝術史。中國的美術史一般指書畫、雕塑等,為工藝美術史。物質文化:前蘇聯較為強調,在研究中貫徹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在國內概念並不明確。強調考古學以物質文化為主要研究對象,偏重全面、全景式歷史復原,包括考古資料與傳世資料,是綜合性研究。考古學是物質文化研究的基礎,物質文化不僅研究資料,還包括獲取資料、分離解讀、專題研究等。 二、考古學與物質文化關係主要運用類型學、地層學的研究方法研究中需注意到宋元明清很多城址為同城疊壓,城門與主幹道維持前代不變。 三、研究方法1、考古資料:包括發掘與調查資料。如墓葬方面,很多帝陵

3、未發掘,明代僅發掘神宗定陵,北宋皇陵多未發掘,目前僅發掘一后陵,其餘發表調查報告。發掘資料關注局部,更加精準;調查資料較為全面,但可能有一定的干擾因素。2、歷史文獻:宋元明時期文獻資料豐富,使用時需要與考古資料相對照,并加以說明。3、傳世文物:傳世文物如與考古資料相一致,使用考古資料;如不一致,但該傳世文物經證明確定無誤,即可使用,比如傳世書畫作品等。4、圖像資料:如傳世書畫、墓葬壁畫等。例:可通過清明上河圖研究當時生活情境。 四、資料來源1、逐漸被重視:目前清代考古、工業考古等逐漸被學術界重視。2、研究難度大:類型學研究缺陷較大,這一時期考古地域性強,具有個性化;所處時代晚、地層淺,擾亂破壞

4、嚴重,解讀難度大;遺跡現象多樣化,研究、辨識難度大,特別體現在手工業方面;文獻資料繁雜。3、民族問題:少數民族與漢族相互影響,長時段、多民族的特點對明清物質文化面貌的形成有很大影響。4、考古學研究發展不平衡,如陶瓷以外的手工業研究較少。5、研究成果較漢(含漢)以前少,發表難度大。 五、宋元明考古與物質文化特點1、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新中國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方志出版社。2、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3、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文物博物館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4、徐蘋芳:中國歷史考古學論集(徐蘋芳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5、王巍:中國考古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6、齊東方:隋唐考古,文物出版社。7、宿白:漢唐宋元考古:中國考古學(下),文物出版社。8、秦大樹:宋元明考古,文物出版社。9、劉毅: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10、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