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Tel3601810(o)_第1页
刘同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Tel3601810(o)_第2页
刘同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Tel3601810(o)_第3页
刘同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Tel3601810(o)_第4页
刘同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Tel3601810(o)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刘同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系Tel 3601810 (o) 3607287 (lab) 3601840 (h) E-mail 助教: 刘烃海 3603383 王昱洁 3603383 李 琳 3607287课程简介 电路基本理论 电的应用,通过电路实现 讨论有关电路的 基本知识基本理论 电的特点1、是一种优良的能量形式 便于 转换 化学能 电能 机械能 电能 热能 电能 输送 控制 2、是一种良好的信息载体电的应用技术电力技术(强电) -电能的产生、输送、分配、拖动电子技术 (弱电) -电信号的获取、传输、变换、处理电路电的应用靠电路来实现电路:电器件构成的电流通路电器件: 电源- 电

2、池、发电机、 信号源、传感器、发射机 用电器-电炉、电灯、电动机 接收机 电传输设备和测量、控制装置 电子信息系统例:图1.3.1 (P7) 传感器信号预处理电路A/D转换计算机D/A转换控制显示物理世界电子信息系统例:图1.3.2 (P9)无线电接收机无线电发射机等幅RF振荡器音频信号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控制器被控对象给定值输入量输出量干扰开环控制系统例:220V调压器闭环控制系统方框图控制器被控对象给定值输入量输出量干扰测量元件偏差量反馈量闭环控制系统例:220V调压器放大器设定温度电动机电路及模型 电路理论建立在模型的基础上 电路模型由理想化元件组成 理想化元件: 1、表征在元件中所发生的

3、主要物理现象 2、理想化元件的物理特征,可以用严格的数学表达式描述例:电炉、电灯 电能的消耗现象-电阻元件 u = R I 电路理论电路模型电路行为实际电路分析综合建模设计电路理论专业学科课程设置 电路基本理论 线性电子线路 非线性电子线路 数字电路 集成电路设计 计算机原理电气工程师的:看家本领 面包和黄油第1章基尔霍夫定律 1.1电路元件及其表征 集中参数元件与电路1、元件端子:元件与电路其他部分连接的唯一途径。元件至少有2个端子。2、元件端对:任意两个端子构成一组端对。3、端子电流和端对电压4、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1)电流参考方向R12I I12 若 I = 2A ,表示实际电流方向与参

4、考方向(箭头)相同。若 I= -2A,表示实际电流方向与参考方向(箭头)相反。1 2 R或:4、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2)电压参考方向R12+ U - 若 U = 2V ,表示实际电压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 若 U= -2V,表示实际电压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R1 2 U12 U124、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关联参考方向R+ U 伏安关系:U = R I U = - R I 消耗功率: P = U I P = - U III R+ U 非关联参考方向1.2 电路的结构 例:图1.2ABFCDGE1234561.2 电路的结构 节点:元件端子之间的相互连接点(1、2、3、4、5、6) 支路:两个节点之间

5、的路径(1-A-2、2-B-3、1-C-5、4-D-5等) 回路: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 平面电路:1.2 电路的结构 例:图平面图:所有元件能布置在一个平面上 端线不交叉重叠1.3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在任意时刻,流入某节点的电流总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总和I1I2I3I4I1 + I3 = I2 + I4 在任意时刻,流入某节点的各电流代数和等于零。n I1 - I2 + I3 - I4 = 0Ii = 01.3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例:图中,已知 I1 = -5A I2 =2A I3 = 3A 求: I4 I1I2I3I4解:I1 - I2 + I3 - I4 = 0(-5)- (2)+ (3)

6、- (I4)= 0 I4 = - 4 A1.4 KCL 例:图1.7ABFCDGE123456任一高斯面的端线电流代数和为01.4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在任意时刻,沿任一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U=0 + U1 -+ U3 -U2+-U4+BC(从B 出发,顺时针饶向,)有 U1 U2 U3 + U4 = 0或 U1 +U2 + U3 U4 = 0 1.4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例:图中,已知 U1 = 5V U2 =4V U4 = -3V 求: U3 + U1 -+ U3 -U2+-U4+BC解:因 U1 U2 U3 + U4 = 0(5) (4) U3 +(-3)=0得 U3 = - 2 V 1.4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在任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