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实验基础知识_第1页
大物实验基础知识_第2页
大物实验基础知识_第3页
大物实验基础知识_第4页
大物实验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作业:作业:(2012(2012版新教材版新教材P35-36P35-36) 1(1)、()、(2););2(1)、()、(4)、()、(5);); 5(2)、()、(3)、()、(5);); 6;8; 10各班收齐作业,各班收齐作业,于第二周末前交上于第二周末前交上(4#箱)。箱)。 实验课上课地点:基础实验楼实验课上课地点:基础实验楼D区区教师姓名教师姓名: 张亚萍张亚萍联系方式:联系方式:手机)(手机)2关于大学物理实验预约关于大学物理实验预约一一.预约预约 点击中国石油大学主页点击中国石油大学主页教学院部教学院部选择选择理理学院学院进入学院主页就会看到下面的网

2、页。网进入学院主页就会看到下面的网页。网址址http:/:8080/MSET/login.asp二二.本学期要求本学期要求 从从18个实验项目中至少完成个实验项目中至少完成7个实验项目个实验项目(基础理论作业另算),期末完成课程总结。基础理论作业另算),期末完成课程总结。3 http:/:8080/MSET/login.asp4http:/:8080/MSET/login.asp5实验项目和上课时间安排实验项目和上课时间安排实验室房实验室房号号实实 验验 项项 目名称目名称开放时间开放时间D101直流电桥测电阻、热敏电阻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直流电桥测电阻、热敏电阻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制作星期一

3、星期一、二、三、二、三下午、晚上下午、晚上(3-93-9周)周)星期四星期四、五、六、五、六下午、晚上下午、晚上(10-1510-15周)周)D102/D103用扭摆法测量金属材料的转动惯量、模拟电冰箱制冷参数测用扭摆法测量金属材料的转动惯量、模拟电冰箱制冷参数测量量D105/D107气体绝热指数测量、电热法测量油品比热容气体绝热指数测量、电热法测量油品比热容D109/D111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落球法测量油品的粘滞系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落球法测量油品的粘滞系数数D113/D115动量守恒定律研究、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研究、验证牛顿第二定律D201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研究、用模拟

4、法测绘静电场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研究、用模拟法测绘静电场D202/D203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亥姆霍兹线圈磁场的亥姆霍兹线圈磁场的测量测量D205/D207分光计的调整与应用、光的等厚干涉现象研究与应用分光计的调整与应用、光的等厚干涉现象研究与应用D513/D515液体旋光率的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测量液体旋光率的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测量6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理论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理论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 误差理论与不确定度基础知识误差理论与不确定度基础知识 有效数字与几种数据处理方法有效数字与几种数据处理方法本次课主要内容本次课主要内容

5、7一一. .地位和作用地位和作用 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验基础课,而且具有广泛的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验基础课,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学生进行基础实验训练的重要应用性。大学物理实验是理工科学生进行基础实验训练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从事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起步。其目的是学实践性环节,是从事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起步。其目的是学习获得基本的实验知识,在习获得基本的实验知识,在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实验数据处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设计理和实验设计等方面受到较为系统和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等方面受到较为系统和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

6、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提高提高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和和创创新能力。新能力。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本课程将通过一年的时间训练更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本课程将通过一年的时间训练大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并初步具有完成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大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并初步具有完成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能力,为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的能力,为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关于大学物理实验课 81.1.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能力包括:实验构

7、思、设计、组织、进实验构思、设计、组织、进行;仪器的制作、安装、调试;数据的测量、行;仪器的制作、安装、调试;数据的测量、读取、记录、处理;结果的分析、表达、推理、读取、记录、处理;结果的分析、表达、推理、论断;报告的撰写与论文发表等。论断;报告的撰写与论文发表等。2.2.物理实验课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手段去发现问题、物理实验课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手段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每个要求学生在每个实验中必须做到实验中必须做到既动手、又动脑,既动手、又动脑,将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与实验技能很好地结合起来。93.物理实验的构思、实验方法

8、、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和测物理实验的构思、实验方法、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评定、数据处理方法等适用于一切实验。量结果的可靠性评定、数据处理方法等适用于一切实验。4.与中学物理实验的区别:与中学物理实验的区别:中学物理实验课以演示为主,加中学物理实验课以演示为主,加深对物理学概念的理解;大学物理实验课每人一套实验仪深对物理学概念的理解;大学物理实验课每人一套实验仪器,独立操作,独立测量,重点培养器,独立操作,独立测量,重点培养物理实验思想、实验物理实验思想、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技能与创新能力。5.本次课内容作为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本次课内容作为大学物理实验课的预备知识预备知识,对于顺

9、利完对于顺利完成该课程非常必要。本次理论课所讲的内容贯穿于整个实成该课程非常必要。本次理论课所讲的内容贯穿于整个实验课的始终,需要在后续的实验课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验课的始终,需要在后续的实验课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10二二.物理实验的分类物理实验的分类 1.1.观察物理现象的实验观察物理现象的实验( (演示实验演示实验) ) 2. 2.测量物理量的实验测量物理量的实验 3.3.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三三. .物理实验课的任务物理实验课的任务 1.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物理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提高培养提

10、高从事科学实验的素质从事科学实验的素质,严肃认真,遵守操作规程,严肃认真,遵守操作规程,爱护公物,相互协作,讲究科学方法,注意安全等科学习惯。爱护公物,相互协作,讲究科学方法,注意安全等科学习惯。 3.获得必要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获得必要的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书写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初步实自学能力、动手能力、书写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初步实验设计能力、验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等科学实验能力。等科学实验能力。大学物理实验课主要内容大学物理实验课主要内容11四四. .物理实验课的程序物理实验课的程序1.1.关于大学物理实验

11、预约关于大学物理实验预约 实行开放式教学、计算机管理、网上预约。实行开放式教学、计算机管理、网上预约。 中国石油大学(主页)教学院部理学院中国石油大学(主页)教学院部理学院 开放实验学习网站开放实验管理系统开放实验学习网站开放实验管理系统 重点浏览重点浏览学习网站学习网站内容有:内容有:使用说明、预约查询、上课须知、预使用说明、预约查询、上课须知、预约指南、预习辅导等等。约指南、预习辅导等等。 2.2.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必要性必要性) ),写出预习报告,列出数据记录表格。,写出预习报告,列出数据记录表格。(合格的预习报告可作为实验报告的前半部分)(合格的预习报告可作为实验报告的前半部分)3

12、.3.进行实验时,爱护实验仪器。实验完毕,教师检查数据。进行实验时,爱护实验仪器。实验完毕,教师检查数据。 实验地点:实验地点:基础实验楼基础实验楼D D区。区。4.4.课后完成实验报告,一周内交上。课后完成实验报告,一周内交上。 实验报告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实验报告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实验名称、实验目的、简要实验名称、实验目的、简要的实验原理计算公式必要的原理图、仪器设备型号量程级别等、实的实验原理计算公式必要的原理图、仪器设备型号量程级别等、实验内容和数据、数据处理过程、结果的评定及分析、问题讨论、验内容和数据、数据处理过程、结果的评定及分析、问题讨论、教教师签名的原始数据。师签名的原

13、始数据。 12五五.怎样写好预习报告怎样写好预习报告预习报告要求在正式实验前写好,内容包括预习报告要求在正式实验前写好,内容包括(1)实验名称)实验名称(不可缺少实验序号)不可缺少实验序号);(2)实验目的:说明本实验的目的;)实验目的:说明本实验的目的;(3)原理摘要:)原理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短的文字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短的文字扼要阐述实验原理,扼要阐述实验原理,切忌整篇照抄。力求做到图切忌整篇照抄。力求做到图文并茂,文并茂,图指原理图、电路图、光路图等。写出图指原理图、电路图、光路图等。写出实验所用的主要公式,说明式中各量的意义、单实验所用的主要公式,说明式中各量的意义、单位以及适

14、用条件等;位以及适用条件等;(4)实验器材:说明仪器设备型号量程级别等;)实验器材:说明仪器设备型号量程级别等;(5)实验内容与要求,遇到的问题及关键;)实验内容与要求,遇到的问题及关键;(6)设计好数据记录表格)设计好数据记录表格:(另起一页)(另起一页)。13六六. .物理实验课注意事项物理实验课注意事项 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预约,原则上每周约一个即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预约,原则上每周约一个即可。约了必做约了必做,记住密码。本学期至少做记住密码。本学期至少做7 7个,下学期至少个,下学期至少做做8 8个。本学期起多做不加分,取所有实验总成绩平均。个。本学期起多做不加分,取所有实验总成绩平均

15、。课程总结(课程总结(2-12-1)或论文()或论文(2-22-2)占)占1010。 1.1.认真预习(实验成绩分数由三部分组成:认真预习(实验成绩分数由三部分组成:预习、预习、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实验报告);); 2.2.按时到实验室上课;按时到实验室上课; 3.3.做实验时态度要严肃认真,积极思考;做实验时态度要严肃认真,积极思考; 4.4.操作仪器、联结线路必须按有关规程进行,人操作仪器、联结线路必须按有关规程进行,人为原因损坏仪器要赔偿;为原因损坏仪器要赔偿; 5.5.实验完毕应经教师检查数据、签字后,方可离实验完毕应经教师检查数据、签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开实验室。原始数据附在实验报

16、告后,不能丢失原始数据附在实验报告后,不能丢失 。 6.注意个人修养,衣帽整齐。注意个人修养,衣帽整齐。14七七. .几点说明几点说明l注册账号密码的使用期为一学期,每学期都必须重新注册注册账号密码的使用期为一学期,每学期都必须重新注册设定密码,注意保密并记牢,防止丢失或被他人窃取。由设定密码,注意保密并记牢,防止丢失或被他人窃取。由于密码原因导致的个人数据破坏,责任自负。于密码原因导致的个人数据破坏,责任自负。l“大学物理实验(大学物理实验(2-1)”中中“基础理论基础理论”为固定项目为固定项目(即基础理论课作业即基础理论课作业),由系统自动加入每人的预约项目),由系统自动加入每人的预约项目

17、中,无法删除,必做。中,无法删除,必做。l对于抄袭数据、实验报告、作业的同学,实验成绩记为对于抄袭数据、实验报告、作业的同学,实验成绩记为“抄袭抄袭”字样,一经输入系统将自动锁定,其他教师无法字样,一经输入系统将自动锁定,其他教师无法更改,并将自动识别采取相应惩罚措施,严重影响期末成更改,并将自动识别采取相应惩罚措施,严重影响期末成绩。绩。15一一. .测量测量(Measurement) 在科学研究和实验过程中,一切物理量都是通过测量获得在科学研究和实验过程中,一切物理量都是通过测量获得的,测量是物理实验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手段。的,测量是物理实验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手段。 1.1.定义:定义:利

18、用仪器确定待测量大小的过程。利用仪器确定待测量大小的过程。 2.2.分类:分类: (1 1)按照测量结果获得方式不同,)按照测量结果获得方式不同,测量可分为测量可分为直接测量和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间接测量。直接测量:直接测量:用测量仪器或仪表直接读出测量值的测量。如:用用测量仪器或仪表直接读出测量值的测量。如:用米尺测量长度、用秒表测时间。米尺测量长度、用秒表测时间。间接测量:间接测量:由若干个直接测量量经过一定函数运算获得的测量。由若干个直接测量量经过一定函数运算获得的测量。如:用单摆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公式为如:用单摆实验测量重力加速度,公式为误差理论与不确定度基础知识误差理论与不确定度基础

19、知识直接测量量是直接测量量是L L和和 T T,间接测量量是,间接测量量是g224TLg16(2 2)按测量次数分为:按测量次数分为:单次测量单次测量和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单次测量单次测量:对待测量测量了一次。对待测量测量了一次。多次测量多次测量: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待测量测量次数较多,一般多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对待测量测量次数较多,一般多 于于5 5次。次。为使测量结果准确,减小随机误差,一般要进行多次测量。为使测量结果准确,减小随机误差,一般要进行多次测量。单次测量的情况:单次测量的情况: (1)精度要求不高时(如体检称体重、测身高);仪器精密度)精度要求不高时(如体检称体重、测身高);仪器

20、精密度较低,多次测量数据相同;较低,多次测量数据相同;(2)无法进行多次测量时(对地震过程的测量);)无法进行多次测量时(对地震过程的测量);一个测量值(数据)不同于一个数值,必须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一个测量值(数据)不同于一个数值,必须由数值和单位两部分组成,两者缺一不可,一个数值有了单位才具有物理意义,才可组成,两者缺一不可,一个数值有了单位才具有物理意义,才可以被称为物理量。单位通常采用国际单位制。以被称为物理量。单位通常采用国际单位制。测量的四要素:测量的四要素:测量对象、测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准确度。测量对象、测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准确度。17二二. .误差(误差(Error) 测

21、量结果的可靠性到底有多大,影响测量结果和客观真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到底有多大,影响测量结果和客观真值之间产生差异的因素有那些?这就是值之间产生差异的因素有那些?这就是“误差与不确定度理论误差与不确定度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所要研究的问题。误差与不确定度理论是解决测量过程中的误误差与不确定度理论是解决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分析和测量结果可靠性评定等问题差分析和测量结果可靠性评定等问题的一门学问。的一门学问。物理量在客观上具有确定的数值,不随测量方法改变的量值,物理量在客观上具有确定的数值,不随测量方法改变的量值,称为称为真值。真值。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实验方法和实验设备的不完善,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实验方法和

22、实验设备的不完善,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受人们认识能力所限等,测量所得数据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受人们认识能力所限等,测量所得数据和被测量的客观真值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在数值上和被测量的客观真值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在数值上表现为误差。表现为误差。. .误差的定义误差的定义 误差测量值真值误差测量值真值 18几点说明:几点说明:(1)误差是普遍存在的误差是普遍存在的(或者说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或者说任何测量都存在误差),误差存在于一切测量之中误差存在于一切测量之中误差公理误差公理。(2)误差可正可负误差可正可负。它的正负取决于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它的正负取决于测量值偏离真值的方向。方

23、向。(3)误差的具体大小是不可知的误差的具体大小是不可知的。真值:真值:在某一时刻、在某一时刻、位置或状态下,某量的客观值或实际值,位置或状态下,某量的客观值或实际值,它是一个理想它是一个理想的概念,的概念,测量值永远不是真值,真值一般是不可知的,测量值永远不是真值,真值一般是不可知的,特殊情况下是已知的(理论真值、约定真值、相对真值特殊情况下是已知的(理论真值、约定真值、相对真值等)。根据误差的定义,误差是无法求得的。通常用等)。根据误差的定义,误差是无法求得的。通常用 x 作为作为真值的最佳估算值称为近真值。作为作为真值的最佳估算值称为近真值。19. .误差的分类误差的分类 根据误差的性质

24、,分为根据误差的性质,分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粗大误差(1 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 ,大大小和符号保持恒定或随条件改变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其小和符号保持恒定或随条件改变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其特征是特征是确定的规律性。确定的规律性。 零点差零点差将摆球简化为将摆球简化为质点,存在系质点,存在系统误差统误差20按照测量者掌握的程度按照测量者掌握的程度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可分为可分为已定系统误差已定系统误差:大小和符号可以确定的系统误差。大小和符号可以确定的系统误差。如千分尺和电表如千分

25、尺和电表的零点差,可引入修正量修正。的零点差,可引入修正量修正。未定系统误差未定系统误差:大小、符号或大小与符号不能确定,只能估计出大大小、符号或大小与符号不能确定,只能估计出大小变化范围的系统误差。一般只能给出它的限值或范围。如表级误小变化范围的系统误差。一般只能给出它的限值或范围。如表级误差(电压表、电流表等)。难以作出修正,只能估算,尽量减小。差(电压表、电流表等)。难以作出修正,只能估算,尽量减小。 无论哪种系统误差,无论哪种系统误差,根据其特点可知根据其特点可知不可不可能通过多次测量来减能通过多次测量来减小或消除误差。小或消除误差。注意消除零点差注意消除零点差零线在准线上方或下方零线

26、在准线上方或下方21 (2 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在同一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物理量时,误差的绝对一物理量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知的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误差,即误差时式变化的误差,即误差时大时小、时正时负,大时小、时正时负,“无无法预测法预测”。随机误差的特随机误差的特点就是:点就是:随机性。随机性。无规律无规律可循吗?可循吗? 对大量的事件的统计结果对大量的事件的统计结果 随机误差正态分布曲线随机误差正态分布曲线 上图说明随机误差具有如下特点:上图说明随机误差具有如下特点:(1 1)单峰性单峰性:(绝对值小,概率大)(绝对值小,概率大)(

27、2 2)对称性对称性:(正负误差概率相同)(正负误差概率相同)(3 3)有界性有界性:(误差绝对值在一定范围内)(误差绝对值在一定范围内)(4 4)抵偿性)抵偿性:(测量值误差的算术平均值(测量值误差的算术平均值 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于零)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于零)误差误差概率密度概率密度22 (3 3)粗大误差(粗差)粗大误差(粗差)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仪器工作失常,或观测者疲劳、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仪器工作失常,或观测者疲劳、大意等因素造成的误差,如读取数据、记录数据发生的错误等。大意等因素造成的误差,如读取数据、记录数据发生的错误等。这种误差性质上与以上两种误差不太一样,属于测量坏

28、值,一这种误差性质上与以上两种误差不太一样,属于测量坏值,一旦发现,应及时剔除旦发现,应及时剔除。 研究误差的意义主要在于研究误差的意义主要在于(1 1)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其产生原因,以减小误差;正确认识误差的性质,分析其产生原因,以减小误差;(2 2)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得)正确处理测量和实验数据,合理计算所得结果,以便得到更接近真值的数据;到更接近真值的数据;(3 3)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或选用仪器,采用适当的)正确组织实验过程,合理设计或选用仪器,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在最经济的条件下得到理想的结果。测量方法,在最经济的条件下得到理想的结果。23根据误

29、差的来源(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根据误差的来源(产生的原因)可分为: 仪器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人为误差等仪器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人为误差等。3.3.误差的表示形式误差的表示形式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1)绝对误差绝对误差( Absolute error ) 被测量的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或者为被测量的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或者为用绝对大小给出用绝对大小给出的误差为该量的绝对误差。简称的误差为该量的绝对误差。简称误差。误差。绝对误差绝对误差= =测量值测量值- -真值真值0 xx24说明:说明:一般所说的误差就是绝对误差;一般所说的误差就是绝对误差

30、;绝对误差具有确定的大小、计量单位和绝对误差具有确定的大小、计量单位和“+”、“-”号。反映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与方向,通常用号。反映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与方向,通常用于同一量级同种量的测量结果的误差比较。于同一量级同种量的测量结果的误差比较。 绝对误差数值大小与所取单位有关。绝对误差数值大小与所取单位有关。(2 2)相对误差)相对误差 (Relative error) 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的比值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的比值(Er)。相对误差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绝对误差/ /真值真值 0 xEr25说明:说明:相对误差是一个比值,其数值与被测量所相对误差是一个比值,其数值与被测量所取单位无关,

31、因而是无名数(即无量纲数),通取单位无关,因而是无名数(即无量纲数),通常用百分数常用百分数“%”表示。表示。 对于相同的被测量,绝对误差可以评定其测量对于相同的被测量,绝对误差可以评定其测量精度的高低,对于不同被测量以及不同的物理量,精度的高低,对于不同被测量以及不同的物理量,采用相对误差来评定较为确切。采用相对误差来评定较为确切。(3)引用误差引用误差(Fiducial error)绝对误差与测量范围上限(或量程)的比值。绝对误差与测量范围上限(或量程)的比值。引用误差引用误差= =绝对误差绝对误差/ /测量范围上限测量范围上限 mmxr26说明:说明: 引用误差适用于具有引用误差适用于具

32、有连续刻度连续刻度和和多挡量程多挡量程的测量的测量仪器的误差。去掉仪器的误差。去掉%和和后为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后为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级。一般电工仪表常按引用误差的大小来确定准确级。一般电工仪表常按引用误差的大小来确定准确度等级。度等级。 对于符合某一等级对于符合某一等级S S的仪表的仪表: :利用这一点可以检验仪器是否合格。利用这一点可以检验仪器是否合格。三三. .精度(精度(Trueness)精度精度又称为精确度,用来描述测量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它又称为精确度,用来描述测量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它是一个定性概念,只能讲高低不能用数值大小表示是一个定性概念,只能讲高低不能用数值大小表示 。S

33、%引引用用误误差差27精度主要分为精度主要分为1.1.精密度精密度(precision) 用来描述测量结果中用来描述测量结果中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的影响(大小)程度,的影响(大小)程度,即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各即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各测量值测量值之间之间的接近程度。的接近程度。 2.2.准(正)确度准(正)确度(Validity) 用来描述测量结果中用来描述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大小程度。表示的大小程度。表示测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之间的接近程度。3.3.精确度精确度(Accuracy) 测量结果中,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系

34、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综合,即精密的综合,即精密准确程度。它表示对同一被测量进行重复测量时,准确程度。它表示对同一被测量进行重复测量时,所有所有测量值与真值测量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和的接近程度和各测量值之间各测量值之间的接的接近程度。近程度。28例如:例如:用射击打靶来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射击打靶来描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a)精密度低,准确度低,即精确度低;)精密度低,准确度低,即精确度低; (b)准确度低,精密度高;)准确度低,精密度高; (c)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即精确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高,即精确度高。一般希望得到精确度高的实验结果。一般希望得到精确度高的实验结果。29测量要回答两个问题(测量

35、的目的)测量要回答两个问题(测量的目的) 测量结果的最佳值和可信程度测量结果的最佳值和可信程度 即测量结果包括:即测量结果包括:量值大小测量的可靠性。量值大小测量的可靠性。 通常用算术平均值作为真值的最佳估计值(近真值)通常用算术平均值作为真值的最佳估计值(近真值) 直接测量值为直接测量值为x1,x2,.xn,其中,其中n为测量次数,可以为测量次数,可以证明,证明,当当n n趋于很大时,算术平均值趋于真值。趋于很大时,算术平均值趋于真值。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回答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回答“测量值的可信程度测量值的可信程度”问题。问题。引入引入“不确定度不确定度”概念概念。niixnx1130四四. .不

36、确定度(不确定度(uncertainty) 不确定度是用来评定测量质量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指标,国不确定度是用来评定测量质量的一个及其重要的指标,国内外,在计量、检测、工业、商业、外贸等领域已逐渐采用不内外,在计量、检测、工业、商业、外贸等领域已逐渐采用不确定度取代标准误差来表示测量结果的质量。确定度取代标准误差来表示测量结果的质量。定义:定义:由于测量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而对测量值不能肯定或可疑的程度,是表征合理赋误差的存在而对测量值不能肯定或可疑的程度,是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一个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一个参数参数。1.1.不确定度的含义不确定度的含义 不确定度是表示测量值所处的一个范围,或者

37、说,表示由于测不确定度是表示测量值所处的一个范围,或者说,表示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量误差的存在,真值以一定的概率落于以下的区间中:真值以一定的概率落于以下的区间中: u,uxux68.3%P 真值真值一般得不到,只能给出真值所处的一个范围。一般得不到,只能给出真值所处的一个范围。P是是包含真值的概率。包含真值的概率。31. .不确定度的分类及评定方法不确定度的分类及评定方法按照评定方式,分为两类:按照评定方式,分为两类:A A类分量、类分量、B B类分量。类分量。(1 1) A A类分量评定:类分量评定:用统计方法计算的分量,由于这一特点又用统计方法计算的分量,由于这一特点又称为统计不确定度,表

38、示符号为称为统计不确定度,表示符号为 。对于多次测量值对于多次测量值x x1 1,x,x2 2.x.xn n,根据国际计量局的建议,根据国际计量局的建议,A A类分量类分量用平均值的标准差来表示,即计算公式为用平均值的标准差来表示,即计算公式为)1()(12nnxxSuniixA上式中上式中n n 为测量次数,为测量次数,x为算术平均值称为称为x xi i的残差的残差。)(xxiAu32(2 2)B B类评定:类评定:用非统计方法评定的分量,用符号用非统计方法评定的分量,用符号u uB B表示。表示。B B类不确定度分量无法用统计方法评定,但可以用有关信息估类不确定度分量无法用统计方法评定,但

39、可以用有关信息估计来评定,也可以由极限误差求出。如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计来评定,也可以由极限误差求出。如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这类分量通常用估算的方法求得。首先分析误差的来源,估计这类分量通常用估算的方法求得。首先分析误差的来源,估计出误差的极限值,出误差的极限值,(3 3)合成不确定度)合成不确定度若测量结果同时含有不确定度若测量结果同时含有不确定度A A类分量和类分量和B B类分量时,则合成标准类分量时,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不确定度为根据需要,有时需要求出扩展不确定度根据需要,有时需要求出扩展不确定度U U 上式中上式中 在统计学上称为置信因子(置信系数)。一般情在统计学上称为置信因子(置信

40、系数)。一般情况下,极限误差主要以仪器误差为主。况下,极限误差主要以仪器误差为主。22BAcuuu3/仪仪Bu3 实验中,一般精度要求不高时,包含(置信)因子实验中,一般精度要求不高时,包含(置信)因子k k取取2 23 3。ckuU 33(4 4)相对不确定度)相对不确定度为表示测量结果的相对好坏,在测量结果中一般要表示出相对不确为表示测量结果的相对好坏,在测量结果中一般要表示出相对不确定度。相对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为定度。相对不确定度的计算公式为%100 xuucr3.3.几点说明:几点说明:(1 1)不确定度与误差的关系:)不确定度与误差的关系: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既相区别又相联系。误差误差

41、-定性地描述理论和概念定性地描述理论和概念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给出具体的数值或进行定量计算及分析给出具体的数值或进行定量计算及分析 不确定度和误差的区别不确定度和误差的区别: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可正可负。由于真值一般是未知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可正可负。由于真值一般是未知数,因此,误差一般是不能得到,只有用约定真值代替真值,数,因此,误差一般是不能得到,只有用约定真值代替真值,得到误差的估计值。得到误差的估计值。不确定度总是取不为零的正值,可以具体计算和评定。不确定度总是取不为零的正值,可以具体计算和评定。34(2 2)A A类分量和类分量和B B类分量类分量-按照评定方法来分类,地位平等

42、,按照评定方法来分类,地位平等, 它们都基于概率分布,均用方差或标准差表征,称为它们都基于概率分布,均用方差或标准差表征,称为标准不确定标准不确定度。度。避免了由于误差之间界限不绝对,在判断与计算时不易掌握避免了由于误差之间界限不绝对,在判断与计算时不易掌握的缺点。的缺点。注意:注意:A A类分量类分量随机误差;随机误差;B B类分量类分量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3 3)不能用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而已知系统误差估计)不能用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而已知系统误差估计值时,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已修正的测量结果。值时,可以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得到已修正的测量结果。(4 4)不确定度的

43、统计意义:)不确定度的统计意义: 被测量值的真值落在区间被测量值的真值落在区间 内的概率为内的概率为68.3置置信概率信概率。一般情况下不确定度的大小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一般情况下不确定度的大小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不确定度小的测量结果比较靠近真值,可靠性高,可信赖程度,不确定度小的测量结果比较靠近真值,可靠性高,可信赖程度高,使用价值高,反之则低。度高,使用价值高,反之则低。(5 5)误差理论是估算不确定度的基础,不确定度是误差理论的补)误差理论是估算不确定度的基础,不确定度是误差理论的补充。充。,xu xu35五五. .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1.1.最佳值计算最佳

44、值计算用算术平均值作为直接测量量的最佳估计值,设测量值为用算术平均值作为直接测量量的最佳估计值,设测量值为x x1 1, ,x x2 2.x xn n,算术平均值可表示为,算术平均值可表示为niixnx112.2.不确定度评定不确定度评定 (1 1)多次测量情形)多次测量情形A A类评定:类评定: 当对某一物理量当对某一物理量x x作作n n次等精度的独立测量时,得一测量次等精度的独立测量时,得一测量列列x x1 1、x x2 2x xn n,则有,则有)1()(12nnxxSuniixA36B B类评定:类评定:3仪仪BuB B类分量只考虑仪器误差类分量只考虑仪器误差, ,这是一种符合实际的

45、简化处理方法。这是一种符合实际的简化处理方法。合成不确定度为合成不确定度为:22BAcuuu(2 2) 单次测量的情形单次测量的情形单次测量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为多次测量。有时因条件所限不可单次测量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为多次测量。有时因条件所限不可能进行多次测量,或者由于仪器精度太低,多次测量结果相同,能进行多次测量,或者由于仪器精度太低,多次测量结果相同,没有必要进行多次测量,或由于对测量结果的精度要求不高,没没有必要进行多次测量,或由于对测量结果的精度要求不高,没有必要进行多次测量。这时不能按上式评定有必要进行多次测量。这时不能按上式评定A A类不确定度分量,类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中只包

46、括仪器误差一项,即合成不确定度中只包括仪器误差一项,即3cu仪仪37测量结果的表示:测量结果的表示:六六.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间接测量的数据处理设设y为某一间接测量量,为某一间接测量量,x1,x2,xk为直接测量量,为直接测量量,k表示表示直接测量量的个数,它们之间满足关系式直接测量量的个数,它们之间满足关系式%)3 .68(puxxc单位)%100 xuucr),(21kxxxfy各直接测量量的结果为:各直接测量量的结果为:uxx111uxx222 uxxkkk38 1.1.间接测量的最佳值为间接测量的最佳值为xxxkfy21, 2. 2.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合成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合成 间接测量

47、量间接测量量y y与与K K个直接测量量有关,直接测量量的误差必个直接测量量有关,直接测量量的误差必然也对然也对y y有影响,即有影响,即y y的不确定度由的不确定度由k k个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个直接测量量的不确定度决定,由统计理论可推出决定,由统计理论可推出1222222212221( )()().()()kicxxxkkxiifffu yuuuxxxfux39式中式中 及及 (i1,2,k)称为传播)称为传播系数。系数。对于加减运算函数,先求对于加减运算函数,先求u uc c;对于乘除运算函数先求;对于乘除运算函数先求u ur r比较比较简单。简单。于是测量结果可以表示为于是测量结果可以

48、表示为 (p=?) 单位))(yuyyc%100)(yyuucr2221212( )lnlnln()(). ()crkku yfffuuuuyxxxixfixf ln40七七. .测量数据处理步骤总结测量数据处理步骤总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只需掌握三个公式,简化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只需掌握三个公式,简化方案)(1 1)先计算)先计算A A类不确定度分量类不确定度分量)1()(12nnxxSuniixA (2 2)针对所用仪器特点,先计算仪器的极限误差(或查表),针对所用仪器特点,先计算仪器的极限误差(或查表),再计算再计算B B类不确定度分量。类不确定度分量。(3 3)计算合成不确定度)计算

49、合成不确定度(单次测量不计算单次测量不计算)22BAcuuu3仪仪Bu41(4)写出直接测量结果表示写出直接测量结果表示: :(6)利用传播公式求利用传播公式求u uc c或或u ur r;(7)写出最终的结果表示:写出最终的结果表示: (p=?)(5)计算间接测量量的最佳值:计算间接测量量的最佳值:y%)3 .68(puxxc单位)%100 xuucr单位))(yuyyc%100)(yyuucr42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数据处理应用举例(见教材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数据处理应用举例(见教材P1920及及P2123)八八.电表与电阻箱不确定度的计算电表与电阻箱不确定度的计算1.1.电表不确定度的计算电表不

50、确定度的计算级别级别: :表示电表的准确程度,或测量误差的大小表示电表的准确程度,或测量误差的大小,常用电表的常用电表的级别有级别有0.1, 0.2, 0.5, 1.0, 1.5, 2.5等,级别数越小等,级别数越小,说明电表说明电表测量精度越高。测量精度越高。用用仪仪表示电表的极限误差,计算公式为表示电表的极限误差,计算公式为100级别电表量程仪43其不确定度其不确定度B B类分量为类分量为 3仪仪Bu相对不确定度为 %1003100%100电表指示值级别电表量程电表指示值Bruu由此得出电表量程的选择原则由此得出电表量程的选择原则: :在测量时在测量时, ,使电表的指示使电表的指示值尽量接

51、近而不超过满刻度值尽量接近而不超过满刻度。使用电表注意事项使用电表注意事项(1 1)根据所测电学量)根据所测电学量, ,正确选择电表;正确选择电表;(2 2)正确选择电表的量程;)正确选择电表的量程;(3 3)区分电表的正负极)区分电表的正负极( (交流电表无此限制交流电表无此限制) );(4 4)读数方法要正确;)读数方法要正确;(5 5)电表的放置要得当。)电表的放置要得当。442.2.电阻箱不确定度的计算电阻箱不确定度的计算电阻箱的内部结构电阻箱的内部结构计算方法举例如下:计算方法举例如下:4546电阻箱接线柱用法电阻箱接线柱用法注意小电阻接线柱注意小电阻接线柱 0-0.9 0-9.9

52、0-0.9 0-9.9 (见上页图示)(见上页图示)目的:减小使用小电阻时电阻箱旋钮簧片接点处的接触误差目的:减小使用小电阻时电阻箱旋钮簧片接点处的接触误差另一种计算方法:另一种计算方法: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出电阻箱的极限误差根据下面公式计算出电阻箱的极限误差公式中公式中m m为电阻箱旋钮的个数为电阻箱旋钮的个数电阻箱级别及常数表电阻箱级别及常数表)%(RmbaR仪级别a0.020.050.10.2常数b0.547有效数字与几种数据处理方法有效数字与几种数据处理方法一一.有效数字有效数字1.1.有效数字的概念:有效数字的概念:正确表达某物理量数值和精度的一个正确表达某物理量数值和

53、精度的一个近似数近似数。准确数字准确数字+ +可疑数字可疑数字(有且仅有一位可疑数字)。(有且仅有一位可疑数字)。有效数字最后一位是误差所在位。有效数字最后一位是误差所在位。测量长度举例:测量长度举例:用米尺测某一长度用米尺测某一长度, 得得2.48cm2.48cm, 或或2.47, 2.49cm2.47, 2.49cm也可以。也可以。48正确理解有效数字概念,注意弄懂以下几个问题正确理解有效数字概念,注意弄懂以下几个问题(几点说明)几点说明)(1 1)有效数字的多少与测量仪器的精度有关。)有效数字的多少与测量仪器的精度有关。 例: 0.0302 3位 0.003000 4位 (小数点后的零不

54、能省去)(2 2)非零前面的)非零前面的0 0不是有效数字,中间和后面的不是有效数字,中间和后面的0 0是有效数字。是有效数字。 测一钢测一钢球直径球直径 最小刻度:最小刻度: 1mm 精度精度1/50mm 0.01mm 测量结果:测量结果: d=3.0mm=0.30cm d=3.00mm d=3.000mm 有效数字:有效数字: 2位位 3 位位 4 位位(3 3)进行单位换算时,有效数字的位数不要改变。)进行单位换算时,有效数字的位数不要改变。 例:地球半径例:地球半径 6371Km6371Km6.3716.37110106 6m m49(4 4)关于估读问题)关于估读问题 多数仪器的测量

55、数据要有一位是估读的,即最末一位。多数仪器的测量数据要有一位是估读的,即最末一位。 如:如: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物理天平,千分尺,水银柱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物理天平,千分尺,水银柱温度计等。温度计等。 下列仪器读数时没有估读:下列仪器读数时没有估读:数字显示仪器仪表(电压表、数字显示仪器仪表(电压表、电流表、毫秒计等)、游标卡尺、电阻箱电流表、毫秒计等)、游标卡尺、电阻箱等。等。50 2.2.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07 .149726 .142357. 243 .12 1.34.892.5368.4(1)准确数字与准确数字相运算,其结果为准确数字;)准确数字与准确数字相运算

56、,其结果为准确数字;(2)准确数字与可疑数字或可疑数字与可疑数字相运算,)准确数字与可疑数字或可疑数字与可疑数字相运算,其结果为可疑数字;其结果为可疑数字;(3)运算中遇到一些常数,需要几位就取几位;)运算中遇到一些常数,需要几位就取几位;(4)可疑数字一般取一位。)可疑数字一般取一位。513.3.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有效数字位数的取法测量结果不确定度有效数字位数的取法 一般来说,一般来说,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取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取12位位,特别特别是首位大于是首位大于3 3时,只取时,只取1 1位即可。位即可。 测量结果有效数字的末位(可疑数字)要与不确定度所在测量结果有效数字的末

57、位(可疑数字)要与不确定度所在位对齐。位对齐。 相对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一般取相对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一般取1 12 2位。位。例: y=3.850250.0331 m () 应为 y=3.850.03 m*有效数字不能多,也不能少。有效数字不能多,也不能少。*从仪器读取数据时,不要少读有效数字。从仪器读取数据时,不要少读有效数字。*计算结果不要多写有效数字计算结果不要多写有效数字。(比如使用计算器得到的结果)比如使用计算器得到的结果)注意:注意:52二二.列表法列表法 将测量数据列成表格的形式。将测量数据列成表格的形式。列表法是实验中常用的记录列表法是实验中常用的记录数据、表示物理量之间关系的一

58、种方法。数据、表示物理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优点:直观、简单明了、简洁。优点:直观、简单明了、简洁。要求:要求:(1 1)用圆珠笔或钢笔,不要用铅笔。)用圆珠笔或钢笔,不要用铅笔。 (2 2)有效数字、单位等正确。)有效数字、单位等正确。 (3 3)注明表头名称。)注明表头名称。 (4 4)必要的说明写在表格以外。)必要的说明写在表格以外。列表法举例列表法举例预习时也要画出数据表格预习时也要画出数据表格 ! !注:电压表量程注:电压表量程 7.5V 精度等级精度等级 1.0 ,电流表量程,电流表量程 50mA 精度等级精度等级 1.0表表1 伏安法测伏安法测100 电阻对应数值表电阻对应数值表

59、 2012/2/553三三.作图法作图法 1.1.作图法的优点:作图法的优点:(1 1)能够)能够直观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直观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 2)可以从图上用内插和外推的方法求得实验点以外的其他点。)可以从图上用内插和外推的方法求得实验点以外的其他点。(3 3)其他作用:其他作用:对实验中出现的粗差作出判断,发现后马上剔除;对实验中出现的粗差作出判断,发现后马上剔除;具有取平均、减小随机误差的作用具有取平均、减小随机误差的作用。按直线规律变化的作图法举例按直线规律变化的作图法举例图1 测量100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图1 测量100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0123456010203040

60、50I/mAU/V图例:伏安特性曲线图例:伏安特性曲线54. .作图规则(要求)作图规则(要求)(1 1)选择合适的坐标比例、原点位置。)选择合适的坐标比例、原点位置。(2 2)写明图号、图名(合适的位置)、坐标轴代表的物理)写明图号、图名(合适的位置)、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单位、数量级等。量、单位、数量级等。(3 3)描点:不能只用)描点:不能只用“”,应该用,应该用,+ +,等比较等比较明显的标识符号。明显的标识符号。正确选择坐标轴比例正确选择坐标轴比例坐标轴比例不合适坐标轴比例不合适合适合适553 3作图法的应用作图法的应用 (1 1)判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判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示法。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