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总结1,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这里都是指“瞬时”,一般“瞬时”两个字都省略掉)。这里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二位移/时间平均速率二路程/时间平均速度的大小W平均速率(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2 .加速度:aU0a,v同向加速、tt反向减速其中v是速度的变化量(矢量),速度变化多少(标量)就是指一V的大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率,就是,即a。(理论上讲矢量对时间的变化t率也是矢量,所以说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a,不过我们现在一般不说变化率的方向,只是谈大小:速度变化率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速度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快
2、慢就是加速度的大小;第三章:3 .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常用的3个公式(括号中为初速度V00的演变j(1)速度公式:VtVoat(Mat)(2)位移公式:sVot-at22(2)中间位置的速度:vs/2(3)逐差相等:s s2 sls3 s2Sn Sn 1 aTI这个就是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的基本原理。相等时间内相邻位移差为一个 定值m如果看到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相等 的时间,以及通过的位移,就要想到这个关 系式:可以求出加速度,一般还可以用公式 (1)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4)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5,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分析如果一开始,规定了正方向,把匀减速 运动的加速度写成负值,那
3、么公式就跟之前 的所有公式一模一样。但有时候,题目告诉 我们的是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如:汽车 以a=5m/s2的加速度进行刹车。这时候也可 以不把加速度写成负值,但是在代公式时得 进行适当的变化。(a用大小)速度:vt vo at1 o包移:s v0t at22(s1at2)2(3)课本推论:Vt2v022as(y22as)(4)平均速度:v上(这个是匀变速2直线运动才可以用)还有一个公式v(位移/时间),这t个是定义式。对于一切的运动的平均速度都以这么求,不单单是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也可以(例:跑操场一圈,平均速度为0)。(5)位移:s血_24.匀变速直线运动有用的推论(一般用于选择、填空)
4、(1)中间时刻的速度:Vt/2上当Vo2此公式一般用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求某点的速度(或类似的题型)。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推论:Vo2v;2as(就是大的减去小的)虽然算出结果差不多,但是明显不合规范)2特别是求刹车位移:直接so纹,算起来2a很快。以及求刹车时间:to包a这里加速度只取大小,其实只要记住加速用“+”,减速用“-"就可以了。牛顿第二定律经常这么用。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实验步骤:关键的一个就是记住:先接通电源,冉放小车。一京圮计算:一般就是求加速度a,及某点的速度v。T为每一段相等的时间问隔,一般是0.1s。(1)逐差法求加速
5、度如果有6组数据,则取两个比较远的点,则a上。t2t17.自由落体运动只要说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就知道了两个已知量:vo0(1)最基本的三个公式(2)自由落体运动的一些比例关系8,追及相遇问题(1)物理思路有两个物理,前面在跑,后面在追。如果前面跑的快,则二者的距离越来越大;如果后面追的快,则二者距离越来越小。所以速度相等是一个临界状态,一般都要想把速度相(S4S5S6)(SiS2S3)等拿来讨三12.3827.87*2(3T)如果有4组数据,则a(S3S4)(、S2)2(2T)例:)由零开,加速,后匀速。则速度相等77.40图2-5近。刖血始匀面的时,能追上就如果是奇数组数据,则撤去第一组
6、或最后一组就可以。(2)求某一点的速度,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即追上;如果追不上就追不上,这时有个最小距离。例:前面匀减速,后面匀速。则肯定追的上,这时候速度相等时有个最大距离。VnSnSn12T相遇满足条件:S2、L(后面走的位比如求A点的速度,则VaSOASAB2T(3)利用v-t图象求加速度a这个必须先求出每一点的速度,再做v-t值得注意的就是作图问题,根据描绘的这些点做一条直线,让直线通过尽量多的点,同时让没有在直线上的点均匀的分布在直线两侧,画完后适当向两边延长交于y轴。那么这条直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的方法就是在直线上(一定是直线上的点,不要取原来的数据点。因为这
7、条直线就是对所有数据的平均,比较准确。直接取数据点移S2等于前面走的位移S1加上原来的间距L,即后面比前面多走L,就赶上了)总之,把草图画出来分析,就清楚很多。这里注意的是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前面刹车,后面匀速的。不能直接套公式,得判断到底是在刹车停止之前追上,还是在刹车停止之后才追上。例题:一辆公共汽车以12m/S的速度经过某一站台时,司机发现一名乘客在车后L=8m处挥手追赶,司机立即以2m/S2的加速度刹车,而乘客以v1的速度追赶汽车,当(1) v1=5m/S(8.8s)(2) v1=10m/S(4s)则该乘客分别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2)数学公式d3画求解数学公式就是由S26L,列出
8、表达式,代入数值,解一个(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2)1mol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NA6.021023mol1关于时间t的一元二次方程。根据进行判断:如果>0,则有解,可以相遇二次;二0,刚好相遇一次;<0,说明不能相遇。求出t即求出相应的相遇时间。1. “追及”、“相遇”的特征2. “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3.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04.2.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5. (1)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6.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
9、,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7.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问的关联方程8. (4)联立方程求解9. 3.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0. (1)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I可关系和位移关系。11. (2)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12. 4.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13. (1)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14. (2)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3)对微
10、观量的估算: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空间看成立方体)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a.分子质量:m分子体积:vVmolNa嘤NaMmolMINAMmolNab.MNaVmol/NaVmol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问有问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越明显15.选彳33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分子动理论察到的。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
11、;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造成。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所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在图1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
12、象横坐标%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ro的数量级为1010m,相当于r。位置叫做平衡位置。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L'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4、温度:宏观上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的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Tt273.15K5、内能分子动能: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而具有的能。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每个分子都有分子动能,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每个分子动能大小不同并且时刻在变化,热现象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个别分子动能没有意义。所有分子的动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动能,温度是
13、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分子势势能增加当rr。时,分子力为斥力,当r减少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是能增加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rr。时分子势能最小)物体的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内能的决定因素:温度,物质的量,体积(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取决于温度)二、气体6、气体实验定律玻意耳定律pVC(C为常量)一等温变化图象表
14、达:pV查理定律:pC(C为常量)一等容变化图象表达:pV盖吕萨克定律:幸C(C为常量)一等压变化图象表达:VT7、理想气体宏观上:严格遵守三个实验定律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实验气体可以看成理想气体微观上: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理想气体的方程:卫VCT8、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大量分子频繁的撞击器壁的结果影响气体压强的因素:气体的平均分子动能(温度)分子密集程度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体积)三、物态和物态变化9、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非晶体:外观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J定的熔点,一些物理/i
15、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晶体与非晶体并不0厂是绝对的,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k(石英一玻璃)单晶体多晶体T果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颗粒,这样的晶体就是单晶体(单晶硅、单晶错)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小品体排列而成,这样的物体叫做多晶体,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仍有确定的熔点。11、表面张力当表面层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时,分子间距比内部大,表面层的分子表现为引力。12、液晶第一类永动机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分子排列有序,各向异性,可自由移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符号+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从外界吸热系统内能增加
16、-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向外界放热系统内能减少动,位置无序,具有流动性各向异性:分子的排列从某个方向上看液晶分子排列是整齐的,从另一方向看去则是杂乱无章的四、热力学定律13、改变系统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有三种不同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这两种方式改变系统的内能是等效的区别:做功是系统内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间发生转化;热传递是不同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14、热力学第一定律uWQ15、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第二类永动机不可制成是因为其违背了热力学第二
17、定律(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嫡是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的定量量度,在绝热过程或孤立系统中,嫡是增加的。16、能量耗散系统的内能流散到周围的环境中,没有办法把这些内能收集起来加以利用。选修3-5知识点归纳总结1、普朗克量子假说1 .创立标志:1900年普朗克在德国的物理年刊发表论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论文,标志着量子论的诞生。2 .量子论的主要内容:普朗克认为物质的辐射能量并不是无限可分的,其最小的、不可分的能量单元即“能量子”或称“量子”,也就是说组成能量的单元是量子。物质的辐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量子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3.量子论的发展一1905年,爱因斯坦将
18、量子概念推广到光的传播中,提出了光量子论。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玻尔把量子概念推广到原子内部的能量状态,提出了一种量子化的原子结构模型,丰富了量子论。到1925年左右,量子力学最终建立。4.实验规律:1)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2)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方向移动。2、光电效应1、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装置:如右图。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极限频率的光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光随入射光频率
19、的增大而增大。大于极限频率的光照射金属时,光电流强度(反映单位时间发射出的光电子数的多少),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金属受到光照,光电子的发射一般不超过109秒。2、光子说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电磁波的能量h.光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称为一个光子,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即:h.(其中是电磁波的频率,h为普朗克恒量:h=6.63X10射线种类I射线组成tt M4Js3、光子论对光电效应的解释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获得光子后其动能增大,当功能大于脱出功时,电子即可脱离金
20、属表面,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子能量越大,电子获得的能量才能越大,飞出时最大初功能也越大。4.光电效应方程:EkhW0(R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当E=0时,c为极限频率,c=W)3、光的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物质波。满则下列关系:_h_hP从光子的概念上看,光波是一种概率波.4、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电子的发现: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存在精细结构,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汤姆生的原子模型: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
21、内,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荷12、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和马斯顿完成的.现象:a.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b.有少数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c.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有的几乎达到180°,即被反向弹回。3,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5、氢原子光谱1885年,巴耳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14条谱线作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
22、以用一个公式表示:-R(二口)22n2n=3,4,5,6、原子的能级玻尔理论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在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跃迁假设:原子从一个定态(设能量为Em)跃迁到另一定态(设能量为En)时,它辐射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v=EmE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不同的运行轨道相对应。原子的能量不连续因而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7、原子核的组成1、天然放射现象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1896年法国物理学,贝克勒耳发现铀或铀矿石能放射出某种人眼看不见的射线
23、。这种射线可穿透黑纸而使照相底片感光。电离作用贯(1 纳耀射线氮核组成的粒子流很强17M娜射线高速电子流较强(2熨瓦勒耳 蔡强射线高频光子很弱士23解替嘲| : 9和居里夫人发现天然放射现8ua粒子轰击氢核打出质子:17O 11HB 衰变:294Th2344 .90Th 2 He2、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在原子核中有:质子数等于电荷数、核子数等于质量数、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电荷数294Pa0e查德威克用a粒子轰击镀核打出中子:9412c14Be2He6c0n居里夫人发现正电子:8后二后的存赤27430113Al2He15P0n衰变:原子核由于放出
24、某种粒子而转30300pSie变成新核的变化称为衰变在原子核的衰变15141;Sr301n;n)、3H)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11H2H轻核聚变:Jn在衰变中新核质子数多一个,而质量数不变是由于反映中有一个中子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即:0n1H;e.辐射伴随着衰变和衰变产生,这时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射线中就会同时具有、和三种射线。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自身因素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9、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1934年,约里奥一居里夫妇发现经过a粒子轰击的铝片中含有放射性磷30P,427301n2He13Al15P0n10、核反应方程3.注意在核反应方程式中,质量
25、数和电荷数是守恒的。11、重核裂变核聚变释放核能的途径一一裂变和聚变裂变反应:裂变:重核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叫做原子核的裂变反应。2351144891_例如:92U0n56Ba36Kr30n链式反应:在裂变反应用产生的中子,再被其他铀核浮获使反应继续下去。链式反应的条件:临界体积,极高的温度.2;U裂变时平均每个核子放能约200Mev能量1kg235U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800吨煤完全燃烧放出能量!聚变反应:聚变反应: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反应,称为聚变反应。例如:2H3H24He01n17.6MeV一个笊核与一个瓶核结合成一个氮核时(同时放出一个中子),释放出17.6MeV的能量,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3MeVX上。比列变反应中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大34倍。聚变反应的条件;几百万摄氏度的高12.动量和冲量(1)动量: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即p=mv.是矢量,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两个动量相同必须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2)冲量: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该力的冲量,即I=Ft.冲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13.动量定理: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材物流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
- 国际冷链物流产业园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含解析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中级法语(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学院《有机化学实验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节目策划通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纳米工程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赛事组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科技职业学院《环境科学前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与新媒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智能家居系统》课件
-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全文)
- 浙江省温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乙二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一年级数学上册 20以内的减法玩扑克做数学教案 新版冀教版
- 新开模具开发进度表
- 华为性格测试攻略
- 小学二年级下册美术课件-4.13大花瓶-岭南版(9张)ppt课件
- 项目部汛期工点及驻地风险评估报告
- 罗宾斯《管理学》第15章理解群体与团队
- 工程项目部各类型结算单(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