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均线的设置_第1页
股市均线的设置_第2页
股市均线的设置_第3页
股市均线的设置_第4页
股市均线的设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股市均线的设置五分钟( 3, 12,51, 702,716,754)后面的三个是对短线基础的衡量十五分;(2,8,13, 21)三十分;(3,5,21, 34)六十分;(4,10,34)日线;(3,11, 55,144,233)日线第二套;(144,233,339, 489)这套是在日线的基础上对整体的衡量周线;(4,12, 60,83)月线;(3,6,10,)自选周期;参数11均线不一定用的太多,但要让每一条发挥最大的做用,一、日均线参数的设置现时各种用于测市的技术指标很多, 使用方法、应用范围、运用原则各不相同,而且一些指标在使用者看来精准度不高, 难以发挥效用。 从现在起我们讨论

2、的主题就是如何通过对一些技术指标的参数进行设置, 从而提高它们对使用者分析价格走势的精度, 发挥更大的效用。 在各种技术指标中, 笔者一直非常喜欢使用均线系统来判断价格走势, 并认为将均线系统用于判断价格走势有着其他指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许多使用者看来,把均线系统的参数(天数)设为5 天、10天、20 天或 30 天是常用的设置方法, 但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国股市中,55 天、120天、 250 天均线天数才是最理想的设置,不妨说:短期天数的均线系统只能为使用者带来一些微薄的利润, 但长期均线系统却能为我们找到大黑马,产生丰厚的盈利,而当价格出现下降时, 这三条均线又往往为我们提供了逢低买入或者

3、逢高卖出的时机。 从一些股价出现翻番的大牛股的走势不难看出, 突破上档长期均线即 55 天、 120 天和 250 天均线是形成大牛市行情的必要条件,尽管股价在这些长期均线之上的个股不一定会出现大幅上涨, 但出现过大幅上涨的个股股价大幅扬升都是出现在突破长期均线之后。一旦长期均线呈多头排列,并开始发散,此时股价将走出连续的震荡上升行情。在三条均线中, 55 天均线一般是短、中期多空强弱分界线。一般而言,在上升过程中有效跌破55 天均线预示着一轮中期调整的到来, 120 天均线是中、长期多空强弱分界线,一般而言,股价当下跌至 120 天均线或上升至 120 天均线后往往出现转头(阶段性高点与低点

4、形成) , 250 天均线是原始趋势线, 只有当 250 天均线作出向上或向下的比较明显的变化时,才代表趋势已完全转弱或转强。二、周线移动平均线的参数设置移动平均线对于价格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力是众多指标中最大的一个, 我们曾在关于技术指标的使用技巧、 日线技术指标的参数设置中多次讨论过移动平均线的使用原则、参数设置,但这仍然不够。出于对价格长期走势的关心,我们仍有必要对价格周线移动平均线的参数设置进行新的讨论。笔者通过多次尝试后发现以参数、构成的均线都能够对价格的走势产生影响,其中又以、对价格走势形成的影响力较大,而参数是所有的参数中最具支撑或压力作用的一条线。比较而言,。1欢迎下载精品文档我比

5、较喜欢使用、这一组参数。周均线属长期均线,代表着价格的长期移动方向, 它往往构成价格的关键性支撑或阻力; 周均线代表着价格的中期运行趋势, 虽然能够对价格的运行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作用不是很明显;周均线实际上构成了价格上涨或者下跌的短期支撑或阻力, 用来反映价格的短期走势十分精准。三、在有趋势市道中移动平均线的优点:1)运用移动平均线可观察股价总的走势,不考虑股价的偶然变动,这样可自动选择出入市的时机。( 2)平均线能显示 “出入货” 的讯号,将风险水平降低。 无论平均线变化怎样,但反映买或卖信号的途径则一样。即是,若股价(一定要用收市价)向下穿破移动平均线,便是沽货讯号:反之,若股价向上

6、冲移动平均线,便是入货讯号。四、在无趋势市道中移动平均线的缺点:( 1)通过分析均线系统可以得出一系列买卖信号,但均线系统本身反应较慢,不易把握股价趋势的高峰与低谷。所以应该结合日 K 线、 KDJ指标、 OBV曲线等其他分析方法,通过多种技术分析方法来决定买卖策略。( 2)在价格波幅不大的牛皮市期间,平均线折中于价格之中,出现上下交错型的出入货讯号, 使分析者无法定论, 在无趋势的期间, 重复的亏损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此时应选择其它的技术分析方法。五、移动平均线系统中小参数的作用主要在于看通道, 以日线为例 ,5 日、10 日、 20 日、30 日均线是多数投资者常用的移动平均线系统参数 ,

7、 观察这些均线形成的通道方向对投资者的决策至关重要。股票操作重在于趋势的把握 , 通道描述的是趋势的发展方向 , 持有上升通道的股票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赢利 , 持有下降通道的股票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亏损。在标准的上升通道中 , 日 K 线位于 5 日均线的上方、 5 日均线在 10 日均线的上方、 10 日均线在 20 日上方 ,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股票下跌受到均线系统的支撑;而在标准的下跌通道中 , 情形正好相反 , 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股票上涨受到均线系统的压制。六、移动平均线系统中大参数的作用主要在于看压力和支撑大参数通常以菲波纳奇数字中的 55、 89、144、 233 和其他的数字

8、如 72、113、187、288、384、576、748 等运用较为有效。这些大参数从数学上讲蕴涵了时间之窗、黄金分割的原理 , 也是市场上大的时间周期的市场平均成本和成交量的堆积所在 , 大盘或个股趋势在这些大均线位置出现穿越、停顿或转向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 大参数的移动平均线的压力和支撑作用也由此产生。这也为投资者逢低买入和逢高卖出的时机提供了依据。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参数对月线、周线、日线、 60 分钟线、 30 分钟线、 15 分钟线、 5 分钟线移动平均线设置均有效。七、移动平均线对趋势的把握讲究看长做短只有在看清月线、周线趋势后 , 才能对目前的市场作出正确的判断 , 才能在进入、观望

9、、退出这三种操作策略中作出正确的抉择 , 并相应制定出长线、中线、短线持股或持币的方案 , 而真正意义的买入和买出时机的把握却是在日线、 60 分钟线、 30 分钟线、 15 分钟线、 5 分钟线的小点上完成的 , 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和压低成本 , 这就是看长做短。 市场上 80%以上的投资者只看日 K 线, 由此操作产生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是显而易见的。2欢迎下载精品文档八、移动平均线对趋势的追踪具有滞后性 , 其趋势变化从 K 线的变化开始以日线为例 , 处于上升通道的股票 , 其趋势变化最初为 K 线跌破 5 日均线、跌破 10 日均线、跌破 20 日均线、跌破 30 日均线 , 带动

10、 5 日均线下穿 10 日均线 ,5 日均线下穿 20 日均线 ,10 日均线下穿 20 日均线等等一系列过程 , 价差的叉最初是从 K 线的变化开始的 , 投资者应引起高度重视。举例 : 上证指数的周线图上 , 清晰地显示大盘在 6 月初周 K 线的长阴首次击穿了 5 周、10 周均线 , 其后大盘虽在反击中重回 5 周、10 周均线上方 , 但 6 月后两周连续两根大阴线使得大盘彻底地跌破 5 周、 10 周均线 , 其后 5 周均线对 10 周均线、 10 周均线对 20 周均线、 20 周均线对 30 周均线的下穿完成了下降通道 , 市场的系统风险由此产生 , 多数股票一直跌到现在。九

11、、 60 日均线是股价的生命线60 日均线是股价的生命线,跌破生命线就有一定的下跌空间。大盘指数也有这种规律,当指数跌破 60 日平均线后,意味着大盘有一定的下跌空间。大盘指数是由所有个股价格加权统计后产生的, 而个股价格却有很大的差异: 当大部分股价跌破生命线时, 有小部分股价仍能停留在生命线之上, 所谓强势股, 就是指这一部分股票。 指数刚开始跌破生命线时, 盘中可发现许多强势股, 但是随着指数的不断下跌, 能经得住考验、 坚持在生命线之上的个股会越来越少, 真正的强势股能耐得住指数的不断下跌, 在下一个指数上升浪发动时, 仍然坚持在生命线之上,这其中往往就有下一波行情的黑马苗子。 明白了

12、这个道理, 我们不必在指数刚刚开始下跌的时候去寻找黑马苗子,事实证明,这时候选黑马往往是徒劳的。当指数逐步下跌时,空方能量会逐步减弱,表现为:阴线实体逐步减小,直到出现下影线较长的T 字形,或十字星。成交量逐步萎缩,直至严重萎缩。5 日均线和 10 日均线的距离开始减小,直至粘合在一起。这至少说明下跌的空间越来越小,这时是观察黑马苗子的良好时机。 观察的重点是: 哪些个股还能停留在生命线之上?在 60 日平均线以上还可以区分出 5 日、10 日、20 日和 30 日四个档位,能位于 5 日平均线之上的是最强的个股,其次分别为 10 日、 20 日和 30 日平均线以上的个股。另外,还要观察其在 60 日平均线以上横盘的时间长度,盘的时间越长,其走势越强。还有股价离开 60 日平均线之间的厚度,其厚度越大,说明主力收集筹码的决心越大,日后的涨势也大。观察中除了注意个股形态外, 还要注意个股之间的板块关系, 如此分析我们就能描绘出目前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