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景别与构图、拍摄角度与构图_第1页
模块二:景别与构图、拍摄角度与构图_第2页
模块二:景别与构图、拍摄角度与构图_第3页
模块二:景别与构图、拍摄角度与构图_第4页
模块二:景别与构图、拍摄角度与构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模块二:景别与构图、拍摄角度与构图知识目标:1、了解电视画面的取景与造型的特点与作用。2、理解与掌握电视景别、拍摄高度、拍摄方向的概念、分类与作用。能力目标:学会根据具体情况,拍摄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画面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模块一 景别与构图(P8898)一、景别的划分在创作实践中,共同认定划分景别的标准有两种:一是以被摄主体(人物)在画幅中被画框所截取的部位的多少为标准划分实际拍摄中更多的以第一种为划分标准实际拍摄中更多的以第一种为划分标准二是以被摄主体(景物)在画幅中所占的画幅面积比例大小为标准划分二、景别的类型二、景别的类型电视摄像的景别电视摄像的景别远、全、远、全、中、近、特中、

2、近、特 根据被摄人物在画面中呈现的根据被摄人物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一般范围,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特写。 1. 1. 远景。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视野广阔,景深悠远。一般表现远景。远景是视距最远的景别。视野广阔,景深悠远。一般表现开阔的场面和环境空间,如战争场面、群众集会、田园风光等。展现事开阔的场面和环境空间,如战争场面、群众集会、田园风光等。展现事物的规模和气势。物的规模和气势。 被摄主体被摄主体人物在画幅中的大小占画幅高度关系的二分之一。人物在画幅中的大小占画幅高度关系的二分之一。 “远取其势远取其势”,远景经常作为影视片的开,远景经常作为影视

3、片的开篇或者结尾。篇或者结尾。远景拍摄中应注意的问题:远景拍摄中应注意的问题:电影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父亲母亲开场开场远景远景 电影电影山楂树之恋场景山楂树之恋场景 2. 2. 全景。全景包括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周围的环全景。全景包括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周围的环境。全景应有明显的内容中心、结构中心作为主体。全境。全景应有明显的内容中心、结构中心作为主体。全景的作用是确定事物、人物的空间关系,展示环境特征,景的作用是确定事物、人物的空间关系,展示环境特征,表现节目的某一段的发生地点,为后续情节定向。表现节目的某一段的发生地点,为后续情节定向。 被摄主体被摄主体人物在画幅中的占画幅高度关系属于人物在画

4、幅中的占画幅高度关系属于“顶天立地顶天立地”。也叫人全镜头、。也叫人全镜头、带头带脚的镜头。带头带脚的镜头。 全景与远景相比全景与远景相比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个具体具体对象的视觉轮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个具体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和视觉中心地位廓形状和视觉中心地位 。全景拍摄的注意事项:全景拍摄的注意事项:1 1、除特殊表现外,全景构图决不允许人物顶天立地,而是、除特殊表现外,全景构图决不允许人物顶天立地,而是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范围。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范围。2 2、画面中要明确表达突出场景中人物的位置关系。、画面中要明确表达突出场景中人物的位置关系

5、。3 3、全景中注意光线的使用,要考虑人物身上的环境光、全景中注意光线的使用,要考虑人物身上的环境光效变化,要求准确、统一、真实。效变化,要求准确、统一、真实。4 4、要考虑人物服饰色彩与空间环境色彩的关系,考虑人物与、要考虑人物服饰色彩与空间环境色彩的关系,考虑人物与环境的构成关系和构图关系环境的构成关系和构图关系表现全景的镜头:舞台剧山楂树之恋我的父亲母亲 3.3.中景。中景包括对中景。中景包括对象的主要部分和事物的象的主要部分和事物的主要情节。使用中景画主要情节。使用中景画面,可以清楚的看到人面,可以清楚的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感情交流,也能看清人与物、交流,也能看清

6、人与物、物与物的相对位置关系。物与物的相对位置关系。 中景中的画面一般是取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中景中的画面一般是取人物膝盖以上的部分。 中景在影片中主要担负着远景、全景和近景等之间的景别过度,较难驾驭。中景拍摄的注意事项:1、构图上,尽量避免单人画面的构成,而采用双人或多人画面。2、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强调叙事性3、构图要防止呆板,避免平面排列,要强调前后景关系和角度变化,适当运用焦距变化来改变画面虚实表现中景的视频 4.4.近景。近景包括被摄对象更为主要的近景。近景包括被摄对象更为主要的部分(如人物上半身以上的部分),用以部分(如人物上半身以上的部分),用以细致的表现手法来体现人物的精神和物

7、体细致的表现手法来体现人物的精神和物体的主要特征。的主要特征。 人人物物上上半半身身以以上上的的部部分分近景画面:“近取其质” 一是环境整体空间推向后景,背景环境中的各种造型元素淡化或只有模糊的轮廓,并无具体细节和清晰的形状。 二是人物的眼睛、头部成为关注焦点。主要体现面部表情、心里状态、动作细节等,用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近景拍摄应注意的问题:1、近景又称肖像景别,要注意选择人物的最佳表现角度:一是注意眼神的运用;二是注意表现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手势等;三是要考虑上下镜头之间的连接。2、近景画面的构成多是由圆形(人的头部)和长方形(人的身体)的结构组合,构图要讲究、变化要多样,注意空间关

8、系及水平线关系等。拍摄中由于没有水平线的概念,因此要借助人物形体动作、姿势等调整画面的水平。3、近景用光要注意主光、副光、轮廓光的位置和分寸,把握好光效的生动性4、拍摄人物交流时的近景,可以考虑以人物的背和身体作前景(例如外反拍镜头)的交替(下图云水谣)表现近景的视频近景云水谣电影我的父亲母亲近景 5. 5. 特写。特写是把拍摄主体对象某一局部进行更特写。特写是把拍摄主体对象某一局部进行更加细致的展示,揭示特定的含义。起到形象放大,内加细致的展示,揭示特定的含义。起到形象放大,内容深化,强化本质的作用。特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容深化,强化本质的作用。特写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使用时要有明确

9、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象,因此在使用时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通常是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者是某些被摄主体。通常是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者是某些被摄主体。特写画面: 人物形象占据整个画幅,环境空间由于构图关系和镜头焦距的关系而完全淡化和虚化特写画面拍摄应注意的问题:1、要经营好人物的眼睛在构图中的位置,一般讲是靠上不靠下,要尽可能的体现人的眼睛和嘴,表达人物的性格及情感。2、除了要注意人物的视线方向、轴线关系之外,还要注意视点关系的准确,视线要略高一些为好3、拍摄人物谈话双方的特写镜头时,应分别使用相同焦距的镜头拍摄,这样可以保证画面视觉一致性。4、在一组镜头排列中,不能滥用特写镜头,以免造成

10、空间关系不明确影视剧中的特写镜头云水谣补充:全景系列景别和近景系列景别的特性补充:全景系列景别和近景系列景别的特性 所谓全景系列景别,是由远景和全景组成所谓全景系列景别,是由远景和全景组成的,具体又划分为大远景、远景、大全景的,具体又划分为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和全景和全景 所谓近景系列景别,是由近景和特写组成所谓近景系列景别,是由近景和特写组成的,具体又划分为中近景、近景、特写和的,具体又划分为中近景、近景、特写和大特写大特写 全景系列景别和近景系列景别在拍摄和表现上的特性全景系列景别和近景系列景别在拍摄和表现上的特性全景系列景别:全景系列景别:(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大远景、远景、大

11、全景、全景)1、抒情的、写意的。抒情的、写意的。2、画面强调画面强调“势势”。3、表现人物表现人物“形体形体”关系。关系。4、空间空间“写实写实”。5、大景深,背景实像。大景深,背景实像。6、地平线与人物关系很重要。地平线与人物关系很重要。7、画面气氛十分重要。画面气氛十分重要。8、环境为主人物为辅。环境为主人物为辅。9、构图更注重绘画性。构图更注重绘画性。10、画面角度不太重要。、画面角度不太重要。近景系列景别:近景系列景别:(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叙事的,纪实的。叙事的,纪实的。画面强调画面强调“质质”。表现人物表现人物“神态神态”关系。关系。空间空间“

12、虚虚”写。写。小景深,背虚像。小景深,背虚像。地平线与人物关系不重要。地平线与人物关系不重要。画面构图十分重要。画面构图十分重要。人物为主,环境为辅。人物为主,环境为辅。构图更注重随意性。构图更注重随意性。画面角度十分重要。画面角度十分重要。补充:景别的对位与呼应1、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景别与全篇结束的最后一个镜头的景别的对位与呼应2、每一场戏开头的第一个镜头景别与这场戏最后一个镜头及下一场戏第一个镜头景别的对位与呼应3、下一场戏开头第一个镜头景别与上一场戏最后一个镜头景别的对位与呼应4、每一场戏第一个镜头景别的呼应对位规律,以及每一场戏最后一个镜头景别的呼应对位规律三、实现不同景别的方法(一)改

13、变拍摄距离(二)改 变 焦 距两种方法的区别: 景深的大小景深的大小背景范围的大小背景范围的大小 四、电视景别的作用概括的说 体现影片叙事风格 表现戏剧情节、内容的重点,强化演员表演的重点对场景、画面中的环境空间及构图进行有机地取舍 焦距、规范的视觉注意力 决定和影响画面视觉变化的节奏与变化的效果展现场景空间、交待人物关系、体现场面调度关系总结:1、不同景别的作用、特点2、不同景别拍摄应注意的问题作业:在处理画面景别时应注意的问题?模块二 拍摄角度与构图(P99109)拍摄角度: 又称为画面角度、镜头角度、机位高度的角度,其实就是摄像机拍摄时的视点一、拍摄角度决定镜头的三种关系(三坐标)1、拍

14、摄距离:表现了画面的透视关系近大远小2、拍摄方向:表现了画面的背景关系朝哪个方向拍,决定画面的背景构成3、拍摄高度:这是画面拍摄角度的核心二、拍摄角度的功能1、夸大强化原有场景空间的透视关系、夸大强化原有场景空间的透视关系(运用仰拍和俯拍在画面视觉上强化场景空间关系)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2、体现人物的位置和叙事关系、体现人物的位置和叙事关系 创作中常遵循的规律是:叙事结构、叙事内容决定人物的动作和形体关系(无论坐着还是站着),而人物的动作(更主要的是人物的形体关系)决定着摄像机的角度例:双人对话场景,人物关系是一人坐着一人站着,常规的拍摄就是站着的人要仰拍,坐着的人要俯拍;拍摄关系如果改成A、B

15、两人都是坐着交谈,为完成叙事,镜头角度的处理有三种:都平拍或都仰拍、都俯拍,这样才能体现人物平等关系。3、表达人物的特定形象、表达人物的特定形象 角度对人物形象的表达具有视觉揭示功能,通过角度来揭示、表达人物自身形象、气质形体动作,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人物的性格、思想。例如:仰拍人物形象十分鲜明俯拍人物形象则会略为逊色仰拍瘦人会使人物略显胖和丰满俯拍胖人会使人物略显瘦和灵活4、拍摄角度既可以处理成主观的,也可以处理成客观、拍摄角度既可以处理成主观的,也可以处理成客观的视觉形式。的视觉形式。例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对陈老爷家的大院,宏观表现时永远是大俯拍,这是一种框架式构图和封闭式处理; 而在对人物及

16、人物的局部生存环境拍摄时,则更多的用仰拍,使画面上的背景对人物产生压抑与禁锢感。5、拍摄角度决定影片的视觉风格形式、拍摄角度决定影片的视觉风格形式 总之,在处理和设计任何一个镜头角度时,都要考虑上述五项功能的任何一项,其目的:一是要体现画面的可视性,画面的结构风格和导演的风格。二是有助于影视片的叙事和风格的表达。例如:红高粱开始的迎亲、颠轿一场戏(P101)注意:注意: 拍摄角度必须是精心选择、安排、设计的,绝不能随意为之,否拍摄角度必须是精心选择、安排、设计的,绝不能随意为之,否则会形成难以让人接受的则会形成难以让人接受的“风格风格”三、影视摄像中的角度三、影视摄像中的角度 拍摄角度分为拍摄

17、角度分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 1.1.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拍摄方向)。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拍摄方向)。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是指以被摄主体为中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是指以被摄主体为中心,镜头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同方位拍摄所心,镜头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同方位拍摄所构成的拍摄角度,一般分为正面、背面、构成的拍摄角度,一般分为正面、背面、侧面、斜侧面等几种角度。侧面、斜侧面等几种角度。 正面其特点:1、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正面特征,容易显示出庄重稳定、严肃敬慕的气氛。2、正面拍摄人物近景,有利于人物和观众面对面交流,产生参与感和亲切感。3、新闻节目中正面拍摄,强调庄严、隆重4、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

18、的横向线条5、弊端:画面缺乏空间感和立体感 一般地说,各类节目的主持人,都采用这个一般地说,各类节目的主持人,都采用这个拍摄角度拍摄角度其特点:1、有利于表现被摄体的运动姿态及富有变化的外沿轮廓线条。2、拍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时,能显示彼此的位置关系3、弊端:不利于展示立体感和空间感拍摄会谈、会见等双方有对话交流的内容时常常采用该角度拍摄会谈、会见等双方有对话交流的内容时常常采用该角度正侧面其特点:1、能使画面有较强的纵深感和立体感,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2、能够突出两者之一、分出主次关系,把主体放在突出位置。3、有利于安排主体和陪体,有利于场面调度和取景 例如:在电视采访中通

19、常的做法是以近景例如:在电视采访中通常的做法是以近景景别构图,采访者位于前景,被采访者景别构图,采访者位于前景,被采访者位于中间稍后,前侧面角度拍摄位于中间稍后,前侧面角度拍摄例:零距离南京小伙:为梦想改行 当上飞行员采访斜侧面影片影片霸王别姬霸王别姬其特点:1、背面拍摄使画面所表现的视向与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一致,使观众产生可与被摄对象有同一视线的主观效果新闻记者采用这个角度表现追踪式采访,具有强烈的纪实效果新闻记者采用这个角度表现追踪式采访,具有强烈的纪实效果2、背面方向拍摄人物,观众不能直接看到画面中人物表情,具有不确定性,带有一定的悬念,处理好了能勾起观众兴趣背面建党伟业2.2.垂直方向的拍摄角度(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