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超弹性力学行为_第1页
材料超弹性力学行为_第2页
材料超弹性力学行为_第3页
材料超弹性力学行为_第4页
材料超弹性力学行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材料超弹性力学行为 目前,世界半数以上的橡胶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的种类很多,例如,制造轮目前,世界半数以上的橡胶是合成橡胶。合成橡胶的种类很多,例如,制造轮胎使用的丁苯橡胶(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共聚物)或乙丙烯橡胶(胎使用的丁苯橡胶(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共聚物)或乙丙烯橡胶(ERP);用于);用于汽车配件的有氯丁橡胶及另一种具有天然橡胶各种性能的异戊橡胶汽车配件的有氯丁橡胶及另一种具有天然橡胶各种性能的异戊橡胶。 在众多的合成橡胶中,硅橡胶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具有无味无毒,不在众多的合成橡胶中,硅橡胶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具有无味无毒,不怕高温和严寒的特点,在摄氏怕高温和严寒的特点,在摄氏300度和零下度和

2、零下90度时能够度时能够“泰然自若泰然自若”、“面不改色面不改色”,仍不失原有的强度和弹性。例如生物材料。,仍不失原有的强度和弹性。例如生物材料。 橡胶是提取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橡胶是提取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在半个世纪前,、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在半个世纪前,“橡胶橡胶”一词是专指生橡胶,它是从一词是专指生橡胶,它是从热带植物巴西三叶胶的胶乳提炼出来的。热带植物巴西三叶胶的胶乳提炼出来的。10.1.1固体橡胶10.1橡胶材料功能:(1)溶胀:橡胶将溶剂吸入体内而形成溶胀状态。(2)填料:橡胶加填料可以提

3、高其强度、刚度和耐磨性。(3)应变诱发结晶:橡胶拉伸至一定程度时,橡胶网链沿拉伸方向作有序排列,有利于形成结晶。超弹性材料超弹性材料 1839年,年,Charle Goodyear发明了橡胶的硫化方法,其姓氏现在已经发明了橡胶的硫化方法,其姓氏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著名橡胶轮胎的商标。成为国际上著名橡胶轮胎的商标。 从从19世纪中叶起橡胶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然而,橡胶世纪中叶起橡胶就成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然而,橡胶材料的行为复杂,不同于金属材料仅需要几个参数就可以描述材材料的行为复杂,不同于金属材料仅需要几个参数就可以描述材料特性。橡胶材料受力以后,变形是伴随着大位移和大应变,其料特性。橡

4、胶材料受力以后,变形是伴随着大位移和大应变,其本构关系是非线性的,并且在变形过程中体积几乎保持不变。本构关系是非线性的,并且在变形过程中体积几乎保持不变。 橡胶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例如电绝缘性、耐氧老化性、耐光老化性、防霉橡胶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例如电绝缘性、耐氧老化性、耐光老化性、防霉性、化学稳定性等。性、化学稳定性等。超弹性材料超弹性材料 由于计算机以及有限元数值分析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借助计算由于计算机以及有限元数值分析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对超弹性材料的工程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及优化设计。可以用机来对超弹性材料的工程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及优化设计。可以用有限元等数值方法来计算分析

5、橡胶元件的力学性能,包括选取和拟有限元等数值方法来计算分析橡胶元件的力学性能,包括选取和拟合橡胶的本构模型,以及用有限元建模和处理计算结果等。合橡胶的本构模型,以及用有限元建模和处理计算结果等。 橡胶是一种弹性聚合物,其特点是有很强的非线性粘弹性行为。它的力橡胶是一种弹性聚合物,其特点是有很强的非线性粘弹性行为。它的力学行为对温度、环境、应变历史、加载速率都非常敏感,这样使得描述橡学行为对温度、环境、应变历史、加载速率都非常敏感,这样使得描述橡胶的行为变得非常复杂。橡胶的制造工艺和成分也对橡胶的力学性能有着胶的行为变得非常复杂。橡胶的制造工艺和成分也对橡胶的力学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显著的影响。

6、固体橡胶材料的拉伸试验曲线与材料演化模型固体橡胶材料的拉伸试验曲线与材料演化模型 固体橡胶是几乎不可压缩的,其泊松比接近于固体橡胶是几乎不可压缩的,其泊松比接近于0.5。可逆,大应变。可逆,大应变。初始各向同性,应变增加后分子定向排列。初始各向同性,应变增加后分子定向排列。超弹性材料超弹性材料 常用的橡胶性态可分为固体橡胶和泡沫橡胶。常用的橡胶性态可分为固体橡胶和泡沫橡胶。超弹性材料超弹性材料 一般将多孔橡胶或弹性泡沫材料统称为泡沫材料。弹性泡沫材料的普通例子一般将多孔橡胶或弹性泡沫材料统称为泡沫材料。弹性泡沫材料的普通例子有多孔聚合物,如海绵、包装材料等。有多孔聚合物,如海绵、包装材料等。

7、泡沫橡胶是由橡胶制成的弹性泡沫材料,能够满足非常大的弹性应变要求,泡沫橡胶是由橡胶制成的弹性泡沫材料,能够满足非常大的弹性应变要求,拉伸时的应变可以达到拉伸时的应变可以达到500或更大,压缩时的应变可以达到或更大,压缩时的应变可以达到90或更小。或更小。与固体橡胶的几乎不可压缩性相比,泡沫材料的多孔性则允许非常与固体橡胶的几乎不可压缩性相比,泡沫材料的多孔性则允许非常大的体积缩小变形,因此具有良好的能量吸收性。大的体积缩小变形,因此具有良好的能量吸收性。泡沫橡胶材料的多面体微元模型泡沫橡胶材料的多面体微元模型 a) 开放腔室,开放腔室,b) 封闭腔室封闭腔室超弹性材料超弹性材料 泡沫橡胶材料的

8、应力泡沫橡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应变曲线 a)压缩压缩 b)拉伸拉伸小应变小应变 5%,线弹性,泊松比为,线弹性,泊松比为0.3 。大应变,压缩时,泊松比为大应变,压缩时,泊松比为0.0; 拉伸时,泊松比大于拉伸时,泊松比大于0.0。图10-1固体橡胶材料的拉伸试验曲线与材料演化模型10.1.2泡沫橡胶(1)小应变时(5),腔室壁弯曲,泡沫变形是线弹性的。(2)在常应力作用下,应变不断增长,呈非线性弹性状态,原因是腔室的边缘柱或腔室壁发生弹性屈曲。(3)最终腔室压溃,引起压应力迅速增加。(4)小应变时(5)的变形是线弹性的,类似压缩时的情形。(5)应变增加时,应力-应变呈非线性弹性,由于腔室壁

9、旋转和有序排列,导致材料刚度提高,在大约1/3拉伸应变时,腔室壁重新排列,材料轴向刚度不断增加。图10-2泡沫橡胶材料的多面体微元模型a)开放腔室b)封闭腔室图10-3泡沫橡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a)压缩b)拉伸10.2超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图10-4一个物体的参考(未变形)和当前(变形)构形a)参考(未变形)构形b)当前(变形)构形超弹性材料超弹性材料 平衡方程是以物体中应力的形式建立的,应力来源于变形,如应变。如果本构行为仅是变形的当前状态的函数,为与时间无关的弹性本构。而对于接近不可压缩的材料,仅依赖变形(应变)不一定能够得到应力。 储存在材料中的能量(功)仅取决于变形的初始和最终状态,并

10、且是独立于变形(或荷载)路径,称这种弹性材料为超弹性(hyper-elastic)材料,或者为Green弹性,例如常用的工业橡胶。动物的肌肉也具有超弹性的力学性质。这里主要讨论橡胶材料的超弹性力学行为。超弹性材料超弹性材料 对于功独立于荷载路径的弹性材料称之为超弹性(对于功独立于荷载路径的弹性材料称之为超弹性(Green弹性)弹性)材料。超弹性材料的特征是存在一个潜在(或应变)能量函数,它是材料。超弹性材料的特征是存在一个潜在(或应变)能量函数,它是应力的势能:应力的势能: 通过适当转换获得了对于不同应力度量的表达式通过适当转换获得了对于不同应力度量的表达式 由于变形梯度张量由于变形梯度张量F

11、是不对称的,因此名义应力张量是不对称的,因此名义应力张量P的的9个分量是不对个分量是不对称的。称的。 在橡胶大变形中应用多项式模型和在橡胶大变形中应用多项式模型和Ogden指数模型。指数模型。100%典型固体橡胶材料单轴拉伸应力典型固体橡胶材料单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应变曲线 橡胶本构模型橡胶本构模型 10.3橡胶变形力学行为小变形小变形 以多项式形式本构模型为例,其应变能密度表达式为以多项式形式本构模型为例,其应变能密度表达式为忽略二阶及二阶以上小量,变为忽略二阶及二阶以上小量,变为弹性常数为弹性常数为 当当 橡胶本构模型橡胶本构模型 10.4常用橡胶材料的本构关系定义伸长定义伸长 工程应变定

12、义为工程应变定义为 二阶张量基本不变量二阶张量基本不变量 小变形,有小变形,有 小变形小变形 橡胶本构模型橡胶本构模型 例题例题 在超弹性计算中,橡胶使用三次减缩多项式应变能本构模型,在超弹性计算中,橡胶使用三次减缩多项式应变能本构模型,应变能密度表达式为应变能密度表达式为若取若取(单位为(单位为MPa),求材料弹性常数。),求材料弹性常数。 利用公式利用公式解:解:解出橡胶的弹性常数为解出橡胶的弹性常数为 , E=1.384MPa,= 0.5 小变形小变形 橡胶本构模型橡胶本构模型 K 常用的橡胶力学性能描述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热力学统计的方常用的橡胶力学性能描述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

13、类是基于热力学统计的方法,另一类是基于橡胶为连续介质的唯象学描述方法。法,另一类是基于橡胶为连续介质的唯象学描述方法。 热力学统计方法的基础为观察到橡胶中的弹性恢复力主要来自熵的减热力学统计方法的基础为观察到橡胶中的弹性恢复力主要来自熵的减少。橡胶在承受荷载时分子结构无序,熵的减少是由于橡胶伸长使得橡胶少。橡胶在承受荷载时分子结构无序,熵的减少是由于橡胶伸长使得橡胶结构由高度无序变得有序。由对橡胶中分子链的长度、方向以及结构的统结构由高度无序变得有序。由对橡胶中分子链的长度、方向以及结构的统计得到本构关系。计得到本构关系。橡胶本构模型橡胶本构模型 唯象学描述方法假设在未变形状态下橡胶为各向同性

14、材料,即长分子链方唯象学描述方法假设在未变形状态下橡胶为各向同性材料,即长分子链方向在橡胶中是随机分布的。这种各向同性的假设是用单位体积(弹性)应变能向在橡胶中是随机分布的。这种各向同性的假设是用单位体积(弹性)应变能函数(函数(U)来描述橡胶特性的基础,其本构模型为多项式形式模型和)来描述橡胶特性的基础,其本构模型为多项式形式模型和Ogden形式模型。形式模型。典型的典型的本构模型本构模型为多项式形式,其应变能密度表达式为为多项式形式,其应变能密度表达式为特殊形式可以由设定某些参数为特殊形式可以由设定某些参数为0来得到。如果所有来得到。如果所有 则得到减缩多项式模型则得到减缩多项式模型 对于

15、完全多项式,如果对于完全多项式,如果, 则只有线性部分的应变能量,则只有线性部分的应变能量,即即Mooney-Rivlin形式形式橡胶本构模型橡胶本构模型 ,则得到,则得到Neo-Hookean形式形式 对于减缩多项式,如果对于减缩多项式,如果 100%100%Mooney-Rivlin形式和形式和Neo-Hooken形式本构模型形式本构模型(后者是将(后者是将Hooke定律扩展至大变形)定律扩展至大变形)橡胶本构模型橡胶本构模型 Yeoh形式本构模型是形式本构模型是 时减缩多项式的特殊形式时减缩多项式的特殊形式 100%典型的典型的S形橡胶应力形橡胶应力-应变曲线应变曲线 ,C10正值,在小

16、变形时为切线模量;正值,在小变形时为切线模量;C20为负值,中等变形时软化;为负值,中等变形时软化;C30正值,大变形时硬化。正值,大变形时硬化。橡胶本构模型橡胶本构模型 Ogden形式本构模型形式本构模型 Arruda-Boyce形式本构模型形式本构模型 Van der Waals模型模型 橡胶本构模型橡胶本构模型 其他形式的本构模型有:其他形式的本构模型有:图10-8二次Ogden形式本构模型图10-9Arruda-Boyce形式本构模型图10-10Van der Waals形式本构模型 橡胶类材料的本构关系除具有超弹性、大变形的特征外,其本构关系橡胶类材料的本构关系除具有超弹性、大变形的

17、特征外,其本构关系与生产加工过程有直接关系,如橡胶配方和硫化工艺。确定每一批新加工与生产加工过程有直接关系,如橡胶配方和硫化工艺。确定每一批新加工出来的橡胶的本构关系,都要依赖于精确和充分的橡胶试验。出来的橡胶的本构关系,都要依赖于精确和充分的橡胶试验。10.5试验拟合超弹性本构模型系数 通常在试验中应该测得在几种不同荷载模式下的应力通常在试验中应该测得在几种不同荷载模式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应变曲线,这样可以选择出最合适的本构模型以及描述这种模型的参数。这样可以选择出最合适的本构模型以及描述这种模型的参数。 同一种橡胶材料的三种拉伸变形状态的应力同一种橡胶材料的三种拉伸变形状态的应力-应变曲线

18、图,应变曲线图,对比试验曲线,由最小二乘法拟合多项式本构模型中的系数。对比试验曲线,由最小二乘法拟合多项式本构模型中的系数。试验拟合本构模型系数试验拟合本构模型系数图10-13应力状态的叠加试验拟合本构模型系数试验拟合本构模型系数 给出实验数据,应力表达式的系数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确定,这给出实验数据,应力表达式的系数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确定,这样可以使得误差最小。即对于样可以使得误差最小。即对于n 组应力组应力-应变的试验数据,取相对误差应变的试验数据,取相对误差E 的最小值,拟合应力表达式中的系数,得到理论本构模型。的最小值,拟合应力表达式中的系数,得到理论本构模型。按照本构关系与伸长率对应的

19、应力表达式按照本构关系与伸长率对应的应力表达式 实验数据中的应力值实验数据中的应力值 确定材料常数的经验公式确定材料常数的经验公式 试验拟合本构模型系数试验拟合本构模型系数 对于已经成型的橡胶元件,通常不容易通过上述试验来确定其材料常对于已经成型的橡胶元件,通常不容易通过上述试验来确定其材料常数。经验公式是通过橡胶的数。经验公式是通过橡胶的IRHD硬度指标来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切硬度指标来确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切变模量,再由材料常数和弹性模量的关系来确定材料常数。基本公变模量,再由材料常数和弹性模量的关系来确定材料常数。基本公式为(小应变条件)式为(小应变条件)将得到的材料常数代入将得到的材料常数代入Mooney-Rivlin模型进行计算。模型进行计算。 例子例子 采用氢化丁腈橡胶采用氢化丁腈橡胶H-NBR75,硬度为,硬度为75M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