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第六课第二框_第1页
哲学第六课第二框_第2页
哲学第六课第二框_第3页
哲学第六课第二框_第4页
哲学第六课第二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真理及其特性1、真理的含义:2、真理的特点(1)最基本的属性:(2)(3)3、认识的特点(1)(2)(3)判断1、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正确的认识3、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AABB4、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正确认识5、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6、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无条件的7、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条件性,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界限8、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ABBBA(2014学测)“真理决不会因为有人不承认它而感到苦恼”。席勒的话说

2、明真理具有( )A. 具体性B. 条件性C. 客观性D. 客观实在性C“指鹿为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违背了真理的 ( )A. 客观性 B. 具体性C. 无限性 D. 条件性A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是欧几里得提出的重要定理。但后来科学家发现,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这表明 ()A.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 真理与谬误没有明显界限C. 真理性的认识是不存在的D. 真理是主观的A “真理+1=谬误,谬误-1=真理。”该等式形象地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真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界限A. B. C. D. C培根说:“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

3、是权威的产物。”这说明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要靠实践来检验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能够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 B. C. D. C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转基因农产品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但转基因食物是否安全、是否威胁生态安全,目前科学界仍没有肯定的答案。这说明 () A. 追求真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 实践是一种直接的现实的活动C2011高考题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

4、身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AB C D 科学家们发现嗜热四膜虫这种单细胞生物有7种性别尽管已经50多年了,但研究人员最近才了解到每个细胞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这有助于科学家对DNA重组有更深入的了解。这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A. B. C. D.A以前人们曾认为,植树能从大气中取得水分,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滋养环境的作用。而今有人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科学的植树不但不会得到水分补充,反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剧沙漠化。这说明A.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 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5、C. 不同的立场、观点,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D. 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人平等A 26. 2014年11月,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释放“菲莱”号登陆彗星表面,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陆彗星的探测器。科学家希望,这次探索任务能够帮助破解太阳系起源之谜,并确认地球上的水和有机物是否来源于彗星。这说明 ()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实践随认识的发展而发展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 B. C. D. 牛顿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运动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一旦进入宏观高速运动领域就必须让位于相对论力学。这主要表明( ) A. 实践从根本上推动认识的发展 B.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

6、是循环往复的 C.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 )A.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 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C. 真理是具体的无条件的D.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D 钱学森先生在美期间,撰写的一篇文章封面先是写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边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这表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认识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A. B

7、. C. D. A 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 A. 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B. 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C. 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D. 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D 28. (2015宿迁学测模拟)中国人口生育政策是在中国控制人口实践中逐渐产生和完善起来的,历时几十年,过程一波三折。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表明() 发展着的认识才是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认识具有不

8、确定性 A. B. C. D. 9. (2015扬州学测模拟)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到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变化说明() A. 真理和谬误往往没有明显界限 B. 认识活动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C. 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着自身 D. 认识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5. 受科技水平的局限,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固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这一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 A.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 B. 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 C. 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 D. 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材料二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历程,中

9、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平等保护”“平等竞争”的市场主体的逐步深化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重申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而且第一次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表明我们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 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过程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4分) 右边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 B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C世界上的有些事物确实是有些搞不清

10、的 D主客观因素会影响人们对确定对象认识 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观 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 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 A规律是客观的 ) B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认识的创新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 B.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 C.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转基因农产品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但转基因食物是否安全、是否威胁生态安全,目前科学界仍没有肯定的答

11、案。这说明( ) A. 追求真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B.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 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D. 实践是一种直接的现实的活动C判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因,就在于实践处在主观与客观的交汇点上。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真理是标志客观同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真理都是绝对真理。 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认识对象,正确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的过程。ABBBAAB5、认识具有反复性,所以,人们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6、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

12、式的循环运动 “纸包不住火”的老话面临新挑战。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经过6年的努力,采用具有可控构造的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合成出一种高柔韧性、可耐100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新型无机材料纸张。这一研究有力佐证了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发展具有不依赖于事物的客观规律性A. B. C. D.A 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

13、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 B. C. D. C 当前“创客运动”确实促进了我国“新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创业失败的案例不断出现,社会对此有些看法。对此,有的专家指出,社会在鼓励“创客运动”的同时更要宽容失败。 运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阐的知识,阐述这位专家观点的合理性。(述这位专家观点的合理性。(4分)分)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受实践的条件

14、以及客观规律的制约,创客运动中出现失败在所难免。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往相伴而行。在创客运动中,错误甚至失败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和总结。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由于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自身条件的限制观事物的复杂性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创客运动中可能会经历多次失败才能成功。(每点2分,任意2点即可)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和实践,互联网思维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并很快渗入人们的生活实践中。究竟什么是互联网思维,虽然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互联网思维应该是相对于工业化思维而言的,它打破了工业化时

15、代的标准思维模式,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需要,是对工业化思维的升华,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条件下的一种崭新思维模式。 (1)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谈谈人们对互联)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谈谈人们对互联网思维为什么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网思维为什么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4分)分) (1)从认识的主体看,由于人们的立场、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观点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认识水平不同及每个人的具体实践水平的差及每个人的具体实践水平的差异异,导致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也不同。(2分) 从认识的客体看,由于互联网发展的复杂由于互联网发展的复杂性性,其本质的暴露和

16、展现是一个过程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一个过程,也会导致人们对互联网思维的认识存在差别。(2分) 材料二:对如何通过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个别地方政府仅仅把国家政策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到具体实际行动中;有的则认为,这不是什么难事,有发达国家、先进省份现成的经验,人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是一劳永逸的事。 (2)请运用认识论道理,分析材料中个别)请运用认识论道理,分析材料中个别地方政府所犯的错误。(地方政府所犯的错误。(6分)分) (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个别地方政府没有把国家政策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不为实践服务,使得国家的政策大打折扣。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

17、理都是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个别地方政府错在照搬别人的经验和做法,没有做到把别国和先进省份经验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真理是一个过程。个别地方政府把照搬他人经验看作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没有认识到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 (每点2分) 材料1:我国法治思想源远流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批判继承传统法制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既借鉴了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是经过多年的

18、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1)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知识,说明依法治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知识,说明依法治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国为什么既要借鉴人类优秀文明,又不照搬别国模式别国模式?(6分)分) 材料2:“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2)运用)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的知识,说明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明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4分)分) (1)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或真理的客观性)(或真理的客观性)。人类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