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将审美教育进行到底 孙德清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内容荟萃了古今中外名篇佳作,蕴涵丰富的审 美教育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表达美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评价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感知力 审美理解力 审美想象力 审美表达力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或美感教育。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审美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陶冶高尚情操,是德育的必要补充;它能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是探索科学奥秘的巨大动力;它能开拓学生的智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审美教育在语文
2、新课标中有重要而明确的定位。“新课标”明确地指出:“根据初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项目”。审美教育与智育、德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材料解读,获得情感历练,获取美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教材中美育因素,加强审美教育呢?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知语言的音韵美能力。 表情朗读是语言的艺术。表情朗读能使学生眼到、口到、耳到、情到,它是培养学生文字感悟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
3、在听的过程中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其感受美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创造美的欲望得到激发。中学语文课本有许多诗词句的语言极富音韵美,它平仄押韵,给人美的感受。 诗的美,诗的意味,有很多在读时才能感受到。因为语言是有声音、有节奏的,不同的声音、节奏能表达不同的情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种短小的句式,急促的节奏,高昂的声音,本身就让人产生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感觉,表达了诗人高唱入云、雄浑博大的气魄。而柳永的雨霖铃就不同了,“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柔缓的节奏,低回的
4、吟唱,让人感受到诗人柔肠百转的离愁别情。 朗读在语文教学进行美育渗透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朗读,尤其是教师的范读,是一种语言艺术。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处理好轻重、缓急、停顿、语气、韵律,使用普通话有表情地朗读,哪怕是枯燥的说明文也要努力读出韵味来。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如涓涓细流浸入心田,似绵绵春雨沁人心脾,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迅速进入形象思维,引发学生回忆、寻索、联想,唤起学生对文章形象的爱憎褒贬的审美判断。笔者在讲授话剧雷雨时,要求学生课前作好充分预习,弄清各角色身份,揣摩角色个性化的语言,在课堂上,我与五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有表情、有动作地进行朗读
5、,其余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展开想象,从而进入了审美教育的再创造阶段。使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感染,实现心理的愉快,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提高朗读效果,更好感受文中意境和韵律节奏,品味人物思想感情,感受经典话剧的音韵之美。二、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由观察力和情绪感染力构成的。在阅读中,让学生学会观察文章中的细节,感受独特的氛围和感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易于学生产生情感体验的方式引导教学。比如教变色龙,可以启发学生联想见过的小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那种厌恶、可笑又引人沉思的情感,然后带着这种情绪去阅读作品,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进行审美批评,发掘人物身上的美学意义。还可以将
6、听觉、视觉等多种形式联合起来,立体而完整地把握审美对象。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幻灯、录象、录音、电视等媒介,将课文中抽象的视觉文字,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也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变展示flash课件,边配乐朗读,给词锦上添花,让学生深感词的意境美、音韵美。其次播放配乐朗读,学生小声跟读,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激发强烈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发挥自己的审美能力。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传诵千古的词作。这时,我播放了幻灯片,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激发学生强烈情感体验,在阅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感知力。三、通过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 所谓审美理解能力,指的是对审美对象的
7、一种理性的思考、认识、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它既不能归结为直观的感性认识,又不能归结为简单的理性认识,而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和谐统一。正如钱钟书所说的:“理之如诗,如水中盐,花中蜜,体匿性存,无痕无味。现象无象,立说无说。”审美理解不着痕迹地交融于审美感受、想象、鉴赏等心理因素中,妙合无间,发挥综合的、整体的美感效应。审美教育不仅要求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理解美,而且要求训练学生去表达美、创造美,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创造美是美育的目的所在,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古人说得好:学以致用。发现了美,要能理解美,还要能表达美、创造美,才是真正完善、真正提高的美育。学生只有按照自己的思维、自
8、己的方法发现美、表达美、理解美,才是创新教育、主动精神的体现。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也不能只停留在感受和欣赏,而是要学生能理解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创造的愿望,为美的对象所感动,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去创造美。 当然,审美活动中的理解不是独立的,情与理密不可分,寓理于情一方面要引导积累丰富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另一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紧扣课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边读边动脑想想,边读边动手圈点勾画,理解美的画面,美的意境。如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均以生动语言,分别描绘了岳阳楼之大观,醉翁亭山水之秀美。教学时不防将两课同开,放在一起,读这样文章,学生倘徉在不同语言文字中,读
9、后定能感到:美原来是这样的。这样学生在接受知识同时,对美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四、通过拓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想象力在审美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论是对自然美的欣赏还是艺术欣赏,想象力都是重要组织者。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力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扩大知识领域,丰富表象贮存。想象是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以表象形式即头脑贮存的形象资料进行的,是再现贮存的表象,或根据贮存的表象再加工改造创造出新的形象。如果头脑中没有丰富的形象贮存,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二是在教学辅导中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我们要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想象也如同思维一样要鼓励和引导。在观察同一事物时,老师要善
10、于声请并茂地将自己的想象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想象,启迪他们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想象的奔驰。教师要把握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美的意境,美的形象,体会现实生活中的美。在阅读教学上,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审美活动,得到审美教育。如在教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等诗句时,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画图,把感性认识转化为个人理性认识,创造出美的意境,这样长时间熏陶感染,学生就会注意每的自我创造。五、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美的能力。审美教育渗透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学校生活
11、和各个方面都可以进行美的表达。作为语文教学,表达美的阶段即是化知识为能力教养语文素质的过程。表达美集中体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上。学生在接受了文学作品的长期熏陶后,就能产生强烈的向往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要求和表达美、歌颂美的愿望。当学生在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的体验和观察以后,在掌握了一定的遣语造句能力和写作方法以后,在对美能够作出较正确的鉴赏和评价以后,就能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伟大祖国的壮丽的河山,描绘秀美多姿的自然风光,抒写生意盎然的生活情趣,讴歌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对假恶丑的无情批判。应该看到,一些学生的优秀习作,虽称不上脍灸人口的名篇佳作,也不失为才情横溢和得意之作。他们力图用正确的审美观点对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话费返还活动方案
- 诗词系列活动方案
- 设计跳绳艺术活动方案
- 紫外线防护美白日霜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设计公司揽活活动方案
- 菏泽冬季体验活动方案
- 融合户外拓展活动方案
- 蔬菜教学活动方案
- 藏品拍卖活动方案
- 讨论三八活动方案
- 《肠造口术后并发症护理研究进展综述》7400字
- 《受限空间施工方案》
- 高层旧楼外墙翻新修饰施工方案
- 第四章第五节蛋白质运转
- 医学伦理审查与医院伦理委员会建设
- FANUC系统数控铣床几个简单编程实例
- 籍贯对照表完整版
- 中国铸造产业地图
- GB/T 2677.10-1995造纸原料综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 GB/T 18268.1-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 第3章(2) VFP的常用函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