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六章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关系管理2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者派遣管理劳动者派遣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知识3一、劳动者派遣的概念一、劳动者派遣的概念 1 1、含义、含义 劳动者派遣是指劳动者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签订劳动者劳动者派遣是指劳动者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签订劳动者派遣协议,由劳动者派遣单位招用雇员并派遣该劳动者到接派遣协议,由劳动者派遣单位招用雇员并派遣该劳动者到接受单位工作,劳动者和派遣机构从中获得收入的经济活动。受单位工作,劳动者和派遣机构从中获得收入的经济活动。 2 2、劳动者派遣的性质、劳动者派遣的性质它是一种它是一种组合劳动关系组合劳动关系三个主体:劳动者派遣机构、接受单位、受派遣的劳动
2、者三个主体:劳动者派遣机构、接受单位、受派遣的劳动者三重关系:劳动者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劳动者是三重关系:劳动者派遣机构与被派遣劳动者是形式劳动关形式劳动关系系、接受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是、接受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是实际劳动关系实际劳动关系,二者结合,二者结合构成完整劳动关系;劳动者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是构成完整劳动关系;劳动者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是民事法民事法律关系律关系,此关系成为组合劳动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此关系成为组合劳动关系的桥梁和纽带4二、特点二、特点 1 1、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 派遣机构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职责是对派遣劳动者派遣机构是形式劳动关系的主体之一,职责是对派
3、遣劳动者的招聘、甄选、考核、录用以及工资福利发放和缴纳各种社会保的招聘、甄选、考核、录用以及工资福利发放和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并与接受单位签订协议,履行协议职责。险,并与接受单位签订协议,履行协议职责。 2 2、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 接受单位为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劳动事接受单位为劳动者提供工作岗位,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劳动事务管理,向劳动者派遣机构支付派遣服务费,履行协议职责。务管理,向劳动者派遣机构支付派遣服务费,履行协议职责。 3 3、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争议处理在形式劳动关系、实际劳动关系的在形式劳动关系、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中发生争议运行中发生争议,按照,按照劳
4、劳动争议动争议进行处理,共同侵害时,形式用人单位和实际用人单进行处理,共同侵害时,形式用人单位和实际用人单位均作为被诉人。位均作为被诉人。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虽然涉及到派遣劳动者虽然涉及到派遣劳动者的利益,但不属于劳动争议,而是属于的利益,但不属于劳动争议,而是属于民事纠纷民事纠纷争议处理地域管辖,派遣争议处理地域管辖,派遣劳动者与派遣机构和接受单位发生劳动者与派遣机构和接受单位发生争议争议按按属地管辖属地管辖处理,处理,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的争议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的争议,管辖地,管辖地选择选择根据合同约定根据合同约定。5三、劳动者派遣的成因三、劳动者
5、派遣的成因 1 1、降低管理成本、降低管理成本 2 2、促进就业与再就业:信息优势、促进就业与再就业:信息优势 3 3、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专业机构的专业管理、强化劳动法制提供条件:专业机构的专业管理 4 4、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的需要。、满足外国组织驻华代表机构等特殊单位的需要。6能力要求能力要求7一、劳动者派遣机构的管理一、劳动者派遣机构的管理 1 1、资格条件:、资格条件:企业必须具备法人设立条件,即法人治理企业必须具备法人设立条件,即法人治理机关、一定数量的专业从业人员、健全的管理制度、法定机关、一定数量的专业从业人员、健全的管理制度、法定的注册资本、风险保证金的注册资
6、本、风险保证金 2 2、设立程序:、设立程序:实行许可制度,当地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特实行许可制度,当地政府劳动保障部门特许,涉及两地的要得到两地双重特许许,涉及两地的要得到两地双重特许 3 3、合同体系:、合同体系:n劳动合同:劳动合同:除具有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外,还应根据除具有劳动合同的法定条款外,还应根据情况增加其他法定条款,实施格式文本。情况增加其他法定条款,实施格式文本。n派遣协议:派遣协议:形式用人单位与实际用人单位在职责划分、形式用人单位与实际用人单位在职责划分、责任范围等,派遣单位的担保责任。责任范围等,派遣单位的担保责任。8二、派遣劳动者管理二、派遣劳动者管理 1 1、派遣雇员与
7、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享有平等的法定劳动权利。如参加工会的权利。如参加工会的权利。 2 2、同一岗位使用的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应当同等、同一岗位使用的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应当同等待遇、同岗同酬待遇、同岗同酬 3 3、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实施,对派遣雇员与、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实施,对派遣雇员与正式雇员一律平等。正式雇员一律平等。 4 4、派遣期限到期,应提前通知,接受单位不再使、派遣期限到期,应提前通知,接受单位不再使用该劳动者的,该劳动者所在岗位不得以劳动力用该劳动者的,该劳动者所在岗位不得以劳动力派遣方式使用其他劳动者派遣方式使用其他劳动者9第二节第二节 工资
8、集体协商工资集体协商10一、工资集体协商一、工资集体协商(一)含义(一)含义 企业工会(雇员)代表与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企业工会(雇员)代表与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工资协议就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工资协议就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二)主要内容(二)主要内容 工资协议的期限工资协议的期限 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
9、分配形式 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 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支付办法 变革、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变革、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 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11(三)工作程序(三)工作程序 1 1、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 雇员代表、雇主代表,双方可以委托本企业以外的人士作雇员代表、雇主代表,双方可以委托本企业以外的人士作为协商代表,但是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为协商代表,但是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
10、方代表的1/31/3。首席代。首席代表负责组织工作(表负责组织工作(工会主席或委托人,法定代表或委托人工会主席或委托人,法定代表或委托人) 2 2、工资协商的实施步骤、工资协商的实施步骤 一方提出协商意向书,一方提出协商意向书,2020日日内给予书面答复,与提出方共内给予书面答复,与提出方共同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协商开始同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协商开始5 5日内,提供与工资集体协商日内,提供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协商形成工资协议草案,交职工代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协商形成工资协议草案,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双方协商一致后,企业行政方制作正式协表大会讨论审议;双方协商一致后,企业行政方
11、制作正式协议文本,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后成立。议文本,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盖章后成立。 3 3、工资协议的审查、工资协议的审查 签订后签订后十日十日内报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内报当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1515日内,提出修订意见,日内,提出修订意见,1515日日后没有受到修订意见后没有受到修订意见的,视为同意,工资协议即生效。的,视为同意,工资协议即生效。 4 4、明确工资协议期限、明确工资协议期限 一年进行一次一年进行一次12二、工资指导线制度二、工资指导线制度(一)含义(一)含义 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和水平,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
12、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和水平,调节工资分配关系、指导工资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的办调节工资分配关系、指导工资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的办法、规定的总称。法、规定的总称。 工资指导线适用于各类企业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资指导线适用于各类企业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二)作用(二)作用为企业集体协商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依据,有利于为企业集体协商确定年度工资增长水平提供依据,有利于企业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工资指导线企业形成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工资指导线不是强制要求不是强制要求所有企业按照指导线的水平增加工资,而是作为一种信号,所有企业按照指导线的水平增加工资,而是作为一种信号,反
13、映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工资增长的关系。反映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工资增长的关系。引导企业自觉引导企业自觉控制人工成本水平,控制人工成本水平,工资的控制由总量控制工资的控制由总量控制向水平控制转变。向水平控制转变。完善国家的完善国家的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工资宏观调控体系,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企分开政企分开”。13(三)原则(三)原则 1 1、工资指导线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工资指导线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的整体要求,的整体要求,坚持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坚持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原则益的
14、增长,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原则。 2 2、国家不实行全国统一的工资指导线标准,允许各地、国家不实行全国统一的工资指导线标准,允许各地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当地工资指导线。根据其具体情况确定当地工资指导线。 3 3、协商原则,由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原则,由各级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工会、企业家协会研究制定,报劳动保障部审核后,会同工会、企业家协会研究制定,报劳动保障部审核后,经地方政府批准,由地方政府颁布经地方政府批准,由地方政府颁布。14(四)主要内容(四)主要内容 1 1、经济形式分析、经济形式分析 国家宏观经济形式和宏观政策分析;本地区上一年度经济国家
15、宏观经济形式和宏观政策分析;本地区上一年度经济增长、企业工资增长分析;本年度经济增长预测以及周边地增长、企业工资增长分析;本年度经济增长预测以及周边地区的比较分析。区的比较分析。 2 2、工资指导线意见、工资指导线意见工资指导线上线工资指导线上线也称预警线:是对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也称预警线:是对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企业提出的预警和提示。平较高企业提出的预警和提示。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是年度货币工资增长目标,是对生产经是年度货币工资增长目标,是对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合理的工资增长水平营正常、有经济效益的企业合理的工资增长水平工资指导线下线工资指导线下线:适用于经济效
16、益较差或亏损企业,这类:适用于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这类企业的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在工资指导线适用的年度内允许企业的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在工资指导线适用的年度内允许零增长或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5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三、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一)概念(一)概念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统一规范和制度要求,通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统一规范和制度要求,通过科学的方法,定期对各类企业中科学的方法,定期对各类企业中不同职业不同职业的工资水平进行调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汇总和加工,形成各类职业的工资价位,向社会查、分析、汇总和加工,形
17、成各类职业的工资价位,向社会发布,用以规范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行为,从微观上指导发布,用以规范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的行为,从微观上指导企业合理确定劳动者个人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企业合理确定劳动者个人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二)意义:(二)意义: 建立并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能够为劳动力市场建立并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能够为劳动力市场机制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提机制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提供条件供条件 有利于政府劳动管理部门转变职能,转直接干预为利用劳动力有利于政府劳动管理部门转变职能,转直接干预为利用劳动力
18、市场价格信号,指导企业根据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市场价格,合市场价格信号,指导企业根据劳动力供求状况和市场价格,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工资关系,形成企业内部科学合理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各类人员工资关系,形成企业内部科学合理的工资分配体系。的工资分配体系。 有利于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调节地区、行业之间的就有利于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调节地区、行业之间的就业结构,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业结构,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可以为新办企业在确定雇员初始工资水平时提供参考,也为企可以为新办企业在确定雇员初始工资水平时提供参考,也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定工资水平提供参考依据。业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定工资水
19、平提供参考依据。16(三)制定程序(三)制定程序 1 1、信息采集、信息采集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取得,调查内容主要为上一年度企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取得,调查内容主要为上一年度企业中有关职业在岗职工全年收入及有关情况,调查时业中有关职业在岗职工全年收入及有关情况,调查时间为每年一次。间为每年一次。 2 2、价位制定、价位制定分别确定本职业工资指导价位的高位数(前分别确定本职业工资指导价位的高位数(前5%-10%5%-10%)、)、中位数(中位数(50%50%)和低位数(后)和低位数(后5%-10% 5%-10% )指导价位制定的原则:市场取向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指导价位制定的原则:市场取向原则、实事求是
20、原则、定期公开公布定期公开公布 3 3、公布与发布、公布与发布每年每年6-76-7月发布,每年发布一次。月发布,每年发布一次。17第三节第三节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劳动安全卫生管理1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企业法人企业法人对本单位负对本单位负全面责任全面责任,分管分管安全卫生的负责安全卫生的负责人与专职人员对安全卫生负人与专职人员对安全卫生负直接责任直接责任,总工程师总工程师负安全卫负安全卫生生技术领导责任技术领导责任2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3 3、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4 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5 5、重大事故隐患管
21、理制度、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6 6、安全卫生认证制度、安全卫生认证制度7 7、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8 8、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品管理制度、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品管理制度9 9、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18第四节第四节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企业劳动争议处理基本知识基本知识19一、劳动争议处理概述一、劳动争议处理概述(一)含义及特征(一)含义及特征 亦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亦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认定与实现所发生的纠纷。其权利和劳动义务的认定与实现所发生的纠纷。其实质是劳实质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利益矛盾
22、与冲突的表现。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利益矛盾与冲突的表现。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是特定的,企业、劳动者或劳动争议的当事人是特定的,企业、劳动者或团体,并且必须存在劳动关系团体,并且必须存在劳动关系争议的内容是特定的,即争议的标的是劳动权争议的内容是特定的,即争议的标的是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利和劳动义务。劳动争议有特定的表现形式,争议可能会扩展劳动争议有特定的表现形式,争议可能会扩展到争议主体之外。到争议主体之外。20(二)劳动争议的分类(二)劳动争议的分类按照主体划分:按照主体划分: 个别争议:职工当事人在个别争议:职工当事人在两人两人(含)以下,有(含)以下,有共同争议理由共同争议理由 集体争议:职工当
23、事人在集体争议:职工当事人在三人三人(含)以上,有(含)以上,有共同争议理由共同争议理由 团体争议:因签订团体争议:因签订(?)(?)或履行或履行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发生的争议。按照性质划分:按照性质划分: 权利权利争议,又称既定权利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基于劳动法争议,又称既定权利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基于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或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律、法规的规定,或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所产生的争议。所产生的争议。 利益利益争议:当事人因主张争议:当事人因主张有待确定的权利和义务有待确定的权利和义务所发生的争所发生的争议。(合同的签订、变更所产生的争议)议。(
24、合同的签订、变更所产生的争议)按照标的划分按照标的划分 劳动合同争议。劳动合同争议。 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而发生争议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而发生争议 劳动报酬、培训等适用条件的不同理解与实施而发生的争议劳动报酬、培训等适用条件的不同理解与实施而发生的争议21(三)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三)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劳动争议的内容只能是以劳动权利义务为标的。劳动争议的内容只能是以劳动权利义务为标的。权利义务的基础在于劳动合同、劳动法律、企权利义务的基础在于劳动合同、劳动法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和合同规业内部管理制度等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和合同规范是劳动
25、争议产生的直接原因(旷工处理)。范是劳动争议产生的直接原因(旷工处理)。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的作用,使得劳动关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原则的作用,使得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基础,系当事人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和合作的基础,又有利益的差别和冲突。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又有利益的差别和冲突。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争议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动争议的产生有其必然性。22二、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二、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1 1、着重调解及时处理的原则着重调解及时处理的原则:劳动争议处理的全过程都属于调解,其他处理程序也都必劳动争议处理的全过程都属于调解,其他处理程序也都必须坚持先行调解,调解不成时再进行
26、裁决或判决须坚持先行调解,调解不成时再进行裁决或判决及时处理原则强调各道处理程序的时间限制,受理、调解、及时处理原则强调各道处理程序的时间限制,受理、调解、仲裁、判决、结案都应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及时保仲裁、判决、结案都应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矛盾激化。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矛盾激化。 2 2、依法处理原则依法处理原则:即合法原则,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处理劳动:即合法原则,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处理劳动争议的所有活动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争议的所有活动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3 3、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
27、原则:即公正原则。即公正原则。23三、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三、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 1 1、争议双方进行协商、争议双方进行协商 2 2、申请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申请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 3 3、申请劳动仲裁机构仲裁、申请劳动仲裁机构仲裁 4 4、申请人民法院做出最终裁决、申请人民法院做出最终裁决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劳动争议的协商和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劳动争议的协商和调解是劳动争议处理的非必须程序,仲裁和诉讼为必须程序,即,非必须程序,仲裁和诉讼为必须程序,即,先仲裁,后诉讼,不仲裁,不诉讼。先仲裁,后诉讼,不仲裁,不诉讼。24四、企业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四、企业调解委员会对劳
28、动争议的调解(一)特点(一)特点 群众性:依法成立的处理劳动争议的群众性组织群众性:依法成立的处理劳动争议的群众性组织 自治性:劳动者对本单位运行的劳动关系进行自我管理、自治性:劳动者对本单位运行的劳动关系进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化解矛盾的有效形式。自我调节、自我化解矛盾的有效形式。 非强制性:申请自愿、履行自愿非强制性:申请自愿、履行自愿(二)调解委员会与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二)调解委员会与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的区别:争议的区别: 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不同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不同 主持调解的主体不同主持调解的主体不同 调解案件的范围不同调解案件的范围不同 调解的
29、效力不同调解的效力不同25(三)调解委员会的组成(三)调解委员会的组成职工代表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不超过委员总数的用人单位代表(不超过委员总数的1/31/3)工会代表工会代表(四)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四)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自愿原则:申请调解自愿、调解过程自愿、履自愿原则:申请调解自愿、调解过程自愿、履行协议自愿行协议自愿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的原则:劳动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的原则:劳动争议发生后、调解过程中、达成调解协议后都争议发生后、调解过程中、达成调解协议后都可以申请仲裁和诉讼。可以申请仲裁和诉讼。26(五)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程序(五)调解委员会调解的程序
30、 1 1、申请和受理、申请和受理 3030日日内,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调解委员会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后,进行审查做出受理调解委员会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后,进行审查做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或不予受理的决定 2 2、调查和调解、调查和调解 3 3、制作调解协议书或调解意见书、制作调解协议书或调解意见书 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期限为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期限为3030日日,到期未结束,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的,视为调解不成27五、劳动争议仲裁五、劳动争议仲裁(一)含义及特征(一)含义及特征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或双
31、方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申请,依法就劳动争议的事实和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做出的判断和裁依法就劳动争议的事实和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做出的判断和裁决的活动。决的活动。仲裁主体具有特定性仲裁主体具有特定性仲裁对象具有特定性,仲裁对象具有特定性,仲裁实行强制原则,只要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实行强制原则,只要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提出仲裁申请即能引起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开始即能引起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开始(二)组织机构(二)组织机构劳动争议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争议仲裁委员会 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是劳国家授权、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
32、是劳动行政范畴内的一种特殊执法机构动行政范畴内的一种特殊执法机构委员会构成: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委员会构成: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方面的代表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构是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28(三)基本原则(三)基本原则一次裁决原则一次裁决原则:一次裁决即为终局裁决,当事人不一次裁决即为终局裁决,当事人不服的,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服的,只能向法院提起诉讼合议原则:合议原则: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实施少数人服从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
33、,实施少数人服从多数人原则数人原则强制原则:强制原则:只要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提出仲裁申请即只要劳动争议当事人一方提出仲裁申请即能引起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开始能引起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开始回避原则:回避原则:委员会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与劳动争议双委员会成员及相关工作人员与劳动争议双方有利害关系的人员应当回避方有利害关系的人员应当回避区分举证责任的原则:区分举证责任的原则:反映平等主体关系间的争议反映平等主体关系间的争议事项,遵循事项,遵循“谁主张谁举证谁主张谁举证”,(员工的经济补偿金,(员工的经济补偿金额确定)反映隶属关系的争议事项实行额确定)反映隶属关系的争议事项实行“谁决定谁举谁决定谁举证证”的
34、原则(如处罚违纪职工的原则(如处罚违纪职工 )29(四)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四)劳动争议当事人的权利当事人有提起仲裁申请、答辩、变更申诉请求、当事人有提起仲裁申请、答辩、变更申诉请求、撤诉、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公正调解和裁撤诉、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公正调解和裁决的权利决的权利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有申请回避的权利有申请回避的权利有提出主张、提供证据的权利有提出主张、提供证据的权利有自行和解的权利有自行和解的权利有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有不服仲裁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有申请执行的权利有申请执行的权利30(五)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义务
35、(五)劳动争议当事人的义务当事人有正当行使权利的义务当事人有正当行使权利的义务有遵守仲裁庭纪律和程序的义务有遵守仲裁庭纪律和程序的义务有如实陈述案情、提供证据、回答仲裁员提问有如实陈述案情、提供证据、回答仲裁员提问的义务的义务有尊重对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的义务有尊重对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参加人的义务有自觉履行发生效力的仲裁调解书和仲裁书的有自觉履行发生效力的仲裁调解书和仲裁书的义务义务有按规定缴纳仲裁费的义务有按规定缴纳仲裁费的义务31(六)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六)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1 1、申请和受理、申请和受理 双方当事人都可以以双方当事人都可以以书面书面形式提出申请,仲裁委须在形式提出申请
36、,仲裁委须在7 7日内做日内做出受理与否决定。出受理与否决定。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符合以下条件)(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符合以下条件) 申诉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职工与单位申诉人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职工与单位 有明确的被诉人、具体的要求和理由有明确的被诉人、具体的要求和理由 属于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法规规定的劳动争议属于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法规规定的劳动争议 属于受诉仲裁委员会管辖,并符合申请仲裁的实效规定属于受诉仲裁委员会管辖,并符合申请仲裁的实效规定 2 2、案件仲裁准备、案件仲裁准备 3 3、开庭审理和裁决、开庭审理和裁决 4 4、仲裁文书的送达、仲裁文书的送达 当事人不反
37、悔或自送达当事人不反悔或自送达1515日内不起诉的,仲裁书即发生效力日内不起诉的,仲裁书即发生效力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仲裁时效为仲裁时效为6060日,因不可抗力造成延误的可以适当延长,一日,因不可抗力造成延误的可以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般不超过3030日。日。32六、团体劳动争议处理六、团体劳动争议处理(一)特点(一)特点 1 1、争议主体的团体性:而非个人、争议主体的团体性:而非个人 2 2、争议内容的特定性:争议内容涉及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争议内容的特定性:争议内容涉及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等事项,内容具有广泛性和整体性。等事项,内容具有广泛性和整体性。 3 3、影响的广泛性、影响的广泛性(二
38、)(二)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当事人承担的和平义务当事人承担的和平义务 1 1、当事人应当平等协商,不得自行采取过激行为、当事人应当平等协商,不得自行采取过激行为 2 2、申请协调处理期间,企业不得解除职工代表的劳动关系、申请协调处理期间,企业不得解除职工代表的劳动关系(三)(三)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 按照劳动争议处理按照劳动争议处理33七、劳动争议案例分析的方法七、劳动争议案例分析的方法1 1、按照、按照劳动争议自身的规定性劳动争议自身的规定性进行分析进行分析 确定劳动争议的标的。确定劳动争议的标的。 分析意思表示的意志内容。分析意思表
39、示的意志内容。 分析意思表示所反映的意志内容是否符合劳动法律法规、集分析意思表示所反映的意志内容是否符合劳动法律法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企业内部劳动管理规则的规定。体合同、劳动合同、企业内部劳动管理规则的规定。2 2、按照按照承担法律责任的要件承担法律责任的要件的分析方法分析劳动争议。的分析方法分析劳动争议。 分析劳动争议当事人所实施的行为。分析劳动争议当事人所实施的行为。 分析当事人行为是否造成或足以造成一定的危害。分析当事人行为是否造成或足以造成一定的危害。 分析当事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分析当事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分析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有主观
40、上的过错。分析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有主观上的过错。34练习题练习题1.1.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劳动者一方当事人在()()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 ,适用劳动争议处理适用劳动争议处理的特别程序的特别程序 (A)10(A)10人人 (B)20(B)20人人 (C)30(C)30人人 (D)50(D)50人人答案答案:C P385:C P3852.2.劳动者派遣协议规定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从而劳动者派遣协议规定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双方的权利义务。从而使双方建立起使双方建立起( )( ) (A) (A)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 (B)(B)劳动派遣关系劳动派遣关系 (C)(C)形式
41、劳动关系形式劳动关系 (D)(D)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答案答案:D P352:D P3523.3.若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不能履行派遣服务费支付义务若派遣劳动者的接受单位不能履行派遣服务费支付义务, ,派遣机派遣机构构( )( ) (A)(A)应负有担保责任应负有担保责任 (B)(B)应该代为支付应该代为支付 (c)(c)应负有刑事责任应负有刑事责任 (D)(D)没有任何责任没有任何责任答案答案:A P356:A P356354.4.工资指导线上线也称预警线是对工资指导线上线也称预警线是对()()的企业提出的警示和提示。的企业提出的警示和提示。 (A)(A)生产经营不正常、亏损较大生产经营不
42、正常、亏损较大 (B)(B)工资增长较慢、经济散益较差工资增长较慢、经济散益较差 (c)(c)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 (D)(D)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答案答案:D P362:D P3625.5.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 (A)(A)全面责任全面责任 (B)(B)安全生产技术领导责任安全生产技术领导责任 (C)(C)直接责任直接责任 (D)(D)安全生产技术监督责任安全生产技术监督责任答案答案:A P370:A P3706.6.员工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中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不包括员工在劳动
43、安全卫生工作中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不包括( )( ) (A) (A)安金第一安金第一 (B)(B)效率第一效率第一 (c)(c)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D)(D)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答案答案:B P374:B P374367.7.企业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的特点不包括企业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的特点不包括( )a( )a (A) (A)群众性群众性 (B)(B)系统性系统性 (c)(c)自治性自治性 (D)(D)非强制性非强制性答案答案:B P379:B P3798.8.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遵循自愿原则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遵循自愿原则, ,该原则的主要内容不该原则的主要内容不包括包括(
44、)( ) (A) (A)申请调解自愿申请调解自愿 (B)(B)调解过程自愿调解过程自愿 (c)(c)退出调解自愿退出调解自愿 (D)(D)履行协议自愿履行协议自愿答案答案:C P380:C P3809.9.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诉时效为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诉时效为6060日,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延期日,经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延期延期不得超过延期不得超过 (A)15(A)15日日 (B)30(B)30日日 (c)60(c)60日日 (D)90(D)90日日答案答案:B P381:B P3813710.( )10.( )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是指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A)(A)工
45、资指导线工资指导线 (B)(B)工资协议工资协议(c)(c)工资集体协商工资集体协商 (D)(D)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答案答案:B P360:B P36011.11.工资集体协商时,一方在接到另一方提出的书面协商意向书后,工资集体协商时,一方在接到另一方提出的书面协商意向书后,应于应于( )( )内予以答复。内予以答复。(A)15(A)15日日 (B)20(B)20日日 (C)30(C)30日日 (D)60(D)60日日答案答案:B P365:B P36512.( )12.( )是处理生产与安全两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处理生产与安全两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A)(A)以人为本以人
46、为本 (B)(B)奖惩分明奖惩分明(c)(c)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D)(D)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答案答案:C P374:C P3743813.13.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形式包括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形式包括( )( )。(A)(A)年工资收入和月工资收入年工资收入和月工资收入 (B)(B)月工资收入和周工资收入月工资收入和周工资收入(c)(c)日工资收入和小时工资收入日工资收入和小时工资收入 (D)(D)年工资收入和日工资收入年工资收入和日工资收入答案答案:A P363:A P36314.14.企业应安排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发现疾病时应及时企业应安排员工定期进行体检,发现疾病时应及时( )(
47、)。(A)(A)转岗转岗 (B)(B)解聘解聘 (c)(c)治疗治疗 (D)(D)上报上报答案答案:C P372:C P37215.15.按照按照( )( )划分,可以将劳动争议分为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划分,可以将劳动争议分为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A)(A)劳动争议的主体劳动争议的主体 (B)(B)劳动争议的性质劳动争议的性质(c)(c)劳动争议的客体劳动争议的客体 (D)(D)劳动争议的标的劳动争议的标的答案答案:B P378:B P3783916.16.关予劳动争议仲裁说法错误的是关予劳动争议仲裁说法错误的是( )( ) (A)(A)仲裁主体具有特定性仲裁主体具有特定性 (B)(B)仲裁程
48、序具有特定性仲裁程序具有特定性 (c)(c)仲裁对象具有特定性仲裁对象具有特定性 (D)(D)仲裁实行强制的原则仲裁实行强制的原则答案答案:B P381:B P38117.17.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即即( )( ) (A)(A)强制原则强制原则 (B)(B)一次裁决原则一次裁决原则 (c)(c)合议原则合议原则 (D)(D)区分举证责任原则区分举证责任原则答案答案:C P381:C P38118.18.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不包括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不包括( )( )。 (A)(A)工会代表工会代表 (B)(B)用人单位代表用
49、人单位代表 (c)(c)职工代表职工代表 (D)(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劳动行政部门代表答案答案:C P381:C P3814019.19.按照按照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单位的规定,在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依法订立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依法订立( )( )。A.A.派遣合同派遣合同B.B.集体合同集体合同C.C.劳动合同劳动合同D.D.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答案答案:C P353:C P35320.20.劳务派遣单位的出现是劳务派遣单位的出现是( )( )的必然结果。的必然结果。A.A.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B.B.劳动管理专业化分工劳动管
50、理专业化分工C.C.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发展D.D.劳动环境改善劳动环境改善答案答案:B P354:B P35421.21.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线( )( )是对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企业提出是对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企业提出的预警和提示。的预警和提示。A.A.上线上线 B.B.下线下线C.C.基准线基准线D.D.标准线标准线答案答案:A P362:A P3624122.22.工资集体协商时,协商双方在协商开始前工资集体协商时,协商双方在协商开始前( )( )内,提供与工内,提供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资集体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A.5A.5日日 B.10B.10日日 C
51、.7C.7日日 D.15D.15日日答案答案:A P365:A P36523.23.以下关于工资指导价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以下关于工资指导价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每年发布一次每年发布一次 B.B.仅供企业查询仅供企业查询C.C.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D.D.坚持市场取向原则坚持市场取向原则答案答案:B P370:B P37024.24.企业所有员工在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工作中应遵循的职业道企业所有员工在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工作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不包括德行为准则不包括( )( )。A.A.安全第一安全第一B.B.以人为本以人为本C.C.预防为主预防为主D.D.奖惩分明
52、奖惩分明答案答案:D P374:D P3744225.25.职工一方当事人人数为职工一方当事人人数为2 2人以下,有共同争议理由的劳动争人以下,有共同争议理由的劳动争议称为议称为( )( )。A.A.个别争议个别争议B.B.团体争议团体争议C.C.集体争议集体争议D.D.权利争议权利争议答案答案:A P378:A P37826.( )26.( )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之一。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之一。A.A.平等自愿平等自愿B.B.公平公正公平公正C.C.一次载决一次载决D.D.二次裁决二次裁决答案答案:C P381:C P38127.27.在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和受理中,决定立案的,应在在劳动
53、争议仲裁的申请和受理中,决定立案的,应在( )( )内内向申诉人发出书面通知。向申诉人发出书面通知。A.3A.3日日B.7B.7日日C.5C.5日日D.15D.15日日答案答案:B P383:B P3834328.28.以下关于劳务派遣说法错误的是(以下关于劳务派遣说法错误的是( )。)。(A A)雇主是劳务派遣单位)雇主是劳务派遣单位 (B B)雇员是被派遣的劳动者)雇员是被派遣的劳动者(C C)是一种组合劳动关系)是一种组合劳动关系 (D D)本质特征是雇佣和使用相结合)本质特征是雇佣和使用相结合答案答案:D P352:D P35229.29.确定工资指导线水平应考虑的相关因素不包括(确定
54、工资指导线水平应考虑的相关因素不包括( )。)。(A A)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 (B B)社会就业状况)社会就业状况(C C)劳动力市场价格)劳动力市场价格 (D D)人工成本水平)人工成本水平答案答案:B P362:B P36230.30.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不在于(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不在于( )。)。(A A)转变政府劳动管理部门职能)转变政府劳动管理部门职能(B B)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场体系(C C)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杨体系)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杨体系(D D)对集体协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依据)对集体协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依据答案答
55、案: P363-364: P363-3644431.31.工资指导价位的(工资指导价位的( )是处于工资收入数列中后一定百分比的数据的算)是处于工资收入数列中后一定百分比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术平均数。(A A)高位数)高位数 (B B)中位数)中位数 (C C)低位数)低位数 (D D)标准数)标准数答案答案:C P363:C P36332.32.( )是以及时处理事故,采取预防措施,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件再)是以及时处理事故,采取预防措施,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为目的制定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次发生为目的制定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A A)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B
56、 B)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C C)安全卫生认证制度)安全卫生认证制度 (D D)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答案答案:D P371:D P37133.33.以下关于劳动争议的说法正确的是(以下关于劳动争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只有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利益争议)只有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利益争议(B B)是否遵循法律规范和合同规范是劳动争议的实质)是否遵循法律规范和合同规范是劳动争议的实质(C C)劳动争议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冲突)劳动争议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劳动关系主体的利益冲突(D D)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能
57、成为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不存在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可能成为劳动争议的当事人答案答案:B P378:B P3784534.34.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 )担任。)担任。(A A)职工代表)职工代表 (B B)政府代表)政府代表 (C C)工会代表)工会代表 (D D)用人单位代表)用人单位代表答案答案:C P380:C P38035.35.根据我国法律的最新规定,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是(根据我国法律的最新规定,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是( )。)。(A A)3 3个月个月 (B B)6 6个月个月 (C C)9 9个月个月 (D D)1212个月个月答案答案:D :D 劳动人事争
58、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36.3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 )内,认为)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A A)5 5日日 (B B)1010日日 (C C)1515日日 (D D)3030日日答案答案:A :A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463737、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劳动争议,由(、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劳动争议,由( )所在地劳)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A A)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 (B B)被派遣劳动者)被派遣劳动者(C C)用工单
59、位)用工单位 (D D)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约定答案答案:C:C3838、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不包括(、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不包括( )。)。(A A)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 (B B)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与违约责任)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与违约责任(C C)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D D)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答案答案:A:A3939、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线( )主要适用于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主要适用于经济效益较差或亏损企业。(A A)上线)上线 (B B)基准线)基准线 (C C)下线)下线
60、 (D D)标准线)标准线答案答案:C:C474040、关于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采集的说法错误的是、关于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采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两次调查时间间隔为两年)两次调查时间间隔为两年(B B)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取得)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取得(C C)调查范围包括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各行业所有城镇企业)调查范围包括城市行政区域内的各行业所有城镇企业(D D)调查内容为上一年度企业中有关职业在岗职工全年收入及有)调查内容为上一年度企业中有关职业在岗职工全年收入及有关情况关情况答案答案:A:A4141、对本单位安全卫生技术负领导责任的是(、对本单位安全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管理员职业素养及试题及答案
- 供应链管理中的风险考题及答案
- 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2025年计算机二级VB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考试防范的知识盲点:试题及答案
- 关于网络管理员考试的新探讨及试题答案
- 2025玉米买卖合同
- 弘扬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计划
- 行政法理论创新的路径选择试题及答案
- 代码抽象与接口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设计师复习全账本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时评类作文分析 课件
- 老年期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老年护理课件)
- T-CAICI 89-2024 通信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
- 《民法典》2024年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第7课时 2.3.2 向量的坐标表示(2)教案 苏教版必修4
- 137案例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事故案例文字版
- 高中英语外研版 单词表 必修1
- 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与评价
- 【魔镜洞察】2024药食同源保健品滋补品行业分析报告
-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跟踪训练-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 14.有趣的光影(课件)-美术六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