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 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一、教材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二、设计思想: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是记叙文,讲的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 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欢的大黑骡子和其他五头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时以读为主,悟读交汇,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交流, 体现语文课堂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情意融融的特色。力图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 础上找到本文的一个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教学,突

2、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现 “成文短交”。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 词,理解重点词语“燃眉之急、饥寒交迫”,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2、能用批注式阅读方法品读课文,在阅读、批注的过程中了解彭德怀杀大 黑骡子的原因。3、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体 会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四、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的感情。五、教学难点:感受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六、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给我们描

3、写了一个怎样感人的 故事?2、指名讲课文大意。(红三军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的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的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3、 通过昨天的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呢?(彭德怀非常爱他的大黑骡子。彭德怀很爱他的战士。当时草地上断粮,情况非常危急。彭德怀下令杀大黑骡子迫不得已的)等等。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爱杀(可以先不写)(二)、自主学习,精读感悟(学习课文220 小节。)1、过渡:这样一份深深的“爱”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现在请同学们再次潜心默读课文,画出彭德怀爱大黑骡子的句子,或许他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语、一个表情都传达了一份爱意。2、各自阅读,体会。老师巡视3、交流:彭德怀爱大

4、黑骡子的句子。(根据回答随机出示)a、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 “你太辛苦了, 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 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1)生汇报,谈感受。(2)再读这段文字,哪些词触动了你,让你感动了(生交流)(3)师随机问:你曾经被“抚摸“过吗?谈谈你的感受。再结合句子说说理解。(4)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应该抓住“抚摸”“悄悄地塞进”两词)(粮食就意味着生命,彭德怀却分出自己的一些塞进骡子的嘴里,并一直看着它吃完。这一举动能说明什么问题?(3)有感情地朗读。(4)小结:这是流淌在细微之处的爱,同学们,这就是细节!(出示:细节)世界上,最令

5、人感动的,不是高山,不是大海,而是细节。过渡: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爱,还流淌在哪些细节中,你们读到了吗?b、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 1)你能把目光聚焦一下,聚到一个词来谈谈你的感受吗?(2)“深情“包含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哪些人之间会用“深情”的目光交流?(3)师感情述说:每到宿营地,彭德怀总要牵着大黑骡子遛一遛,给它刷毛、掸土,喂些草料和自己的干粮。这头大黑骡子很通人性。只要彭德怀轻轻一拍它的脖子,它就会很乖地卧下,等着彭德怀骑上去再慢慢起来。打仗时,只要彭德怀一声令下,它就勇往直前,从不退缩。他们之间的情谊已超越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4)理解“平静”(内

6、心真的如表面一样平静吗?)体会“深情”与“平静”不一样的内心世界。学生自由回答彭德怀显得平静,那是因为他牺牲骡子的生命来挽救更多战士的生命的决心已(5)不仅要读懂意思,而且要读懂字里行间蕴含的情,这就叫品味。(出示:品味)(6)练读这句话c、彭德怀背过脸去。(1)想一想:“为什么背过脸去”。(2)师:是啊,这是自己最喜欢的大黑骡子呀!他怎么忍心亲眼看它被枪杀呢?一个简单的动作那是爱的体现d、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1)你们知道军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缓缓地摘下了军帽”吗?(2)师:这一串省略号包含着许多的内容,此时的彭将军感慨万千,他想到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3

7、)学生自由发言。(4)有感情地朗读过渡: 这天晚上,草地上多了些生机,战士们终于可以吃真正意义上的食物了,可是彭德怀吃了吗?他是怎么做的?谁能把有关句子读一读?e、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1)肚中饥饿交迫,但面对眼前那一碗鲜美的肉汤,他却“发火“了,他是在对谁“发火”?)(2)理解“发火”(“发火”难过到了极致,已经控制不住了,火发的越大, 越能看出对大黑骡子的不舍。这碗里散发的是大黑骡子的气息,他怎么喝得下?)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彭将军此时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4、体会战士们对大黑骡子的爱过渡: 同学们, 对大黑骡子深深的爱仅仅体现在彭

8、德怀身上吗?(战士们也很爱)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战士对大黑骡子的爱?a、“什么?杀掉?”老饲养员着急了。几个警卫员听说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好的,找得很准。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位同学的新发现。为什么 “着急” ? (爱大黑骡子,爱彭德怀:这是组织上派给彭德怀的坐骑,尽管他很少骑,但是彭德怀一路上不但要走路,还要指挥队伍前进,辛苦啊,战士们心疼他,希望大黑骡子能减轻他的负担。)小结:是啊,长征以来,大黑骡子受尽了苦,一路上不是驮着粮食,就是驮器材,战士生病了,它驮着伤员一步步朝前走;过大江时,是它一次次将不会游泳的战士运过江;过雪山时,是它将奄奄一息的战士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战士们是多么地

9、不忍心杀掉大黑骡子啊,我们听见那发自内心的请求声:(引读)b、老饲养员流着眼泪对彭德怀说他为革命立过功c大家仍在请求。能读出请求的语气吗?命令下了,而枪声,10 分钟,20 分钟。这分分秒秒里凝聚的都是人们对大黑骡子的不舍啊!练习朗读:同学们把这份真挚的感情体会的多好!是啊!此时此刻,每个爱大黑骡子的人都挣扎在爱与痛的边缘,这份深埋在心底的爱此刻又是那么地痛苦,让我们走进每个人的心里,读出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分角色朗读3 12 小节(三)感悟文章主旨(体会彭德怀对战士们的爱)过渡: 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战士们也是那么不舍得大黑骡子,那为什么还要杀大黑骡子?板书:(?)1、 请你再认真读读课文第2

10、-3 小节。 用一句话说说原因。(解决燃眉之急)2、什么是“燃眉之急”?联系课文说一说,这儿的“燃眉之急”具体指什么?过渡: 是呀, 作为红三军的军团长,彭德怀看到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而牺牲,又怎么能舍得?为了战士的生命,为了长征的胜利,革命的胜利,彭总 决定(板书:杀!)3、从这个决定中,你感受到了哪一种爱?(对战士的爱)4、你能从文中的哪些句子中感觉到这一份沉甸甸的爱呢?(指名读相关句子)“他眼见战士们大黑骡子上。” “现在,草地上解决燃眉之急。”“部队现在连多一些人走出草地。”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连一粒粮食都找不到,野菜、草根、马鞍、皮带都成了红军充饥的食物,很多人到达草地前身体

11、已经很虚弱,有的倒在泥浆里永远也爬不起来了,有的小战士临死的时候,已经骨瘦如柴了,作为红三军的军团长,彭德怀看到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而牺牲, 又怎么能舍得?他决定了 “杀骡子” , (板书: 杀! ) 从这决定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更爱战士们)板书:(更爱战士)5、师:可是,在文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出示“不耐烦、怒吼”这两个词语)请同学找找这两句句子,这两句与彭德怀爱战士们矛盾吗?指名自由回答。师: 彭德怀将军杀了大黑骡子,这意味着什么?(他将和战士们一同徒步走出草地。)6、师:一同徒步走出草地,彭将军怕吗?他怎么说的?7、指名读读第9 小节。你从他的话语中感受到什么?(要与战士

12、们同甘共苦的精神)8、小结:他对战士的不耐烦,对战士的怒吼,对战士的发火,都是为了尽快解决燃眉之急而不得已而为之的呀!他的心比谁都痛。(四)练习分角色朗诵。过渡: 下面请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的220 自然段, 给我们再现一下当时这一幕感人的场面。1、分角色朗读。2、评价。(五)总结(出示、引导齐读)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 “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1、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这段话:你从两个“融进了”读懂了什么?(是大黑骡子给了战士们生命,是大黑骡子给了战士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2、 引: 红军长

13、征,翻雪山, 过草地, 历尽艰难万险,战士们身无 “御寒衣”,忍受着饥饿和寒冷,晕倒了能勇敢地爬起来,紧紧地跟上去。”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仅仅来自大黑骡子吗?(是彭德怀关心战士,爱护战士的无私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位红军战士。)是的, 我们的红军队伍正是有了这样的首长,这样的战士,才有了战无不胜的力量,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师:同学们,这段文字还是音响与图像的绝妙结合,你看一个远镜头:茫茫的草地上,一群红军战士克服了艰难险阻,勇敢地前进。再配上铿锵有力的画外音“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不就给人一种精神振奋的感觉吗?我们再一起读读这段。3、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4、总结全文: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红军长征途中那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透过细节,品位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情意,更感受到那一份深深的爱。这爱是伟大的,这爱是感人至深的,这爱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