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次供水系统设计标准般规定1、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应与市政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和用户的用水需求相匹配。2、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安全使用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并应符合环境保护、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等方面的需求。3、不同用水性质的用户应分别独立计量,住宅供水应计量到户,一户一表,水表出户,宜采用远传水表。1.2 设计原则1、安全可靠:二次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应首先考虑电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采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本标准要求的名牌电气元器件对其控制系统进行模块化、标准化、简单化设计和制作,使控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低故障率。同时,也可使控制系统具有维护简单、故障恢复快速等特性。
2、2、标准化:为了便于二次供水系统的统一管理和维护,在自动化设计时应在硬件结构、设备型号、电气元器件参数、电气接口、设备器件品牌等方面统一标准,进而可以保证各设备之间在机械尺寸、电气特性上具有高度的互换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除此以外,系统还必须针对泵房设备及控制信息进行标准化,统一系统设计参数,统一控制对象及数据采集对象,统一控制软件包括数据结构定义。为系统的构建提供一个一致化的软硬件环境,便于系统的构建和今后的维护。3、一控一变频调速:所有增压水泵都必须配置独立的变频控制器,采用一控一变频调速控制,保证泵及泵组能在流量的大动态变化时具有足够宽的调速范围,保证泵组的工作运行特性处于高效区,泵组
3、中的变频调整应考虑整体运行控制,全频同步调速控制泵组的流量增加或减少。4、PLC控制:控制系统应以PLC为核心进行设计,为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和维护快捷方便,应对泵房的其它外围设备和单体控制元件进行监控,PLC 控制系统应按主控与分区两级设计。5、节能高效:二次供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压力。泵组内各泵并行运行、增压扩流时,不仅应考虑控制单台泵的高效运行状态,同时还要考虑并网后的泵组的高效状态。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使泵、电机以及变频器等设备的运行参数相互匹配,保证其运行均处于各自的高效工作运行区域内并能保持稳定工作。6、对外通讯:泵组的自控系统设计应考虑提供远程控制信号通讯接口,设备现场控制系
4、统和远程监控系统之间应采用工业以太网通讯协议进行数据通讯,以满足泵站无人值守、自动运行、远程控制及远程数据传输等要求。7、数据采集:泵组控制系统应能完成泵组各项运行参数以及其它状态数据的采集功能,并将数据存入PLC 专用数据缓冲区内提供给远程上位机系统和其它控制单元调用。8、安全防范:为了便于泵房的无人值守管理,应考虑安防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该系统可自动记录人员进出的数据信息和图像信息,防止非法闯入。当出现非法人员非法闯入时可进行现场声光报警、语音传输及远程中控报警,保障泵房内的设备安全和水质安全。9、泵的配置:泵房的二次增压系统一般应根据楼层高度配置多个增压泵组,分别对应不同扬程需要的供水区域
5、,还应考虑低流量供水时泵的配置。每个泵组应至少配置1 台备用泵,且备用泵的供水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运行水泵的能力。10、市政管网压力保护:泵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考虑避免泵组抽水时对市政管网的过量抽取,水泵运行时应考虑使用水箱作为增压系统的缓冲水源,保证不会造成市政管内压力因泵组的运行而出现负压现象。11、远程监控:泵组控制系统应考虑满足远程监控的设计需要,可通过相应的通讯接口、通讯协议及远程监控系统进行数据通讯,可以实时远程监控现场设备的运行情况、压力变化、故障报警、历史数据等,同时满足远程控制的功能需求。12、智能控制:控制系统应具有控制水泵自动变频运行,水泵定时自动轮换,过流、过压、过载、
6、欠压自动保护,无水自动停机和报警等功能。其系统应具有完善的保护功能,满足泵房的运行全自动化智能控制要求,正常运行过程中无需人员现场操作。13、水质监测与保护:泵房应考虑配置水质余氯监测仪和浊度仪,可对二次供水水质进行在线监测。泵站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水箱内水质,应实现储水实时更换。建筑内饮用水系统应与非饮用水系统分开设置,住宅类用户的供水系统应与商业类用户分开设置14、入户压力控制:二次供水系统分区的入户压力不得超过 0.35 Mpa ,宜以7层为一个分区进行参考。供水分区入户最高压力点超过0.35 Mpa时,应设置减压阀,阀后配水件处的最大静水压力不大于0.35 Mpa 。超高层建筑二次供水系
7、统的每级竖向提升压力不得超过1.6 Mpa o超高层采用上行下给供水方式时,宜设置减压水箱分区供水,若设置减压阀分区供水,应采用集中式减压,且仅允许减压一次15、超高层通讯:超高层网络应采用光纤环网结构,光端机设置在供水泵房内,由主控柜供电,不允许在中间层进行网络转接1.3 工艺要求1、二次供水系统宜采用管网叠压供水的方式。常见的二次供水系统工艺流程设计可参考图2-1图2-1常见的二次供水系统工艺流程设计2、管网叠压式二次供水系统一般包括不锈钢水箱、水泵机组、控制柜、水量调节装置、水源切换装置、成套阀门及管道附件等。常见的二次供水系统布置方式如图2-2所示白来水管抵区水管高区水管 一排水管高位
8、水箱下行分区供水的上行下给方式,可多级提升,靠近顶部的楼层可采用变频调速供水方式。水箱更换水量。具体运行方式如下:补水。2-2 常见的二次供水系统布置示意图3、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100 m)宜采用从低位水箱提升至高位水箱,再由4、二次供水系统运行中应保证水箱运行过程中不间断蓄水更换,并能够控制1)当市政管网压力高于最低允许压力时,通过市政管网和水箱同时向系统2)当市政管网压力低于允许压力或市政管网停水时,市政管网进水阀门关闭,单独由水箱向用户供水,当水箱水位达到最低点时水泵停止运转3)实际运行中,若住宅小区入住率低,可以暂时不启用水箱,直接使用变频水泵进行管网叠压供水。5、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
9、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6、叠压供水设备应安装消毒设施。1.4 流量压力1、二次供水系统设计用水量计算应包括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应按最高日用水量的812%计算。2、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3、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压力应考虑市政供水管网可利用水压。4、超高层建筑采用减压阀供水的系统,阀后配水件处的最大压力应按减压阀失效情况下进行校核,其压力不应大于配水件的产品标准规定的水压试验压力0.6Mpa。1.5 管道布置1、小区二次供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环状
10、管网应设置阀门分段。2、二次供水泵房引入管宜从居住小区给水管网或条件许可的城镇供水管网单独引入。3、室外二次供水管道的布置不得污染生活用水,当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的规定。4、小区和室内二次供水管道的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5、二次供水的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管网,单向供水。6、二次供水管道的伸缩补偿装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执行。2、二次供水泵房土建标准二次供水泵房的建设一般由开发商在住宅小区和居住建筑的土建施工阶段完成。因此,二次供水泵房
11、的建设宜由华衍水务各企业与建筑开发商在土建设计前进行沟通和协商,以确保二次供水泵房的土建能够达到标准要求。2.1 一般规定1、当泵房设置在地面时,与住宅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5 m2、当泵房设置在地下一层时,与住宅的安全距离不小于8 m3、当不能满足上述两个要求时,泵房可设置在地下二层,与住宅的安全距离不小于 8 m 。房。4、当泵房设置在地下层时,泵房地面不得低于同层地库标高,禁止下沉式泵2.2 泵房规模1、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40-2010)相关规定如下:31)当水箱容积大于50 m 3 时,宜分为容积基本相等的两格或以上,并能独立工作;2)水箱高度不宜超过3 m ;3)高层建筑给
12、水系统分区应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规定设置,并考虑入户管给水压力不大于0.35 Mpa ;4)泵房内宜有机修水泵的场地,宜有设备备件的储存空间;5)泵房内配电柜和控制柜前面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5 m 。2、根据以上规定,泵房层高不得小于 3.3 m ,泵房的推荐面积尺寸如下:(1)当泵房层高3.34.3 m 时,泵房的推荐面积尺寸如表 3-1所示:表3-1二次供水泵房推荐面积尺寸(mx m最高建筑类型泵房服务户数(户)小于20020050050010001000200020003000大于300018层以下(高度54 m以下)8X1011X1018X1020X1424 X
13、 18每超过3000户19-33 层8X1211X1418X1320X1624 X 20增加1座泵房(高度 54100(2)当泵房层高超过4.3 m 时,泵房的推荐面积尺寸如表 3-2所示:7/44表3-2二次供水泵房推荐面积尺寸(nrK m)泵房服务户数(户)最高建筑类型小于2002005050010010002002000300大于3000000018层以下(高度54 m以下)8X1010X1012X1018X1420X 18每超过3000户1933 层8X1210X1412X1818X1620X20增加1座泵房(高度 54100m2.3泵房墙体1、泵房应与其他公用设施有墙体隔绝。2、所有
14、管线管道穿墙处均预埋套管或预留洞孔,管线管道安装完毕后其空隙 以C20细石混凝土填实,套管与穿墙管间嵌堵麻丝。3、泵房的内墙应选用符合环保要求、易清洁的材料铺砌或涂覆,内墙底端起 宜采用瓷砖贴面,高度宜在0.52.0 m 之间。2.4 泵房地面1、地面之地基、混凝土垫层、面层等构造层的铺设及细部构造做法应全面符合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及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的规定2、水泵基础高出室内地坪0.1 m ,宽 1.5 m ;电控柜基础高出室内地坪0.1m,宽度 1.0 m 。3、泵房地面应选用防滑地砖进行铺砌,或做环氧涂料地坪。2.5 泵房门窗1、泵房大门应从公
15、共通道直接进入,为双扇外开门,应满足防火要求。2、泵房大门应预留机械锁加锁位置。3、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性能分级不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 4 级,气密性能分级不低于6 级,水密性能分级不低于 3 级。4、有窗户的泵房应设置防盗窗。5、泵房与外界通道的大门应装设防小动物进入设施。2.6 泵房通风1、泵房应设置通风和除湿装置,保证房间内通风良好、干燥。2、通风孔应设防护格栅式网罩。2.7 泵房排水1、泵房应单独设排水设施,不得与其他排水设施(如消防等)合用,排水泵不应少于2 台。2、泵房内地面应有不小于0.01 的坡度坡向排水设施。3、集水坑容积:泵房
16、服务户数不超过1000 户的,其尺寸不小于1.5 X 1.2 X 1.5 m(长X宽X深);服务户数大于 1000户的,其尺寸不小于 2X1.2X1.5 m (长X 宽X深)。4、集水坑宜采用玻璃钢格栅盖板铺盖。2.8 泵房消防1、泵房建筑物、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分别不应低于戊级和三2、泵房内应设消防设施,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 278)的有关规定。如与公共喷淋装置共用消防系统,应设置临时关闭阀门。2.9 泵房供电1、泵房供电应满足设备的安全运行,宜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的供电方式。2、泵房应有可贸易结算的独立用电计量装
17、置。3、建筑建设单位应提供小区配电房至泵房电源的走向图。4、泵房上级电源不允许安装漏电保护开关。2.10 泵房噪声1、泵房环境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的要求。2、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外窗不应小于30 dB ;泵房室外噪音为A 声级,不高45 dB。3、地面泵房宜采用双层中空玻璃隔音窗和隔音门,并出具环境噪音检测报 告。4、泵房应采取减振防噪措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9/44范( GB 50015)的规定。5、泵房的墙壁、天花板宜采取隔音、吸音处理。6、管道支架、吊架和管道穿墙、楼板处,应采取防止固体传声措施。
18、3、二次供水设备选用标准3.1 一般规定1、二次供水系统设备应为工业级设备,设备中的涉水产品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的有关规定。2、压力水容器、电控柜、水泵、管道与附件等应有规范标牌,并标明生产厂家、注册商标、生产日期、出厂编号等内容。3、设备提供单位应配合进行设备材料的现场取样及送检,并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承担相应责任。4、设备单位提供的软硬件应为设备时常供货的最新版本的原装产品。5、为保证二次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主要设备、材料应选用国内外着名1 的要求。6、为保证二次供水系统的整体品质,关键部位的设备、材料应由华衍水务作为甲方提供,甲供
19、材料的范围应依据附件2 的要求。3.2 水泵及电机1、电机额定电压及频率:380 V/AC 10%, 50 Hz, 3 相。2、电机额定功率:根据设计院图纸要求。3、绝缘与防护等级:F 级绝缘,IP55 防护。4、工作环境:温度-15 +40 C,相对湿度0 95%5、水泵额定流量、扬程:根据设计要求。6、变频调速控制时,水泵额定转速下的工作点应位于水泵高效区的末端。7、水泵配备的电动机效率应满足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8613)中2级的相关要求,具体可参考表 4-1 :表4-1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要求额定功率/kW效率/%1级2级3级2极4极6极
20、2极4极6极2极4极6极0.7584.985.681.180.782.578.977.479.675.91.186.787.484.182.784.181.079.681.478.11.587.588.186.284.285.382.581.382.879.82.289.189.787.185.986.784.383.284.381.8389.790.388.787.187.785.684.685.583.3490.390.989.788.188.686.885.886.684.65.591.592.189.589.289.688.087.087.786.07.592.192.690.290.
21、190.489.188.188.787.21193.091.591.591.291.490.389.489.888.71591.394.092.591.992.191.290.390.689.718.593.894.391.192.492.691.790.991.290.42294.494.793.992.793.092.291.391.690.93094.595.094.393.391.592.992.092.391.78、设备运行:电机、水泵为 S1工作制,可以直接起动或变频器拖动起动9、设备寿命:水泵可连续使用10年以上,电机可连续使用10年以上3.3 不锈钢水箱二次供水系统中的水箱应依
22、据矩形给水箱12S101 采用组合式冲压不锈钢作,具体还应满足但不局限于以下要求:1、水箱的规格、尺寸、有效容积及安装环境应符合设计要求。2、水箱材质不低于不锈钢06Cr19Ni10 ( SUS304),2B 表面。超高层或对供水安全有特别要求的供水系统,其水箱材质应不低于022Cr17Ni14Mo2( SUS316)L不锈钢材质。3、不锈钢水箱应采用凸型球面(包括水箱底板)装配式焊接结构。4、水箱底座必须用经热镀锌防腐处理的槽钢、角钢制作,结构、强度应经设计单位确认。水箱条型基础与水箱底座平整度落差不得大于5 mm。5、水箱底座拼装应采用焊接形式现场拼装,槽钢对接处必须设置在基础上。6、水箱
23、应设有进出水管、透气口、溢流口、放空口等,并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其他接口。所有开孔处要求采用翻边角焊,不能采用与箱体直接角焊的方式。7、水箱人孔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现场情况设置,人孔应加密码锁装置,并与 箱体相同材料。8、安装立柱(垂直支撑)应点焊固定并检查顶面平直度,垂直支撑与底板连 接时不得直接焊接在底板上,必须加一块 100X 100X 3的垫板。9、焊接后水箱的焊缝及焊后表面状况应符合表 4-2的要求:表4-2水箱焊缝及焊后表面状况要求项目要求表面擦伤深0.20.3 mm,每平方米擦痕 1 cm,不多于5个,合格表面撞痕、表面缺口、深0.20.3 mm,每10平方米缺痕少于10个,合格12/
24、44锈蚀/污染应无锈蚀/污染飞溅清除飞溅物酸洗、钝化处理除去焊缝周围的氧化皮焊接裂纹不允许存在焊缝余高2.5 mm以下咬边0.3 mm以下焊瘤不允许存在弧坑小于0.3 mm10、除特别标注外,水箱板厚配置如下:(1) 50 m3以下的不锈钢冷水箱:当水箱高度为2.0 m 时,顶板、侧一板板均为1.5 mm,侧二板为2.0 mm,底板为 2.5 mm ;当水箱高度为2.5 m 或3.0 m 时,水箱顶板和侧一板均为1.5 mm,侧二板 为2.0 mm ,侧三板为2.5 mm ,底板为3.0 mm。(2) 50 m3至I 100 m3的不锈钢水箱:当水箱高度为2.5 m 或3.0 m 时,顶板和侧
25、一板均为1.5 mm,侧二板为2.0mm侧三板为2.5 mm ,底板为3.0 mm ;当水箱高度为2.0 m 时,水箱顶板和侧一板均为1.5 mm,侧二板为2.5 mm, 底板为3.0 mm。(3) 100 m3以上的不锈钢水箱:当水箱高度为2.5 m 或3.0 m 时,顶板为1.5 mm,侧一板为2.0 mm的,侧 二板和侧三板均为2.5 mm ;底板为3.0 mm ;当水箱高度为2.0 m 时,水箱顶板为1.5 mm,侧一板为2.0 mm ;侧二板为2.5 mm;底板为3.0 mm。11、不锈钢06Cr19Ni10 (SUS304板材厚度允许偏差应按下表 4-3执行:表4-不锈钢06CU9
26、Ni10 (SUS304厚度公差3 标准厚度宽度(mm(mrh 12501.00-1.25-1.60-2.00-2.503.154.005.000.350.4012、水箱应做满水试验(市政生活用水),盛水高度至溢流孔处。盛水试验刖应将水箱内外清洗干净。满水试验的持续时间不少于24h ,试验过程中应保持水箱表面的干燥,对所有的焊接接头和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应无渗漏。如有渗漏,修补后重新试验。3.4 隔膜压力罐1、容积选择应依据设计要求,与水泵允许启停次数相匹配,不宜大于300L。2、材质不低于不锈钢06Cr19Ni10 (SUS304 ,焊接材料应与压力水容器材 质相匹配,焊缝应进行抗氧化处理。3
27、、采用隔膜式气压给水设备,承压等级满足应设计要求。4、设计、制造、检验符合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 150)的要求。5、橡胶隔膜应可舒张20 万次以上,充气后可长期使用。隔膜为食品级天然橡胶隔膜,可以应用在饮用水系统中。压力容器作为特种设备,设备供应商需负责 办理投运所需的相关证照。3.5 管道与附件3.5.1管道1、管道、管件、法兰、螺栓连接件、配件等材质不低于不锈钢06Cr19Ni10(SUS304 ,泵房内所有不锈钢管路(包括机组内部管路)表面进行亚光处理,螺栓连接件安装需加装垫片。2、耐压等级满足管道系统的供水压力要求,适应环境温度-10+65 C。3、薄壁不锈钢管厚度按表4-4规定选用
28、(壁厚不得低于下表规定值):表4-薄壁不锈钢管厚度要4 求公称直径(DN1520253240506580100150200300壁厚(mm0.81.01.01.21.22.02.02.02.03.03.04.04、管道标识应采用不锈钢高光标示。3.5.2 阀门1、一般要求:( 1)阀门耐压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适应环境温度- 1065 。2)同一型号的全部阀门的零部件、易损件应能互换。3)阀门满足介质温度、压力、流量、流向以及严密性要求。4)手动蝶阀、闸阀均采用手轮式操作机构。5)阀门外部和内部防腐必须采用无毒粉体环氧树脂喷涂工艺,并出具相关的卫生检验报告(6) DN100的阀门可采用法兰式蝶
29、阀 或闸阀;DN50100可使用对夹式阀门。直选用法兰式蝶阀,当供应条件所限时,可选用对夹式蝶阀,并在供水管路适当位置增加伸缩器。7)阀门要求球墨铸铁阀体,不锈钢阀瓣及阀杆,压力应与管道系统的供水压力相匹配。2、技术要求:( 1)法兰式蝶阀:a. 结构形式为法兰式连接,耐压等级满足设计要求;b. 阀门结构尺寸长度按GB 12221 标准制造;c.阀门材质:阀体为球墨铸铁,阀瓣为不锈钢06CU9Ni10 (SUS304,阀杆为不低于不锈钢2Cr13 。( 2)对夹式蝶阀:a. 结构形式为对夹式连接,在和管道连接时不需要加装垫片,耐压等级满足 设计要求;b. 阀门结构尺寸长度按GB 12221 标
30、准制造;c.阀门材质:阀体为球墨铸铁,阀瓣为不锈钢06CU9Ni10 (SUS304,阀杆为不低于不锈钢2Cr13 。( 3)球阀:a. 阀体材质:不低于不锈钢06Cr19Ni10(SUS304);b. 球体材质:不低于不锈钢06Cr19Ni10(SUS304);c. 阀杆材质:不低于不锈钢0Cr18Ni9Ti (SUS321)。d. 4)橡胶瓣止回阀:橡胶瓣逆止阀主要由阀体、阀盖、橡胶瓣三种主要零件组成。其中橡胶瓣由钢板、钢棒及强化尼龙布做衬底,外层披覆橡胶制成。a. 阀瓣开关寿命100 万次以上;b. 结构形式必须是法兰连接,尺寸按GB/T 17241.6 , PN1.0/1.6MPa 级
31、制造;c. 阀门结构:必须是全流通设计,确保最低的水头损失;1.1 阀门材质:阀体、阀盖、法兰采用球墨铸铁铸造,表面喷涂环氧树脂,铸件在涂覆表面必须光滑、无裂纹伤痕、夹砂等缺陷;阀座、阀板采用铝青铜ZCuAl10Fe3。3.6 紫外消毒器1、一般要求:在峰值流量下,单台紫外线消毒设备的水头损失应小于0.5米。2、设计剂量:在峰值流量下,紫外穿透率为90%时,在计入灯管老化系数和结垢系数修正后,所能实现的最小有效紫外线剂量不得小于40 mJ/cm2。3、紫外消毒器应具备对紫外线照射强度的在线检测,并宜有自动清洗功能。3.7 潜水排污泵3.7.1 一般要求1、每台潜水泵应成套地配备各类附件、紧固件
32、、备品备件等。2、潜水泵配套电缆长度应满足现场条件要求(水泵电缆接线端子箱)。3、潜水泵宜配有自动耦合装置、不锈钢起吊环及吊链。3.7.2 型式与性能1、型式:潜水泵均为立式、配备离心式叶轮,以提高水力效率,并与潜水电机直联成一个整体,潜水泵每组为一用一备。2、性能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电机输出功率必须有足够的额定值,当泵连续运行时不会使电机超载,供货商应提交泵的所有特性曲线。3.7.3 设计与结构1、潜水泵的整体安装设计:潜水泵应能自动稳固地与泵的排水连接座耦合连接,并且水泵应能在2 根平行导杆引导下从泵房集水池顶部自由滑动至水泵排水连接座,无需工人下至集水池底部进行检查和安装。2、泵壳:泵壳
33、需采用HT200 球墨铸铁制造。3、叶轮:泵叶轮的材质应采用HT20。4、泵轴:泵和电机的轴应是连续无间断的轴。3.7.4 电动机50 Hz。1、电机防护等级为IP68 ,额定电压为380 V ,三相,3.7.5 控制柜1、柜体用1.2 mm 以上厚度板制作。备用泵,双泵启动加速排水。2、根据设计要求配置液位控制系统,高水位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启动主泵和,同时启动主泵和3、可以实现水泵自动交替运行,保证各水泵运行时间相同。4、具有手动操作功能,允许对单个水泵进行调试。3.8 自控系统1、二次供水泵房自动控制系统应采用PLC 控制技术和变频控制技术,由PLC对泵房的供、给水系统及设备、供电系统和设
34、备进行监视及节能控制。采用变频 控制技术对水泵进行控制。2、自控系统应包括以下功能:( 1)对给水系统的监控:给水总管压力检测;给水总管流量检测;给水总管电动阀控制。( 2)对水箱液位的监控:水箱进水管流量检测;水箱液位高低报警;水箱液位控制;水箱换水比控制。( 3)对供水系统的监控:水泵变频控制;供水水压检测;供水水压超高压报警、控制。( 4)对配电系统的监控:配电系统电压、电流检测;配电系统漏电检测、报警;电能计量。3.9 电气设备3.9.1 PLC1、作为主要控制设备,PLC 应采用着名品牌产品(参见附件1 )。3.7.6 PLC 应采用最新技术制造,产品供应商应具有本地技术支持和服务能力。3.7.7 PLC 的内存量不应小于13 K ,内部采用高性能工业级别微处理器,处理速度要求每千字节指令字速度不超过0.37 ms 。3.7.8 CPU 模块 I/O 模块必须是同一系列的模块。3.9.2 变频器变频器配置参数必须满足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呼吸衰竭病人护理
- 平衡力学培训课件
- 非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概述
- 汽车驾驶安全知识普及
- 微课设计:部首查字法
- 所谓的清洁到底做对了吗
- 潍坊科技学院《乒乒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2025年数学四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学2025年初三第一套原创猜题(新课标I)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儿童抑郁量表CDI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之第八讲坚持新闻真实原则课件
- 工艺管道伴热管施工技术方案
- 各层次养老机构定价方法及案例
- 二方审核计划
- 优秀病例演讲比赛PPT
- 吉林省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 最新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
- 公司员工基本礼仪培训ppt完整版课件
- 工程项目综合应急预案(通用版)
-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设计与仿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