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浮力(中考复习试卷)_第1页
苏科版物理浮力(中考复习试卷)_第2页
苏科版物理浮力(中考复习试卷)_第3页
苏科版物理浮力(中考复习试卷)_第4页
苏科版物理浮力(中考复习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浮力(中考复习)1、 知识回顾:考点一 浮力1. 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着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2)产生原因: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浮下表面 上表面(3)方向:竖着向上。2.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考点二 阿基米德原理1. 内容: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或气体所受的。2. 公式:。 变形式:3. 适用范围: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考点三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 物体的浮沉条件(实心体)上浮下

2、沉悬浮漂浮沉底受非平衡力作用可以停留在液体的任何深度处是“上浮”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下沉”过程的最终状态受平衡力作用2. 浮力的应用(1)轮船:采用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办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2)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的方法实现上浮或下潜。(3)气球和飞艇: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4)密度计:在任何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浸入液体的体积(深度)越大,液体密度越小。密度计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1.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其数学表达式是:F浮=G排液=液V排g。(1)浮力的大小由液体密度液和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

3、两个因素决定。浮力大小与物体自身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及物体的形状无关。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不随深度的变化而改变。(2)阿基米德原理对浸没或部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适用。(3)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V物,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V排G物,物体上浮;F浮物,物体上浮直至漂浮;液物,物体下沉; 液=物,物体悬浮。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如空心球,求出物体的平均密度,也可以用比较密度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浮沉。3.正确理解漂浮条件:漂浮条件:F浮=G物。(1)因为F浮=液gV排,G物=物gV物,又因为F浮=G物(漂浮条件),所以液gV排=物gV物,由物体漂浮时V排物,即物体的密度小于液

4、体密度时,物体将浮在液面上。(2)漂浮条件应用:密度计(密度计刻度分布不均匀:上小下大,上疏下密。)F浮=G物,得:液gV排=物gV物,V排=物V物/液 ,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物、V物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与液体的密度液成反比。液越大,V排反而越小。4.计算浮力的一般方法:(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一般用于已知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且形状规则的物体。(2)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液gV排,这公式对任何受到浮力的物体都适用。计算时已知液和V排(3)根据力的平衡原理(称重法):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浸在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重力,浮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三个力

5、平衡:即F浮=G物F拉(4)根据漂浮、悬浮条件:F浮=G物。5.计算浮力问题的基本思路(1)仔细审题,注意抓住隐含条件的关键词,如浸入、浸没、装满、未装满、溢出、未溢出、漂浮、悬浮、上浮、下沉等。(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的示意图。(3)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列出关系式,比如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时F浮G物;用线吊在液体中时:F浮GF示;被强制压(拉)入液体中时,F浮GF(F为压力或拉力),若有几个物体连接在一起,可以将它们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2、 课堂考点例题精讲:考点一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2019宁夏)小红用弹簧测力计、铁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大烧杯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6、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铁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N.(2)由图甲、乙、丁可探究的问题是_.(3)由图甲、丁、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4)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添加合适的物体设计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是否有关请写出你的实验思路:(答案):取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测出它们各自的重力,然后可知其质量,分别用测力计吊着浸没到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根据测力计的示数算出浮力,通过比较得出结论.(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第2题 考点二阿基米德原理2.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

7、2、F3和F4,则()A.F浮F2F1 B.F浮F2F3 C.F浮F2F4 D.F浮F4F33.(2018扬州)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在一只塑料袋(塑料袋很轻很薄)中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有水的塑料袋所受重力的大小再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变_,说明盛水的塑料袋排开_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继续将塑料袋慢慢浸入水中,当观察到_现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由此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小华准备将塑料袋装满水做同样的实验,操作时发现,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为零,这是_的缘故4.如图甲为盛水的烧杯,上方有弹簧测力计悬挂的圆柱体,将圆柱体缓慢下降,直至将圆柱体全部

8、浸入水中,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 N/kg,则圆柱体受到的重力为_N,圆柱体的密度为_kg/m3.第5题第4题第6题5.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A. 甲所受浮力更大 B. 乙所受浮力更大C. 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 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6.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置于其中的圆台形实心铁块甲和乙完全相同,它们的上表面均与容器中水面相平,则甲乙受到的浮力F甲_F乙当从两容器中分别取

9、出相等质量的水后(未取完),A、B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A_pB,甲、乙受到的浮力F甲_F乙(/)水,h与水、液及H的关系式是h_(3) 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_(上/下)方,相邻刻度线的间距_(上疏下密/上下均匀/下疏上密) (4) 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明取来食用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用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

10、的尝试:_(5) 小军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提出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A. 换大的容器盛放液体做实验 B. 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C. 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 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3、 课后巩固1.(2018内江)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 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 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2.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

11、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F1 B.F2 C.F3 D.F43.(2018海南)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充入氢气和空气,充气后体积相同,放飞气球时只有氢气气球升上空中若它们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氢和F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氢F空 B.F氢F空 C.F氢F空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4.“漂浮的花盆”获红点设计大奖:用底部密封的花盆养绿植,花盆外侧面作记号线、,如图所示当花盆放置于水中漂浮时,盆内土壤不同的干湿状态,会导致不同的记号线与水面重叠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偏干,正常,偏湿 B.偏干,偏湿,正常C.偏湿,偏干,正常 D.偏湿,正常

12、,偏干5.甲、乙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且静止将甲物体浸没于水中静止、乙物体浸没于酒精中静止时,两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体积相同 B.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C.甲、乙密度相同 D.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6.(2019枣庄)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细铜丝制成简易的液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甲、乙则()A.F甲F乙 B.F甲F乙 C.甲乙 D.甲乙7.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等按图制作了一只潜水艇模型下列有关潜水艇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3、( )A.它能悬浮在水中,是因为它受到浮力的作用B.它在下沉过程中,所受浮力变小C.要使它上浮,必须从进气管吹气D.它在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第9题第8题第7题8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 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8 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甲_(/)乙,小球的质量为_g,若甲杯中的液体是水,则小球的密度为_kg/m3.9.(2019广东)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着正方体物块缓慢浸入某未知液体中,物块受到的拉力F与其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物块受到的重力为_N,物块刚好

14、浸没在液体中时其下表面浸入的深度为_cm,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kg/m3.(g取10 N/kg)10.小晴在沙滩上捡到一小块鹅卵石,想用学过的浮力知识测量它的密度,于是把它拿到了实验室(1) 她设计了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测量的方案如下:a.用细线将鹅卵石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鹅卵石的重力,记为G.b.在烧杯内装入适量水,并用弹簧测力计提着鹅卵石,使它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c.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为石_(用G、F和水表示)(2)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鹅卵石的重力时,出现了如图甲所示的现象,使得她放弃了这个方案,她放弃的理由是_(3)她在老师指导下重新设计了用天平、烧杯、水、细线测量

15、鹅卵石密度的方案,并进行了测量 a.用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为18.4 g,在烧杯内装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 g.b.如图乙,使烧杯仍在天平左盘,用细线系着鹅卵石,并使其悬在烧杯里的水中,当天平平衡时,天平的示数为68.8 g,则鹅卵石的体积为_cm3,鹅卵石的密度为_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1.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桶、溢水杯、烧杯、量筒和水g取10 N/kg,实验步骤如下: 让小空桶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 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 20 mL,如图乙; 将烧杯中20 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

16、如图丙; 将金属块放入小空桶,小空桶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4 mL,如图丁请回答下列问题:(1) 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g/cm3.(2) 在实验步骤和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桶,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_(偏大/不变/偏小)12.小明在家用操作方便、精确度高的电子秤和一块压纸石块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他将搅匀的糖水装入柱形杯中,置于电子秤上,如图甲所示。用体积不计的细绳系好石块,缓慢浸入糖水直至刚好浸没,电子秤示数逐渐增大,如图乙所示位置,则糖水对杯底的压力 (选填“逐渐增大”“保持不变”或“逐渐减小”),说明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石块所受浮力大小为 N。他将石块沉入杯

17、底,松开细绳,如图丙所示,便开始写探究报告。完成探究报告后,他将石块从糖水中缓慢提升。细心的小明发现石块离开杯底至露出液面前,电子秤示数一直减小,这说明石块在放置一段时间的糖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造成这个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13.图是一小球从油中A处由静止释放后竖直下落的图景,小球在AB段做加速运动,在BC段做匀速运动和是小球经过的两个位置则( )A.小球与油的密度相等 B.小球经过位置处所受浮力比处的小C.小球的机械能在BC段保持不变 D.小球在BC段不只受到重力和浮力14.将一物块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72 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64 g的酒精溢出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_N,A的体积是 cm3。A的密度为_ kg/m3(酒精的密度是 0.8103 kg/m3,g取10 N/kg)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