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险记_第1页
《“诺曼底”号》遇险记_第2页
《“诺曼底”号》遇险记_第3页
《“诺曼底”号》遇险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诺曼底”号遇难记导学案1设计者班级姓名组名课题总课时课时课型【学习目标】1利用导学单,自读课文,学习并积累文中的生字、新词。2六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悉心预习,自我挑战,获取知识和能力。【知识链接】走近作者 雨果: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一生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一生为后人留下79卷文学作品和4000多幅绘画作品,是法国和全人类文化宝库的一份宝贵遗产。1885年5月22日,83岁的雨果老人与世长辞,法兰西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激情导入:

2、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870年3月17 日夜晚,一艘名为“诺曼底”号的邮船航行时被撞开一个大窟窿,情况万分危急。而船长却采取有效措施,使这场海难造成的危害,减少到最低。全船61人有60人逃生,创造了海难史上的奇迹,他是怎么办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自 主 预 习(温馨提示:同学们,课前预习事半功倍。请认真读课文吧!你一定会获得很大的收获。给自己一个展示的机会吧!相信你是最棒的。)一.我反复读文,利用字典,工具书,书写并认识了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了作者。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湍急(    ) 薄雾(   ) 剖开(&#

3、160;  ) 愈来愈浓(    )肇祸(    ) 屹立(   ) 须臾(   ) 侧舷(    )2、解释下列词语。势不可挡:                           

4、60;             巍然屹立:                                   

5、0;      须臾:                猝然:                         相提并论: 

6、0;                                              3、本文作者是(   )

7、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            、         、        。二、再读课文,我知道相撞的两艘船分别是(        )和(  

8、60;    ),课文的第(    )自然段和第(   )自然段分别描述了它们的样子,从中我发现这两艘船相撞引发的是一场(           )的海难。三、我第三次读课文,知道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时间:              

9、                               地点:                   &#

10、160;                        人物:                         

11、;                   两船相撞的原因是(        ),描写两船相撞是文章的(    )自然段,船长组织救援是课文的(      )自然段,结果是(      )自然段。四,我能

12、口述本课的主要内容。 五、我的疑问或发现(温馨提示: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或者认为有必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写下来,准备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我的发现我的疑问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诺曼底”号遇难记导学案2设计者班级姓名组名课题总课时分课时课型【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哈尔威船长在海难发生的危急关头表现出的勇敢决断、沉着指挥、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2.学习宏大紧张的场面描写和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学习在写一件事时,利用语言、神态、动作等把重点部分说详细、说具体的方法。课内探究(温馨提示:各位同学,请根据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的思考后认真完成下列问题,并在小组内

13、充分交流,经过合作探究后准备多元化展示。)【探究点一】课文说“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利己主义?从哪里看到了舍己救人?(学习提示:细读课文,抓住关键句段中的关键词语揣摩,并把你的感触写在字里行间) 【探究点二】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哈尔威船长争分夺秒的指挥救人,心里唯独没有自己。你能概括心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吗?你是怎样理解“这尊黑色的雕像”的?               &

14、#160;   【探究点三】如果你就是是诺曼底号上生还的小水手克莱芒,此时此刻,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呢?(提示:利用本课积累的四字词语,以提示语为这段话的起始,继续写下去。)哈尔威船长你真了不起。                               

15、0;                                 雨果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在小说一开始就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强者是有自制力的人。哈尔威船长就是这样的人,在灾难在面前,他克制了自己的恐惧,克制了可耻的利已主义,沉着冷静,忠于职守,履行了自己的做人之道

16、。同学们以后不一定会碰不上这样的灾难,但你们依然可以成为强者,只要你们能克制那些悲观消沉的情绪,自私自利的想法,忠于自己的职责,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信念,你们就是哈尔威船长那样的强者,那样的英雄。巩固提高 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本文刻画哈尔威船长的方法主要有哪些?找出来。说一说这些描写刻画了人物什么特点? 【拓展延伸】有关危急时刻的成语: 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水深火热;火烧火燎;兵临城下;朝不保夕;苟延残喘;燃眉之急;慌不择路;危急万分;病入膏肓;箭在弦上;四面楚歌;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命悬一线;危如累卵;迫在眉睫;岌岌可危;火烧眉毛课 后

17、反 思(我收获我快乐)自我评价:_ 小组评价:_ 教师评价:_(备注:需要的老师可作为课外阅读积累)【拓展阅读】同学们,灾难无疑是可怕的,但是在灾难之中,我们方能见人性的善恶美丑,才能体验出人的精神,一种临危不惧的精神,一种坚毅果敢的精神,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文章,一起来领略人世间那一幕幕伟大。灾难中的感人故事     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让人无比悲痛的日子。巨大的灾难降临在四川汶川,8.0级地震,造成了几十万人的生离死别。经历过地震的我们,看到了很多很多地震的消息,不管是亲眼见到的,电视、网络看到的,每个人都被感动过,流过泪。我

18、不希望这些让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在地震过去后被湮灭,我希望有人能把他们记录下来,以书籍的形式让这些永远的流传下去。让我们自己、孩子都能知道这些悲伤的、感人的事曾经发生在汶川地震,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骄傲。一、人民的总理     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几个小时,温总理就出现在灾区指挥部的现场。几乎发生地震的每一个灾区都能见到温总理的身影。我们的总理年纪已经不轻,他冒雨、熬夜,在瓦砾堆上,在帐篷里,视察灾情、指挥救灾,眼含热泪拥着小孩,用沙哑的嗓音演讲那一幅幅画面,作为中国人,有谁不被感动?温总理一向以温文尔雅著称,罕有拉大嗓门的时候,但在抗震中却是例外。有记者报道

19、:救人心切的温总理当接到由于桥梁倒塌,彭州市10万群众被堵在山中,救灾人员和物资无法运入的电话时,总理心急如焚,在电话里大喊:“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之后他把电话挂了。总理向前往汶川的登机部队领导发出指示:“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老百姓装在心中,救命第一,责任重大啊! 二、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

20、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21、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三、有一位老师,他叫谭千秋     5月12日,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谭千秋所在的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顷刻坍塌,地震当时,他正在为该校高二(1)班的学生上政治课,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谭千秋立即张开双臂,用身躯死死地护住4个学生。令人欣喜的是,这4个学生获救了;令人哀叹的是,谭千秋的心跳却永远停止了。     5月13日,在德阳市东汽中学坍塌教学楼的废墟中,救援队员找到了谭千秋的遗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