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液的新概念_第1页
安全输液的新概念_第2页
安全输液的新概念_第3页
安全输液的新概念_第4页
安全输液的新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家好大家好!安全输液的新概念安全输液的新概念广东省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护师广东省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护师毕军英毕军英临床上为什么会采用输液?临床上为什么会采用输液?l因为输液疗法手段直接、见效快,所以,医生和患者都愿意采用输液方式治疗,它成为现代临床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与其他技术一样,输液疗法在具有其优越与其他技术一样,输液疗法在具有其优越性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的负面影响性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的负面影响 l输液传染病主要是由于药物、输液器具中存在的细菌、病毒等物质,通过重复使用输液器具、形成交叉感染而导致。 l 输液污染病是由于输液剂制品中存在的大量异物随

2、药液进入血液后对人体造成的各种伤害。 输液污染病的临床表现为输液反应,据输液污染病的临床表现为输液反应,据有关统计全国有关统计全国30%的医疗纠纷都是由于输的医疗纠纷都是由于输液引起的,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是什么呢?液引起的,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是什么呢? 案例一案例一:l1999年,北京某大医院在给一名儿童静脉输注鱼腥草药液时,致使儿童前臂局部组织坏死。在调查事故原因时,发现鱼腥草注射液是符合质量标准,输液器具也没有致热源,这样,问题归结到了护士不正规操作导致污染而起。案例二:案例二:l2000年,南方某家大医院儿科,一个月之内出现十几例输液反应,高热、寒战,均是在输注“穿琥宁”中药制剂时出现的

3、,检测输液器具和药物也都是合格的,责任也归结到了护士的临床操作上。案例三:案例三:l2000年,北京一老年患者住院时输液甘露醇,这个患者在一年内前后换过两家医院,在前面的一家医院输注时无异常,在后面一家医院输注时,立即出现寒颤。发发 现现 微微 粒粒l国外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研究输液污染病。经研究发现,输液污染病是药液中存在的不溶性的细小“微粒”导致的,这些微粒主要来源于药物本身和临床操作过程。微粒对人体的危害有直接的、显像的,也有长期的、潜在的,有时甚至会直接造成临床的意外死亡。 l第一个案例第一个案例的那次事故发生后,专家对药液进行了检测,发现鱼腥草中药制剂中的微粒超过了40000个/毫

4、升,已经大大超标。这么多的微粒进入人体后,堵塞毛细血管,造成局部循环障碍,从而造成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l第二第二个案例,经专家检测发现,“穿琥宁”中药制剂本身含有微粒5000个/毫升,在加入其他药液时,微粒含量大大增加,出现输液反应是不可避免的。 l第三第三个案例,甘露醇因温度变化会出现雪花状结晶体,这种结晶体进入血管不能溶解,成为异物伤害患者。加之患者年老体弱,于是出现了明显的输液不良反应。什么是微粒?什么是微粒?l微粒微粒-是指那些外来的、非溶性的、直径50 微米以下的、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小颗粒杂质。 1米=100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 微微 粒粒 的的 主主 要要 来来 源源一、生

5、产过程中产生的微粒: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微粒: la.胶体微粒胶体微粒lb.碳黑微粒碳黑微粒lc.脂肪栓微粒脂肪栓微粒a.由于提纯工艺有限,中草药制剂中由于提纯工艺有限,中草药制剂中含有大量不溶性含有大量不溶性胶体微粒胶体微粒。(微粒的显微图片微粒的显微图片)l几乎每一家的几乎每一家的医院对中草药医院对中草药制剂的使用都制剂的使用都有一定限制;有一定限制;许多抗生素注许多抗生素注明不用于输液明不用于输液治疗;使用不治疗;使用不当的输液药物当的输液药物有明显的远期有明显的远期作用会影响人作用会影响人体器官。体器官。b.医院自己生产或配置的大输液或药医院自己生产或配置的大输液或药剂,由于生产条件限

6、制,药剂中存在着较剂,由于生产条件限制,药剂中存在着较多的多的碳黑微粒碳黑微粒。l药物在生产过药物在生产过程中需用水过程中需用水过滤,使用的过滤,使用的过滤介质是碳,滤介质是碳,碳有吸附性,碳有吸附性,但会有活性碳但会有活性碳脱落,进入药脱落,进入药液中。液中。 c.脂肪乳中含有脂肪乳中含有脂肪栓微粒脂肪栓微粒。l脂肪乳未完全脂肪乳未完全乳化,会形成乳化,会形成脂肪栓微粒,脂肪栓微粒,刺激血管,容刺激血管,容易产生静脉炎。易产生静脉炎。二、输液器具可引入微粒污染二、输液器具可引入微粒污染la.塑料微粒塑料微粒lb.纤维微粒纤维微粒a.研究发现,聚氯乙烯塑料袋每袋研究发现,聚氯乙烯塑料袋每袋(5

7、00ML)约含有)约含有150万个塑料微粒。万个塑料微粒。l输液过程中,由输液过程中,由于药物化学性能于药物化学性能的各不相同,药的各不相同,药液还会与玻璃瓶液还会与玻璃瓶或塑料相互作用,或塑料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微粒。产生新的微粒。b.采用现在的一次性输液器是纤维素过滤采用现在的一次性输液器是纤维素过滤介质的过滤器,会产生大量纤维微粒。介质的过滤器,会产生大量纤维微粒。l纤维素过滤介质经纤维素过滤介质经过药液浸泡后,纤过药液浸泡后,纤维素膜易疏松脱落,维素膜易疏松脱落,又产生了新的微粒,又产生了新的微粒,即纤维素微粒。即纤维素微粒。(纤维微粒是引起(纤维微粒是引起肉芽肿的重要原因,肉芽肿的重要

8、原因,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三、输液过程中的微粒污染。三、输液过程中的微粒污染。la. 橡胶微粒橡胶微粒lb.玻璃屑微粒玻璃屑微粒lc.尘埃微粒尘埃微粒ld.结晶体微粒结晶体微粒a.穿刺胶塞会产生橡胶微粒。穿刺胶塞会产生橡胶微粒。插管、排气等操作可使输液中的微粒明显插管、排气等操作可使输液中的微粒明显增加,尤其是增加,尤其是50微米以上的异物和纤维。尽微米以上的异物和纤维。尽管目前在针剂或粉剂生产中,采用隔离膜防止管目前在针剂或粉剂生产中,采用隔离膜防止橡胶塞与药液接触污染,但隔离膜针头穿刺后,橡胶塞与药液接触污染,但隔离膜针头穿刺后,橡胶进入药液的问题仍不能避免。橡胶进入药液的

9、问题仍不能避免。显微镜下的橡胶微粒图:显微镜下的橡胶微粒图:b.切割安瓿会产生大量细小的玻璃屑微粒。切割安瓿会产生大量细小的玻璃屑微粒。安瓿在热封口过程中,瓶内形成负压。切安瓿在热封口过程中,瓶内形成负压。切割安瓿的操作方法不规范,会产生几十万个细割安瓿的操作方法不规范,会产生几十万个细小玻璃屑微粒。安瓿断裂的瞬间,瓶内的负压小玻璃屑微粒。安瓿断裂的瞬间,瓶内的负压把玻璃碎屑吸入药液。把玻璃碎屑吸入药液。 显微镜下的玻璃屑微粒图:显微镜下的玻璃屑微粒图:c.输液环境会造成尘埃微粒。输液环境会造成尘埃微粒。病房中人走动时会带起大量尘埃、纤维和病房中人走动时会带起大量尘埃、纤维和细菌,输液时,这些

10、微粒会通过输液器的进气细菌,输液时,这些微粒会通过输液器的进气管进入药液,可使药液里的微粒增加几十倍。管进入药液,可使药液里的微粒增加几十倍。显微镜下的尘埃微粒图:显微镜下的尘埃微粒图:d.添加药物产生微粒污染。添加药物产生微粒污染。l添加药物的顺序添加药物的顺序不同,产生的微不同,产生的微粒数量也不同。粒数量也不同。l大量实验表明:大量实验表明:一次添加的药物一次添加的药物品种越多,产生品种越多,产生的微粒越多。的微粒越多。四、药液放置时间和存储条件对产生微粒四、药液放置时间和存储条件对产生微粒的影响。的影响。l温度、湿度、光线的变化会影响微粒的形成。温度、湿度、光线的变化会影响微粒的形成。

11、l该避光而未避光的药物会产生结晶微粒。该避光而未避光的药物会产生结晶微粒。 很多医院在没有采用避光输液器时,都用窗很多医院在没有采用避光输液器时,都用窗帘或黑布罩挡住光线,这样,既影响药液的疗帘或黑布罩挡住光线,这样,既影响药液的疗效,操作又非常麻烦,同时,由于光的作用还效,操作又非常麻烦,同时,由于光的作用还会产生大量微粒。会产生大量微粒。关于中药制剂中微粒的研究关于中药制剂中微粒的研究l 中草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由于毒性小,疗效好而深受临床喜爱。人们发现,中草药制剂常常在临床输液时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即热原样反应。这一问题长期困惑着临床,医院唯一可以采取的办法就是将这种制剂暂停使用。 l 伏

12、尔特公司2001年至2002年,对临床输注中草药制剂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科学分析及研究。对目前临床使用的四十多种中草药制剂从生产到临床应用进行了广泛测试。部分中草药制剂的微粒测试状况表(个部分中草药制剂的微粒测试状况表(个/ml) 药名药名 5m 10m 25m 丹参 961.3 105.0 1.3 鱼腥草 1001.2 112.0 1.8 普乐林 18.0 1.2 0.0 醒脑静 1010.7 100.3 0.0 清开灵 431.2 20.0 0.4 参麦 450.0 29.0 0.7 双黄连 364.0 31.2 1.8 药名药名 5m 10m 25m 刺五加 570.7 51.0 1.0 穿

13、琥宁 356.0 5.0 0.0 血栓通 80.6 11.2 0.0 金纳多 155.4 12.4 0.8 脉络宁 44.8 11.6 2.0 茵桅黄 396.7 38.3 0.0 丹参粉针 155.4 26.4 3.2 灯盏花素 61.0 18.0 2.0 得力生 37.4 3.2 0.0 l 由于国内的药物提纯工艺有限,目前已有一些化疗药物及中成药的生产厂家,在销售药品时,免费配送精密过滤输液器来保证他们的药品安全。微粒进入人体内,到底引起什么危害呢?微粒进入人体内,到底引起什么危害呢?一、造成血管栓塞或局部组织坏死一、造成血管栓塞或局部组织坏死 l 成人毛细血管直径为68m,婴幼儿头部的

14、毛细血管仅35m。当药液中的微粒直径超过毛细血管直径时,就可直接堵塞毛细血管,引起供血不足,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炎症。如果引起小动脉的阻塞可抑制氧化代谢或其他代谢活动,导致细胞损伤和器官坏死。微粒大于微血管径时形成微循环障碍微粒大于微血管径时形成微循环障碍二、静脉炎二、静脉炎 l在输液过程中,患者肢体出现疼痛、麻木,局部出现红疹,血管变硬、变色,或是整个肢体的血管变成清晰可见的淡红色、肢体血管颜色变成黑褐色。 三、肉芽肿三、肉芽肿l 当小于人体毛细血管的微粒进入人体后,随着血液流动进入肺、脑、肾等器官,这些器官里的吞噬细胞会在吞掉微粒后死亡,死亡的吞噬细胞释放的一种水解蛋白会不断地粘附另一个死

15、亡的吞噬细胞,这样,死亡的吞噬细胞就越粘越大,停留在脑、肺、肾、眼等毛细血管密集的组织形成肉芽肿,从而堵塞毛细血管,造成供血不足,循环障碍,直至组织坏死。 四、过敏反应四、过敏反应l临床研究表明,微粒可引起抗原反应。药剂中含有的药物结晶微粒、聚合物、降解物及其他异物,都可在注射部位与组织蛋白发生反应,从而引起过敏反应。主要临床表现是:斑疹,瘙痒,丘疹。 五、肿瘤形成和肿瘤样反应五、肿瘤形成和肿瘤样反应l纤维微粒进入人体,最容易受肺部滤网阻拦而沉积在肺部,形成肉芽肿。肉芽肿病变进一步发展,常可引起肺癌。六、热原样反应六、热原样反应 l 临床输液时,患者常会出现发热、寒颤、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现

16、象,医学上称之为热原反应,临床出现输液反应时,往往都是从药液及输液器具是否有热原这方面进行检查,在排除这方面的原因后,其他可能想到的产生热原的途径就只有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所致了 。输液治疗虽然疗效快,但没有采用精输液治疗虽然疗效快,但没有采用精密过滤杂质,就等于往血管里注入脏东西。密过滤杂质,就等于往血管里注入脏东西。解解 决决 输输 液液 污污 染染 病病 的的 办办 法法l对药液生产各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对药液生产各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l规范大输液的生产。规范大输液的生产。l对临床输液操作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临床输液操作进行有效的控制。l规范输液器具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规范输液器具的生产

17、和质量控制 。 国家对输液器的四次改革及国家强制国家对输液器的四次改革及国家强制使用使用药液终端过滤器药液终端过滤器 l1、输液疗法的诞生。l2、一次性输液器的使用。l3、输液器带过滤器。(过滤介质的孔径为 15m1,滤除率不小于80% )l4 、精密药液过滤器。(过滤介质的孔径小于等于5m,滤除率不小于90%)l2002年2月1日,北京伏尔特技术公司按国家颁布新标准,编号为GB18458.12001,制定精密药液过滤器的质量标准为:过滤介质的孔径小于等于5m,滤除率不小于90%。这一标准的颁布,标志着“安全输液”理念的产生,并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的同类产品。执行执行GB83681998标准的普

18、通输液标准的普通输液器,过滤介质的孔径为器,过滤介质的孔径为15m1,滤除率,滤除率不小于不小于80%,显然,这一标准仍然远远低,显然,这一标准仍然远远低于国外先进水平。于国外先进水平。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国家标准GB18458.12001要求,要求,过滤介质的孔径小于等于过滤介质的孔径小于等于5m,滤除率不,滤除率不小于小于90%最应该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的患者最应该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的患者l由于婴幼儿血管比成人细,自身免疫能力也低,由于婴幼儿血管比成人细,自身免疫能力也低,微粒引起的反应和对他们造成的危害也更严重。微粒引起的反应和对他们造成的危害也更严重。医学界认为,在给婴幼儿输液时,最需要使用医学界认为,在给婴幼儿输液时,最需要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精密过滤输液器!l肺部疾病、化疗患者输液时最容易产生静脉炎,肺部疾病、化疗患者输液时最容易产生静脉炎,临床实验证实,如果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对化疗临床实验证实,如果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对化疗药物进行过滤后,可以缓解甚至解除静脉炎的药物进行过滤后,可以缓解甚至解除静脉炎的发生。发生。l输注中药时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可以大大缓解输输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