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夜缒(zhu) 秦军氾(s)南 函(hn)陵B共(n)其乏困 逢(pn)孙 朝(zho)济而夕设版焉C失其所与(y) 不知(zh) 若不阙(qu)秦D夫(f)战,勇气也微夫(f)人之力不及此匹夫(f)之勇2对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执事:对人的敬称,此代指秦伯。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东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C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D失其所与,不知所与:结盟。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秦伯说,与郑人盟
2、C失其所与,不知D何厌之有?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B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既:既然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伸展,扩张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秦伯说,与郑人盟B殚其地之出C宋有富人,天雨墙坏D晋军函陵6下列各项中“子”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A吾不能早用子B子亦有不利焉C子犯请击之D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晋军函陵(驻扎军队)B何厌之有(厌倦)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若毒之乎(怨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 (地位低下)D焉用亡郑以陪邻 (为什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认为)8下列各句中的“焉”与例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A皮之不存,毛将焉附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9对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吾其还也失其所与,不知其如土石何 以其无礼于晋A和相同 和相同B和不同 和不同C和相同 和不同D和不同 和相同10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A与相同,与相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
4、义和用法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B.C.D.12下面加点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B.C.D.13从句式角度判断,下面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B是寡人之过也C唯命是从D微斯人,吾谁与归14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释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B.C.D.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D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而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晋侯
5、、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
6、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1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见:拜见。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然而。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尝:曾经。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只有。1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邻之厚,君之薄也今老矣,无能为也已A BC D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
7、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1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_(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_ (二)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
8、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
9、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选自左传僖公五年有删节)20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假:借) B.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从:跟随)C.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馨:浓郁的香气)D. 虞不腊矣。 (腊:岁终祭祀,这里指举行腊祭)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是寡人之过也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B. 以其无礼于晋 宫之奇以其族行C. 桓庄之族何罪 虢,虞之表也D. 师还,馆于虞 且虞能亲于桓、庄乎22、下列对原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虞公认为:“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宫之奇通过分析虞、虢、晋之间的关系,反驳了虞公的这种错误观点。B. 文章开头用“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一句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接着便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主题。C. 具有远见卓识的虞国大夫宫之奇,有力地驳斥了虞公对宗族关系和神权的迷信,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可虞公不听,最终落得了被活捉的可悲下场。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