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第二节 婴儿情绪的发展婴儿情绪的发展在婴儿阶段,情绪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显著变化在婴儿阶段,情绪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显著变化的时期,了解了这一的时期,了解了这一阶段情绪阶段情绪的发生与发展,就的发生与发展,就把握了情绪发展的基本脉络。把握了情绪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婴儿面部表情知觉的特点一、婴儿面部表情知觉的特点随着视觉能力的发展,随着视觉能力的发展,3个月的婴儿开始能够识别妈个月的婴儿开始能够识别妈妈面孔的照片,注视妈妈面孔照片的时间比明显注视妈面孔的照片,注视妈妈面孔照片的时间比明显注视陌生人照片的时间陌生人照片的时间长。长胡子的妈妈照片?长。长胡子的妈妈照片?婴儿婴儿3个月后,逐渐能够
2、记住和区别不同陌生人的面个月后,逐渐能够记住和区别不同陌生人的面孔,对更有吸引力的面孔表现出偏好。婴儿很早就对孔,对更有吸引力的面孔表现出偏好。婴儿很早就对面孔具有偏好面孔具有偏好,这,这对于面对面(对于面对面(face-to-face)交流)交流和社会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社会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个月的婴儿就能够区分不同的面部表情(个月的婴儿就能够区分不同的面部表情(Nelson, De Haan,1997)。婴儿。婴儿能够区分愉快面部表情和惊奇能够区分愉快面部表情和惊奇面部表情、悲伤面部表情和惊奇面部表情的不同,能面部表情、悲伤面部表情和惊奇面部表情的不同,能够区分出微笑和不
3、愉快,区分出不同强度的微笑面孔够区分出微笑和不愉快,区分出不同强度的微笑面孔。4个月的婴儿能够区分愉快面孔与愤怒面孔、中性面个月的婴儿能够区分愉快面孔与愤怒面孔、中性面孔。孔。 5个月的婴儿开始能够根据声调和面部表情辨别悲伤、个月的婴儿开始能够根据声调和面部表情辨别悲伤、恐惧和愤怒情绪表达。恐惧和愤怒情绪表达。 6个月以后,婴儿能够把表情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个月以后,婴儿能够把表情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他们能够知觉不同情绪的温和表情和强烈整体。他们能够知觉不同情绪的温和表情和强烈表情,他们能够对愉快、惊奇面部表情和悲伤、表情,他们能够对愉快、惊奇面部表情和悲伤、恐惧面部表情做出不同的反应,恐惧
4、面部表情做出不同的反应, 甚至这些情绪是甚至这些情绪是不同的人以轻微的不同变化方式表达的不同的人以轻微的不同变化方式表达的。10个月左右的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婴儿开始依面部表情为重要的指标,依面部表情为重要的指标,以对情绪性的不确定情境和事件做出反应以对情绪性的不确定情境和事件做出反应。他们。他们会会观察母亲的面部表情,以母亲的面部表情为依观察母亲的面部表情,以母亲的面部表情为依据对于陌生人(对于婴儿来说是陌生人)做出情据对于陌生人(对于婴儿来说是陌生人)做出情绪上的绪上的反应。反应。社会推断的产生也是婴儿能够明确进行面部表情识别的有社会推断的产生也是婴儿能够明确进行面部表情识别的有力证据。力证
5、据。10周的婴儿开始以有意义的方式对于母亲的面部周的婴儿开始以有意义的方式对于母亲的面部表情做出反应,而表情做出反应,而10个月左右的婴儿就能够依据情绪线索个月左右的婴儿就能够依据情绪线索决定如何对于广泛的他们没有经验过的事件做出反应。决定如何对于广泛的他们没有经验过的事件做出反应。10个月大的婴儿,如果母亲对于陌生人表现出积极的行为,个月大的婴儿,如果母亲对于陌生人表现出积极的行为,他们就能很容易克服由于陌生人到来引起的警觉注意。他们就能很容易克服由于陌生人到来引起的警觉注意。同样,母亲的面部表情调节着同样,母亲的面部表情调节着婴儿应对婴儿应对行为行为。凯勒奈特凯勒奈特(Klinnert,
6、1984)曾把)曾把12-18个月婴幼儿放在有个月婴幼儿放在有三种不熟悉玩具的情境中,即人的头具模型、恐龙模型和三种不熟悉玩具的情境中,即人的头具模型、恐龙模型和遥控蜘蛛,让婴儿的母亲站在一边,分别做出高兴、恐惧遥控蜘蛛,让婴儿的母亲站在一边,分别做出高兴、恐惧和中性的表情和中性的表情,如果,如果母亲的表情是恐惧的,婴儿则退向母母亲的表情是恐惧的,婴儿则退向母亲,如果母亲的表情是高兴的,则婴儿则接近玩具。亲,如果母亲的表情是高兴的,则婴儿则接近玩具。另外,在修订了的视崖实验中,所有另外,在修订了的视崖实验中,所有1岁婴儿当母亲做岁婴儿当母亲做出恐惧表情时则避开了深崖一边,而当母亲做出愉快出恐惧
7、表情时则避开了深崖一边,而当母亲做出愉快的表情时,的表情时,74%的婴儿则爬过视崖。的婴儿则爬过视崖。凯勒奈特提出婴儿表情知觉经过四个发展阶段凯勒奈特提出婴儿表情知觉经过四个发展阶段:(1)无面部表情知觉()无面部表情知觉(02个月个月)。婴儿)。婴儿对成人的表对成人的表情不能辨别,婴儿自发的表情与养育者的表情没有联情不能辨别,婴儿自发的表情与养育者的表情没有联系系。(2)不具备情绪理解的表情知觉()不具备情绪理解的表情知觉(25个月个月)。婴儿)。婴儿能够知觉成人的面部表情,对养育者的面部表情能够知觉成人的面部表情,对养育者的面部表情做出做出积极反应。积极反应。(3)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
8、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57个月个月)。这个)。这个时期时期的婴儿能够对成人不同的面部表情做出不同的反应,的婴儿能够对成人不同的面部表情做出不同的反应,而且能够把表情识别与情境联系起来而且能够把表情识别与情境联系起来。(4)在因果关系参照中运用表情信号()在因果关系参照中运用表情信号(7个月以后个月以后)。)。这个这个时期的婴儿能够辨别成人的不同表情,并根据他时期的婴儿能够辨别成人的不同表情,并根据他人表情线索指导和调节行为。人表情线索指导和调节行为。(3)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57个月个月)。这个)。这个时期时期的婴儿能够对成人不同的面部表情做出不同的反应,的婴儿能够对
9、成人不同的面部表情做出不同的反应,而且能够把表情识别与情境联系起来而且能够把表情识别与情境联系起来。(4)在因果关系参照中运用表情信号()在因果关系参照中运用表情信号(7个月以后个月以后)。)。这个这个时期的婴儿能够辨别成人的不同表情,并根据他时期的婴儿能够辨别成人的不同表情,并根据他人表情线索指导和调节行为。人表情线索指导和调节行为。二、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二、婴儿基本情绪的发展(一)积极情绪(一)积极情绪1快乐快乐/愉快(愉快(joy/happy)微笑是快乐微笑是快乐/愉快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种非常有影响愉快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一种非常有影响的社会信号,即使在发送者没有交流意向的情况下也的社会
10、信号,即使在发送者没有交流意向的情况下也是如此。目前对于快乐是如此。目前对于快乐/愉快实证性研究大都集中在对愉快实证性研究大都集中在对于微笑的研究上于微笑的研究上。新生儿新生儿最早出现的微笑被称为内源性微笑,因为这种最早出现的微笑被称为内源性微笑,因为这种微笑是自然发生的和反射性的,依赖于婴儿的内在状微笑是自然发生的和反射性的,依赖于婴儿的内在状态。这种早期的微笑,有嘴角变化和眯缝眼睛的特征,态。这种早期的微笑,有嘴角变化和眯缝眼睛的特征,在清醒和警觉状态下不会发生,只发生在婴儿的睡眠在清醒和警觉状态下不会发生,只发生在婴儿的睡眠期期。睡眠状态下,亮光、响声、轻轻摇动等睡眠状态下,亮光、响声、
11、轻轻摇动等到到1个月左右,婴儿进入外源性微笑的阶段(个月左右,婴儿进入外源性微笑的阶段(LaFreniere, 2000)。婴儿婴儿的第一个清醒状态下微笑的发生与内源性微笑发生非的第一个清醒状态下微笑的发生与内源性微笑发生非常相似,它们由相同类型的中等强度刺激引发,只有简单常相似,它们由相同类型的中等强度刺激引发,只有简单的面部肌肉动作的面部肌肉动作。婴儿婴儿在觉醒状态下,对于广泛的外部刺激的反应会引起婴在觉醒状态下,对于广泛的外部刺激的反应会引起婴儿的微笑。婴儿的觉醒状态下的微笑涉及多种肌肉活动,儿的微笑。婴儿的觉醒状态下的微笑涉及多种肌肉活动,包括眯起眼睛、张开嘴巴。包括眯起眼睛、张开嘴巴
12、。 许多刺激都会引起婴儿的微笑,包括不同的触觉刺激许多刺激都会引起婴儿的微笑,包括不同的触觉刺激、面孔面孔和和感兴趣感兴趣的视觉的视觉刺激以及高刺激以及高频度的语音等社会刺频度的语音等社会刺激。婴儿的这些笑逐渐不再依赖于机体状态,很少有激。婴儿的这些笑逐渐不再依赖于机体状态,很少有刺激结束后潜伏期的存在刺激结束后潜伏期的存在。研究研究发现婴儿在发现婴儿在4周,小蛋糕成为高度有效的引发外周,小蛋糕成为高度有效的引发外源性微笑的刺激,源性微笑的刺激,5周是点头、面具脸等视觉刺激周是点头、面具脸等视觉刺激(Wolff,1963)。研究研究发现发现2个月婴儿对于平静面孔产生微笑反应,说个月婴儿对于平静
13、面孔产生微笑反应,说明微笑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即微笑不再是反射明微笑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即微笑不再是反射性的而是反应性的,这伴随着婴儿内源性微笑的下降性的而是反应性的,这伴随着婴儿内源性微笑的下降和大脑皮层的成熟发展。和大脑皮层的成熟发展。婴儿婴儿微笑微笑中有认知活动的参与,中有认知活动的参与,真正的第一个社会微真正的第一个社会微笑开始出现笑开始出现。在社会。在社会互动中,事件的内容与意义比外互动中,事件的内容与意义比外部部刺激量更能引起微笑。刺激量更能引起微笑。2个月婴儿的微笑由不同的社会刺激引起,对于父母个月婴儿的微笑由不同的社会刺激引起,对于父母的养育提供了强化。的养育提供了强化
14、。3个月左右的个月左右的婴儿出现选择性微笑婴儿出现选择性微笑,进一步改变了,进一步改变了养育者的行为(养育者的行为(Camras, Malatesta, Izard, 1991)。婴儿婴儿对于母亲的微笑和声音比对不对于母亲的微笑和声音比对不熟悉成年女性熟悉成年女性的微笑和声音表现更多微笑。的微笑和声音表现更多微笑。当当婴儿进入依恋形成的婴儿进入依恋形成的阶段(阶段(8个月左右),个月左右),微笑微笑用于迎候母亲的到来,并使母亲与之游戏用于迎候母亲的到来,并使母亲与之游戏。微笑微笑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引发他人的趋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引发他人的趋近行为和近行为和积极反应积极反应,这对于母,这对于母-婴
15、依恋发展具有本质的婴依恋发展具有本质的作用。作用。国内研究总结认为(孟昭兰,国内研究总结认为(孟昭兰,2005)婴儿微笑发)婴儿微笑发展有三个阶段展有三个阶段:(1)自发性的微笑()自发性的微笑(05周周)(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周周3.5个月个月)(3)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3.5个月以后个月以后)依据依据斯瑞福的观点来理解,自发性微笑是内源性的微斯瑞福的观点来理解,自发性微笑是内源性的微笑,是快乐情绪的一种生理原型笑,是快乐情绪的一种生理原型。无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阶段相当于预兆性快乐情绪阶段,选择的社会性微笑阶段相当于预兆性快乐情绪阶段,尽管具
16、有心理性的成分,但还不是真正成熟的快乐情尽管具有心理性的成分,但还不是真正成熟的快乐情绪绪。选择性选择性的社会微笑相当于的社会微笑相当于真正成熟的快乐情绪,真正真正成熟的快乐情绪,真正具有了心理享乐度。具有了心理享乐度。 出声笑在促进母出声笑在促进母-婴互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认为婴互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认为大约大约4个月,可以可靠地引起出声笑个月,可以可靠地引起出声笑。用用母亲做研究助手,斯瑞福等做了一项追踪研究,从母亲做研究助手,斯瑞福等做了一项追踪研究,从4个月到个月到12 个月,他们研究了通过触觉、听觉、视觉个月,他们研究了通过触觉、听觉、视觉和社会刺激引发婴儿出声笑的次数,结果
17、发现从和社会刺激引发婴儿出声笑的次数,结果发现从6个个月以后,出声笑的引发刺激由触觉、听觉向社会刺激月以后,出声笑的引发刺激由触觉、听觉向社会刺激和微小的视觉刺激转变。和微小的视觉刺激转变。2兴趣与惊奇兴趣与惊奇定向定向反射被认为是反射被认为是兴趣生理反应的原型兴趣生理反应的原型。人类人类的新生儿定向反射具有多方面的的新生儿定向反射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例如作用。例如婴儿婴儿的面颊的面颊受到奶嘴的受到奶嘴的轻轻接触,婴儿就会反射性的把嘴轻轻接触,婴儿就会反射性的把嘴巴转向刺激源巴转向刺激源。各种视觉各种视觉和听觉刺激引起的定向反射和听觉刺激引起的定向反射,加强,加强和支持了和支持了对于重要刺激的兴
18、趣。对于重要刺激的兴趣。兴趣与兴趣与定向反射定向反射区别。区别。定向定向反射在没有外部感觉刺激的情况下是不能够发生反射在没有外部感觉刺激的情况下是不能够发生的,定向反射是由刺激控制。的,定向反射是由刺激控制。兴趣指向兴趣指向和受到和受到认知过程的认知过程的调节,最终能够被单独的调节,最终能够被单独的心理意象激活和心理意象激活和维持,兴趣是越来越由维持,兴趣是越来越由婴儿婴儿控制。控制。兴趣与兴趣与惊奇区别。兴趣惊奇区别。兴趣可以通过婴儿开始几周的面部可以通过婴儿开始几周的面部表情和行为辨别出来,甚至在出生后一周的婴儿身上表情和行为辨别出来,甚至在出生后一周的婴儿身上就可以观察到就可以观察到。相
19、比之下惊奇更依赖相比之下惊奇更依赖于认知发展,在婴儿于认知发展,在婴儿5到到7个月后,个月后,认知能力发展到能够形成期待后惊奇才出现认知能力发展到能够形成期待后惊奇才出现。达尔文描述了惊奇的经典表情是眼睛睁大,嘴巴张大,达尔文描述了惊奇的经典表情是眼睛睁大,嘴巴张大,眉毛上翘,凝视其他行为,其作用是提高对于新奇事眉毛上翘,凝视其他行为,其作用是提高对于新奇事件的知觉件的知觉。依据依据伊扎德的观点,兴趣的表情是眉毛轻轻上挑或向伊扎德的观点,兴趣的表情是眉毛轻轻上挑或向中聚拢,视觉追视,轻轻张开嘴巴或噘起中聚拢,视觉追视,轻轻张开嘴巴或噘起嘴巴。嘴巴。婴儿婴儿5、6个月时,兴趣和惊奇表情已经分化得
20、非个月时,兴趣和惊奇表情已经分化得非常清楚。研究认为婴儿兴趣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常清楚。研究认为婴儿兴趣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形式(出三种不同的形式(Sullivan, Lewis, 2003)。第一第一种是开放式兴趣或好奇式兴趣,这种形式的种是开放式兴趣或好奇式兴趣,这种形式的兴趣是由环境中新异的引起的低紧张度的兴趣,兴趣是由环境中新异的引起的低紧张度的兴趣,在婴儿早期甚至出生一周就可以看到。在婴儿早期甚至出生一周就可以看到。第二种是锁眉式兴趣或兴奋式兴趣,这种形式的兴趣第二种是锁眉式兴趣或兴奋式兴趣,这种形式的兴趣在婴儿与成人面对面(在婴儿与成人面对面(face-to-face)互动
21、中,对于)互动中,对于成人的面孔与声音,尤其是母亲的面孔与声音表现出成人的面孔与声音,尤其是母亲的面孔与声音表现出来的紧张度比较高的兴趣,会表现出一定的兴奋性来的紧张度比较高的兴趣,会表现出一定的兴奋性。这种这种形式的兴趣在形式的兴趣在1、2个月时期表现比较明显,在个月时期表现比较明显,在3-8个月时期有所下降,而个月时期有所下降,而9个月以后又有所增加个月以后又有所增加。第三种是调节形式的兴趣,这种形式的兴趣出现第三种是调节形式的兴趣,这种形式的兴趣出现的相对比较晚,在的相对比较晚,在5、6个月以后可能才会出现,个月以后可能才会出现,是婴儿在社会互动中,由于另外的突然出现的社是婴儿在社会互动
22、中,由于另外的突然出现的社会情境所引起的。这种形式的兴趣的突出特征是会情境所引起的。这种形式的兴趣的突出特征是闭上嘴唇,面部动作有一定控制性。闭上嘴唇,面部动作有一定控制性。研究也提出婴儿兴趣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研究也提出婴儿兴趣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先天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反射性反应阶段(03个月),表现为婴儿感官个月),表现为婴儿感官被视被视、听、运动刺激所吸引听、运动刺激所吸引;相似性相似性再认知觉阶段(再认知觉阶段(49个月),适宜的光、声刺激重个月),适宜的光、声刺激重复出现引起婴儿的兴趣,这时婴儿开始做出有意活动,使复出现引起婴儿的兴趣,这时婴儿开始做出有意活动,使有趣的情
23、境得以保持,产生对活动的快乐感有趣的情境得以保持,产生对活动的快乐感;新新异性探索阶段(异性探索阶段(9个月以后),这时婴儿开始对新异性个月以后),这时婴儿开始对新异性刺激感兴趣。刺激感兴趣。(二)消极情绪(二)消极情绪1愤怒愤怒伊扎德等(伊扎德等(Izard, Hembree, Huebner1987)一项纵)一项纵向研究中,对于向研究中,对于2、4、6和和18个月的婴儿常规的百日个月的婴儿常规的百日咳、破伤风等免疫疫苗注射过程的反应进行了录像咳、破伤风等免疫疫苗注射过程的反应进行了录像。研究发现从研究发现从2个月到个月到6个月的所有婴儿都个月的所有婴儿都做出痛苦做出痛苦的面的面部表情和强烈
24、的哭叫声。这种反应是动员了所有生理部表情和强烈的哭叫声。这种反应是动员了所有生理能量哭叫以求得帮助。能量哭叫以求得帮助。2到到7个月的婴儿,个月的婴儿,90%婴儿在痛苦表情之后,表现出婴儿在痛苦表情之后,表现出清楚的、全部面部表情的愤怒。愤怒表情是短暂的,清楚的、全部面部表情的愤怒。愤怒表情是短暂的,是次于痛苦表情的是次于痛苦表情的。18个个月时,这些婴儿对于第四次接种疫苗也是最后一月时,这些婴儿对于第四次接种疫苗也是最后一次接种疫苗表现出了痛苦,相对于这些婴儿早期的反次接种疫苗表现出了痛苦,相对于这些婴儿早期的反应,这些大一点的婴儿表现出了短暂的生理痛苦,但应,这些大一点的婴儿表现出了短暂的
25、生理痛苦,但100%的表现出愤怒表情,相对长时间的处于主导反应。的表现出愤怒表情,相对长时间的处于主导反应。依据斯瑞福的情绪发展理论,愤怒在婴儿期的发展经依据斯瑞福的情绪发展理论,愤怒在婴儿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历了三个阶段。在在愤怒发展的最初阶段,被定义为对于意向行为的障愤怒发展的最初阶段,被定义为对于意向行为的障碍立即碍立即的负的负性反应。在生命的第一天,限制婴儿的头性反应。在生命的第一天,限制婴儿的头部运动,在婴儿反射性的移动反应中就可以看得到。部运动,在婴儿反射性的移动反应中就可以看得到。斯瑞福认为这是愤怒的生理原型,不是愤怒本身斯瑞福认为这是愤怒的生理原型,不是愤怒本身。接下来接下来
26、的新生儿期,预兆性的愤怒出现不再是纯的新生儿期,预兆性的愤怒出现不再是纯生理性的,而是合并生理成分于相关的具体事件生理性的,而是合并生理成分于相关的具体事件的意义评价的意义评价。第三第三阶段,阶段,6个月左右,婴儿对于阻止目标实现的个月左右,婴儿对于阻止目标实现的事件的意义能够进行具体评价,婴儿产生了成熟事件的意义能够进行具体评价,婴儿产生了成熟的真正意义上的愤怒。的真正意义上的愤怒。对于从愤怒的生理原型到真正愤怒情绪的过渡阶段即对于从愤怒的生理原型到真正愤怒情绪的过渡阶段即预兆性愤怒预兆性愤怒,研究支持,研究支持了预兆性愤怒的存在了预兆性愤怒的存在。给给2个月个月婴儿留一个玩具,留在视野之内
27、并手指能够婴儿留一个玩具,留在视野之内并手指能够得着,婴儿会得着,婴儿会以一定方式愉快以一定方式愉快的玩一会儿,但当要把的玩一会儿,但当要把玩具拉来放到嘴里时则遇到了玩具拉来放到嘴里时则遇到了挫折,挫折,婴儿会表现出愤婴儿会表现出愤怒的尖叫。怒的尖叫。研究也观察到婴儿在两个月对于习得的关联消退研究也观察到婴儿在两个月对于习得的关联消退做出反应时,发生的愤怒表现和反抗做出反应时,发生的愤怒表现和反抗。2个月婴儿学习拉线绳打开一段音乐,习得了这种个月婴儿学习拉线绳打开一段音乐,习得了这种关联并掌握它时表达出愉快。但当关联被去掉,关联并掌握它时表达出愉快。但当关联被去掉,由于期待的违背和对于情境失去
28、控制的结果导致由于期待的违背和对于情境失去控制的结果导致婴儿愤怒的表达。婴儿愤怒的表达。2悲伤与抑郁悲伤与抑郁对于婴儿悲伤对于婴儿悲伤研究是研究是婴儿对于与母亲分离和对于婴儿对于与母亲分离和对于母亲没有应答做出的反应,这显然也是儿童生命母亲没有应答做出的反应,这显然也是儿童生命中首先诱发悲伤的因素中首先诱发悲伤的因素,接近,接近3个月个月时发生时发生(Lewis,1993)。运用静止面孔(运用静止面孔(still-face)范式研究)范式研究发现(发现(Field,1984),),母亲抑郁的母亲抑郁的婴儿习惯婴儿习惯于抑郁母亲的交流方式,在静止面孔于抑郁母亲的交流方式,在静止面孔条件下没有兴奋
29、表现,而非抑郁母亲的婴儿在条件下没有兴奋表现,而非抑郁母亲的婴儿在同样条件同样条件下下反应是兴奋的反应是兴奋的。对抑郁对抑郁母亲与她们婴儿的互动进行录像,发现抑郁母亲对母亲与她们婴儿的互动进行录像,发现抑郁母亲对婴儿的接触、讲话和注视的时间非常少,情感婴儿的接触、讲话和注视的时间非常少,情感反应消极。反应消极。相应相应的母亲抑郁的婴儿讲话少、活动水平低、更多的消极的母亲抑郁的婴儿讲话少、活动水平低、更多的消极情感情感反应,也反应,也表现出更多表现出更多的厌恶的厌恶和反抗和反抗行为。行为。生态学家认为,婴儿悲伤反应在信号价值和对于婴儿内在生态学家认为,婴儿悲伤反应在信号价值和对于婴儿内在状态的调
30、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悲伤的面部、声音和其状态的调节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悲伤的面部、声音和其它非语言的表达引起他人的照护它非语言的表达引起他人的照护。婴儿婴儿对于分离的反抗和哭叫一般会使养育者回到婴儿身边,对于分离的反抗和哭叫一般会使养育者回到婴儿身边,进行安慰和注意。如果反抗没有成功使得养育者返回,抑进行安慰和注意。如果反抗没有成功使得养育者返回,抑郁活动和退缩会起到适应性的作用。郁活动和退缩会起到适应性的作用。3厌恶厌恶达尔文认为达尔文认为厌恶是实际知觉的和想象为反感的事情引起厌恶是实际知觉的和想象为反感的事情引起的,首的,首先是先是味觉引起,其次是嗅觉、触觉和视觉味觉引起,其次是嗅觉、触
31、觉和视觉。达尔文认为厌恶是达尔文认为厌恶是进化进化的结果,很的结果,很早就出现早就出现的,功能的,功能是拒绝被是拒绝被污染了的食物污染了的食物。达尔文描述了自己的一达尔文描述了自己的一个孩子个孩子6个月时个月时吃樱桃吃樱桃时出现厌恶表情:时出现厌恶表情:嘴唇和嘴巴改变形状使得食物很快掉出来,伸出嘴唇和嘴巴改变形状使得食物很快掉出来,伸出舌头。舌头。厌恶厌恶被认为是一被认为是一种基于原始种基于原始的退避机制进化而来的最早的的退避机制进化而来的最早的情绪情绪。厌恶发生。厌恶发生涉及味觉和嗅觉的古嗅脑的参与涉及味觉和嗅觉的古嗅脑的参与。厌恶反应可以厌恶反应可以通过给新生儿舌头上放少许苦的物质而通过给
32、新生儿舌头上放少许苦的物质而引起。引起。脑干脑干调节的厌恶表情伴随着情感状态,驱动表达行为,导调节的厌恶表情伴随着情感状态,驱动表达行为,导致对苦药的拒绝致对苦药的拒绝。研究研究也表明,运用丁酸气味能够引起新生儿类似厌恶的表也表明,运用丁酸气味能够引起新生儿类似厌恶的表情(情(Soussignan, 2005)。)。4恐惧恐惧华生曾提出婴儿一出生就具有恐惧反应,即大的声音和身华生曾提出婴儿一出生就具有恐惧反应,即大的声音和身体突然失去支撑两种无条件刺激能够引起婴儿恐惧反应。体突然失去支撑两种无条件刺激能够引起婴儿恐惧反应。但后来的一项研究观察了出生后但后来的一项研究观察了出生后1、2个月婴儿的
33、行为,结个月婴儿的行为,结论一致认为婴儿出生时没有恐惧反应出现论一致认为婴儿出生时没有恐惧反应出现。婴儿婴儿会因为各种不同原因而痛苦,对于疼痛、不适、饥饿会因为各种不同原因而痛苦,对于疼痛、不适、饥饿和其它不愉快的体验做出哭叫反应。和其它不愉快的体验做出哭叫反应。研究也提出,婴儿恐惧的出现是在研究也提出,婴儿恐惧的出现是在6、7个月以后的事情,个月以后的事情,因为恐惧感的形成需要婴儿具有因为恐惧感的形成需要婴儿具有一定的评价一定的评价情境与事件危情境与事件危险性的认知险性的认知能力,能力,在在6、7个月后,婴儿就初步具备了这些个月后,婴儿就初步具备了这些方面的能力方面的能力。混合混合惊奇表情的
34、恐惧表情在惊奇表情的恐惧表情在2、3个月就可以观察得到。个月就可以观察得到。婴儿的恐惧情绪什么时候出现,由什么刺激引起,目前存婴儿的恐惧情绪什么时候出现,由什么刺激引起,目前存在不同的理解。鲍尔贝(在不同的理解。鲍尔贝(Bowlby, 1969)曾认为婴儿的恐)曾认为婴儿的恐惧是由生物学和经验的结合而引起的惧是由生物学和经验的结合而引起的,是对提供危险线索,是对提供危险线索的情境和事件的情境和事件做出的反应,疼痛做出的反应,疼痛、单独放置、刺激的突然、单独放置、刺激的突然改变和快速接近都可能引起恐惧改变和快速接近都可能引起恐惧。目前目前对于婴儿恐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陌生人焦虑、分离对于婴儿恐惧
35、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了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深度恐惧和碰撞恐惧等方面。焦虑、深度恐惧和碰撞恐惧等方面。(1)陌生人焦虑)陌生人焦虑4-5个月婴儿已经有了这种陌生人焦虑的预兆,这个时个月婴儿已经有了这种陌生人焦虑的预兆,这个时期的婴儿对于陌生面孔表现出了痛苦的反应。在这个期的婴儿对于陌生面孔表现出了痛苦的反应。在这个阶段当陌生人盯着婴儿看时,婴儿会盯着陌生人看,阶段当陌生人盯着婴儿看时,婴儿会盯着陌生人看,大约大约30秒左右婴儿就开始哭泣。秒左右婴儿就开始哭泣。6、7个月后个月后,婴儿直接对于婴儿直接对于陌生人陌生人做出负面反应做出负面反应,尤,尤其是当陌生人突然接近婴儿或抱起婴儿的时候。这种其是当
36、陌生人突然接近婴儿或抱起婴儿的时候。这种负面反应在负面反应在7-12个月的婴儿身上最容易引起,这就是个月的婴儿身上最容易引起,这就是陌生人痛苦或陌生人焦虑陌生人痛苦或陌生人焦虑。陌生人焦虑陌生人焦虑是把情境评价为威胁时而产生的反应,这是把情境评价为威胁时而产生的反应,这得到研究者观察到当陌生人第二次闯入时婴儿表现出得到研究者观察到当陌生人第二次闯入时婴儿表现出更大痛苦的结果的支持。更大痛苦的结果的支持。陌生人焦虑受到陌生人接近的性质与情境影响,如果陌生人焦虑受到陌生人接近的性质与情境影响,如果陌生人是微笑的、轻声说话、拿着玩具给他,慢慢接陌生人是微笑的、轻声说话、拿着玩具给他,慢慢接近婴儿,而
37、且养育者是在旁边可触及的,婴儿通常表近婴儿,而且养育者是在旁边可触及的,婴儿通常表现出兴趣和愉快,很少表现出痛苦现出兴趣和愉快,很少表现出痛苦。另外另外,对于陌生人突然闯入而引起痛苦的程度在婴儿,对于陌生人突然闯入而引起痛苦的程度在婴儿与婴儿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这也与婴儿的气质有关。与婴儿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这也与婴儿的气质有关。研究表明研究表明在不同文化中,乌干达在不同文化中,乌干达、印第安、印第安和美国,陌和美国,陌生人焦虑的出现有一个普遍的精确的时间表。双生子生人焦虑的出现有一个普遍的精确的时间表。双生子的研究也同样支持了陌生人焦虑的发生学基础,同卵的研究也同样支持了陌生人焦虑的发生学基础,
38、同卵双生子陌生人痛苦出现的时间比异卵双生子出现的时双生子陌生人痛苦出现的时间比异卵双生子出现的时间更接近间更接近。显然显然,在半岁时出现的恐惧反应与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在半岁时出现的恐惧反应与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密切联系。婴儿展密切联系。婴儿EEG和心率变化模式表明对于威胁和心率变化模式表明对于威胁刺激的恐惧反应主要发展变化也发生在这一时期。刺激的恐惧反应主要发展变化也发生在这一时期。(2)分离焦虑:像陌生人痛苦一样,婴儿分离焦虑出现)分离焦虑:像陌生人痛苦一样,婴儿分离焦虑出现在半岁前,也是遵循着一个发展的时间表。在半岁前,也是遵循着一个发展的时间表。8-10个月婴儿个月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互动变
39、得越来越主动,动作能力增强,活与养育者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主动,动作能力增强,活动范围增大。随着这些能力的增强,婴儿探索外界事件的动范围增大。随着这些能力的增强,婴儿探索外界事件的渴望也增大,但需要以养育者为安全源,这个时候分离焦渴望也增大,但需要以养育者为安全源,这个时候分离焦虑开始逐渐达到高峰虑开始逐渐达到高峰。婴儿婴儿不仅关心养育者与他保持连结,以便安全离开或返回不仅关心养育者与他保持连结,以便安全离开或返回到其身边,如果养育者决定离开婴儿,婴儿的这种关心就到其身边,如果养育者决定离开婴儿,婴儿的这种关心就变成了实际的痛苦。变成了实际的痛苦。三、依恋的发展三、依恋的发展依恋是一种对于母亲
40、或养育者的亲近关联,是一种心依恋是一种对于母亲或养育者的亲近关联,是一种心理行为的亲近和依附,是一种母婴之间的情感纽带。理行为的亲近和依附,是一种母婴之间的情感纽带。依恋行为主要依恋行为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吮吸、喊叫、抓握、表现为啼哭、笑、吮吸、喊叫、抓握、身体接近、依偎和跟随等身体接近、依偎和跟随等行为。行为。(一)依恋发展的阶段(一)依恋发展的阶段对于婴儿依恋的发展,鲍尔贝(对于婴儿依恋的发展,鲍尔贝(Bowlby, 1980)最初提出)最初提出了婴儿依恋发展的四阶段理论。了婴儿依恋发展的四阶段理论。1前依恋:即无分化社会性阶段(前依恋:即无分化社会性阶段(06周)。这一阶段对周)。这一阶
41、段对于养育者缺乏区分反应,婴儿对于不同喂养行为线索都做于养育者缺乏区分反应,婴儿对于不同喂养行为线索都做出积极反应,不论这种行为是谁提供的,尽管有证据说明出积极反应,不论这种行为是谁提供的,尽管有证据说明婴儿对于母亲的气味和声音有敏感性,但还不能完全证明婴儿对于母亲的气味和声音有敏感性,但还不能完全证明有这种清晰的倾向。有这种清晰的倾向。2依恋的形成:分化社会性阶段(依恋的形成:分化社会性阶段(27个月)。婴儿逐步个月)。婴儿逐步能够容易把母亲与他人区别开来,对于母亲和对于陌生人能够容易把母亲与他人区别开来,对于母亲和对于陌生人的反应不同。在母亲出现时出现微笑,发出声音,当感到的反应不同。在母
42、亲出现时出现微笑,发出声音,当感到不安全时贴紧母亲的怀抱。这一阶段婴儿开始习得这种特不安全时贴紧母亲的怀抱。这一阶段婴儿开始习得这种特殊关系的自然关联,发展了对于不同信号养育者要做出不殊关系的自然关联,发展了对于不同信号养育者要做出不同反应的期待。但由于没有客体永恒性,婴儿不会出现反同反应的期待。但由于没有客体永恒性,婴儿不会出现反抗分离的反应。抗分离的反应。3清晰的依恋:寻求亲近阶段(清晰的依恋:寻求亲近阶段(724个月)。由于个月)。由于分离焦虑的出现,婴儿进入真正的依恋阶段。这一阶分离焦虑的出现,婴儿进入真正的依恋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出现从母亲或养育者那里得到安全的段的显著特点是出
43、现从母亲或养育者那里得到安全的倾向,如果出现危险和痛苦,回到母亲那里得到安慰。倾向,如果出现危险和痛苦,回到母亲那里得到安慰。4目标矫正的伙伴关系:互惠关系阶段(目标矫正的伙伴关系:互惠关系阶段(2岁以后)。岁以后)。婴儿进入学步期,大约婴儿进入学步期,大约18个月左右,对于依恋人物寻个月左右,对于依恋人物寻求亲近和分离反抗等行为逐渐下降。学步期的幼儿进求亲近和分离反抗等行为逐渐下降。学步期的幼儿进入目标矫正的伙伴关系阶段,幼儿能够协作、给与取,入目标矫正的伙伴关系阶段,幼儿能够协作、给与取,进入新的互惠阶段。进入新的互惠阶段。(二)依恋的类型(二)依恋的类型在鲍尔贝依恋理论的影响下,有许多实
44、证研究为婴儿在鲍尔贝依恋理论的影响下,有许多实证研究为婴儿依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其中最主要的研究是安依恋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其中最主要的研究是安斯沃司(斯沃司(Ainsworth, 1989)的研究。在对乌干达的婴)的研究。在对乌干达的婴儿依恋行为进行观察研究以后,安斯沃司发现乌干达儿依恋行为进行观察研究以后,安斯沃司发现乌干达婴儿的依恋的发展遵循了鲍尔贝提出的依恋发展的阶婴儿的依恋的发展遵循了鲍尔贝提出的依恋发展的阶段次序。段次序。运用陌生情境研究范式,安斯沃司等研究提出了四种运用陌生情境研究范式,安斯沃司等研究提出了四种不同的依恋不同的依恋模式模式安全型安全型依恋(依恋(secure
45、 attachment)抗拒抗拒型依恋(型依恋(resistant attachment)回避回避型依恋(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 )紊乱紊乱型依恋(型依恋(disorganized attachment)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陌生情境中,在探索、游戏与保持与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在陌生情境中,在探索、游戏与保持与养育者接近之间保持了理想的平衡,他们在陌生情境中能养育者接近之间保持了理想的平衡,他们在陌生情境中能够离开养育者去玩玩具,但又保持着与养育者的接近,能够离开养育者去玩玩具,但又保持着与养育者的接近,能够友好地接近陌生者。在游戏中与养育者保持感情共享,够友好地接近陌生者。在
46、游戏中与养育者保持感情共享,在养育者在场的情况下能够加入到陌生中。当遇到痛苦时在养育者在场的情况下能够加入到陌生中。当遇到痛苦时能够主动的寻求与养育者的联系,并从痛苦中恢复,保持能够主动的寻求与养育者的联系,并从痛苦中恢复,保持与养育者的联系是终止痛苦的有效策略。当痛苦消除,就与养育者的联系是终止痛苦的有效策略。当痛苦消除,就开始又参与到游戏中。开始又参与到游戏中。抗拒型依恋的婴儿的情绪是不平衡的,身体上反抗离抗拒型依恋的婴儿的情绪是不平衡的,身体上反抗离开养育者。在陌生情境中他们不愿意离开养育者,一开养育者。在陌生情境中他们不愿意离开养育者,一旦离开就立刻表现出焦虑和痛苦。他们很难离开养育旦
47、离开就立刻表现出焦虑和痛苦。他们很难离开养育者去探索,对于陌生情境产生焦虑和痛苦。在分离之者去探索,对于陌生情境产生焦虑和痛苦。在分离之后团聚时仍然很难恢复平静,持续哭叫、乱闹甚至以后团聚时仍然很难恢复平静,持续哭叫、乱闹甚至以击打养育者以表达愤怒。反抗依恋婴儿的寻求接近和击打养育者以表达愤怒。反抗依恋婴儿的寻求接近和接近反抗混淆在一起。接近反抗混淆在一起。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容易离开养育者参与到陌生情回避型依恋的婴儿容易离开养育者参与到陌生情境中去,缺乏与养育者的感情共享,当养育者离境中去,缺乏与养育者的感情共享,当养育者离开时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当与养育者返回开时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当
48、与养育者返回时,不主动寻求接触,当养育者接近时反而转身时,不主动寻求接触,当养育者接近时反而转身离开,回避养育者的亲近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离开,回避养育者的亲近行为,在忧伤时陌生人的安慰效果与养育者差不多的安慰效果与养育者差不多。紊乱紊乱型依恋的婴儿表现出一些混乱和矛盾的行为,型依恋的婴儿表现出一些混乱和矛盾的行为,他们要接近养育者,但当养育者靠近时又离开,他们要接近养育者,但当养育者靠近时又离开,接近养育者时表现出茫然和忧郁的表情,表现出接近养育者时表现出茫然和忧郁的表情,表现出奇怪的姿势等奇怪的姿势等。研究表明,抗拒型依恋的婴儿占研究表明,抗拒型依恋的婴儿占1520%,回避型,回避型依恋的
49、婴儿占依恋的婴儿占1015%,紊乱型依恋婴儿占,紊乱型依恋婴儿占10%左左右。右。四、婴儿情绪调节的初步发展四、婴儿情绪调节的初步发展在生命的头一年中,情绪调节主要是情绪唤醒控制,即增在生命的头一年中,情绪调节主要是情绪唤醒控制,即增强、减弱或维持唤醒水平以保持与环境的协调。这种唤醒强、减弱或维持唤醒水平以保持与环境的协调。这种唤醒控制的意义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保持正性情绪唤醒与负性控制的意义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保持正性情绪唤醒与负性情绪唤醒的动态平衡,以达到适当的舒适状态情绪唤醒的动态平衡,以达到适当的舒适状态。这是。这是一种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自我保护机制,能够指导能够指导婴儿脱离引起不适的激动状态或婴儿脱离引起不适的激动状态或痛苦状态。婴儿会运用控制唤醒水平调节养育者的看护行痛苦状态。婴儿会运用控制唤醒水平调节养育者的看护行为,保证他们能够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为,保证他们能够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唤醒控制的第二方面意义是通过情绪调节建立与维持社会唤醒控制的第二方面意义是通过情绪调节建立与维持社会关系,即婴儿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备安装劳务分包合同书
- 2025年度123法律APP下载平台合作协议
- 2025版人工智能研发保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性能化设计合同范本
- 2025版VOC在线监测与运维保障技术服务合同
- 2025版新能源设备区域代理权授权协议书模板
- 2025版智能场馆租赁合同(附设施维护条款)
-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 2025版核能场站核安全知识培训合同模板
- 2025年新型2吨不锈钢电子地磅秤带打印功能维修保养合同
- 小学二年级升三年级语文暑假作业专项练习
- 贵州省遵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专利执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拍卖公司员工培训考核管理制度
- 广东省行业企业职业技能竞赛技术工作指引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浙江2025年6月高一学考模拟历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 杭州市萧山区卫健系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计算机程序设计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秋一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4 日月山川
- 2025年中国离子膜法烧碱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