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教案_第1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教案_第2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教案_第3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教案_第4页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米芾学书教案 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他不但绘画有名,而且书法也很有造诣。 米芾小的时候,曾经跟村里的一位私塾先生学写字。这个老师拿出一本字帖给米芾,说:“你天天照着字帖写,写好送我批阅。”米芾学字三年,不知写了多少张纸,可是字仍然写得平平常常。先生指着他的脑袋责备说:“笨小子,还是回家放牛吧。”米芾只好停学回家了。 但是,米芾不甘心,总想学写字。一天,村里来了一个秀才,秀才是赶考路过这里的。米芾听说这秀才的字写得很好,就跑去求教。秀才见他虽是个小娃娃,但十分好学,便答应教他试试。 米芾按原先的办法,照着字帖,写了厚厚一沓子纸,一清早,就送给秀才看。 谁知秀才随便翻了翻,

2、把纸一放,冷冷地说:“请我教你写字,有一个条件,得用我的纸才行。” 米芾感到莫名其妙,但为顺从老师,他满口答应说:“只要能写好字,怎么都行。” 秀才笑了笑说:“我的纸五两纹银一张。” 米芾吓得目瞪口呆,心想:哪有这么贵的纸呀?这不是成心为难我吗?他犹豫起来。 “不买我的纸,就算了。” 一听秀才说算了,米芾急了,忙说:“我找钱去!”拔腿就往家里跑。 可他家并不怎么有钱,哪里舍得买这么贵的纸呢?母亲经不住米芾的百般央求,只好把自己从娘家带来的首饰当了五两纹银,给米芾拿去买纸。 秀才接过银子,把一张纸给了米芾,说:“你好好地写吧。”然后把银子放进袖筒里出去了。 米芾拿着五两纹银买的那张纸,左看右看,

3、觉得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纸。可他再也不敢轻易下笔,只是在那里认真地琢磨字帖,用手在书案上画来画去,想着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运笔方法。琢磨来,琢磨去,他便入了迷,把字帖上的字一个一个地都印进了自己的脑海里。 到了吃午饭时,秀才回来了。他见米芾坐在那里,手握着笔,望着字帖出神,纸上却一字未写,便问:“怎么不写呢?” 米芾一惊,如同梦中醒来。他喃喃地说:“纸贵,怕废了纸。” 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着纸说:“你琢磨了这么半天,写一个字给我看看!” 这可奇了,米芾写了一个“永”字,既和字帖上的字一模一样,又好像不一样,可漂亮了。秀才乐了,米芾自己也十分高兴。 秀才问米芾:“你说,为什么现在能写好?” “过去写

4、字时,没有用心,因此总写得不好。这次因为纸贵,我怕浪费了纸,先把字琢磨透了” “对,”秀才点点头说,“学写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现在,你已经懂得写字的窍门了。” 几天过去了,秀才要走了,米芾依依不舍地送别老师。分手时,秀才送给他一个布包,说:“不枉师生一场,我送给你这包小小的礼物,要在我走后才能打开。”米芾目送秀才远去,直到看不见他的背影才回家。到家后,米芾打开布包一看,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原来这包里装的正是那买纸的五两纹银。 后来,米芾成了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他一直把五两纹银放在案头,时刻铭记着这位苦心孤诣教他写字的秀才。 米芾学书语文教案 教

5、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造诣、私塾、心领神会、铭记”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领会,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 【过程与方法】:学习细致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用心去领会。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结合实际谈所受的启发。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学生搜集与米芾相关的资料,了解米芾的书法成就。 教学过程 1 检查准备情况,学生互相交流对米芾的了解。 2 老师出示提前准备的米芾作品,请同学们欣赏。 (在同学们的一

6、片赞叹声中)老师说道:“这就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作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的课文就是米芾小时候学习书法的故事。”板书:米芾学书 引导学生从题目质疑激发阅读兴趣 看到题目后,你都想了解哪些内容呀?(米芾是怎样学书法的;他有什么好的方法;他是怎样练习书法的)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读读书吧。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一会在小组中解决。 2 指名读课文。目的:检查自学情况,纠正生字读音。 3 指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那你们觉得米芾小的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呀?(刻苦、认真) 默读课文,

7、深入理解 米芾与秀才学书为什么能找到写字的窍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 学生自己按要求默读思考。 2 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 3 大声朗读画出的语句。 交流时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 秀才的智慧和苦心。 米芾与秀才学书学有所获,但秀才并没有教米芾怎样写字,他的智慧在于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那秀才随便翻了翻”米芾的字,看似随便,其实秀才在那一翻一看中就发现了米芾学字的症结所在,同时也感觉到米芾是一个求学上进的人。于是米芾在那一瞬间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米芾的上进和勤奋。 交流时引导学生抓住对米芾的语言、动作和神情描写,重点理解以下几点:米

8、芾开始跟私塾先生学书三年没有长进,但米芾不甘心,还想学写字;米芾听说秀才字写得很好,就跑去求教;虽然纸很贵,但米芾为了能写好字,还是满口答应,百般央求母亲给他买纸;认真琢磨字帖,把字帖上的字一个一个地都印进了自己的心里;明白了写字要用心,不但要关其形,还要悟其神。 谈收获,总结全文 1 学习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米芾小的时候是个刻苦练字的孩子,所以他长大了才能有这么大的成就。那你们还有哪些收获吗? 2 指名再读秀才说的练字的窍门的一段话。 3 谈谈对秀才说的话的看法和理解。 拓展延伸 作业: 1 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完课后的体会,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2 运用秀才说的窍门练习写一写今天学的这两个生字。

9、 板书 米芾学书 刻苦 不只动笔,还要动心; 不但观形,而且悟神。 米芾学书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宋代著名的书画家小时候学习书法的事。米芾先跟村里的秀才学写字,没什么长进。可米芾不甘心,又向一位赶考路过的秀才学写字,懂得了写字的窍门。最后,米芾成了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这个故事说明米芾小时候是一个十分勤奋好学的孩子,同时也说明了学写字不要只是动笔,还要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字的道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好的方法比盲目的重复训练更有效。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做得好的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主体展示了师生的生命本色。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很投入,而且围绕重点交流、讨论、质疑、

10、展示、解疑。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用心观察、用心感悟,才能有所成就。有效的方法用胜过盲目的重复训练。 二、教学形式体现了动态生成的生态本色。 有人说: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这篇课文的课题就点明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上课伊始,我针对这篇文章的特点,抓住课题进行导入:“齐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然后再从课题入手引导质疑:“你还想知道什么?”自然地过渡到了文章的理解中来。没有华丽的情境创设,也没有过多的赘述。 秀才说的“学写字不只是动笔”一段话,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尤其是“悟其神”一词,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我在教学时没有生硬地向学生讲解这段话的意思,而是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前后内容来理解,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现了生活本色。 在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