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与涂料试卷和答案Bdf_第1页
胶粘剂与涂料试卷和答案Bdf_第2页
胶粘剂与涂料试卷和答案Bdf_第3页
胶粘剂与涂料试卷和答案Bdf_第4页
胶粘剂与涂料试卷和答案B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胶粘剂与涂料试卷B卷一、名词解释( 15分) 吸附胶接理论:API:润湿性: 甲阶酚醛树脂: 热熔胶粘剂:二、判断改错题( 20分,每题2分)1. 常用木材胶粘剂的耐老化性能由大到小依次为:热固性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醋酸乙烯乳 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 )2. 环氧树脂本身是线型结构的热塑性分子,其固化是通过加入固化剂来实现的。 ( )3. 脲醛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为氢氧化钠,其浓度通常为10%,用量通常为树脂液总量的5%。( )4. EEA 是乙酸乙烯 -N- 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缩写 。 ( )5. 在甲醛系列树脂合成过程中,甲醛的官能度为1,苯酚的官能度为1

2、,三聚氰胺的官能度为3。( )6. 正常情况下,胶液固体含量越低,温度越低,粘度越高。 ( )7. 合成PVAc最常用的引发剂为硫酸铵。 ( )8. 热固性树脂固化过程中分子量不变,而热塑性树脂硬化过程中,分子量增大。()9. 薄胶层变形需要的应力比厚胶层大。 ( )10.氯化铵法是测定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的标准方法。 ( )三、填空题( 17分)1. 粗糙度系数 R可用来表示木材表面的粗糙情况,R值的减小,意味着有效胶接面 。( 1分)2. 胶接破坏的四种类型: ; ; 。( 2分)3. 降低涂料表面张力的途径有: ; ; 。( 1.5分)4. 脲醛树脂胶接制品所释放的甲醛来源于: ; ;

3、。( 1.5分)5. 涂料的组成成份有: ; ; 。( 2分)6. 一般情况下,胶液对被胶接物的表面有良好的润湿,所形成的接触角就 ,胶接强度就高。(1分)7. 生产水溶性酚醛树脂最常用的催化剂为 ;生产醇溶性酚醛树脂最常用的催化剂为 。( 2分)专心-专注-专业8. 目前,制胶车间的工艺流程有三种: 、 和。( 1.5分)9. 氯丁橡胶胶粘剂中加酚醛树脂的目的旨在: 。( 2分)10.甲醛溶液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原理为 。( 2.5分)四、简答题( 20分,每题4分)1. 简述影响胶接强度的因素。2. 简述胶粘剂硬化与固化的区别。3. 简述苯酚与甲醛摩尔比对酚醛树脂的形成和性能的影响。4. 简

4、介PVAc乳液的形成机理。5. 简述涂料的性能。五、论述题( 18分)1. 论述影响脲醛树脂性能质量的因素。(9分)2. 试述降低脲醛树脂胶接制品甲醛释放的途径。(9分)六、计算题( 10分)某脲醛树脂合成配方:甲醛一次投入,尿素(浓度为 98%)均分两次加入,甲醛水溶液(浓度 为37%)共430克首先加入,第一次尿素加入后,甲醛与尿素F/U摩尔比为2/1,反应一段时间后 加入第二次尿素,使最终摩尔比为1.5/1,试计算第一次所投尿素量和第二次所投尿素量。(甲醛 分子量为30.03,尿素分子量为60.06。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胶粘剂与涂料试卷 B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 15分)吸附胶接理论:

5、 它于 20世纪40年代提出,此理论认为,胶接作用是胶粘剂分子与被胶接物分 子在界面层上相互吸附产生的;胶接作用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物理 吸附则是胶接作用的普遍性原因。API: 即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为非甲醛类胶粘剂之一。它是以水性高分子(通常为聚 乙烯醇:PVA)、乳胶(通常为苯乙烯-丁二烯乳胶等)、填料(常用碳酸钙粉末)为主要成分的 主剂,和以多官能度异氰酸酯化合物(通常为P-MDI)为主要成分的交联剂所构成。润湿性: 是指固体对液体的亲和性,一般用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接触角()来表示,一般情况 下,两者间的接触角越小,固体就容易被液体湿润(润湿性好),其胶接强度就

6、越高。润湿性与胶粘剂的性质、被胶接材料表面的结构与状态及胶接过程中的工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甲阶酚醛树脂: 它是一种可熔、易溶的酚类树脂,含有一定量的活性羟甲基,是各种不同聚合 度(分子量)树脂的混合物,线型,加热或加促进剂可使缩聚反应加速,最终形成不溶、不熔 的体型结构树脂。木材工业用酚醛树脂胶粘剂是甲阶酚醛树脂。热熔胶粘剂: 是一种无溶剂的热塑性胶,通过加热熔化,把熔融的热熔胶涂布在被粘物上冷却 即固化,从而把被粘物胶合在一起。(或是一种无溶剂的热塑性胶,是通过加热熔融,冷却固化 来实现胶接的)。二、判断改错题( 20分,每题2分)1. 常用木材胶粘剂的耐老化性能由大到小依次为:热固性酚醛

7、树脂、 脲醛树脂 、聚醋酸乙烯 乳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改为:由大到小依次为:热固性酚醛树脂、聚醋酸乙烯乳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脲醛树脂。2. 环氧树脂本身是线型结构的热塑性分子,其固化是通过加入固化剂来实现的。 ()3. 脲醛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为 氢氧化钠 ,其浓度通常为 10% ,用量通常为树脂液总量的 5%。 (×)改为:脲醛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为 氯化铵,其浓度通常为 20% ,用量通常为树脂液总量的0.2-1.5% 。4. EEA 是乙酸乙烯 -N- 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缩写 。 (×)改为: VNA 是酸酸乙烯 -N-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的缩写

8、。或改为:EEA是乙烯-丙烯酸乙酯 共聚树脂的缩写。5. 在甲醛系列树脂合成过程中,甲醛的官能度为 1 ,苯酚的官能度为 1 ,三聚氰胺的官能度 为 3 。 (×)改为:甲醛的官能度为 2,苯酚的官能度为3,三聚氰胺的官能度为6。6. 正常情况下,胶液固体含量 越低 ,温度 越低 ,粘度 越高 。 (×)改为:胶液固体含量越低,温度越高,粘度越低。或改为:胶液固体含量越高,温度越低,粘 度越高。7. 合成PVAc最常用的引发剂为 硫酸铵 。 (×)改为:合成 PVAc最常用的引发剂为 过硫酸铵 。8. 热固性树脂固化过程中 分子量不变 ,而热塑性树脂硬化过程中,

9、分子量增大 。( ×)改为:热固性树脂固化过程中 分子量增大 ,而热塑性树脂硬化过程中, 分子量不变。9. 薄胶层变形需要的应力比厚胶层大。 ()10.氯化铵法是测定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的标准方法。 ()三、填空题( 17分)1. 粗糙度系数 R可用来表示木材表面的粗糙情况,R值的减小,意味着有效胶接面 越小 。( 1 分)2. 胶接破坏的四种类型: 被胶接物破坏 ; 内聚破坏 ; 胶接界面破坏 ; 混合破坏 。( 2分)3. 降低涂料表面张力的途径有: 选用表面张力低的溶剂 ; 降低成膜聚合物的表面张力 ; 使 用表面活性剂 。( 1.5分)4. 脲醛树脂胶接制品所释放的甲醛来源于

10、:UF树脂中的游离甲醛 ; 树脂固化中分解的甲醛 ; 木材等被胶接材料所释放的甲醛 。( 1.5分)5. 涂料的组成成份有: 成膜物质 ; 着色材料 ; 溶剂 ; 助剂 。( 2分)6. 一般情况下,胶液对被胶接物的表面有良好的润湿,所形成的接触角就 越小(或小),胶 接强度就高。(1分)7. 生产水溶性酚醛树脂最常用的催化剂为 氢氧化钠(或NaOH) ;生产醇溶性酚醛树脂最常 用的催化剂为 氨水(或NH 4 OH) 。( 2分)8. 目前,制胶车间的工艺流程有三种: 间歇法 、 预缩合间歇法 和 连续法 。( 1.5分)9. 氯丁橡胶胶粘剂中加酚醛树脂的目的旨在: 增加胶的极性、提高胶接强度和耐热性 。( 2分)10.甲醛溶液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原理为 甲醛溶液试样与过量的中性亚硫酸钠溶液作用,生成 与甲醛等当量的氢氧化钠,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氢氧化钠,所消 耗硫酸的当量数即为甲醛的当量数(或 HCHO + Na 2 SO 3 + H 2 O CH 2 SO 3 Na + NaOH, 2NaOH + H 2 SO 4 Na 2 SO 4 + 2H 2 O) 。( 2.5分)四、简答题( 20分,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