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解析版)_第1页
2020年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解析版)_第2页
2020年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解析版)_第3页
2020年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解析版)_第4页
2020年山东新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三)(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绝密启用前2020年山东新高考全真模拟卷(三)化 学(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Fe-56

2、 Cu-64 Ba-137第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B蔗糖、淀粉、油脂及其水解产物均为非电解质C“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D“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答案】B【解析】A. 乙烯一种植物激素,具有催熟作用,可作水果的催熟剂, A 正确;B.油脂水解产生羧酸,羧酸属于电解质,蔗糖、淀粉水解生成单糖,糖类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C.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可得“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 C正确;D. “血液透析”利

3、用了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性质,D正确。2氯化亚砜(SOCl2)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试剂,可以作为氯化剂和脱水剂。下列关于氯化亚砜分子的几何构型和中心原子(S)采取杂化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角锥形、sp3 BV形、sp2 C平面三角形、sp2 D三角锥形、sp2【答案】A【解析】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微粒的空间构型,SOCl2中S原子成2个S-Cl键,1个S=O,价层电子对个数=键个数+孤电子对个数=3+=4,杂化轨道数是4,故S原子采取sp3杂化,含一对孤电子,分子形状为三角锥形。3下列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是()A:3甲基2乙基戊烷B:3甲基2丁烯C:2甲基丁酸D:1,5二甲苯【答案】C

4、【解析】A的最长碳链含有6个C,主链为己烷,在3、4号C各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正确名称为:2,3二甲基己烷,故A错误;B3甲基2丁烯,取代基的编号方向错误,甲基在2号C,正确名称为:2甲基2丁烯,故B错误;C中甲基在2号C,主链为丁酸,其名称为:2甲基丁酸,故C正确;D中甲基在苯环的1、3号C,其正确名称为:1,3二甲苯,故D错误。4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世间丝、麻、裘皆具素质”,这里丝、麻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操作是蒸馏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

5、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答案】B【解析】A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为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麻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纤维,故B错误;C白酒的烧制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蒸馏操作,故C正确;D钢为铁与碳的合金不是纯铁,具有韧性,可用作刀刃,故D正确。5呋喃是最简单的含氧五元杂环化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有麻醉和弱刺激作用,极度易燃。下列关于呋喃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易溶于水和丙酮等有机溶剂B四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一氯代物有2种,二氯代物有3种D生成1molC4H10O需标准状况下氢气44.8L【答案】B【解析】A含碳碳双键及醚键,不溶于水,故A错

6、误;B.2个碳碳双键直接相邻,则四个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B正确;C分子只含2种H,一氯代物有2种,固定1个Cl移动另一个Cl可知二氯代物有4种,故C错误;D呋喃的分子式为C4H4O,生成1molC4H10O需标准状况下氢气为3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3mol×22.4L/mol67.2L,故D错误。6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用图所示装置(正放)可收集NO气体B用图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C用图所示装置可实现反应:Cu+2H2O Cu(OH)2+H2D用图所示装置可实现制乙炔【答案】A【解析】A二氧化碳可防止NO被氧化,图中短导管进入可收集NO,

7、故A正确;B苯不能隔绝气体与水,图中不能防止倒吸,故B错误;CCu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Cu不能失去电子,故C错误;D生成的气体易从长颈漏斗逸出,不能制备乙炔,故D错误。7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A、B、C、D分别是由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化合物,且A与C中均含有10个电子。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极性键CY有多种同素异形体,且均具有高熔点、高沸点、硬度大的性质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答案】D【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

8、O元素,A为CH4,丙为O2,B为CO2,C为H2O,乙为C,D为CO,甲为H2。A由以上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O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不同周期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Y>Z>X,A错误;BX为H元素,Y为C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如CH4只含极性键,C2H6、C2H4等既含极性键,也含有非极性键,B错误;CY为C元素,C元素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金刚石具有高熔点、高沸点、硬度大的性质,而石墨则质地软,C错误; DA是CH4,C是H2O,元素的非金属性O>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简单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

9、,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操作现象结论A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B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Fe2+催化H2O2分解产生O2C铝片先用砂纸打磨,再加入到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铝表面被浓硝酸氧化为致密的氧化铝薄膜D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的混合液中逐滴滴加稀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Ksp(AgCl)Ksp(AgI

10、)【答案】B【解析】A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由现象可知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A正确;B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H2O2将Fe2+氧化为Fe3+,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说明Fe3+催化H2O2分解产生O2,故B错误;C常温下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无现象,故C正确;DKsp小的先沉淀,先生成黄色沉淀,则Ksp(AgCl)Ksp(AgI),故D正确。9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晶体,C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最终呈红色B实验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溶液倒吸的作用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

11、灰,C中盛有AlCl3溶液,则C中溶液中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D若A为浓H2SO4,B为Cu,C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答案】B【解析】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晶体,二者反应生成氯气,把氯气通到紫色石蕊溶液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HClO具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C中溶液最终呈无色,A错误;BD中球形干燥管中间部分较粗,盛放液体的量较多,倒吸的液体靠自身重量回落,因此可以防止液体倒吸,B正确;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滴入后反应生成氨气,氨气和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但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一水合氨,所以C中产生白色沉淀不溶解,C错

12、误;D若A为浓硫酸,B为Cu,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果不加热,则没有二氧化硫产生,所以C中溶液无变化,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10为研究废旧电池的再利用,实验室利用旧电池的铜帽(主要成分为Zn和Cu)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解”操作中溶液温度不宜过高B铜帽溶解后,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以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氧气或H2O2C与锌粉反应的离子可能为Cu2+、H+D“过滤”操作后,将滤液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高温灼烧即可得纯净的ZnO【答案】D【解析】A为避免过氧化氢的分解,则溶解”操作中溶液温度不宜过高,故A正确;B铜帽溶解后,溶液中存在过氧化氢,将溶液加热

13、至沸腾,可除去溶液中的氧气以及过量的H2O2,故B正确;C固体溶解中溶液中存在Cu2+、H+,二者都与锌反应,故C正确;D滤液中含有硫酸锌,直接加热、蒸发结晶不能得到ZnO,故D错误。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1工业是制取高铁酸钾(K2FeO4),是先制取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往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就可以析出高铁酸钾。湿法制备Na2FeO4的主要反应为: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干法备Na2FeO4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

14、a2FeO4+2Na2SO4+O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湿法和干法制备中,生成1molNa2FeO4转移电子数目相同B高铁酸钾在低温下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C干法制备的主要反应中Na2O2是氧化剂DK2FeO4处理水时,既能杀菌消毒,生成的Fe(OH)3胶体还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答案】AC【解析】A湿法中每生成1molNa2FeO4,有1molFe(OH)3参加反应,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6价,转移电子3mol,干法中每生成1molNa2FeO4,有1molFeSO4参加反应,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转移电子4mol,所以生成1molNa2FeO4转移电子数目不相同,故A错误

15、;B在低温下,高铁酸钾容易变成固体析出,所以高铁酸钾在低温下的溶解度比高铁酸钠的溶解度小,故B正确;C反应中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干法制备的主要反应中Na2O2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错误;D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利用其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生成的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物,故D正确。12环己酮()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可在酸性溶液中用环己醇间接电解氧化法制备,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极与电源负极相连Ba极电极反应式是2Cr3+7H2O6eCr2O72+14H+Cb极发生氧化反应D理论上有1mol环己酮生成时,有2mol氢气放出【答案

16、】B【解析】A根据装置图可知,a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则与电源正极相连,故A错误;B根据装置图可知,a极为电解池的阳极,Cr3+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是2Cr3+7H2O6eCr2O72+14H+,故B正确;Cb极为阴极,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D理论上有1mol环己酮生成时,则转移2mol电子,所以阴极有1mol氢气放出,故D错误。13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C还原过程中生成0.1mol N2,转移电子数为1 mol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

17、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答案】CD【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NOx与BaO、O2转化成Ba(NO3)2的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A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BaO为催化剂,NOx与BaO、O2转化成Ba(NO3)2时,BaO参与储存N元素,故B错误;C还原过程中生成0.1mo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50)×21mol,故C正确;D整个过程中,CO、CxHy、NOx转化成CO2、H2O、N2,说明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故D正确.14常温常压时烯烃与氢气混合不反应,高温时

18、反应很慢,但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时可氢气反应生成烷,一般认为加氢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乙烯和H2生成乙烷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加入催化剂,可减小反应的热效应C 催化剂能改变平衡转化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常数D 催化加氢过程中金属氢化物的一个氢原子和双键碳原子先结合,得到中间体【答案】AD【解析】A、根据图示,得到:反应物的能量高于产物的能量,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B、催化剂只会加快反应速率,不会引起反应热的变化,反应的热效应不变,故B错误;C、催化剂只会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故C错误;D、根据化学反应的

19、历程:化加氢过程中金属氢化物的一个氢原子和双键碳原子先结合,得到中间体,故D正确;故选D。15已知H2A为二元弱酸,20时,配制一组c(H2A)+c(HA)+c(A2)0.100mol/L的H2A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a2(H2A)的数量级为105BNaHA溶液中:c(H+)c(OH)CM点由水电离出的c(H+)N点由水电离出的c(H+)DpH7的溶液中:c(Na+)2c(A2)【答案】C【解析】A溶液中c(A2)c(HA)时溶液的pH4.2,则Ka2(H2A)104.2,所以数量级为105,故A正确;B根据图象分析,

20、HA占主体时溶液为酸性,HA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NaHA溶液为酸性溶液,溶液中c(H+)c(OH),故B正确;C从M点到N点是pH逐渐增大的过程,但溶液仍然为酸性,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则M点由水电离出的c(H+)N点由水电离出的c(H+),故C错误;DpH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中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HA)+2c(A2),即c(Na+)c(HA)+2c(A2),所以c(Na+)2c(A2),故D正确。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非选择题:包括第16题第20题5个大题,共60分。16(13分)I甲醛在木材加工、医药等方面有重要用

21、途。甲醇直接脱氢是工业上合成甲醛的新方法,制备过程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反应I:CH3OH(g)HCHO(g)+H2(g) H1=+85.2kJ/mol反应II:CH3OH(g)+O2(g)HCHO(g)+H2O(g) H2反应III:2H2(g)+O2(g)2H2O(g) H3=-483.6kJ/mol(1)计算反应的反应热H2=_。(2)750K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3OH(g)HCHO(g)+H2(g),若起始压强为P0,达到平衡转化率为,则平衡时的总压强P平=_(用含P0和的式子表示);当P0=101kPa,测得=50.0%,计算反应平衡常数Kp=_kP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

22、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忽略其它反应)。IICO2既是温室气体,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CO2为原料可合成多种有机物。(3)CO2用于生产乙烯,已知:2CO2(g)+6H2(g)CH2=CH2(g)+4H2O(g) HQkJ/mol。一定条件下,按不同的投料比XX向某容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CO2、H2,测得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X1_X2(填“”或“”,后同),Q_0。图中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为_。(4)常温下,用NaOH溶液作CO2捕捉剂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而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Na2CO3。若某次捕捉后

23、得到pH10的溶液,则溶液中c(CO)c(HCO)=_常温下K1(H2CO3)=4.4×107、K2(H2CO3)=5×1011。欲用5L Na2CO3溶液将23.3g BaSO4固体全都转化为BaCO3,则所用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已知:常温下Ksp(BaSO4)=1×107、Ksp(BaCO3)=2.5×106。(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答案】(1)-156.6kJ/mol (2分) (2)P0(1+)(2分) 50.5 (2分) (3)>(1分) < (1分) KA>KBKC (1分) (4)12(2分) 0.5

24、2mol/L(2分)【解析】(1)I+×III,整理可得CH3OH(g)+O2(g)HCHO(g)+H2O(g) H2=H1+×H3=-156.6kJ/mol;(2)根据在恒容时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比计算平衡时的压强。若起始压强为P0,达到平衡转化率为,         CH3OH(g)HCHO(g)+H2(g)起始(mol)  1            

25、       0               0变化(mol)  a                   a        

26、60;       a平衡(mol) 1-a                  a                a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p0P平=1(1+a),P平=p0(1+a)。当P0=101kPa

27、,测得=50.0%,该反应平衡常数Kp=50.5 kPa;(3)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充入的H2量越多,CO2 转化率越高,对应的X越大,则X1>X2;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结合图象可知:温度升高,CO2 的转化率降低,可推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Q0;结合图象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减小;而且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根据图象知A点的温度低于B、C两点,而且B、C两点温度相同,则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A>KB=KC;(4)由题意pH=10,可计算c(H+)=1×1010mol/L,由HCOC

28、O+H+可得:Ka2=5×1011,所以=12;设至少需要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的Na2CO3溶液,当BaSO4完全溶解后,23.3g BaSO4的物质的量为n(BaSO4)=23.3g÷233g/mol=0.1mol,所得5L溶液中c(SO)=0.1mol ÷5L=0.02mol/L,此时溶液中c(CO)=(x-0.02)mol/L,由BaSO4+CO=BaCO3+SO可知,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0.04=;设至少需要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的Na2CO3溶液,当BaSO4完全溶解后,所得5L溶液中c(SO)=0.02mol/L,此时溶液中c(CO)=(

29、x-0.02)mol/L,由BaSO4+CO=BaCO3+SO可知,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0.04=,解得x=0.52mol/L。17(13分)(1)火箭使用的推进剂燃料由N、H两种元素组成,且原子个数N:H1:2,其水溶液显碱性,则该物质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2)笑气(N2O)曾被用作麻醉剂,但过度吸食会导致身体机能紊乱。预测N2O的结构式为 。(3)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1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1价阴离子再获得一个电子的能量变化叫做第二电子亲和能,部分元素或离子的电子亲和能数据如表所示。元素C1BrIOO电子亲和能(kJ/mol)3493432

30、951417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亲和能越大,说明越难得到电子B一个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O2时放出141kJ的能量C氧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是780kJ/molD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成为O2需要吸收能量(4)在电解炼铝过程中加入冰晶石(用“A”代替),可起到降低Al2O3熔点的作用。冰晶石的生产原理为:2Al(OH)3+12HF+3Na2CO32A+3CO2+9H2O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冰晶石的化学式为 。冰晶石由两种微粒构成,冰晶石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位于大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位于大立方体的12条棱的中点和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那么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

31、(填微粒符号)。冰晶石溶液中不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有 (填选项字母)。A离子键B共价键C配位键D金属键E范德华力F氢键Al单质的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图乙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图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图丁所示:若已知A1的原子半径为d cm,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Al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晶胞中Al原子的配位数为 ;Al晶体的密度为gcm3(用字母表示)。(5)配合物Fe(CO)5的熔点20,沸点103,可用于制备纯铁。Fe(CO)5的结构如图戊所示。Fe(CO)5晶体类型属于 晶体。关于Fe(C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O)5是非极性分子,CO是极性分子BFe(CO)

32、5中Fe原子以sp3杂化方式与CO成键C1mol Fe(CO)5含有10mol配位键D反应Fe(CO)5Fe+5CO没有新化学键生成【答案】(1)sp3(1分)(2)NNO(1分)(3)CD(1分)(4)Na3AlF6(1分);Na+(1分);AC(1分);12(2分);(2分)(5)分子(1分);AC(2分)【解析】(1)火箭使用的推进剂燃料由N、H两种元素组成,且原子个数N:H1:2,其水溶液显碱性,该物质为N2H4,N原子形成2个NH键、1个NN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N原子杂化轨道数目4,故则该物质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故答案为:sp3;(2)N2O与CO2互为等电子体,二者价键相

33、同,故N2O的结构式为NNO,故答案为:NNO;(3)A根据表中数据知,元素得电子能力越强,其电子亲和能越大,所以电子亲和能越大说明越容易得到电子,故A错误;B一个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O时放出141kJ的能量,故B错误;CO的亲和能就是氧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所以氧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是780 kJmol1,故C正确;D第一亲和能放出能量、第二亲和能吸收能量,O元素的第一亲和能小于第二亲和能的绝对值,所以基态的气态氧原子得到两个电子成为O2需要吸收能量,故D正确;故选:CD;(4)由原子守恒可知,冰晶石的化学式为:Na3AlF6,的个数8×+6×4,个数12&#

34、215;+811,只能是白色球为Na+,黑色球为AlF63,要使两种离子的个数之比为1:3,则大立方体的体心处所代表的微粒是Na+,故答案为:Na+;冰晶石(Na3AlF6)晶体不导电,但熔融时能导电,说明属于离子化合物,由Na+、AlF63构成,AlF63中含有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水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与氢键,在溶液中完全电离,离子键被破坏,而金属键一般存在金属晶体中,没有金属键,故选:AC;以顶点Al研究,与之最近且等距离的Al原子处于面心,每个顶点为8个晶胞共用,每个顶点为2个晶胞共用,故晶胞中Al原子的配位数为12晶胞中Al原子个数为8×+6×4,则晶胞质量4

35、×g,面对角线上3个Al原子相邻,晶胞棱长为4d×2d,则晶胞密度4×g÷(2d cm)3gcm3,(5)Fe(CO)5的熔点20,沸点103,熔沸点比较低,Fe(CO)5属于分子晶体,AFe (CO)5为对称结构,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CO是极性分子,故A正确;BFe(CO)5中Fe原子与CO形成配位键,Fe原子提供空轨道,故B错误;CFe与CO形成5个配位键,CO分子中氧原子提供1对电子个C原子形成1个配位键,1个Fe (CO)5分子含有10个配位键,1molFe(CO)5含有10mol配位键,故C正确;D反应得到Fe单质,形成金属

36、键,故D错误,故选:AC。18(11分)硫代硫酸钠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Na2SO3+S=Na2S2O3。常温下溶液中析出晶体为Na2S2O3·5H2O。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Na2S2O3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在水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所示。I现按如下方法制备Na2S2O3·5H2O:将硫化钠和碳酸钠按反应要求比例一并放入三颈烧瓶中,注入15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在分液漏斗中,注入浓盐酸,在装置2中加入亚硫酸钠固体,并按如下图示安装好装置。(1)仪器2的名称为_,装置6中可加入_。ABaCl2溶液 B浓H2SO4

37、 C酸性KMnO4溶液 DNaOH溶液(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浓盐酸使反应产生的二 氧化硫气体较均匀的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并用磁力搅拌器搅动并加热,反应原理为:Na2CO3+SO2=Na2SO3+CO2  Na2S+SO2+H2O=Na2SO3+H2S2H2S+SO2=3S+2H2O Na2SO3+SNa2S2O3随着SO2气体的通入,看到溶液中有大量浅黄色固体析出,继续通SO2气体,反应约半小时。当溶液中pH接近或不小于7时,即可停止通气和加热。溶液pH要控制不小于7的理由是:_(用文字和相关离子方程式表示)。分离Na2S2O3·5H2O并测定含量

38、:(3)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为_,操作是抽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是用_(填试剂名称)作洗涤剂。(4)蒸发浓缩滤液,直至溶液呈微黄色浑浊为止。蒸发时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其原因是_。(5)制得的粗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杂质。为了测定粗产品中Na2S2O3·5H2O的含量,一般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液滴定的方法(假定杂质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称取1.28g粗样品溶于水,用0.40mol/L KMnO4溶液(加入适量硫酸酸化)滴定,当溶液中S2O全部被氧化时,消耗KMnO4溶液20.00mL。(5S2O+8MnO+14H+=8Mn2+l0SO+7H2O)试回答:滴定终点

39、时的颜色变化_。 产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_。【答案】(1)蒸馏烧瓶 (1分) CD (1分) (2)Na2S2O3在酸性环境中不能稳定存在,S2O+2H+=S+SO2+H2O (2分) (3)趁热过滤(1分) 乙醇(1分) (4)温度过高会导致析出的晶体分解 (2分) (5)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1分) 96.9%(2分)【解析】(1)根据图示装置可知,仪器2的名称为蒸馏烧瓶;装置6是尾气吸收装置主要吸收SO2污染性气体,选项中酸性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能氧化SO2生成H2SO4而吸收;NaOH溶液和SO2反应生成Na2SO3和水,也能吸收S

40、O2,而浓硫酸、氯化钡与SO2都不反应,不能吸收SO2,故选项C、D合理;(2)当溶液pH7时,溶液显示酸性,会发生反应:S2O+2H+=S+SO2+H2O,所以Na2S2O3在酸性环境中不能稳定存在,溶液的pH应不小于7;(3)常温下溶液中析出晶体为Na2S2O3·5H2O,Na2S2O3·5H2O于4045熔化,为了避免析出Na2S2O3·5H2O导致产率降低,所以操作过滤出活性炭时需要趁热;洗涤晶体时为减少晶体损失,减少Na2S2O3·5H2O的溶解,依据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的性质选择乙醇洗涤,且洗涤后乙醇易挥发,不引入新的杂质,(4

41、)由于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所以蒸发时温度过高会导致析出的晶体分解,降低了产率;(5)依据标定的原理可知,反应结束前溶液为无色,反应结束后溶液中高锰酸根离子过量,溶液变为浅红色,所以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20.00mL 0.40mol/L KMnO4溶液中含有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n(KMnO4)=0.40mol/L×0.02L=0.008mol,根据反应5S2O+8MnO+14H+=8Mn2+10SO+7H2O可知,1.28g的粗样品含有Na2S2O3·5H2O的物质的量为:n(Na2S2O3

42、3;5H2O)=n(S2O)=×n(KMnO4)=0.005mol,产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96.9%。19(11分)元素周期表中的28号元素Ni有重要的用途,它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防锈功能,在电池、催化剂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工业上以硫化镍矿(含少量杂质硫化铜、硫化亚铁)为原料制备并精制镍的基本流程如图:已知:电极电位(E)能体现微粒的氧化还原能力强弱,如:H22e2H+ E0.00V Cu2eCu2+E 0.34VFe2eFe2+E0.44V Ni2eNi2+E 0.25V(1)镍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高镍矿破碎细磨的作用 。(3)焰色反应实

43、验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镍丝代替铂丝蘸取化学试剂灼烧,原因是 。(4)造渣除铁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产物以氧化形式表示)。(5)电解制粗镍时阳极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 。(6)工业上由NiSO4溶液制得Ni(OH)2后,再滴加NaC1O溶液,滴加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7)电解精炼镍的过程需控制pH为25,试分析原因 ,阳极泥的成分为 (写名称)。【答案】(1)第四周期族(1分)(2)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浮选率(1分)(3)镍的焰色反应无色,不影响其他金属元素的焰色(1分)(4)SiO2+2FeO2FeOSiO2(2分)(5)NiS2eNi2+S(1分)(6)2Ni(OH)2+ClO+H2

44、O2Ni(OH)3+Cl或2Ni(OH)2+ClO+2OH2NiO(OH)+Cl+H2O(2分)(7)pH2时,c(H+)大,易在阴极放电,pH5时,c(OH)大,Ni2+易沉淀(2分);铜(1分)【解析】(1)镍在周期表中第四周期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族;(2)高镍矿破碎细磨的作用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浮选率;故答案为: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浮选率;(3)镍的焰色反应无色,不影响其他金属元素的焰色,故焰色反应实验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镍丝代替铂丝蘸取化学试剂灼烧;故答案为:镍的焰色反应无色,不影响其他金属元素的焰色;(4)根据流程可知,造渣除铁时得到低镍矿中FeO与石英中SiO2反应得到Fe2SiO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