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复习专项检测试题_第1页
2014届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复习专项检测试题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2014 届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复习专项检测试题20142014 届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项检测 -古诗文鉴赏1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故地重游金? ?元好问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桃花记得题诗客注 ,斜倚春风笑不休。注本指唐代的崔护,崔氏有题都城南庄诗云: “去年今日此门 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此处借指 诗人自己。(1 1)本诗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妙处?(2 2)诗眼多是诗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 情趣性且能带起全篇或全句的词语,本诗的 “诗眼 ”是什么?为什么?2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2、浣溪纱 纳兰性德(清)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 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注】 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 被酒:醉酒。 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1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 析。(2 2)你认为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3 3、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游黄山白岳不果明汤显祖序:吴序怜予乏绝 ,劝为黄山、白岳之游,不果。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 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注: 乏绝:潦倒,困穷。 黄白:即徽州境内的黄山、白岳山。明 代中期,

3、徽州商业兴盛,商贾富甲天下。(1 1)尚书 ? ?尧典说 “诗言志 ”。“志 ”,就是思想、抱负、志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志”?试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2 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举一种手法作简要赏析。4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清平乐周晋 图书一室。香暖垂帘密。花满翠壶熏研席。睡觉满窗晴日。手寒不了 残棋。篝香细勘唐碑。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1 1)这是一首描写宋代读书人闲雅生活的小词。词的上片描摹的书斋 是何景象?请简要描绘。2 2)结合词作简要分析宋代文人 “闲雅 ”的具体表现。5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雪晴晚望 贾岛倚杖望晴雪,

4、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注】该诗写于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 草堂寺之时。(1 1)后人认为这首诗歌体现了贾岛诗歌 “清冷 ”的特点,请从景物和情 感两个角度作简要分析。(2 2)这首诗妙在写景,请分析诗歌的写景手法之妙。6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中闻杜鹃 宋洪炎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绿阴初不待熏风,啼鸟区区自流血。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 注洪炎为北宋末年诗人,此诗作于金兵侵宋,洪炎逃难之时。(1 1)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

5、句作简要分析。2 2)这首诗是作者泣血之作,联系全诗,简述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7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黄州陆游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齐优:齐国取 悦于人的优伶。仲谋: 即孙权, 据说曹操攻吴时孙权军队很整齐, 于 是叹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1 1)“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一联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请简要分析。(2 2)“生子何须似仲谋 ”一句化用前人语句,寄予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4 4 分)

6、8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注释】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 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叉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风日:春光风物。道:说。(1 1)本诗颔联写景传情, 含蓄而精妙。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该联。(2 2)尾联构思新颖,将感怀之情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明代胡应 麟在诗薮称它为七律结句之妙者。你对此如何理解?9 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7、姜夔云隔迷楼,苔封很石 ,人向何处?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 去。使君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 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 尽绣熊虎。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 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 。问当时依依种柳 , 至今在否?注:12051205 年六十五岁的辛弃疾转任镇江知府,积极准备北伐。他写的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姜夔深受感动并依辛词的韵脚填写本 词。2迷楼:在扬州,与镇江(京口)之北固山隔江相对,是隋炀帝幸江 都时所建。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状如伏羊,相传孙权曾据其上与 刘备共商抗曹大计。3北门:京口,南宋时接近边界,成为北方的重

8、镇和北大门。4金鼓:指出征的队伍。5依依种柳: 晋书 ? ?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任琅琊太守时种 的柳树,都已十围。(1 1)请分析 “千古空来去 ”中的 “空”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并结合上片指 出作者在此寄托着怎样的情感。(2 2)在下片中作者提及 “诸葛 ”,请分析这处典故有何用意。10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小园【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菊花。(1 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一联作简要 赏析。2 2)诗歌最后两联借助哪些意象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9、11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盘山绝顶 戚继光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边酒不成醉,落叶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 舞剑台。【注】 李将军:指汉将李广,他与匈奴战,无不胜,匈奴畏服。 (1 1)前四句写了哪些寒秋景物?渲染出怎样的氛围?(2 2)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2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 1)请结合第三四两句, 分析诗的前两句中 “忽

10、”渐“”二字运用的妙处。 (2 2)从“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到“劳梦想 ”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请简要分析。13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阴朱弁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绝域东风竞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注】 朱弁(1058105811441144):字少章,自号观如居士,宋高宗建炎元年冬出使金国,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被拘留了整整十 五年,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回到故国。( 1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2 2 )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前两联。141

11、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甘草子柳永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池上凭阑 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I I)诗词之妙,妙在炼字炼句,言简而意丰。请赏析舌 L L”字的妙处.( 2 2)结尾二句 “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写法上有何新意?151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蝶恋花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 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 替人垂泪。(1 1)有人说 “画屏闲展吴山翠 ”这一句看似闲笔,其实正是传达抒情主 人公心境的妙笔。

12、请赏析这句诗。(2 2)这是一首怀旧词,请分析下阕是如何表现 “凄凉意 ”的。16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1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结合全诗说说蕴含了怎样的感慨? (2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1717、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江上阻风宋琬【注】 睡起无聊倚舵楼,瞿塘西望路悠悠。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 【注】宋琬在顺康年间,因被人诬告曾两次下狱,释放后长期赋闲。康熙十一年,年近花甲的宋琬又被起

13、任四川按察使,这首诗就是赴任 途中所作。(1 1)请简要分析 “瞿塘西望路悠悠 ”一句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2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奇妙之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8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豁然阁程俱云霞堕西山,飞帆拂天镜。 谁开一窗明,纳此千顷静。 寒蟾发淡白,一雨破孤迥 。 时邀竹林交,或尽剡溪兴 。扁舟还北城,隐隐闻钟磬。注: 孤迥,借代月亮。 剡溪,晋王子猷(徽之)性情率性潇洒, 全凭兴趣雪夜访戴,使此溪声名益显。(1 1)本诗一至六句写作者黄昏出游和登阁所见,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 幅怎样的图景?(2 2)诗的最后四句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表现了怎样的志趣?1919、

14、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同答问题。山丹 题壁【明】杨一清 关山逼仄 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 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 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 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注】 山丹:即今甘肃山丹县,明代设山丹卫,地处河西走廊蜂腰 部,自古为东西交通要道;汉时霍去病曾率兵在此与匈奴作战。 杨 一清:明朝人,官至内阁首辅,曾三次出镇西北边关。 逼仄:狭窄 的意思。(1 1)诗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2 2)诗的尾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析。202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忆故人(北宋)王诜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 ,离恨天

15、涯 远。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 庭院。(1 1)赏析上片 “烛影摇红 ”中“摇”字的巧妙之处。(2 2)赏析下片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的结尾艺术。212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留春令 ? ?咏梅花史达祖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曾把芳心深相许。故梦劳诗苦。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1 1)这首词题为咏梅花 ,但却很少从正面着墨,请从上片内容简 析本词是怎样写梅花的。 (4 4 分)(2 2)“故梦劳诗苦 ”中的 “苦”含义丰富,耐人寻味,请结合下片加以分 析。( 4 4 分)2222、(2

16、0122012 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 2)请结合全诗分析 “孤舟 ”这一意象的作用。2323、(20122012 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 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红叶黄花秋意晚 ”一句对

17、表达这种 感情有什么作用?(2 2)“就砚旋研墨 ”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 “红笺为无色 ”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42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行香子 ? ?七夕李清照草际鸣蛩 ,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 浮槎 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 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注】蛩:这里指蟋蟀。槎: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1 1)上片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 2)本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试举其中主要的两种加以赏析。2525、(20132013 新课标全国卷I,第二(二)题,1111 分

18、)阅读下面这首宋 词,完成8 8 9 9 题。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 ?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 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 。镜湖 元自属闲人, 又何必君恩赐与!注】 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占 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镜湖:即鉴 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 诏赐他镜湖一角。8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5 5 分) 9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 6 分)2626、(20132013 全国大纲卷,第 121

19、2 题,8 8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 答问题。客从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 ,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 ,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注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指储藏物品的小 竹箱。(1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4 4 分)(2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 ”、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4 4 分)2727、(20132013 湖南卷,第 1010 题, 8 8 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钓船归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

20、自 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1 1)“鳜鱼肥 ”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句。(1 1 分)(2 2)简析首句中 “净”字的妙处处。(3 3 分)(3 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 (4 4 分)2828、(20132013 安徽卷,第 8 89 9 题,8 8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8 89 9 题。 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 秋斋独宿【金:招兵问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 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 “韦苏州 ”。 8 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