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应急预案_第1页
建筑施工应急预案_第2页
建筑施工应急预案_第3页
建筑施工应急预案_第4页
建筑施工应急预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润泽家园4-15#、20-31#、38-43#楼施工总承包工程钢筋专项方案天津一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6年3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1(一)国家规程标准及地方法规 .1(二)企业文件 .1二、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 .1三、应急准备及响应的重点 .1四、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范围 .1五、应急准备及响应的相关内容 .1六、本项目应急准备及响应组织机构 .2(一)突发事故应急准备及响应管理小组 .2(二)突发事故应急准备及响应管理小组成员管理职责 .2(三)项目义务消防队 .2(四)义务消防队成员工作职责 .3七、项目应急器材的配备 .3(一)灭火器材清单及分布情况 .3(二)急救箱药品清单 .3八、应急

2、措施 .3(一)报警电话 .3(二)紧急联络员 .4(三)火灾、爆炸应急措施 .4九、上报程序 .9十、项目消防预案 .10、编制依据(一)国家规程标准及地方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程DB29-113-2011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二)企业文件综合管理手册编号:SBC - 3QESMS01-2005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编号:SBC3QESMS02019-20

3、05二、 编制目的及适用范围对本工程施工现场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火灾、 爆炸、意外伤害、 职业病危害事 故、交通安全事故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突发事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 一旦发 生火灾、爆炸以及其它安全事故,做出应急快速反应,实施抢救措施,尽力将损 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对人员造成的伤害和对财产造成的 损失,最大限度地控制局面, 减少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 保证人 员和物品的安全。三、 应急准备及响应的重点1、易燃、易爆液(气)体:汽油、柴油、酒精、油漆系列稀料、氧气、乙 炔气、液化气、天然气、砼养护剂、废脱模剂。2、可(易)燃体:建筑木材、海绵条、聚苯板、冬季施

4、工保温材料。3、作业点或场所:现场电气焊作业点、木工棚、防水作业面、“四口”、“五 临边”、交叉作业面、高处作业面、特种作业点、电气作业点、机械作业点、搅 拌台(站)、夏季露天高温作业面、装修作业面(油漆、防水、木工) 、办公区、 职工食堂、车辆。四、 应急准备和响应的范围易发生火灾、爆炸、扬尘、污染的作业点(面)。“三宝”、“四口”、“五临边”、交叉作业、高处作业、特种作业、高温作业、电气作业、机械作业、交通作业、 食物中毒、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面。五、 应急准备及响应的相关内容1、火灾爆炸的发生(大气污染、人身伤害)2、油品的泄漏(土地污染)3、施工、搅拌站扬尘及生产生活的烟尘排放(大气污染

5、、职业病)4、施工、生活废水排放(水污染)5、施工噪声(噪声污染)6、工伤事故(人身伤害)7、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六、本项目应急准备及响应组织机构(一)突发事故应急准备及响应管理小组总指挥:岳瑾副总指挥:王志杰成 员:齐新、刘学、张皓、高军报警组:白文良、魏士奇、温旭东疏散组:张伟、赵明振、朱旭军灭火组:牛瑞金、周元军、崔建新(二)突发事故应急准备及响应管理小组成员管理职责1、指挥员职责:指挥员要沉着冷静、及时观察,掌握突发事故的动态,积 极组织指挥部成员和义务消防队员进行报警, 抢救伤员, 疏散人员,抢运易燃易 爆和贵重物品。公安、消防机关到达火灾、事故现场后,及时报告火场或事故现 场情况,

6、配合公安、消防部门进行灭火抢救作战。负责对项目应急及响应方案进行审批, 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对施工现场环境管 理应急及响应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2、其他成员职责:要绝对服从指挥员的领导,听从指挥,按照分工和指挥 部的指令,密切配合, 尽最大努力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把火灾损失和人员伤 亡降至最低。3、小组成员负责定期对现场的应急准备及响应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 时纠正。经常检查消防器材、 急救物品, 以保证其可靠性。 经常检查现场的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消防、 安全规定执行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定期对职工 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一旦发生灾害及意外伤害事故,做到召之 即来

7、,团结奋斗。(三)项目义务消防队队 长:齐新报警员:白文良灭火组组长:牛瑞金成 员:周元军、崔建新破拆组组长:邵付明成 员:赵小刚、王世杰救援组组长:张皓成 员:于尊福、温旭东疏散组组长:张伟成 员:赵明振、朱旭军(四)义务消防队成员工作职责1、报警员职责:报警员拨通报警电话后(详见应急措施中报警电话) ,清楚 地讲明事故现场地理位置、着火物、火势大小、人员伤害情况、联系人和电话号 码。报警结束后,主动到路口迎接消防车或其他车辆。如有人员伤亡拨打“120” 急救电话,请求医疗救助。2、义务消防队长负责带领灭火组利用灭火器材灭火。其它成员及义务消防 队职责:要绝对服从指挥员的领导,听从指挥,按照

8、分工和指挥部的指令,密切 配合,尽最大努力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把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降至最低。3、破拆组负责切断电源,并设法架设临时照明线路保证正常供水供电,根 据指挥部的决定拆除可能导致火灾蔓延的建筑物及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4、救助组负责在专业救助人员到来之前对受伤人员进行必要的急救、 包扎, 是伤员的伤情暂时得到控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队长, 以消防、 安全负责人为副队长, 队员若干人的义务 消防队,并做到定期训练,熟悉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做 到防火检查和扑救火灾。七、项目应急器材的配备(一)灭火器材清单及分布情况根据本项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现场共设置消防栓(水带)8处

9、,灭火器 分布位置:生活区设置16个,办公区设置8个,库房设置2个、每个木工加工 区设置2个。(二)急救箱药品清单 现场设置急救箱,急救箱内物品有:氧气带、急救包、紫药水、红药水、酒 精、棉纱、十滴水。八、应急措施(一)报警电话内部电话:项目执行经理:项目安全、消防、保卫:外部报警电话:消防报警:119交通报警:122(伤员)急救电话:120匪 警:110(二)紧急联络员项目紧急联络员为,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作;(三)火灾、爆炸应急措施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根据火情的大小立即报警。向内部报警时, 报警人员应简述:出事地点、情况、报警人姓名;向外部报警时,报警人应详细 准确报告: 出事地点

10、、单位、电话、事态现状及报告人姓名、 单位、地址、电话; 报警完毕报警人应到路口迎接消防车或急救人员的到来。2、在报警的同时切断电源,组织义务消防队按应急方案立即进行自救,力 争在火灾初起阶段,将火扑灭。若事态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在自救的同时 向专业救援队求助。3、切断电源和可燃气体(液体)及物品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4、在组织扑救的同时,组织人员疏散现场人员,清理易燃易爆、可燃材料。 如有物资仓库起火, 应首先抢救化工危险及其它有毒、 易爆物品, 防止人员伤害 和污染环境。5、疏通事故发生现场的道路,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保证消防车辆通行及 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消防车由消防机构统一指挥,

11、火场根据需要调动义务消防队 及其他人员。6、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 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 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设立警戒线,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 险区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 再采取紧急措施; 对因火灾事故造成的人 身伤害要及时进行抢救。密切配合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急救工作。7、值班车做好备勤工作,把受伤人员及时送医院治疗。8、项目应为消防队及救火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消防队灭火作战顺 利进行。9、保护火灾现场,指派专人看守。10、现场发生火灾事故后的注意及急救要领 现场出现火险或火灾时,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扑救,救火方法要得当。油料起火不宜用水

12、补救, 可用泡沫灭火器或采用隔离法压灭火源。 电气设备在起 火时,应尽快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千万不要盲目向电器设备上泼水,这样 容易造成触电、断路爆炸等并发性事故。如果油漆、酒精材料起火,更要慎重, 要根据起火物质选择灭火方法,同时要注意救火人员的的安全,防止中毒。11、电气火灾灭火的安全技术要求:11.1灭火前的安全组织措施11.1.1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组织人员和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扑救。11.1.2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11.1.3通知供电局用电监察部门,由用电监察人员到现场指导监护扑救工 作。11.2灭火前的电源处理 电气火灾发生后,为保证人身安全, 防止人身触电,应尽可能立即切

13、断电源,其目的是把电气火灾转化称一般火灾扑救,切断电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1.2.1火灾发生后,因烟熏火烤,火场内的电气设备绝缘可能降低或破坏, 停电时,应先做好安全技术措施,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使用电压等级合格的 绝缘工具。11.2.2停电时,应按照倒闸操作顺序进行,先停断路器(自动开关) ,后停 隔离开关(或刀开关) ,严禁带负荷拉合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或刀开关)以免造 成弧光短路。11.2.3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适当,以免影响灭火工作。11.2.4切断带电线路时,切断点应选择在电源侧有支持物附近,以防止线 路断落后触及人身或造成短路。11.2.5切断电源时,不同相线应不在同一位置切断,并分

14、相切断,以免造 成短路。11.2.6夜间发生电气火灾,切断电源要解决临时照明,以利扑救。11.2.7需要供电局切断电源时,应迅速用电话联系,说明情况。11.3带电灭火的安全技术要求:带电灭火的关键是在带电灭火的同时, 防止扑救人员发生触电事故。 带电灭 火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1.3.1使用干粉灭火器。11.3.2扑救人员所使用的消防器材与带电部位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10KV电源不小于0.4米,35KV电源不小于0.5米。11.3.3对架空线路等高空设备灭火时,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大于45度,并站在线路外侧,以防导线断落造成成触电。11.3.4高压电气设备及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时,在室内扑

15、救人员不得进入距 离故障点4米以内,在室外扑救人员不得进入距离故障点8米以内范围。 凡是进 入上述范围内的扑救人员, 必须穿绝缘靴。 接触电气设备外壳及架构时, 应戴绝 缘手套。11.3.5使用喷雾水枪灭火时,应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未穿绝缘靴的人 员,要防止因地面水渍导电而触电。11.3.6现场出现火险时,报警组判断要准确,当即不能救的要及时报警,请消防部门协助灭火。 在消防队到现场后, 报警组要及时而准确地向消防人员提 供电器、易燃、易爆物的情况。火灾区内如有人时,要尽快组织力量,设法先将 人救出,然后再全面组织灭火。11.3.7灭火以后,要保护火灾现场,并设专人巡视,以防死灰复燃。保护

16、火灾现场又是查找火灾原因的重要措施,从中吸取教训,杜绝发生。11.4油品泄漏应急措施 一旦发生油品泄漏,应立即停止操作,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 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并严防火灾事故的进一步发生。 尽可能切 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 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如发生化学危险品或油品的大面积泄漏, 则在迅速组织自救 的同时,快速向专业救援队伍求助。泄漏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11.4.1限制性措施限制易燃易爆品存放数量, 安装阻火泄压设备, 设立防火墙,限制火的蔓延。11.4.2预防措施 对易燃、易爆、油品、化学危险品的使用

17、严格按制度落实,是可燃物与火源 没有结合的机会,从根本上杜绝发生火灾的可能性。11.4.3控制措施(1)对易燃、易爆物品要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2)防止可燃气体受热压缩而着火;(3)乙炔、氧气瓶、油漆存放要避免高温和避光(热射线) ;(4)控制油漆、脱膜剂遗洒,并及时清理。11.5扬尘污染应急措施发生扬尘污染后, 应立即停止扬尘源头的操作, 并迅速洒水降尘。 如扬尘升 腾过高,应在扬尘源头洒水降尘,待扬尘得到根本控制,方可继续施工。11.6水污染应急措施 发生水污染后,应立即停止污水、废水的排放,检查沉淀池、隔油池是否正 常使用,如沉淀池、隔油池无法满足现场污水、废水的排放要求,应立即增设

18、沉淀池或隔油池,避免污水、废水随地排放或直接排入市政管线。11.7噪声污染应急措施当施工噪声的分贝超过限制, 应立即查找噪声来源, 如属人为噪声, 要做好 施工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 减小人为噪声的发生。 如属机械噪声, 尽量将各种机 械的作业时间错开, 避免强噪声机械同时工作, 或为机械加装消声设备, 设置封 闭机械棚,减少噪声的扩散。11.8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措施11.8.1发生因工伤亡事故或职业病危害事故后,应做到:(1)停止导致伤亡事故或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作业,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 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限度;(2)疏通应急撤离通道,撤离作业人员,组织泄险;(3

19、)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伤亡事故或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 工具等物体的痕迹、状态,不得破坏;(4)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人身伤害的劳动者,及时送医 院进行救治,如伤者不能移动,应在专业救护人员到来之间对伤者实施必要救治, 并随后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5)为抢救受伤害者需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6)对健康有危害的物品,应采取不损坏原始证据的安全防护措施。11.8.2化学品急性损害应急(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后就医。(2)皮肤灼伤:迅速移离现场,脱去污染的衣着,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2030分钟。碱性物质污染后冲洗

20、时间应延长后就医。(3)眼睛接触:眼部化学灼伤后,必需争取时间,就近取得清水或生理盐 水(大量),立即提起眼睑,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注意冲洗清水自流压力不要 过大,冲洗要及时、有效。如严重污染或灼伤,亦可采取浸洗,即将眼浸入水盆 中,频繁眨眼,然后就医。(4)吸入有毒气体迅速撤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若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 吸;若呼吸困难,给输氧(如有适当的解毒剂,立即服用) ,然后就医。(5)食入:若食入的是非腐蚀性化学品,则应首先饮水催吐;若食入的是 腐蚀性化学品,则应饮牛奶或蛋清以保护胃粘膜;若食入石油产品,不能催吐, 立即就医。11.8.3高空坠落伤害应急(急救)措施:(1)坠落在地的伤

21、员,应初步检查伤情,不要搬动摇晃。(2)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3)采取初步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4)注意固定颈部、胸腰部脊椎,搬运时保持动作一致平稳,避免脊柱弯 曲扭动加重伤情。(5)立即呼叫120急救医生前来救治或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11.8.4塌方受伤应急(急救)要点:(1)争分夺秒救出压埋者,使头部先露出,保证呼吸道畅通。(2)救出来之后,呼吸停止者立即人工呼吸,然后就医。(3)伤口止血切忌使用止血带。(4)切忌对压埋伤进行热敷或按摩。(5)打120急救电话呼救。11.8.5触电应急(急救)措施:(1)关掉电闸,切断电源,然后施救。无法关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竹

22、杆等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 如挑不开电线或其他致触电的带电电器, 应用干的 绳子套住触电者拖离,使其脱离电流。 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 穿橡胶运动鞋 等。切忌用手去拉触电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2)对于触电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 非常危重,这时应一面进行抢救, 一面紧急联系专业救护机构, 就近送病人去医 院进一步治疗;在转送病人去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3)若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 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并立即叫救护车。(4)伤者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 呼吸停止,心搏存

23、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 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5) 若发现其心跳呼吸已经停止, 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等 复苏措施 (少数已证实被电死者除外) ,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分钟。直 到使触电者恢复呼吸、心跳, 或确认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 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 分别施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 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 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 一定要坚持到底。注意: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24、 如触电后弹离电源 或自高 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现场抢救 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 员或将其送医院, 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 应继续 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 前救治不能中止; 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净的包敷, 而用干 净的纱布包扎,或送医院后待医生处理。11.8.6烧(烫)伤人员急救措施:(1)立即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30分钟或冷水 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2)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3)不要

25、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4)妥善保护创面, 不可挑破伤处的水泡。 不可在伤处乱涂药水或药膏等。(5)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6)搬运时,病人应取仰卧位,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平稳,并随时观察病 人情况,对途中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就地抢救。11.8.7车祸现场急救:当车祸发生后,应立即拨通120急救电话,报告出事地点、受伤人员及伤情, 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员的现场抢救包括:(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 于右侧卧位以防窒息;(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用纱布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 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 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 上止血带者应有 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5)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 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 送往医院诊治。(6)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离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 (近体表的保留一段) ,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