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某公寓消防设计设计题目专 业:消防工程毕业生:指导老师:摘要本设计为汉台区龙岗中学生活区学生公寓的消防设计,公寓建筑面积为3000m2。建筑主体高度为19.7m,建筑总高度20.55m。该建筑为地上六层,一层设有控制室;二层 至六层布局相同,建筑内部设有两个楼梯,建筑整体结构采用框架式。通过对该建筑内部以及周边环境的综合分析和火灾危险评估,针对本建筑进行消防 设计。该公寓建筑消防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疏散、火灾自动报警、消火栓系统、消 防联动控制等方面。设计中,根据诸多规范对安全疏散时间、出口数量及宽度的确定、消火栓供水压力、 灭火器数量和布置等进行具体分析计算。并对防排烟系统进行了简要说明
2、。通过实际设 计了解和掌握消防系统各系统的功能特性,综合运用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建筑消防安全 的目的。关键词:安全疏散 消火栓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 消防联动控制研究类型:设计(签名)_(签名)_Title : Fire Desig n of an Apartme ntSpeciality :Fire EngineeringName :Zhu Jianguo(Signature)SupervisorZhang Jingzhao(Signature)ABSTRACTThis desig n for the han area stude nt apartme nt fire con trol desig
3、 n of Ion gga ng highschool liv ing area, and con structi on area of about 3000 square meters. Buildi ng main bodyheight is 19.7 meters, i n additi on to buildi ng a total height of 20.55 meters. Six layers of thebuildi ng to the ground, a layer with the control room。Second to six floor layout is th
4、e same,besides build ing is equipped with two stairs. Build ing the whole structure adopts frame type.Based on the build ing and the comprehe nsive an alysis of the surro unding en vir onmentand fire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design. Design content includes: theapartme nt bui
5、ldi ng fire safety evacuati on and automatic fire alarm, fire hydra nt system and firelin kage con trol, etc.In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many specifications of safety evacuation time, export quantityand the determ in atio n of width, nu mber of hydra nt water supply pressure, fire ext in guishersand
6、 arrangement for specific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And the smoke control system has carriedon the brief description. Through the actual design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features of eachsystem fire control system, the integrated use of inter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buildi ng fire sa
7、fety.Key words: safe evacuati on fire hydra nt system automatic fire alarm fire lin kage con trolType of dissertation Design、八 、-前言建筑消防系统在我国发展历史并不很长,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特别是改革开放 的20多年间,火灾科学与消防工程学科在消防安全各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取得了很大成 绩,在全国范围组建有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消防专业科研和教育机构,形成了相 当规模的专家群体, 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消防安全研究逐步 恢复并快速发展,目前
8、国内存在一定火灾危险性的建筑依据规定或法律不同程度的都设 有部分或齐全的消防系统设施, 从而也大幅降低了不必要的火灾事故和人员伤亡损失等。 这些消防系统和产品的发展以及应用推广对于我国消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 用。伴随技术与经济的发展,高低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以及大型综合性建筑 日益增多,而且建筑内部设施复杂,火灾隐患也大大增加,对防火、灭火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各种消防灭火系统的应用也在不断普及,同时消防系统在建筑防火、灭火甚至是 救援疏散方面也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各种对应的消防产品的生产和应用都得到了 较大发展。目前建筑消防所面临的问题很多,虽然各种消防系统(自动报警、自
9、动喷水、消防 联动等等)都应用到建筑消防中,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管网压力设计不合 理、联控信号接收存在故障等问题都会给防火、灭火及救援带来很大困难。本设计主要针对低层公共建筑进行消防设计,设计完全按照规范和相应法律进行, 在完成学科任务的同时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设计分别就建筑内部必要的消防设 施及消防系统通过分析计算。系统中自动报警、消火栓灭火、灭火器设备以及其他相关 设备的综合运用,合理布置,选型等多方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完成一个建筑的消防 设计。目录1建筑工程设计基本条件 .11.1设计依据与原则 .11.2工程概况 .11.3自然条件 .11.4交通地理位置 .22建筑
10、防火与疏散 .32.1建筑防火设计 .32.1.1防火分区设置的一般规定 .32.1.2防火间距 .32.1.3防火分隔 .42.1.4分区划分 .42.2安全疏散设计 .52.2.1安全疏散基本原则 .52.2.2影响安全疏散的主要因素 .52.2.3安全出口的设置 .62.2.4安全疏散标志的设置 .82.2.5允许疏散时间及安全疏散时间计算 .92.2.6安全疏散距离 .123建筑消防水灭火系统设计 .143.1消防水灭火系统 .143.2建筑工程消防给水系统 .153.2.1建筑工程消防用水量 .153.2.2给水系统 .173.3消火栓灭火系统设计 .183.3.1消火栓给水系统说明
11、 .183.3.2消防用水量的确定 .203.3.3室内消火栓的设置及选用 .213.3.4消防水泵选择 .283.3.5水泵接合器 .293.3.6室外消火栓设计 .293.3.7灭火器配置 .294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324.1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设计规定 .324.1.1系统基本形式 .324.1.2设计要求 .334.2系统保护对象等级划分 .334.3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334.3.1探测器的选择依据 .34432适合建筑的探测器种类 .3543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354.4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规定 .354.5报警区域与探测区域划分 .364.5.1报警区域划分.
12、364.5.2探测区域划分规定 .364.5.3探测区域划分.374.6火灾探测器的数量 .374.7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的设置及楼层显示器设置.384.7.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设置 .384.7.2楼层显示器设置.394.8消防联动控制.394.8.1消防联动控制的概念及意义 .394.8.2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395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 .435.1防排烟系统.435.1.1概念及作用 .435.1.2建筑防排烟方式.435.2防烟分区划分.435.2.1防烟分区.435.2.2分区划分 .445.3自然排烟.445.3.1自然排烟说明 .445.3.2热压作用下的自然
13、排烟 .445.3.3开启排烟窗的自然排烟 .456总结.47致谢.48参考文献.49附录.501 建筑工程设计基本条件1.1 设计依据与原则本设计的设计依据包括设计任务书,相关资料、规范等,具体包括:设计任务书;工程设计资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DGJ08-94-2007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给排水设计手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200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14、-200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1.2 工程概况设计公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郊龙岗中学生活区内,建筑面积约为3000m2,楼高20.55m,室内外高差-0.45m,建筑结构采用框架式结构。该建筑为多层公共建筑,地上六层,无地下空间以及电梯设施,二层至四层设计布局均相同每层有14个房间,一层设置有一值班室,建筑内部楼梯为双跑平行楼梯,每层 设有两个。该工程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划有防火分区,抗震等级为8极,地基承载力170KP,基础为0.6m的3:7灰土持力层,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基本齐全。1.3 自然条件设计公寓位于市郊区靠近河道的龙岗校内
15、,处东西走向,周围风景秀丽气候温和、 湿润,年平均气温143C,降雨量871.8当地夏秋两季降雨量稍多,处于常年风速频率最 高的上风侧。1) 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场地各地基土层自上而下的分布情况为:1素填土:主要由新近堆填的粘性土组成,厚度1.00m2.30 m,平均厚度1.6m;21粉质粘土:厚度3.00m6.60m,平均厚度4.20m;3粉质粘土:厚度5.40m14.60m,平均厚度10.50m;4中粗砂:厚度2.50m10.90m,平均厚度8.20m;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下水含水层介质、水动力特征及其赋存条件,可将场地内地下水分为孔隙性 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孔隙性潜水赋存于1层素
16、填土及4层中粗砂层中,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系渗漏补给,地下水位受季节及气候条件等影响。地质报告还显示,地下水位 较高,平均水位-2.3m,对土层稳定性威胁很大,必须进行支护。深基坑支护不仅要求确 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 等的安全。1.4 交通地理位置该公寓建筑位于汉中市东郊郊区, 学校附近交通程十字路设置分别位于学校三个方 向, 交通便利,交通位置如图1.1所示。公寓位于校内生活区内且离综合楼较近(综合楼 设有水箱、消防水池),生活区内宿舍楼为并排设置,相互之间均设有不小于5m的行道(环形道路亦可通车),各建筑都设有侧门通道。至水55B宀金阴
17、定茹tS住在聞中图1.1交通位置图2 建筑防火与疏散2.1 建筑防火设计2.1.1防火分区设置的一般规定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的规定。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表2.1的规定增加1.0倍。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表2.1建筑耐火等级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备注1)体育馆、剧院的观众厅,展览建筑的展厅,其防火分区最按本规范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放宽;、_ 二级第1.0.2条25002)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规定不应超过3层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
18、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 建筑(室)内。1)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 老年人建筑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三级5层1200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2)商店、学校、电影院、剧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 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四级2层600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院 等不应设置在一层。依据表2.1,本公寓耐火等级为二级,防火分区设置的最大面积为2500 m2,则该建筑应当设置多个防火分区有效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减少火灾损失,同时可以 为人员安全疏散、消防扑救提供有利条件。2.1.2防火间
19、距防火间距可依据表2.2所示的民用建筑防火间距的规定参数确定表2.2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6.07.09.0三级7.08.010.0四级9.010.012.0本工程建筑为总工程之一,建筑与周围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为6.0m,符合规范2.1.3防火分隔防火分隔即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将火势控制在某一空间内阻止火势满眼的设施。 常采用的防火分隔包括(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水幕带、防火阀和排烟防火 阀等)。公寓内部采用的防火分隔为防火门、防火墙(防火门为乙级防火门,防火墙是 建筑墙体)。2.1.4分区划分分区划分分为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两部分内容。1)水平防火分
20、区所谓水平防火分区,就是采用具有一定耐火能力的墙体、门、窗和楼板按规定的建 筑面积标准分隔的封闭空间。由于水平防火分区是按照建筑面积划分的,因此也称为面 积防火分区。水平防火分区的形成可采用防火墙、防火卷帘进行分隔。对于采用防火墙 进行分隔的,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防火卷帘主要用于大空间。2)竖向防火分区为了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楼层范围内,防止从起火层向其他楼层垂直方向蔓延,必 须沿建筑物高度划分竖向防火分区。 竖向防火分区是以每个楼层为基本防火单元的, 也 称为层间防火分区。 中庭、自动扶梯、楼梯间、管道井、窗槛墙等上、下连通的防火阻 隔即属竖向防火分区。该公寓有两个封闭式楼梯间,与
21、走廊连接处都安有钢制的乙级防火门,因此将每一 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两个封闭楼梯间为两个竖向防火分区。因此一共本建筑有6个防火分区。以二层为例,防火分区划分如图2.1所示,分区形式采用竖向防火分区,且每 个楼层单独设为一个防火分区。分区1-6防火门图2.1防火分区示意图(以二层为例)2.2 安全疏散设计安全疏散是指通过专门的设施和路线,安全地撤离着火的建筑或在一安全的部位被 暂时保护起来。2.2.1安全疏散基本原则1)在建筑物内的任意一个部位,宜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2)疏散路线应力求短捷通畅,安全可靠,避免出现各种人流、物流相互交叉,杜绝 出现逆流。3) 在建筑物的屋顶及外
22、墙上设置可供人员避难使用的屋顶平台、室外疏散楼和阳台、 凹廊等,因为这些部位于大气连通,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不会在这里停留,这些部位可以基本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4)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必须保持自动关闭状态,防止高温烟气通过 敞开的防火门向相邻防火区蔓延,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5)在进行安全疏散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员在火灾条件下的心理状态及行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米取相应的设计方案。2.2.2影响安全疏散的主要因素1)烟气层高度火灾中的烟气层伴有一定热量、胶质、毒性分解物等是影响人员疏散行动和救援行 动的主要障碍。在疏散过程中,烟气层只有保持在人群头部以上一定高度,才能使人在 疏散时不必要
23、从烟气中穿过或受到热烟气流辐射热的威胁。2)热辐射根据人体对辐射热的耐受能力的研究数据,人体对烟气层等火灾环境的辐射热的耐 受极限是2.5kw/m2,且耐受时间为30s。辐射热为2.5kw/m2的烟气相当于烟气层的温度 达到180200C。3)能见度一般烟气浓度越高则能见度越低,逃生时确定逃生途径和做决定所需的时间将延长。 (能见度越小,对于安全疏散影响就越大)。2.2.3安全出口的设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1民用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2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 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
24、, 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 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A) 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 建筑;B) 除医院、疗养院、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 活动场所等外,都符合表2.3规定的二、三层公共建筑。表2.3公共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耐火等级最多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人数一、二级3层500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100人三级3层200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四级2层200第二层人数不超过30人2)安全出口的宽度与楼梯宽度1安全出口的宽度安全出口如果不足,
25、会延长疏散时间,影响安全疏散。因此,适宜的宽度是必要的,只有设计合理,才能发挥安全出口的疏散功能和经济效益。而安全出口的宽度可通过使 人数和百人宽度指标计算确定。百人宽度指标其含义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 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百人宽度指标的计算公式为:百人宽度指标=山 b(2-1)At式中N疏散总人数,即100人;T允许疏散时间,min;B单股人流宽度,m;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人/min。根据公式(2-1)计算本项目的百人宽度指标:百人宽度指标=(单股人流宽度X100)/(允许疏散时间X每分钟每股人流通过人数),其中,单股人流宽度取0.55m至0.6m人,人流较大的场所可取0
26、.55m;人流疏散速度经 实测在平地面时为43人/min,在阶梯地面时为37人/min;由此可计算出百人宽度指标为:平地面:bi=(0.55X00)/(4X43)=0.32m;阶梯地面:p=(0.55X00)/(4X37)=0.37m。安全出口总宽度计算公式为:安全出口总宽度=疏散人数/100百人宽度指标(2-2)按我国现行防火设计规范进行疏散设计,可以引入折减系数的概念,即将计算出的总人数乘以0.5至0.7的折减系数,另外通过普查公寓实际人数大概为600人,则600X(0.5至0.7)=300至420人,根据表2.4得到公寓消防设计中百人宽度指标不得低于1.0m,则安全出口总宽度为300(取
27、较小值)/1001.25=3.0m。表2.4楼梯、门和走道的宽度指标耐火等级宽度指标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层0.650.751.00三层0.751.00-仝四层1.001.25-该建筑一楼有3个安全出口,即2个侧门出口,1个大门主出口,根据实际测量大门主出口宽度为2.86m,2个侧门出口宽度一样为2.4m,总的出口宽度2.86为+2.4X2=7.663.0m,安全出口宽度设计合理。3)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和宽度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4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28、;5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6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住宅建筑 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对于疏散楼梯宽度,本工程设计单跑宽度为1.65m,楼梯为双跑平行楼梯,并且楼内设有两个楼梯,根据表2.5以及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和疏散楼梯设计的基本规定,可知该楼梯符合安全疏散要求。表2.5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高层建筑医院病房楼居住建筑其他建筑疏散楼梯最小净宽/m1.31.101.204)安全出口的数量在公寓楼中,向室外的门共有3个,其中大门主出口宽度为2.86m,2个侧门出口宽 度一样为2.4m,总疏散宽度为7.66m。以
29、门宽2.4m的出口计算,各安全出口平均应疏散 人员200人,股数取为2,由于门口为阶梯地面则通行能力为每股人流每分钟37人,可得实际疏散时间为2.7min,因此实际疏散时间没有超过规定要求的疏散时间,所以在采 取打开所有安全出口的改造情况下,不需要在另外新增安全出口。2.2.4安全疏散标志的设置1)安全疏散标志设置规范1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的设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建筑规模、使用人员特点和室内 环境等因素选用。2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标志时,标志内容应清晰、简洁、明确,并与所要表达的内容 相一致,不应相互矛盾或重复。3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应设在醒目位置,不应设置在经常被遮挡的位置(本标准另有 规定者除外),
30、疏散出口、安全出口等疏散指示标志不应设置在可开启的门、窗扇上或其 它可移动的物体上。4当正常照明电源中断时,应能在5s内自动切换成应急照明电源,且标志表面的最低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仍应符合日常情况下的要求。5疏散导流标志应沿疏散通道和通向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的设计路线设置。6在联合设置电光源型和蓄光型等其他类型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系统中,蓄光型等 其他类型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宜用作辅助标志。2)安全疏散标志设计1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其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 口”和“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
31、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因此要将所有 的安全出口打开,每一层的楼道口的门上方(疏散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应增设一个安全疏散标志,更换所有坏掉的安全疏散标志,将背对着疏散方向的 安全疏散标志重新安装。2设置应急照明灯,当正常照明电源中断时,能在5s内自动切换成应急照明电源,且标志表面的最低平均照度和照度均匀度仍应符合日常情况下的要求。楼梯间一般设在墙面或休息平台板下;走道一般设在墙面或顶棚的下面;楼梯口一般设在门口的上部。 每一层的应急灯的具体设置如图所示。另外,每一层的楼道口和楼道转弯处应各增设一 个应急灯。225允许疏散时间及安全疏散时间计算1) 允许疏散时间(TASE
32、T)允许疏散时间是指建筑物发生火灾后,是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安全撤离火场并抵达 安全区域所需的时间。对高层民用建筑,允许疏散时间通常只有57min;对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允许疏散时间通常只有6mi n;对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允许疏散时间只有24min。2) 必需疏散时间(TRSET)必需疏散时间TRSET包括火灾探测报警时间(talarm)、疏散准备时间(tpre)和人员疏散行动时间(tmove)式中TRSET- talarmtpretmove(2-3)talarm探测报警时间(s),指火灾发生、发展触发火灾探测与报警装置而发出报警信号,使人们意识到有异常情况发生,或者人员通过本身的
33、味觉、嗅觉及视觉系统察觉 到火灾征兆的时间。tpre疏散准备时间(S),指从探测器动作或报警开始至人员开始疏散行动的时间,包括对火灾报警信息的识别确认时间和疏散前准备时间。tmove为疏散行动时间(S),即从疏散开始至疏散到安全地点的时间3)安全疏散分析图2.2为人员疏散的时间线示意图。TASETTREST:talarm AtpretmoveK- -II图2.2人员疏散的时间线示意图由图2.2可知,当TRSET4商店、博物馆、休闲中心清醒不熟悉v236住宅或寄佰学校可能清醒熟悉v245旅馆或公寓可能清醒熟悉v246表2.6中的Wi现场广播;W2为事先录制好的声音广播系统;W3为采用警报。根据本
34、建筑实际情况及表2.6数据,得到tpre=90s。3疏散运动时间疏散行动时间包括人员行至疏散出口时间及人员通过疏散出口时间两部分。A)人员步行至疏散出口的时间研究表明,人员在走道上的行走速度和人员密度有以下关系v =1.17954(2-4)式中v-人员的行走速度,m/s;:-走道上的人员密度,人/m2。人员到达疏散出口所需的步行时间:1 = d / v(2-5)公式(2-5)中,d为人员到疏散出口的最大行走距离,单位为m。针对实际情况,人员密度在0.71.0,即=0.8人/m2,d取8.25m。代入数据可得:=1.31,匕=6.3s。B)人员通过楼梯和门所需的时间当客房的人员通过疏散出口向外疏
35、散时,有可能在出口处出现滞留现象。因此,人 员在此等待通过疏散门的时间t2可按下式计算:t2=P/(F W)(2-6)式中P疏散的总人数,500人;W-疏散门或疏散通道的总有效宽度,m,取2.4m;F出口流动系数,1.1人/(sm)。代入数据得到:t2=189.4s则 tmove=ti+t2=196S所以:TRSET二taiarm tpre- tmove=60 90 196(S)=346S,小于允许的6m,即允许疏散时间基本 符合要求。2.2.6安全疏散距离为了保障房间内的人员迅速疏散,从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宜超过15m。公寓房间最大面积约为7.3 3.3m2,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最大长度
36、为7.3m15m且前后都 有一个出口,可知从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没有超过15m,符合要求。从房门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的距离:公寓楼的建筑格局是一个类似于“回”字型,楼内每层所有的房 门都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公寓楼耐火等级为二级,房间内最远点到楼梯的 距离为房间最大长度+房门至楼梯最大距离=7.3+8.25=15.55 30m,查表2.7,门至外部 楼梯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为30m,符合要求。表2.7民用建筑安全疏散允许的最大距离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的房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房门名称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托
37、儿所、幼儿园25.020.0一20.015.0一医院、疗养院35.030.0一20.015.0一学校35.030.0一22.020.0一其他民用建筑40.035.025.022.020.015.0综合上述安全疏散设计,对本公寓建筑进行疏散平面设计,图2.3、图2.4为本建筑安全疏散即应急照明平面示意图图2.3一层疏散示意图图2.4二至六层疏散示意图3 建筑消防水灭火系统设计建筑给水系统是提供建筑内部的生活、生产和消防用水的一系列工程设施组合。本 设计主要针对工程消防用水进行设计,生活、生产用水不作具体设计。3.1 消防水灭火系统消防水灭火系统包括人工喷水灭火系统(主要由消防管网和消火栓等组成)
38、和自动 喷水灭火系统(它是由管网、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喷淋头、消防水泵等组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8.5条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一般规 定:1) 大于等于50000纱锭的棉纺厂的开包、清花车间;大于等于5000锭的麻纺厂的 分级、梳麻车间;火柴厂的烤梗、筛选部位;泡沫塑料厂的预发、成型、切片、压花部位;占地面积大于1500m2的木器厂房;占地面积大于1500m2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单层、多层制鞋、制衣、玩具及电子等厂房;高层丙类厂房;飞机发动机试验台的准 备部位;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丙类地下厂房;2) 每座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棉、毛、丝、麻、化
39、纤、毛皮及其制品的仓库;每 座占地面积大于600m2的火柴仓库;邮政楼中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空邮袋库;建筑面 积大于500m2的可燃物品地下仓库;可燃、难燃物品的高架仓库和高层仓库(冷库除外);3) 特等、甲等或超过1500个座位的其它等级的剧院;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或礼 堂;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5000人的体育场的室内人员休息室与器材间等;224) 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m或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的展览建筑、商店、旅馆建筑、以及医院中同样建筑规模的病房楼、门诊楼、手术部;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地下商店;5) 设置有送回风道(管)的集中空气调节系统且总建筑面积大于
40、3000m2的办公楼 等;6) 设置在地下、半地下或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或设置在建筑的首层、二层和三层且 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游泳场所除外);7)藏书量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根据上述规定, 该建筑工程不满足设置自动喷水系统的要求, 又本公寓总建筑面积 将近3000m2,建筑规模较小,预计居住人数600左右,发生火情能够快速疏散,所以消 防水灭火系统不设计自动喷水系统(仅用室内消火栓与室外灭火救援)。3.2 建筑工程消防给水系统3.2.1建筑工程消防用水量消防用水量分为室外消防用水量和室内消防用水量两部分。1)室外消防用水量标准由于设计公寓的供水采用市政供水,设计
41、时以城市、居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为准, 见表3.1。城市消防队第一次出动到达火场, 常出两支19mm水枪扑救初期火灾, 每支水 枪的平均出水量在5L/S以上,因此室外消防用水量的起点流量不应小于10L/S,并以100L/S作为一次消防用水量的上限值基本能满足要求。表3.1城市、居住区室外消防用水量N人数(万人)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次)一次灭火用水量(L/s)NW1.0110NW2.5115NW5.0225NW10.0235NW200245NW30.0255NW40.0265NW50.0375NW60.0385NW70.0390NW80.0395NW10031002)室内消防用水量标准本设计室内
42、消防用水仅有消火栓用水,即以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基准,具体参数见表3.2表3.2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建筑物名称高度h(m)、层数、体积V消火栓用水同时使用水每根竖管最(m3)或座位数N(个)量(L/s)枪数量(支)小流量(L/s)VW1000525h100001021024vhw5025515h5030615VW5000515hw24库房V50001021024vhw5030615h5040815科研楼、试验楼hw24VW1000010210hw24 V1000015310车站、码头、机场的候5000vVw2500010210车(船、机)楼和展览25000VVw5000015310建筑等V50000
43、20415800vNw120010210剧院、电影院、会堂、1200vNw500015310礼堂、体育馆等5000vNw1000020415N10000306155000vVw1000010210商店、旅馆等10000vVw2500015310V25000204155000vVw10000525病房楼、门诊楼等10000vVw2500010210V2500015310办公楼、教学楼等其他层数或V1000015310民用建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Vw1000020410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V1000025515住宅层数6525说明:该设计只针对消防用水量进行设计,由于建筑消防用水仅有消火栓用水
44、,为避免重复,消防用水量设计计算在消火栓系统设计中详细指出3.2.2给水系统市政府给水水源、市政管网设置情况,给水量、给水压力、建筑用水变化系数,生 活、消防、生产、空调、市政等用水标准。1)用水水源 消防水源包括:市政或企业供水系统、天然水源以及消防水池。就本建筑而言,工程规 模很小且为居住区域,建筑周围没有直接使用的天然水源,所以消防用水主要是市政给 水管网供水且供水压力为0.50MPa以及邻近的消防水池2)给水方式依据以及选择1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建筑的生活给水系统,宜采用垂直分区并联供水或分区 减压的供水方式。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宜采用垂直串连供水方式。2当建筑用水量较大时
45、,不允许直接从市政给水管网抽水,此时需在室外设贮水池, 内贮消防和生活用水,屋顶水箱水位由继电器自动启动水泵。3由市政给水管网所提供的常年工作压力可以初步估算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及一 至十层的用水可以得到保证。 同时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余压可节约能源消耗和设备费用, 保证供水安全,减少占地面积,提高建筑物的利用率。4当建筑高度较大时,如果采用一个给水系统供水,建筑底层管道系统的静水压力 会很大,会产生必须采用高压管材、零件及配水器材,使设备材料费用增加,容易产生 水锤噪音,水龙头、阀门等附件易被磨损,使用寿命缩短,以及使低层水龙头的流出水 头过大,不仅使水流成射流喷溅,影响使用,而且管道内流速增
46、加,以致产生流水噪声、振动噪声,并有可能使顶层给水龙头产生负压抽吸,形成回流污染。综上所述,根据该建筑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给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方式(分区水 箱并联)。3)管材及附件本工程所采用的管材包括:1干管、立管及明装支管采用ASAK铝合金衬塑复合管道,专用曲弹双熔管件,热 熔承插连接。2排水管道采用空壁隔音UPVC排水塑料管,专用胶粘接;穿越楼板、防火墙处加 阻火圈。3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除上述管材,还涉及水表、阀门、止回阀、蝶阀等附件。由于本设计仅对消防给水进行设计,所以对于生活、生产以及取暖等给水仅作说明 不作具体设计3.3 消火栓灭火系统设计3.3.1消火栓给水系统说明建筑
47、消火栓给水系统是建筑内最基本的消防给水系统。其作用是把室外给水系统提 供的水量,经过加压(外网压力不满足需要时) ,输送到建筑物内的固定灭火设备,以供 建筑灭火之用。1)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组成 消火栓给水系统是由水枪、水带、消火栓、消防卷盘、消防管道、消防水池、高位 水箱、水泵接合器及增压水泵等组成。该设计采用消火水泵和消防水箱的相结合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和水量经常不能满足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水 压和水量要求,或室外采用消防水池作为消防水源时,室内应设置消防水泵加压,同时 设置消防水箱,储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这种给水系统,生活、生产给水和消防给水 宜分开设置水泵。此
48、时水泵应保证供应生活、生产、消防用水的最大秒流量,并应满足 室内管网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和水量。1消火栓设备 一个完整的消火栓箱应由水枪、水带、消防卷盘和消火栓组成,水枪的喷嘴口径有13,16,19mm三种。口径13mm水枪配备直径50mm水带,16mm水枪可配50mm或65mm水带,19mm水枪配备65mm水带。水带口径有50mm或65mm两种,水带长度 一般为15,20,25,30m四种;水带有麻织和化纤两种。消火栓均采用内扣式接口的球 形阀式龙头,并有单出口和双出口之分。双出口消火栓直径为65m m,单出口消火栓直径为50mm和65mm两种。当没支水枪最小流量小于5L/S时选用直径50m
49、m消火栓;最 小流量不低于5L/S时选用65mm消火栓。消防软管卷盘是在启动室内消火栓前人员自救 初期火灾使用的消防设施,它由DN25的小口径消火栓,内径19mm的胶带和口径不小 于6mm的卷盘喷嘴组成。2水泵接合器 在建筑内消防给水系统中应设置室外水泵接合器。其作用是使消防车向室内消防给 水系统加压供水。3消防给水管道建筑物内消防给水管道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规范要求,经技术经济 比较后确定,一般独立设置成环网。4消防水池 消防水池用于室外不能提供消防水源的情况下,贮存火灾持续时间内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池可设于室外地下或地面上,也可设在室内地下室,或与室内游泳池、水景水池 兼用。消防
50、水池应设有水位控制阀的进水管和逸流管、通气管、泄水管、出水管及水位 指示器等附属装置。可根据各种用水系统的供水情况,将消防水池与生活或生产贮水池 合用,也可单独设置。2)室外消火栓 建筑周围需设立的室外消火栓,应保证供应建筑物室外室内两部分消防用水量。在 消火栓周围为了给消防队员留有操作场地,同时便于操作,消火栓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 于5m,且不超过40m。消防车吸水管长度为34m,为了便于消防车直接从消火栓取水, 室外消火栓距路边不宜大于2m。3)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有消防给水基础设施、消防给水管网、室内消火栓设备、报警 控制设备及系统附件等组成。其中消防给水基础设施包括市政管网、室外
51、消防给水管网 及室外消火栓、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水箱、增压稳压设备、水泵接合器等,该设 施的主要任务视为系统储存并提供灭火用水。给水管网包括进水管、水平干管、消防竖 管等,其任务是向室内消火栓设备输送灭火用水。室内消火栓设备包括水带、水枪、水 喉等,它是供人员灭火使用的主要工具。报警控制设备用于启动消防水泵,并监控系统 的工作状态。系统附件包括各种阀门、屋顶消火栓等,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简图可参照 图3.1所示。室内消火栓设置规范:1室内消火栓应设在楼内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方。2消火栓的间距以及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应通过计算确定。3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0.8MPa。4室内
52、消火栓应采用同一型号规格。5在高层建筑内要控制双阀出口型消火栓代替两股水柱。6室内消火栓栓口距地面高度宜为11.10m。图3.1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简图4)消防给水管道室外消防给水管道: 多层建筑的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应独立构成环状管网。 其进水管 不宜少于两条,并宜从两条市政给水管道引入。室内消防给水管道:1多层层建筑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应与生活、生产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2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保证供水干管和每条竖管都能双向供水。3消防竖管的布置,应保证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被保护 范围内的任何部位。4消防竖管的直径应按通过流量计算确定。5多层建筑内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
53、分成若干独立段。6当多层建筑内同时设有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时,应将室内消火栓给水 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分开设置。7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阀门应经常处于开启状态,并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3.3.2消防用水量的确定根据实际情况本建筑的消防用水总量应按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计算,而建筑内 依据规范只需要设计消火栓灭火系统 (无自动喷水以及水幕系统),即消防用水量为室内 外消火栓用水量之和,7O止回阀G严撻顶消火栓消防水池市政管网进水消防水箱生产、生活用水室内消火拴宅外消火栓消火栓用水量可参照表3.3的相关参数设置。表3.3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用水量标准高层建筑类别建筑高度(m)消火栓用水量(L/s)
54、每根竖管 最小流量(L/s)每支水枪 最小流量(L/s)室外室内5015201051)高级住宅2) 医院3) 二类建筑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 金融楼、电信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财贸502030155馆、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6)省级(含计划单列市) 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7)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8)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5030401559)建筑高度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 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由于本设计的建筑物属于多层公建且建筑高度不超过50m,根据表3.3,故选用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15L/S,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为10L/S。
55、 消火栓用水量按火灾延续2小时的用水量计算:则,V室内=10L/s)3600X2=72m3V室外=15L/s 36002=108m3所以消防用水量为V=V室内+V室外=180m33.3.3室内消火栓的设置及选用1)室内消火栓设置的一般规定1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m2的厂房(仓库);2体积大于5000m3的车站、码头、机场的候车(船、机)楼、展览建筑、商店、旅 馆建筑、病房楼、门诊楼、图书馆建筑等;3特等、甲等剧场,超过800个座位的其它等级的剧场和电影院等,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等;4超过5层或体积大于,10000m3的办公楼、教学楼、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等其它民用建筑;5超过7层的住宅
56、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当确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 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消防竖管的直径不应小于DN65。注:耐火等级 为一、二级且可燃物较少的单层、多层丁、戊类厂房(仓库) ,耐火等级为三、四级且建 筑体积小于等于3000m3的丁类厂房和建筑体积小于等于5000m3的戊类厂房(仓库),粮 食仓库、金库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砖木或木结构的古建筑, 宜设置室内消火栓。6设有室内消火栓的人员密集公共建筑以及低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8.3.1条规定规 模的其它公共建筑宜设置消防软管卷盘;建筑面积大于200m2的商业服务网点应设置消 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57、。7存有与水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的建筑物和室内没有生产、生活给水管道, 室外消防用水取自储水池且建筑体积小于等于5000m3的其它建筑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上述低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虽然能够利用消防车从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取水加压,接出水带和水枪,能够有效地直接扑救建筑物室内任何角落的火灾。但是,建筑物内仍 然设有消防给水系统,其目的在于有效地控制和扑救室内初期火灾,提高灭火初期室内 火灾的可靠性。依据规范,以及本建筑内部人员居多可燃物也很多,所以应设置室内消火栓,建筑 的屋顶应设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检查用的试验消火栓,采暖地区该消火栓可设在顶 层出口处或水箱间内,室内消火栓应设在楼内走道、楼
58、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方。消火栓栓口距地面高度为1-1.1m,本设计采用1.0m。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 栓的墙面垂直。由于本建筑每股水枪的水量不小于5L/S,室内消火栓应采用同一型号规格,所以设 计中均选用口径为19mm喷嘴的水枪,65mm口径的消火栓,直径65mm长度20m的衬 胶水带。2)水枪充实水柱的确定 为有效地扑灭建筑物火灾,要求水枪射流时的充实水柱应能到达建筑物每层的任何 高度。因此,水枪的充实水柱应按层高计算确定。通常水枪射流上倾角不宜超过45,在最不利情况下,也不能超过60。如图3.2所示,水枪充实水柱的计算如下。图3.2倾斜射流的Sk若上倾角按45考虑,则HiH2
59、着火点式中Sk水枪充实水柱,m;Hi建筑物层高,m;H2水枪喷嘴离地面高度,m。标准层Sk= =栄0=4.66 v 10msin45 J2 2首层Sk7=3.20=4.5210sin45 -2 2故本设计中,消火栓充实水柱长度取10m。3)消火栓保护半径消火栓保护半径计算公式如下:R 二 LdLsLs二 Skcos:(3-2)(3-3)式中sin 45 :(3-1)R消火栓保护半径;Ld水带敷设长度,m,考虑到水带的转弯曲折,应为水带长度乘以折减系数0.8;LS水枪充实水柱长度的平面投影长度,m;:水枪倾角,一般为45:-60:o综上可得R=0.8 20+10cos45:=30.14m4)消火
60、栓间距与数量室内消火栓间距应由计算确定,并且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室 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30m;其他单层和多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超过50mo本设计中,建筑室内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30m,并采用单排布置且有两股水柱同时达到室内任何部位,则消火栓间距按公式(3-4)计算:S = JR2_b2(3-4)式中 S2两股水柱时消火栓间距,m;R消火栓的保护半径,m;b消火栓的最长保护宽度,mo对本设计而言,R=30.14m,b=26.64m,得到:S= 30.142-26.642=14.10m对于本建筑,其走廊宽度26.64m,消火栓间距为14.10m,所以建筑每一层可设置两 个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盲接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自动交换光网络设备(ASON)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废弃物筛分机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课题申报书:研究生导师准入制度研究
- 金属粉末冶金行业发展趋势-全面剖析
- 电热锅炉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课题申报书: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变迁与社会适应机制研究
- 2024年湖北恩施州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笔试真题
- 物联网电力设备故障预警与预测性维护-全面剖析
- 简单的食堂承包合同范文(18篇)
- 项目部施工管理实施计划编制任务分工表
- 【202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PPT课件
- 橙色黑板风小学生知识产权科普PPT模板
- 电网公司变电设备带电水冲洗作业实施细则
- 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手册课件
- Q∕CR 9218-2015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甲状腺解剖及正常超声切面ppt课件
-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及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
- 蠕墨铸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V”法铸造工艺及应用
- 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备考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