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九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15年九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期中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20 分,时间:12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1若函数 y =k的图象经过点(1,-1),则函数y二kx 2的图象不经过第()象限x2. (2013 广东中考)已知 k1::0 .k2,则函数 y=k1X1 和 y=$的图象大致是()x3. 当k 0,XV0 时,反比例函数 y =兰的图象在()X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 若函数 y =匕的图象经过点(3,-7),那么它一定还经过点()xA. (3,7)B. (-3,-7)C. (-3,7)D. (-7,-3)5. (2013 沈阳中考)如图所示, ABC 中,A

2、E 交 BC 于点 D,/ C =/ E,AD = 4,BC= 8,BD : DC = 5 : 3,贝 U DE 的长等于()20 15A. B.16 17C. D.6. (2013 山东东营中考)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 和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 3,4 及,那么 的值()A.只有 1 个 B.可以有 2 个C 可以有 3 个 D.有无数个7. (2013 山东聊城中考)如图所示,D 是厶 ABC 的边 BC 上任一点, 已知AB=4,AD=2,/ DAC=ZB 若 ABD 的面积为-则厶 ACD 的 面积为()I I 2-aA. B. C. D.8.购买只茶杯需 15 元,则购买

3、茶杯的单价 与的关系式为()B.C.三D.四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第 7 题图1515(取自然数)x9. 在下列四组三角形中,一定相似的是()A.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C.两个直角三角形D.两个锐角三角形a b c10. 若=且 3 丁?:;?=3,则2、八二的值是()14A. 14B. 42C. 7D.a - h2a11.若b=:则()1245A.B.C.D.12. 若:. s且相似比为 且相似比为 则与:的相似比为()565 68A. B. C.或 D.:二、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3.已知 y 与 2x+1 成反比例,且当 x=1 时,y=2,那么当 x=0

4、时,y=.14.(2013 陕西中考)如果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xA(X1,yJ、B(X2,y2)两点,那么(X2x )(y2yj的值为_.115.若梯形的下底长为 x,上底长为下底长的-,高为 y,面积为 60,则 y 与 x 的函数解3析式为_ .(不考虑 x 的取值范围)k16.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经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 A、B 两点,已知 A 点的x坐标为(2,1),那么 B 点的坐标为.17. 在比例尺为 1 : 500000 的某省地图上,量得 A 地到 B 地的距离约为 46 厘米,则 A 地到 B 地的实际距离约为千米.A.y15(取实数)xB.(取

5、整数)15D.yC 取正整数)xC.y18. 如图是一个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与都是格点三角形(顶点在网格交点处) 并且则 的相似比是.BC 上,已知 AEF 的面积为 5,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20. 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中:是对角线 BD 上的点,且 EF / AB, DE : EB=2 : 3, EF=4,则 CD 的长为.三、解答题(共 60 分)21. (10 分)(2013 湖北宜昌中考)如图所示,在厶 ABC 中,/ BAC=90 , AB=AC, AO 丄 BC 于点O, F 是线段 AO 上的点(与 不重合),/ EAF=90 , AE=AF,连接 FE, F

6、C, BE, BF.(1)求证:BE=BF.(2)如图所示,若将 AEF 绕点旋转,使边 AF 在/ BAC 的内部,延长 CF 交 AB 于点交BE 于点.1求证:AGCsKGB;2当 B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请你直接写出 AB : BF 的值.k22.(8 分)(2013 兰州中考)如图所示,已知反比例函数y1的图象与一次函数xy2=ax b的图象交于点 A (1, 4)和点 B ( m, 2).(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 )观察图象,当 X0 时,直接写出y!y2时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3)如果点 C 与点 A 关于 x 轴对称,求 ABC 的面积.23.(8 分)如图所示

7、,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反比例函数 y=k( k 的x1图象经过点 A (2, m),过点 A 作 AB 丄 x 轴于点 B,且 AOB 的面积为-.2(1) 求 k 和 m 的值;19.如图所示,EF 是厶 ABC 的中位线,将沿 AB 方向平移到 EBD 的位置,点 D 在BiB第C题图A第 19 题图D第 20 题图 第 21题图(2)点 C (x, y)在反比例函数 y的图象上,求当Kx 0 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当xv0 时,反比例 函数的图象在第三象限,所以选 C.4.C 解析:因为函数图象经过点(3, -7),所以 k=-21.将各选项分别代入检验可知

8、只有 C 项符合.5.B 解析:IBC= BD+DC = 8, BD : DC = 5 : 3 ,二 BD = 5, DC = 3.:/卜|=/ / ADC=/158.D 解析:由题意知xy =15,故 y(x 取正整数)AD4册即矿了当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6, 8,且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5;当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为 6,斜边长为 8,另一直角 边长为2且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长为3,斜边长为 4 时,的值为匚一故的值可以为 5 或,.7.C 解析:I/DAC=/ /15BDE, ACDBED, 6.B 解析:兰角边长为 3,4 时 L_的值为 DE=.

9、ACD =ZBCA,. ABCsDAC,=4,即点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边的比的平方等于对应边的比.不要错误地认为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第 26 题图29.B 解析: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再利用排除法进行求解A两个等腰三角形,两腰对应成比例,夹角不一定相等,所以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故 本选项错误;B.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两腰对应成比例,夹角都是直角一定相等,所以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故本选项正确;C.两个直角三角形,只有一直角相等,其余两锐角不一定对应相等,所以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相似,故本选项错误;D.两个锐角三角形,不具备相似的条件,所以不一定相似,故本选项错

10、误故选B.10.D 解析:设十弐.贝卞.又-二.;:=3,贝 y 15V-;:=3,得.=;57b -tCa- 一 一:52 x-+ 4 x7 38 x -1斗即:= :=:所以=3333.故选 D.a - b2a511.D 解析:b-:3_ 故选D.2 1012.A 解析:T相似比为;:5_ 15又:相似比为 I :: ABC 与二匕二的相似比为105-:.故选 A.13.6 解析:因为 y 与 2x+1 成反比例,所以设yk,将 x=1 , y=2 代入得 k=6 ,2x+1所以y6,再将 x=0 代入得 y=6.2x十114.24 解析:由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知点A 和点 B 关于原点

11、对称,所以有 X2=-心y2 二-y1.又因为点 A(X1,yJ 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所以 xy6,故x(X2 - x)(目 2_y) - 一 2x(一 2%)二 4X1% 二 24.15.y二90解析:由梯形的面积公式得 丄xx y=60,整理得,所以 厂90.x2 I 3丿x16. (-2, -1)解析:设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y=ax,因为直线 I 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经过11A (2, 1),将 A 点坐标代入可得 a= , k= 2,故直线 I 的解析式为 y = x,反比222例函数的解析式为,联立可解得 B 点的坐标为(-2, -1).x17.230 解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

12、离:实际距离,列比例式直接求得实际距离.46设;地到:地实际距离约为则; 工解得-V =-:c厘米=230 千米. 地到地实际距离约为 230 千米.18. I 解析: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那么上叫 即是相似比由图可知一门一:一与 j,的相似比是19.10 解析:是的中位线,:汕:庶二、:2,、眈二1:牛. SEF的面积为 5,.S 他= 20.:将AEF 沿 A/?方向平移到EHD的位置,.=丘.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八 -:20. io 解析: /.; 鳥;三八打.:;:;丄上_? . :.即:.:;:_:.= 2:5. :尸=斗.川丹=I0.又: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21. 分析:(

13、1)根据“ SAS可证 EABFAB.(2)先证出厶 AEBAFC,可得/ EBA= / FCA.又/ KGB = / AGC,从而证出厶 AGCKGB .应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 EFB=90。时,有 AB= . AF, BF= AF 可得 AB : BF= .:.;当/ FEB=90。时,有 AB=. AF, BF=2AF,可得 AB : BF=.: 2.(1) 证明:AO 丄 BC 且 AB=AC,./ OAC =ZOAB=45 ./EAB=ZEAF-/BAF=45,/EAB=ZFAB.:AE=AF,且 AB=AB,. EABFAB. BE=BF.(2) 证明:/ BAC=90 ,/

14、EAF=90 ,/EAB+ / BAF= / BAF +ZFAC=90 ,/EAB=ZFAC.:AE=AF,且 AB=AC,.AEBAFC ,.ZEBA=ZFCA.又:ZKGB =ZAGC,. AGCKGB.解: AGCKGB,.ZGKB =ZGAC =90 .ZEBFv90 .I当ZEFB=90。时,AB : BF= :.n当ZFEB=90。时,AB : BF= : 2.点拨:(1)证两条线段相等一般借助三角形全等;(2)在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如果没有边的关系,一般需证明有两个角相等,利用“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判定相似;(3)图形旋转前后,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22.分析:k

15、(1)先把点 A (1,4)的坐标代入y1,求出 k 的值;再把点 B (m, -2)xk的坐标代入y1中,求出 m 的值;最后把 A,B 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y?=ax亠b,x组成关于 a,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 b 即可.(2)由图象可以看出,当 Ovxv1 时,yi所对应的图象在 y2所对应图象的上方(3)由题意, 得 AC=8,点 B 到 AC 的距离是点 B 的横坐标与点 A 的横坐标之差的绝 对值,即等于 3,所以SA ABC=丄8 3=12.244T点 B 在yi的图象上,m2,故点 B (- 2, - 2).x-2又T点 A、B 在一次函数y2=ax b的图象上

16、,E +b =4a =2,-2a b;-2,解得b=2,二y2=2x 2.A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分别为:4y,y2=2x 2.x(2)由图象可知,当x O,yiy2时,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为 Ovxv1.(3)v点 C 与点 A 关于 x 轴对称,二 点 C (1, -4).如图,过点 B 作 BD 丄 AC,垂足为 D,贝VD (1, -2),于是 ABC 的高 BD = |1- (-2)|= 3,AC = |4- (-4) |= 8.二SA ABC=丄AC BD=丄8 3 =12.2 2解:k4(1)T点 A (1 , 4)在y1的图象上,二 k= 1X4= 4,故y1:XX23.解:(1

17、)因为 A (2, m),所以沁-所以SAAOB?OB ? AB2m,2 2 21f 门所以m所以点 A 的坐标为 2,-1.2I2丿把 A21代入y =k,得丄=上,所以 k=1.I 2丿7x 2 2(2)因为当m时,-;当时,1-31又反比例函数1在时,随的增大而减小,x所以当.二 m 时,的取值范围为3(3)如图,当直线过点(0,0)和(1,1)时线段 PQ 的长度最小,为 2.2.k24.解:(1)v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 A (2 - 3),xk把点 A 的坐标(2,3)代入解析式,得3,解得 k=6 -2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y=6.x(2)分别把点 B, C 的坐标代入y二 ,22 题答图第 23 题答图x可知点 B 的坐标不满足函数解析式,点 C 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点 B 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点 C 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3)T当 x=-3 时,y=-2,当 x=-1 时,y=-6.又由 k 0 知,当 xv0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当-3vxv-1 时,-6vyv-2.25.解: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十比例尺,1+二、=1 250 00(1 cm = 12.5 km. 50(1001=72 -r - = 3 600 000 cm = 36 km.这个地区的实际边界长-:|-|:26.证明:(1-(2)由厶m得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