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班级分析】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二( 1 1)和二( 2 2)两个班的数学。二年级的孩子经过了一 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 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 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 不过还有的同学由于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 种种原因, 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学生乐于计算, 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 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 急于 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 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 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 多动手, 多思
2、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二、学困生情况分析 两班级学困生有田仁超、高也茜、曾超、戴上善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 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 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 如学前的自习、 课后的复习等。 在书写上还要继续 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教材分析】一、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表内除法, 万以内数的认识, 简单的万以内 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 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 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 决问题。二、
3、教材的编写特点1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 意识。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标准的理念, 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 在标准中提出了有关解 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 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 “能在教师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 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2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 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2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 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 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数感的建立是提高
4、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因 此,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并在不同的学段提出了 明确的要求。 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个逐步体验和发展的过程, 需要通过每一学 段、每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 本册实验教材结合万以内数的认识 和万以内加减法的教学, 提供丰富的建立数感的学习素材,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 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3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 索性。(1 1)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本册实验教材集 中安排表内除法的教学。“表内除法(一)”教学除法的意义和用 2 26 6 的乘法 口诀求商;“表内乘法(二)”教学
5、用 7 79 9 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除法计算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2 2)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 识形成的过程。 首先,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与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样, 先给学 生提供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春游前的准备活动。(3 3)集中教学用 7 79 9 的乘法口诀求商。 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乘法口 诀和用2 26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之后,在“表内除法(二) ”中教材集中安 排用 7 79 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 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4 4)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学习除法的含义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 商的
6、过程中。学习除法计算的目的是用它解决问题。 教材在注重让学生通过活 动探索、理解除法计算的含义和方法的同时,渗透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3【教学目标】1 1、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2 2、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 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3 3、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 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4 4、认识计数单位 “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 知道
7、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 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 似数。5 5、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 1 克和 1 1 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 1 1 千克=1000=1000克。6 6、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7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 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 1 1 格表示 5 5 个单位)和简单的 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8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
8、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 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9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 1、表内除法。 2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 3、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4【教学用具】表内除法练习表、万以内数位表、学习平移、 旋转的操作学具、口算练习【教学措施】一、落实教学具体措施特别重视的地方1.1. 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 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2.2.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
9、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 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教师应充分利用 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 方体木块, 1010 个是一长条, 100100 个是一层,这样的 1010 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 1010 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的实际含义。通过设计图案复 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 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再如:开展“分一分”的活动, 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3.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帮助
10、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 具体的数学活动中,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善于倾听别人 的意见, 与同伴进行交流。 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 以提高数学 活动的纪律。4.4.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 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 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 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 并与同伴说一说”, 培养学 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5.5.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根据
11、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 进行思5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6.6.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创造 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 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 材创设教学情境, 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以不断改进 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 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 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 辅导点拨时必须 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
12、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 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 分析造成的原因, 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 采用教 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 结对子的方式, 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 学习信心。1 1、 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 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2 2、 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 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3 3、 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
13、主。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 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 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 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6教学安排进度表:周次起讫时间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始业教育1例 1 解决问题112 月 11 日一 2 月 13 日例 2 将解决问题(小括号)1练习一1例 3 解决冋题(乘加乘减)1练习二1单元评价122 月 14 日一 2 月 20 日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1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1练习三1认识除法(例 4,例 5)1练习四132 月 21
14、日一 2 月 27 日用 26 的乘法法口诀求商1练习五17解决问题(用除法)1练习六1儿里商店142 月 28 日一 3 月 6 日练习七1整理和复习(练习八)1单元评价1锐角和钝角1练习九153 月 7 日一 3 月 13 日平移和旋转1练习十1剪一剪1单元评价(评价分析)263 月 14 日一 3 月 20 日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2机动1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2机动173 月 21 日一 3 月 27 日练习十一1机动1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183 月 28 日一 4 月 3 日练习十二1解决问题1机动1练习十三1整理和复习194 月 4 日一 4 月 10 日1练习十四单
15、元评价(评价分析)111000 以内数的认识11000 以内数的认识1104 月 11 日一 4 月 17 日大小的比较1练习十五110000 以内数的认识1810000 以内数的认识1例乙例 81114 月 18 日一 4 月 24 日练习十六1整百、整千数加减法1练习十七1克和千克2练习十八1124 月 25 日一 5 月 1 日机动1单元测评1135 月 2 日一 5 月 8 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2五一练习十九1机动1145 月 9 日一 5 月 15 日多位数加减法2机动1多位数加减法2练习二十1155 月 16 日一 5 月 22 日整理和复习1练习二一1练习二一1有多重2165 月
16、23 日一 5 月 29 日单元评价(评价分析)1统计1统计1练习二十二1175 月 30 日一 6 月 5 日找规律2练习二十三1单元评价1186 月 6 日一 6 月 12 日评价分析1总复习3196 月 13 日一 6 月 19 日总复习5206 月 20 日一 6 月 26 日期末考试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计划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9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 ; ; 运用乘法和加法 (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
17、.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2.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单元教学要求:1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 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2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 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单元教学重、难点:1 1、小括号的使用。2 2、综合算式的应用。单元课时安排: 约 4 4 课时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一)课本 P13P133636 页。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 2 26 6 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18、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 “每份同样多” 的实例合活动情境, 让学生建立“平均分” 概念。第二,在 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 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 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 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 2 26 6 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 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 内容。10单元教学要求:1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 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2 2、 使学生初步认识乘、 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
19、用 2 26 6 的乘法口诀 求商。3 3、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 4、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 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 26 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单元教学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单元课时安排:1 1、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2 2 课时左右除法. 3 3 课时左右2 2、 用 2 26 6 的乘法口诀求商. 7 7 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 1 1 课时左右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图形与
20、变换)教科书第 37374747 页的内容。单元教材分析: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 两边张开的程度有 关,并会判断角与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 角板上的 直角进行比较,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 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 教材都是从现实生活实例入手, 抽象出数学概念, 最 后,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1 1、 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 角的特征。112 2、 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践能力、
21、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 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3 3、 使学生通过看、说、百、分、画、互问几互答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 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步形成评价意 识。单元教学重、难点:1 1、直角、锐角、钝角。2 2、知平移、旋转现象。3 3、画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 单元课时安排: 约 4 4 课时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二)课本 P48P486666 页。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主要内容有:用 7 7、8 8、9 9 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 简单的实际问题, 综合应用乘、 除法计算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着
22、重让学生在 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 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 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单元教学要求:1 1、 让学生经历用 7 7、8 8、9 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 般方法。2 2、 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3 3、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单元教学重点:1 1、 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2 2、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 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单元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
23、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 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12单元课时安排:1 1 用 7 7、8 8、9 9 的乘法口诀求商. 4 4 课时左右2 2、 解决问题.4 4 课时左右3 3、 整理和复习.2 2 课时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科书第 67678484 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事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 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教材将上 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 2020 以内数的认识” “100100 以内数的认识
24、”,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 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 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 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单元教学要求:1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 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 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 位上数字的意义。2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 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 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
25、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 展学生的数感。单元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 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的重点。难点有三:( 1 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 2 2)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10 进关系的教13学。(3 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 0 0”的数。 单元课时安排: 约 1010 课时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克和千克课本 P85P859090 页。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 建立了初步的质量 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 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 帮助
26、学生认识质量单位, 初步建立 1 1 千克和 1 1 克的观念,知道 1 1 千克=1000=1000 克。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 下面几个特点: 1 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 学知识。2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 1 1 克和 1 1 千克的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1 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 1千克和 1 1 克的观念,知道 1 1 千克=1000=1000 克。2 2、 使学生知道用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 3、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单元教学重点 :掌握质量
27、单位:克、千克。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 1 1 千克 =1000=1000 克。单元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单元课时安排:3 3 课时左右第七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本 P91P91105105 页。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 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 减几百几十 以及加减法估算。共安排了 5 5 个例题。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 100100 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 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鱼计算起就铺垫作用。克和
28、千克14单元教学要求:1 1 、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 百几十。2 2、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3 3、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单元教学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 多样性。单元课时安排: 1010 课时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课本 P106P106111111 页,第八单元(统计)教材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
29、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 (一格 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 和简单的统计表。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 基础上,让学生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 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 义和作用。单元教学内容: 继续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元)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本单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 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 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 彩电的销售情况统计等。 例 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过程, 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方法, 认识统计 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学 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 分析。在教学时,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要鼓励学生参与 到活动之中, 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物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并加强与同伴 的合作与交流。教学目标: 1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15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 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3 3、通过对周围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布制家居日用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合同执行监督
- 离子液体分离氢氟烃与氢氟烯烃的分子模拟与实验研究
- 简易版代理记账合同
- 视频拍摄合同
-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带数字显示的房间恒温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冬季游泳池盖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集成水槽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
- 智能人力资源服务系统开发合同
- (完整)被动防护网施工方案
-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教学课件
- 东师《德育与班级管理》题库与答案
- 2023年南昌市外国与学校小升初能力试题
- 江西省医疗服务价格手册
- 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2022版
- 湘版(2017秋)4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 广东中考数学考试大纲(5篇)
- 2023年三顾茅庐的课本剧剧本(3篇)
- 高考冲刺天主题班会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