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大道之行也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礼记—大道之行也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礼记两则第二课时大道之行也一、 导入新课【精品课件】展示“天下为公”的相关图片。人们到南京旅游,大多会去中山陵。那里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一一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在中山陵的大门上,镌刻着孙中山先生生前题写的四个大字一一“天下为公”。它包含着孙先生为之奋斗一生的最高理想和最完美的社会构想。其实,这一句话最早出自于我国一部儒家经典著作礼记。“天下为公”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被孙中山先生奉为一生理想?我们走进这部两千多 年前的典籍,共同寻找答案。二、 整体感知(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熟文章。1 1学生朗读课文,同桌相互听读,注意断句和节拍;指正错误读音(各1 1 遍)。参考【精品课件

2、】展示(1) 选贤与(j ju)能(通“举”,推举)(2) 讲信和睦(m md)(和睦)(3) 幼有所长.(zhzh ongong)(成长)(4)矜(gumgum)、寡、孤、独、废弃者(通“鳏”,老而无妻)(5) 男有分(f f 6)(职分,职守)(6) 货恶(w wd)其弃于地也(憎恨)2.2.教师范读,做朗读指导。提示(1) “故人不独亲其亲”中,“故”,它是表示停顿的,“所以”的意思,这里有一个小的停顿。“人”是使动者,统领以下两句,也有一个小的停顿。所以这一句应这样读:“故/ /人/ /不独亲其亲”(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个“者”也是表示提顿,也要停顿一下。 读成“

3、矜、寡、孤、独、废疾者 / /皆有所养”。(3)“货/ /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 /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货”和“力” 也是应该强调的,所 以“货”和“力”后面要有小的停顿。(4)“是故”表示承上总结的,也要停顿,“是故/ /谋/ /闭而不兴”;下一行的“故”也是 一样,“故/ /外户而不闭”。3 3播放【音频课文】,学生听读、体会。4 4 指名朗读课文,师生点评(2-32-3 人)。2(二)译读课文,准确理解文意。1 1 借助注释,自主读译课文。2 2指名 1-21-2 名同学完成翻译,其他同学指 正,最后教师补充明确。3 3 展示参考译文,学生再次通译课文。参考译文在大道施

4、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 (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 老年人能终其天年, 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 (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 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说明:“大道” “大同”都属于

5、特殊概念:“大道”,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 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近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 “奉养”义,后一个“亲” 就专指父母了。文中凡能直译的语句一概用直译,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译。可参考【知识总汇】三、局部探究活动一:梳理文言知识。按照类型梳理、归纳本课的重点字、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实词。同时把自己不

6、理解的字词标示下来。1 1 先由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其他同学帮助解答,教师点拨。2 2师生共同按类型梳理出重点字词,由学生完成解释,教师补充明确。【精品课件】(1 1)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2 2)重点词语3实词:4货恶其弃于地也恶(W WU):憎恨。男有分分(f f6):职分,职守。虚词:大道之行也之:语气助词,相当于“的”。是故谋闭而不兴是故:因此,所以。故外户而不闭而:连词,表承接关系。3 3)词类活用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名词作动词,以为亲。不独子其子子:名词作动词,以为子。选贤与能能:形容词作名词,能干的人。老

7、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壮: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幼:形容词作名词,幼童。可参考【微课堂】意动用法( 4 4)一词多义道大道之行也名词,道,理想。道路以目名词,道,路。亲故人不独亲其亲动词,亲,以为亲。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亲,指父母。( 5 5)古今异义 不独子其子子,古义:子女今义:儿子女有归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来货恶其弃于地也货,古义:财货 今义:货物盗窃乱贼而不作可参考【知识总汇】贼,古义:害人的事 今义:偷东西的人活动二:理解文章内容。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师生点评,补充。 【精品课件】 1 1作者认为如何建构理想的社会? 2 2文章是从哪几个

8、方面展开论述的?先用自己的话概括,再说出原文。3 3怎样的社会情景才能称为大同社会?思考,交流。1.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52 2 三个方面:(1 1)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关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 终,壮有所用,幼所长,矜、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男有分,女有归);(3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3.3.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可参考【微教案】“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活动三:探究写作特点。本文写作上有何特点?思考,交流。(1 1)结构严谨分明、

9、说理透彻。文章开篇由总到分,把“大同”社会的政治纲领阐述得清清楚楚。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一句话概要描述大同社会的景象。(2 2)表达美好理想。文章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政治纲领、基本特征的阐述,展示出 一个和平、安定、祥和的理想社 会,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当时广 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也暗含对现实生活中黑暗现象的厌恶。(3 3)语言铿锵有力,气势磅礴。文章多用对偶、排比句。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等,句式整齐,语气强烈,增强了表达效果。活动四:质疑问难。学生就本节课中产生的疑问及未能解答的问题,向全班提出,师生

10、回答,或教师点拨、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四、总结拓展1 1.总结。师生朗读全文,梳理总结。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由于孔子生活在战乱不断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尽管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但它却成为我国社会思 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两千多年来一直成为许多思想家和改革家所追求的理想“桃源” 其思想意义极为深远。2.2.拓展。6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大同社会”呼吁、奋斗过?仝.廿参考陶渊明:世外桃源。马克思: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概念。洪秀全: “有饭冋吃,有衣冋穿,有田冋耕,有钱冋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孙中山:民族、民生、民权天下为公。思考:你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为此,你打算如何行动? 师生各抒己见。小结:理想的社会不会自天而降,需要你我他共同奋斗!播放【影视课文】,品味赏析,朗读背诵。 可参考【背诵指导】五、 作业设计1 1 总结重要的文言知识,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