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二 采薇 学案_第1页
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二 采薇 学案_第2页
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二 采薇 学案_第3页
2016-2017年人教版必修二 采薇 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采薇学案复习目标:1、梳理相关的文学常识及文言知识。2、掌握相应的诗经中有关诗歌知识,强化诗歌鉴赏。复习过程:(一) 基点知识自测1、解释加点字靡室靡家(无) 不遑启居(空闲) 载饥载渴(又) 靡使归聘(问候)岁亦阳止(农历十月) 忧心孔疚(很,非常) 戎车既驾(已经)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 雨雪霏霏(下雪) 彼尔维何(花盛的样子) 维棠之华( 同“花” ) 彼路斯何(同“辂”,大车) 岁亦莫止(同“暮”,年底)2、文学常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诗经 ,共收入诗歌 305 篇,又称“诗三百”,分为“ 风 ”、“雅 ”、“ 颂 ”三部分。“ 风 ”即国风,就是各国土乐;“ 雅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

2、的音乐;“颂 ”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这本诗集的主要表现手法有“ 赋 ”、“ 比 ”、“ 兴 ”三种。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犭严 狁之故( )( ) 不遑启居( ) 我戍未定( ) 象弭鱼服( )王事不盬( ) 小人所腓( ) 靡使归聘( ) 四牡骙骙( )4、通假字岁亦莫止( ) 彼尔维何( ) 维常之华( ) 犭严 狁孔棘( )5、词类活用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岂不日戒( )6、古今异义不遑启居 古义: 今义:君子所依 古义: 今义:小人所腓 古义: 今义:7、一词多义薇亦作止( ) 曰归曰归( ) 靡室靡家( ) 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 ) 忧心孔疚( ) 今我来思( )(二 )

3、重点赏析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试赏析。明确: 2、本诗的哪些章节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表达效果如何?明确: (三)疑点探究探讨本诗中蕴含的乡思情结的内涵。讨论探究: (四)、课后巩固练习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望风披糜 忧心忡忡 世外桃园 即来之,则安之B糜糜之音 纵横驰聘 弥天大谎 人才辈出C兵荒马乱 戍马倥偬 仓遑逃窜 箭拔弩张D寻物启事 莫名其妙 沧桑巨变 山清水秀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聘:问候C行道迟迟 迟迟:很晚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

4、业业:高大的样子3、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岁亦莫止/ 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C彼尔维何/ 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 小人所腓4、下列有关诗经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 “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

5、合称为诗经六艺。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5、阅读4、5两章,完成下列题目(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的艺术手法。内容: 艺术手法: (2)“牡”在诗中指驾车的雄马,其本义是 ,其反义词是 。请写出含“牡”或其反义词的成语: 。(3)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面的特色: (五)内化提升边 愁崔 湜九月蓬根断,三边草叶腓。风尘马变色,霜雪剑生衣。客思愁阴晚,边书驿骑归。殷勤凤楼上,还袂及春晖。崔湜,字澄澜,唐朝定州人,曾在唐睿宗、

6、玄宗时任宰相。腓(féi):枯萎。(1) 本诗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2) 尾联描写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与前三联相比写法上有何不同?(6分)2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秦风·兼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兼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兼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注释】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同萋萋)”“采采”都与“苍苍”的意思相同。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

7、上行走。洄,曲折盘旋的水道。游:通“流”,直流的水道。晞(x):晒干。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跻(j):升高,意为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坻(chí):水中高地。未已:未干。已,止。涘(sì):水边。右:迂回弯曲。沚(zh):水中高地。(1)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细读全诗后,选出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A讽刺秦国君主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C描写对朋友(“伊人”)的思念之情。D描写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的心情。(2)这首诗与诗经中其他许多诗篇一样,各章有的句子重复

8、,有的只更换一两个字。这种表达形式有什么好处?答: 。(3)把第1、2两章改写成新诗。第1章: 。第2章: 。采薇参考答案(一) 基点知识自测4、通假字“莫”,通“暮”,年末 “尔”,通“ ”,花盛开的样子 “华”,通“花” “棘”,通“急”,紧急5、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下 名词作状语,每日6、启居 古义:古人坐时,臀部贴在小腿上叫“居”;臀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 今义:启发;居住君子 古义:将帅 今义:人格高尚的人小人 古义:士兵或地位低的人 今义:人格卑鄙的人7、(略)(二 )重点赏析1、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

9、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2、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三)

10、疑点探究让学生找出诗歌中乡愁出现的场景,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最后再联系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揣摩乡思情结的内涵。(先分组讨论:前后座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再全班交流:由每一个讨论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再由学生自已汇总补充修正。)乡愁出现的场景: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乡思情结的内涵: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义。故乡常常被赋予的意义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在比喻意义上,往往指向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四)巩固训练1D;2C;3C;4D;5(1)内容:由驻防

11、地盛开棠棣之花的环境,引出将帅所乘的高大兵车。艺术手法:以环境的优美反衬战争的激烈;设问手法,自问自答,引出描写对象。(2)雄性的鸟兽 牝 牝鸡司晨、牝牡骊黄 牡牝不分。(3)本诗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诗人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马“业业”,“骙骙”“翼翼”,写“象弭”“鱼服”,让人想象到战争的惨烈。(五)内化提升1、(1)胡天九月,草木枯萎折断,风尘四起,霜雪渐浓,令人生畏(1分)前两联描写了边地凄凉的景象(1分),渲染苦寒的氛围。(1分)烘托了后两联的客思之“愁”。(2分)(2)描写了一个闺中思妇,殷勤伫望的形象。(2分)前三联实写,最后一联虚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