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5有机化学基础精品教学设计(整套)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过程与方法】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 相似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学习,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教学难点: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引入】师:通过高一的
2、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植物排泄 物一一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概念 一一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 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 研究有机物的组成、 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 学。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师:有机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
3、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 广有机化合物/ TPK-知识导航5(1)大家已知道碳原子的成键特点,那么,利用你手中的球棍模型,把甲烷的结构拼凑出来。二氯甲烷可表示为C1H 1)师: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 得到什么信息?表21部分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名称结构简式沸点/0C相对密度甲烷CH-1640.466乙烷CHCH3-88.60.572丁烷CH(CHb)2CH-0.50.578戊烷Ch(CHO3CH36.10.626壬烷CH(CH2)7CH150.8
4、0.718十烷CH(CH2)9CH194.50.741十六烷CH(CH) CH287.50.774十八烷CH(CH)16CH317.00.77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表总结出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并给予适当的 评价)【板书】2、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 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 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 (nw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还有,烷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师:我们知道同系物的结构相似,相似的结构决定了其他烷烃具有与甲烷相 似的化学性质。【板书】3、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1)取代反应、女口:CH3CH3+ CI2丿
5、照CH3CH2CI + HCI(2)氧化反应CnH2n+2+n+iO2诀燃nCO2+(n+1)H2O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师:接下来大家回忆一下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便于进一步学习烯烃。(由学生回答高一所学的乙烯的分子结构和性质,教师给予评价)【板书】二、烯烃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通式:CnH2n(n2)例:. 亠:一 -/.乙烯二二 丙烯1-丁烯:2-丁烯师:请大家根据下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表2 部分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名称结构简式沸点/oC相对密度乙烯CH=CH-103.70.566丙烯CH=CHC3H-47.40.5191-丁烯CH=CHCH
6、CH-6.30.5951-戊烯CH=CH(CH2CH300.640(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上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并给予适当的 评价)【板书】2、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与烷烃相似)师:烯烃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它们具有与乙烯相似的化学性质。【板书】3、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1)烯烃的加成反应:(要求学生练习)U 禺=CH - CH3十肌t CHBr - CHBr-辱;7二,二.丙烷X2-卤丙烷(简单介绍不对称加称规则)(2)二;.八 :三.:-+ ?土 .-(3) 加聚反应小,:UC-nCH2=CH-CH3nCH3-CH=CH-CH3權优刑【板书】二烯烃的加成反应:(1,4一加成反应是主要的
7、)平Br h喊反应:c盼CHYH切尹並-蚀一CH二ca-h5r Brb 2加成反应:二01弋3二肚+匹iH2-CH-CE=CH2【板书】4、烯烃的顺反异构师: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除了前面学过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和官能团异构之外,还可能出现顺反异构。1-己烯CH=CH(CH3CH63.30.6731-庚烯CH=CH(CH4CH93.60.6971,2一二溴丙烷(要求学生观察特点)(S有C=QCH3CHa聚丁烯催优加飘式晋下11_定温度压强A Bn烯师:像这种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 (否则就意味着双键的断裂) 而导致分子 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顺反异构。小结:本节课主
8、要学习了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结构的相似性决定 了性质的相似性;并了解了二烯烃的1,4加成和烯烃的顺反异构。呱严c=c/ H H顺2丁烯HsC H、-|AC/ 氏反一2丁第二课时(炔烃)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上课前,播放炔烃的flash主题动画。欣赏音乐动画,课前准备, 稳定情绪,进入上课状态。烘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新课学习展示一瓶用排水法收集 的乙炔气体。通过观察、 掌握乙炔的 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 观察能力,加深记忆。引导分析乙炔的组成和 结构特点。书写乙炔的电子式和结构 式。巩固书写电子式与结构 的知识对比烷、烯、炔的结构 特点,推测乙炔
9、其化学 性质。思考:1、 炔烃有无顺反异 构。2、乙炔可能具有的化 学性质及验证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 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分析实验室制取乙炔时 的实验装置,引导学生 正确选择气体的实验装 置。思考:如何选择气体实验 室制取装置?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 力。探究实验:乙炔的制取 与性质 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根据实验分析乙炔的化 学性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乙炔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2、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3、加成反应:乙炔与溴加成播放乙炔与溴发生 加成反应机理(动画)。理解和掌握乙炔的化学性 质写出化学化学方程式。加深理解加成反应机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 掌握
10、本节的重点知识一 乙炔的化学性质。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帮 助学生微观角度认识化 学反应的机理。巩固练习设计典型习题进行课堂 练习,对学生在练习中 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本节知识解答练习中 的问题巩固乙炔的结构和 化学性质的知识,并培 养学生由此及彼的知识 迁移能力。本节知识总结(突 出乙炔结构与化学性质 的关系)回顾总结,明确主次,突出重点。新旧知识比较,使知 识系统化、条理化。布置课后练习题。课后完成作业及时巩固知识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上课前,播放炔烃的flash主题动画。欣赏音乐动画,课前准 备,稳定情绪,进入上课 状态。烘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新课学习展示
11、一瓶用排水法收集 的乙炔气体。通过观察、掌握乙炔的 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 观察能力,加深记忆。引导分析乙炔的组成和 结构特点。书写乙炔的电子式和结 构式。巩固书写电子式与结构 的知识对比烷、烯、炔的结构 特点,推测乙炔其化学 性质。思考:1、炔烃有无顺反 异构。2、乙炔可能具有 的化学性质及验证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 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分析实验室制取乙炔时 的实验装置,引导学生 正确选择气体的实验装 置。思考:如何选择气体实验 室制取装置?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 力。探究实验:乙炔的制取 与性质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根据实验分析乙炔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 析问题的能力。
12、归纳总结乙炔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2、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3、 加成反应:乙炔与溴加成播放乙炔与溴发生 加成反应机理(动画)。理解和掌握乙炔的化学性质写出化学化学方程式。加深理解加成反应机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 掌握本节的重点知识一 乙炔的化学性质。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帮 助学生微观角度认识化 学反应的机理。巩固练习设计典型习题进行课堂 练习,对学生在练习中 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本节知识解答练习 中的问题巩固乙炔的结构和 化学性质的知识,并培 养学生由此及彼的知识 迁移能力。本节知识总结(突 出乙炔结构与化学性质 的关系)回顾总结,明确主次, 突出重点。新旧知识比较,使知 识系统化、
13、条理化。布置课后练习题。课后完成作业及时巩固知识第二节苯芳香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理解苯分子的独特结构,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并从中了解研究事物所应遵循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1)重点: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2)难点:理解苯环上碳碳间的化学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3)关键:正确处理苯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教学方法(1)主要教学方法归
14、纳、演绎法:通过学生的逻辑推导和归纳,最终确定苯的分子结构。(2)辅助教学方法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实验促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教师的演示,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瞬间变化定格化,有助于学生掌握苯的结 构特点和苯的主要化学性质(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的本质。学法指导1、观察与联想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分析本质。将苯的实验事实和已经掌握的 旧知识联系起来,使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有机结合。2、推理与假设 的逻辑思维方法。
15、教学程序1、整体结构:让学生通过推2、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小奇闻:化学豕预言第一次世界 大战投影板书苯芳香烃(第一课时)听讲,对小奇闻进行情绪体验。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投影板书一、苯的组成及结构(一)苯的组成:C6H6苯的分子式为C6H6。思考根据化学式,苯的组成有什么特 点?:思考与交流1:请写出C6H6可能的结构简式。(注意 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分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写出可能的 结构简式:A.CH=CCH2CH2C=CHB.CH3C=CC=H引导学生 用假说的 方法研究 苯的结构。过渡这些结构的共同点是什么?思考与交流2到底苯分子中有没有碳碳双键或 碳碳三键呢?请冋学们设计
16、实验方案检 验学生明确 结构决定 性质,性质 反映结构。【学生探究实验】提问上述实验有什么现象?说明什 么?实验-1:在苯中分别滴加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震荡、静止,观察现象。提问上述实验有什么现象?说明什 么?讲述“凯库勒和苯分子的结构”思考与交流3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苯环结构的有关观点:(1)6个碳原子构成平面六边形环;(2) 环内碳碳单双键相互交替。提问上述说法是否正确呢?思考与交流4为了验证假说,科学家做了大量实 验发现苯的一溴代物只一种,邻位二溴 代物也只一种这说明了什么?思考与交流5如何更确切地表示苯分子的结构?1872年凯库勒提出补充论点:苯分子中 碳原子完全以平衡位置
17、为中心进行振实验1现象:苯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不褪;苯中加入溴水,橙 色不褪并转移到苯层,即上层呈橙红 色结论: 苯不能使溴水或酸性咼锰酸溶液裉色,说明苯分子中不含C=C或C=Co结论:由于苯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 说明苯分子中的六个氢原子位置应 该是等同的。对学生进 行化学史 教育,同时 教育学生 有科学探索精神。指导学生 以事实为 依据验证 假说。引导 学生体会物质的结 构决定性 质,性质又 反映结构 的辩证关系。荡运动,使得相邻碳原子之间不断反复 进行相吸和相斥,双键因此不断更换位 置,交替运动投影键长数据1935年,詹斯用x射线衍射法证实苯 环是平面的正六边形,测得苯的碳碳键
18、 长都相等。投影、讲述现代科学对苯分子结构的 研究: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2.苯分子中碳碳键键长介于单键和双 _ 键之间。软件演示苯分子球棍模型和比例模 型。进一步体会苯分子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碳碳键既不同于单键也不同于 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和 种独特的键。导学生以 事实为依 据验证假 说。展示一瓶纯净的苯。 (引导学生从:色、味、态、溶解性、密度、熔点、沸点、 毒性等方面去观察、实验、查阅资料)投影板书二、苯的物理性质实验:观察苯的颜色、状态, (苯有 毒,不要求学生多闻气味) 做实验检 验苯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根据前面研究的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 介于单键和双键之
19、间的独特的键,那么苯的化学性质如何?实验-2:电脑展示:苯和液溴的反应。投影板书化学性质1:能取代投影C6H6+B C6H5Br+HBr设问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什么?投影板书三、苯的化学性质学生联想并动手练习体会结构 决定性质,性质又反 映结构的 辩证关系。小结巩固题和作业请冋学谈谈这节课的主要收获 是什么?见课件,基础训练练习升华七、板书设计(略)第三节 卤代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溴乙烷的主要物理性质。(2)掌握溴乙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理解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的条件和所发生共 价键的变化。【能力和方法目标】(1)通过溴乙烷的水解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2)通过学
20、习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培养学生使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 水解反应的能力;(3)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进行验 证的假说方法。【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卤代烃中如何检验卤元素的讨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尤其是两组不同意 见的对比实验, 激发同学兴趣, 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求知欲, 急切用实践来检验结论的 正误。实验成功的同学,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实验不成功的同学,经过了困难的磨炼,通过 独立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既锻炼了毅力,也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从溴乙烷水解实验的设计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乐趣。通过用化学平 衡知识认识
21、溴乙烷水解反应,使学生体会到对化学反应规律的理解与欣赏;【科学方法】由乙烷与溴乙烷结构异同点引出溴乙烷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进 行验证的假说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溴乙烷的水解实验的设计和操作;2试用化学平衡知识认识溴乙烷水解反应。教学过程设计【引入】请同学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第一幅图片是生产中常用的塑料管,其化学成分是聚氯乙烯,单体是氯乙烯; 第二幅图片是不粘锅,其涂层化学成分是聚四氟乙烯,单体是四氟乙烯; 第三幅图片是臭氧层空洞,形成空洞的原因之一是氟利昂的大量使用,如二氟二氯甲烷 【提问】从组成看,它们都应该属于哪类有机物?【生答】卤代烃。【追问】为什么?【生答】 虽然母体是烃,
22、但含有卤素原子。 【设问】 回答的不错。 你能根据所学知识给出卤代烃的定义呢?【生答】卤代烃的概念。【小结】回答的很好。 (投影卤代烃的概念,并提问卤代烃的官能团是什么?) 。 【设问】学习各类有机物的研究程序是什么? 【生答】由典型(代表物)到一般,根据结构分析性质。【讲解】我们选取溴乙烷作为卤代烃的代表物,本节课我们将重点研究溴乙烷结构和性质。 【投影】二、溴乙烷1.溴乙烷的结构【边讲述边投影】 溴乙烷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由溴原子取代了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后所 得到的产物。其空间构型如下:(投影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斗 I. I. .1 .【投影】请同学们写出溴乙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23、结构简式。【引导探究】溴乙烷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应如何表现?(两个吸收峰,且吸收峰的面积之比应该是3:2,而乙烷的吸收峰却只能有1个。)【小结】溴乙烷与乙烷的结构相似,区别在于CH键与CBr的不同。【引言】溴原子的引入对溴乙烷的性质有什么影响?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重点。让我们先来研究其物理性质。【投影板书】2.溴乙烷的物理性质【提出问题】已知乙烷为无色气体,沸点-88.6C,不溶于水。对比乙烷分子的结构,你能 知道溴乙烷分子中引入了Br原子后,在相同条件下,溴乙烷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如何变化? 熔沸点、密度呢?【科学推测】溴乙烷的结构与乙烷的结构相似,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烷,导致C2H5Br分子间作
24、用力增大,其熔点、沸点、密度应大于乙烷。【学生探究实验1】试剂和仪器:试管、溴乙烷、蒸馏水、酒精(1)用试管取约2mL的溴乙烷,观察溴乙烷在常温下的颜色和状态。(2) 将2mL的溴乙烷分放在两支试管中,往其中一只中加入2mL的水,振荡,静置。往 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酒精,振荡,静置。【学生回答后投影】1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实验结论):无色液体,沸点比乙烷的高,难溶 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大。(学生回答密度比水在时,提问:为什么?你怎么知道水层在上方?)【提升】你能否根据所学知识推测:氯乙烷的沸点比溴乙烷的沸点是高还是低?为什么?【生答】低,有可能是常温下是气体,因为氯乙烷与溴乙烷的结构
25、相似,而相对分子质量小 于溴乙烷,分子间作用力小,故沸点低。【小结】烷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分子间作用力变大,卤代烃溶沸点升高, 密度变大。所以卤代烃只有极少数是气体,大多数为固体或液体,不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数的有机溶剂。溴原子的引入能使溴乙烷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呢?【投影】3溴乙烷的化学性质【引言】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溴原子作为溴乙烷的官能团,发生化学变化应围绕着CBr键断裂去思考。CBr键为什么能断裂呢?在什么条件下断裂?【生答】在溴乙烷分子中,由于Br的吸引电子的能力大于C,则C-Br键中的共用电子对就 偏向于Br原子一端,使Br带有部
26、分负电荷,C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当遇到OH、NH?等试剂(带负电或富电子基团)时,该基团就会进攻带正电荷的C原子,一Br则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离去。【冋题】已知:CH3CH3与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反应,CH3CH2Br能否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 反应,可能有什么物质产生?【科学推测: 】若反应,则生成乙醇和溴化钠,发生如下反应:CH2CH2Br + NaOH 生CH3CH2OH+NaBr【引言】以上所述,均属猜测,但有根有据,属于科学猜测。很多伟大的科学理论都是通过 科学猜测、 实验验证得出的。 如果让你设计实验证明溴乙烷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你 如何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如何用实验证明溴乙烷的
27、Br变成了Br-?(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分层的,且有机物的反应一般比 较缓慢,如何提高本反应的反应速率?充分振荡:增大接触面积;加热: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得出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 【追问】:能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如何加热?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因为溴乙烷的沸点只有38.4C,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液体容 易暴沸。可采用水浴加热。【指出】 水浴加热时就不可能振荡试管, 为了使溴乙烷和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接触, 水浴的 温度应稍高于溴乙烷的沸点,为什么?【生答】使处于下层的溴乙烷沸腾汽化,以气体的形式通过NaOH溶液与其充分接触。 【指出】
28、可同学想过吗?溴乙烷是大气污染物,汽化出来的溴乙烷不可能完全与NaOH溶液反应,散失到大气中就会污染空气,你想如何解决本问题?【生答】试管上加一个带长玻璃导管的橡皮塞, 起冷凝回流的作用, 既能防止溴乙烷的挥发, 又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学生探究实验2】请同学们利用所给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溴乙烷能否在NaOH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实验用品:大试管(配带直长玻璃管的单孔橡皮塞)2只、试管夹、小试管10只, 长胶头滴管(能从大试管中取液体) 、250mL烧杯。溴乙烷、10%NaOH溶液、稀硝酸、2%硝酸银、稀溴化钠溶液、稀氯化钠溶液。【提示】(1)可直接用所给的热水加热(2)溴乙烷、10%N
29、aOH溶液的用量约为2mL(3)水浴加热的时间约为3分钟(巡视,组织教学,及时点拨,结合不同方案组织讨论:加入NaOH溶液加热,冷却后直接加AgNO3为什么不可以?检验卤代烃中含有卤元素的程序如何?) 【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评价得出结论】 结论:CH3CH2Br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水CH2CH2Br + NaOH CH3CH2OH+NaBr【投影】上述方程式也可以写成:NaOHCH2CH2BrH2OCH3CH2OH+HBr该反应可理解为:溴乙烷发生了水解反应,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中和反应生成的HBr,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使反应正向进行。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提升
30、】由此可见,水解反应的条件是NaOH水溶液。溴乙烷水解反应中,CBr键断裂,溴以Br-形式离去,故带负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如OH-、HS-等均可取代溴乙烷中的溴。【质疑】对水解反应的深化:1把“一Br”替换成“一CI”,能否发生反应?严32、把“CH3CH2” 替换CH3CH”或 “CH3-C-” 或R如何反应?3、把“CH3CH2”替换成“Fe3+”,能否发生反应?【目标测试】1.(2003年上海市理科综合测试)足球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 准球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沸点12.27C),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乙烯和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得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
31、构简式表示)是CH2=CH2+HCITCH3CH2CI,该反应的类型是 _ 。决定氯乙烷能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具体性质是2已知NH3和H2O在与卤代烃反应时的性质很相似,在一定条件下能使卤代烃发生 氨解,写出溴乙烷的氨解方程式。【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中的水解反应,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投影:提出问题 - 科学猜测k实验验证现在回忆这个过程解决问题- 发展理论 -形成理论【小结】这个过程不是研究事物所应遵循的一种科学方法。 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我们应该学会它。这一过程蕴含着以实验事实为据,第一节 醇 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分析醇的结构了解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
32、获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的科学 观点, 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表格的数据,使学生学会利用曲线图表分析有关数据并且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出相关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利用假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进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即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现在有下面几个原子团,请同学们将它 们组合成含有一0H的有机物CH学生书写投影交
33、流CHOHOH H观察、比较教学意图探究醇与酚结构上的相似和不同点激发学生思维。分析、讨论运用分类的思想,你能将上述不同结构学生相互讨论、交特点的物质分为哪几类?流第一类一0H直接与烃基相连的:培养学生分 析归纳能 力。讲解过渡、提问投影、讲述在上述例子中, 我们把羟基与烃基或苯 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叫做 醇; 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形成的化合物叫做酚。醇和酚分子结构中都有羟基(一0H,它 们在化学性质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呢?这一讲,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醇的有 关知识一、醇1醇的分类一元醇CHOH、CHCHOH饱和一元醇通式:GHn+iOH二元醇CH OH CHOH乙二醇多元醇CH OH
34、 CHOH CHOH丙三醇学生听、看明确概念学生听、看、思考使学生了解醇的分类思考与交流讨论、交流;教师讲解请仔细阅读对比教材P49页表3-1、3-2表格中的数据,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或作 出什解释?分析较多数据的最好方法就 是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数据变化的曲线 图来。同学们不妨试试。氢键是醇分子中羟基中的氧原子与另一 醇分子羟基的氢原子间存在的相互吸引 力。根据数据画出曲线图: 画出沸点 分子中所含碳原子 数曲线图;培养学生科学分析方法投影/X/JI1 I为什么相对分子质量相接进的醇与烷烃 比较,醇的沸点会高于烷烃呢?这是因 为氢键产生的影响。学生结论: 同一类 有机物如醇或烷 烃, 它们的沸点
35、是 随着碳原子个数即 相对分子质量的增 加而升高的。 而在 相同碳原子数的不 同醇中,所含羟基 数起多,沸点越高。掌握氢键的概念。2、醇的物理性质总结1)醇或烷烃,它们的沸点是随着 碳原子个数即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 高。2)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教材P49“思考与交流:三、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可以与金 属钠反应放出氢气:2CHCHOH+2Na 2CH3CHONa+H通过反应我们可以发现乙醇的性质主要 是由其官能团羟基(一OH体现出来的。 在乙醇中O-H键和C-O键都容易断裂。上述反应中断裂的是乙醇分子中的什么 键?设问学生实验投影讲解自学如果
36、CO键断裂,发生的又会是何种反应类型呢?3、消去反应浓硫酸CHCHOH CH=CHf+H2O170 C断键:相邻碳原子上,一个断开另一断开C-H键。学生思考,期待进 行下面内容。激发求知欲组装实验装置;实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现象并记验能力;增录。强学生对乙醇的感性认识。学生书写化学方程使学生从反式并思考反应中应的本质上断、成键的位置和来理解乙醇特点。的消去反应特点。C-0键,学生听、看并思考H 0H引导学生从反应进行的条件和反应过程 中断成键的角度来区分分子内脱水和分 子间脱水的联系和区别。阅读P51“资料卡 使学生认识 片一一乙醇的分子 到“反应物 间脱水”在不同反应思考与交流回顾讲解、提问运
37、用必修2中所学学以致用,化学知识,讨论、提高学生知交流化学事故的处识的运用能理方法。力。学生回顾、书写相复习、巩固应化学方程式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从CH键断裂时氢原断成键的角子可以被取代。度来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条件下可生成不同的产物”投影4、取代反应学生回答:断开C-0从断成键的键。溴原子取代了角度理解CHCHO出HBr一-CHCHBr+H2O羟基的位,代反应。属于取在这个反应中,乙醇分子是如何断键 的?属于什么化学反应类型?提问:学与问乙醇在铜或银的催化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醇 能不能被其他氧化剂氧化呢?学生实验我们把乙醇加入重铬酸钾溶液,观察是否有现象产生。讲解在酸
38、性重铬酸钾作用下乙醇能够发生反应。因为重铬酸钾是氧化剂,所以乙醇 被氧化。氧化氧化乙醇*乙醛乙酸课堂总结在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乙醇的结回顾构特点、化学性质;从断成键的角度了解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我们应该 更加清楚的认识到结构决定性质这样规 律。作业教材P55, 2点评:1、 本设计是一节中规中矩的边讲边实验的新授课教学,注重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2、 设计中也符合由结构到性质这一化学研究方法。3、 教师在设计中也把醇和酚的结构不同提到这来作了一个教学内容整合。4、 由于本节内容较多,比较复杂,不建议把醇和酚的结构比较放在这进行。本设计应从醇和烷烃的不同对比引出醇的官能团。然后围绕一OH这
39、一官能团,以断键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实验、分析、归纳总结。最后由乙醇再推广到其它醇类的性质及醇的分类等。2CH3CHOH + Q巩固复习12CHICHO+ 2 H2O先向试管加入少量 培养学生实 的重铬酸钾溶液, 验观察能力 然后滴加少量乙醇,充分振荡学生思考从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上来提高学生的认识。构建知识网络。巩固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特征、重要性质、了解苯酚的用途;掌握苯酚的检 验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 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情感目标:逐渐树立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学科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
40、养学 生求实进取的品质。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教学难点苯酚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1.教法(1)教师设计课型,以探究性实验为先导,探究性质。(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对比,练习固所学知识。(3)多媒体辅助教学2学法(1)实验探究、讨论、练习巩固。(2)积极使用手、眼、脑,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思维分析能力。教学组织形式小组讨论、师生讨论多种形式。教学过程课堂引入:进入实验室,同学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与我们到什么地方闻到的气味类似? 生:医院。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在工农业生产上和医药上经常使用。家庭使用的药皂中也可常添加它,它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苯酚。投影: 第二
41、节酚引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探究苯酚的性 质。请同学们先按步骤进行实验探究。特别提示:苯酚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万一不小心粘在皮肤上时,应该立即用酒精洗涤。、实验探究序号主要操作实验现象、反应方程式实验1观察苯酚的色、味、态,然后取少许 苯酚放入试管中,滴加1-2 mL水,振 荡,观察现象。然后放入热水中水浴 加热,再观察现象。再让液体冷却, 再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2向上实验1中的液体取出约1/2量(剩 余溶液留做第4.5.6步用)加入另一支 试管里,诼滴滴加NaOH溶液,边滴 边振荡,至恰好澄清。(注意NaOH千实验现象: 反应方程式:万不能过量,以免
42、后面的实验做不成 功。)实验3将实验2中的澄清液分为两等份,一 份小心吹入CO2; 一份加入少量稀盐 酸。实验现象: 反应方程式:实验44.取少量苯酚溶液加入试管,然后滴 加几滴石蕊试液,实验现象:实验5苯酚和浓溴水的反应:在试管里滴入 饱和溴水再加入约1-2 mL,然后滴入2-3滴苯酚稀溶液,充分振汤,静置,实验现象: 反应方程式:实验6苯酚和FeCI3溶液的反应:在试管里 滴入几滴苯酚稀溶液,再加入约2-3mL水,振荡,然后再逐滴滴人1-2滴FeCI3稀溶液。实验现象:实 验 完 毕 后 , 请 同 学 们 整 理 好 药 品 、 和 仪 器 。针 对 上 述 实 验 现 象 , 请 同
43、学 们 看 书 自 学 。二、读书思考题(投影打出)1醇与酚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 苯酚有那些物理性质?3、 苯酚在结构4、 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说明苯酚具有怎样的性质?5、 苯酚溶液分别与浓溴水及FeCI3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6、 苯酚分子中原子团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学生根据实验探究结果、分析、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三、师生讨论请同学们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师:请同学们回忆苯酚的物理性质。生:回答。板书(一)、物理性质:见多媒体师设问(1)苯酚的浑浊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何现象?生:溶液由浑浊变澄清。(2)根据上述现象及探究实验2请你对苯酚具有的性质进行分析 生:
44、弱酸性,比碳酸的酸性还要弱。(3)讨论:苯酚为什么具有酸性?生:由于-OH受苯环的影响使得-OH容易发生电离,显示酸性。多媒体:(二)、苯酚的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请学生板演)师:苯酚与醇类物质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你认为苯酚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是否相同? (多媒体)生: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它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是不完全相同的。多媒体:(三)、苯酚的化学性质师:从实验2我们知道苯酚的水溶液具有酸性,那么苯酚的水溶液为什么显酸性呢?学生从结构上思考)师:引导、启发生:讨论、归纳,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氢原子容易电离,其水溶液呈酸性。多媒体:1苯酚与NaOH溶液的反应请学生演示:苯酚+碱盐+
45、水师:苯酚水溶液的酸性如何?你能够用上述实验事实来证明它酸性的强弱吗?生:苯酚水溶液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还要弱,因为由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原理,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生成了苯酚出现浑浊现象。师:总结(1)在苯酚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不变色。(2)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有浑浊出现。请学生演示:多媒体:2苯酚与浓溴水的反应:师:向苯酚溶液中滴加浓溴水,现象如何? 生:生成白色沉淀。讨论:苯和液溴与苯酚和浓溴水哪个反应更易发生?为什么?多媒体:苯酚和浓溴水的反应演示师: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原子团之间也不例外。生:总结 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三个氢原子变活泼而易被取代。师:现象如何? 生
46、:无色变成紫色。师:.苯酚和FeCI3溶液的反应非常灵敏,在实际应用中有何作用? 生:可用于鉴别和检验苯酚。巩固练习:见多媒体:板书四、苯酚的用途多媒体:作业:P55 2.3.4(引导ONa请学生演示:多媒体:3苯酚和+ 3HBr第二节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乙醛的结构及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2、了解醛类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3、了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来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验能力,树立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教学难点醛的氧化反应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师: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
47、条件下,氧化成什么物质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回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板书】第二节一、乙醛1乙醛的结构分子式:C2H4O0官能团:一CHO或1(醛基)(展示乙醛的分子比例模型)H【设问】乙醛的结构简式为什么不能写成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回答】因为在乙醛I【板书】2.乙醛的物(展示一瓶纯净的乙醛溶液,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色、态及嗅一下气味。)IC 工结构简式:CH3CHOCH3COH?的分子结构中, 不含有羟基。理性质【学生活动】观察、闻气味,说出一些物理性质。如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指导阅读】乙醛的物理性质,弓I导学生将分子
48、量、沸点、溶解性与丙烷和乙醇进行比 较。密度比水小,沸点20.8C,易挥发,易燃烧,能和水、乙醇、乙醚、氯仿等互溶。【过渡】师:从结构上分析可知,乙醛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CHO,它对乙醛的化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试推测乙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板书】3乙醛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碳氧双键上的加成)【设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乙烯和H2的加成反应是怎样发生的?【学生活动】思考,描述乙烯和氢气加成时,是乙烯结构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加上两 个氢原子。【追问】当乙醛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应如何进行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化学方 程式,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成反应的规律:C=O中的双键中的一个键打开。I ICHSC
49、0H【板书】CH3CHO + H2宀催化剂H3CH2OH师:根据前面所学的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特点可知,乙醛的催化加氢也是它的还原反应。【板书】(2)氧化反应1银镜反应【演示实验3-5】(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银氨溶液的配制,银镜反应的 条件和现象。)实验注意事项:1试管内壁应洁净。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止生成易爆物质)。【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写出化学方程式。【板书】AgNO3+ NH3H2O = AgOHJ+ NH4NO3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50、(银氨溶液的配制)CH3CHO+2Ag(NH3)2OH宀CH3COONH4+2AgJ+3NH3+H2O实验现象:反应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板书】2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一一新制的Cu(OH)2氧化【演示实验3-6】(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乙醛发生此反应的条件和现象。)CH3CHO + 2Cu(OH)2宀JCH3COOH + Cu2OJ+ 2HzO实验现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棕黄色,最后变成红色沉淀。【设问】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说明乙醛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醛基?师: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检 验醛基的存在。此两个反
51、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小结】乙醛的主要化学性质:1乙醛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2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更能被强氧化剂氧化。第二课时【复习提问】师:乙醛的分子式及结构简式应怎样书写?(学生思考回答:C2H4O,CH3CHO。)【设问】 如果结构简式为CH3CH2CHO,CH3CH2CH2CHO应叫什么名称?你能否概括 出什么是醛?(学生思考回答:丙醛、丁醛。并让学生讨论、总结出醛的概念)【板书】二、醛类1概念及结构特点:分子里由烃基和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设问】饱和一元脂肪醛的结构式的通式应如何表示?醛类的分子式通式应如何表示?(学生讨论,分析,推测)R C=OI【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醛
52、类的结构式通式为:H或简写为RCHO。分子式通式可表示为CnH2nO【追问】醛类分子中都含有什么官能团?它对醛类的化学性质起什么作用?4醛类物质应有哪些化学性质?【提示】结合乙醛的分子结构及性质分析。(学生热烈讨论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板书)【板书】2、醛类的主要性质:1醛类分子中都含有醛基官能团,它对醛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作用。2推测出醛类物质可能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与银氨溶液及新制的Cu(OH)2反应。【联想启发】5如果醛类物质有这些化学性质,则体现了醛基有什么性质?(学生积极思考,猜测应该是氧化性和还原性。)师:在醛类物质中还有另一种比较重要的醛即甲醛,今天我们来学
53、习甲醛的结构及性质。【板书】3.甲醛(1)甲醛的结构分子式:CH20结构简式:HCHO结构式: 11【强调】结构特点为羰基两侧是对称的氢原子,与其它醛类物质不同,甲醛分子中相当是含有两个醛基。【板书】(2)物理性质甲醛又称蚁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35%40%的甲醛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提示】根据乙醛的化学性质思考甲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讨论、回答)【提问】谁能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板书】(3)化学性质1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HCHO+H2具有还原性。HCHO + 4Ag(NH3) )2OHf 一(NH4)2CO3+4AgJ+6NH3+2出0HCHO+2Cu(OH
54、)2fCO2+ 2CU2OJ+ 5H2O【板书】(4)用途师:甲醛在工业上,可制备酚醛树脂,合成纤维、生产维尼纶等,也用于制福尔马林。【小结】以上学习的是醛类的概念及甲醛的性质和用途。【补充】丙酮的官能团是羰基,主要化学性质:可催化加氢生成醇,但不能被银氨溶液、 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总结】指导学生对这节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女口:醇、醛、酸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思考、整理、归纳得出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第三节 酯化反应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 用。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
55、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 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科学品质 :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 优良品质。科学方法: 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 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学方法 :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课时安排: 第1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 第2课时:酯化反应问题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 “酒是越陈越 香”。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板书】乙酸的
56、酯化反应 【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 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后, 互相比较所获得 产物的量。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和2 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 用酒精灯缓慢加热, 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第二组: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 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 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 水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第三组: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 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 酸,按教材P71,
57、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强调:试剂的添加顺序;2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3加热开始要缓慢。【师】问题: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 可能烫伤操作者。【师】问题:导管末端为什么不能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 【生】防止加热不均匀,使溶液倒吸。【追问】除了采用这样一种方法防止倒吸外,此装置还有哪些其它改进方法?【生】可以将
58、吸收装置改为导管连接干燥管,干燥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或其 它合理方法)。【师】问题:为什么刚开始加热时要缓慢?【生】防止反应物还未来得及反应即被加热蒸馏出来,造成反应物的损失。【师】 所以此装置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那么, 装置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蒸馏烧瓶?哪一部分相当于冷凝管?【生】 作为反应容器的试管相当于蒸馏烧瓶, 导管相当于冷凝管, 不是用水冷却而是用 空气冷却。【追问】开始时缓慢加热是不是在产物中就不会混入乙酸和乙醇了?如何验证?【生】 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 如果变红,说明有乙酸; 乙醇可以用红热的铜丝与之反 应后显红色来检验。【师】 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不能用石
59、蕊来检验是否含有乙酸, 其实只要将试管 振荡一下,看是否有气泡逸出就可以了;接受试管中有大量的水,其中溶解的少量乙醇可能无法通过CuO与乙醇的反应来验证,但可根据有乙酸挥发出来,推知也会有乙醇挥发出来。【师】接受试管中有什么现象?所获得产物的量多少如何? 【总结】第一组接受试管内无明显现象, 第二、三组实验中接受试管内有分层现象,并 有浓厚的果香气味。 从对比结果来看, 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收集到产物; 第二组做法得到一 定量的产物;第三组做法收集到的产物的量最多。【布置课后讨论题】1为什么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得到乙酸乙酯?2第二组做法比第三组做法得到的乙酸乙酯的量明显少,试分析原因, 并设计实验
60、证明你的分析是正确的(欢迎大家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3你对酯化反应有哪些方面的认识?请查阅相关资料后回答。第二课时【引入】回忆上节课的实验和课后讨论题。问题:为什么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得到乙酸乙酯?【答】CH3COOH跟C2H5OH发生酯化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间的反应,在不加浓硫酸时, 即使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速率仍很慢,所以当混合物加热时,蒸气成分是CH3COOH和C2H5OH的蒸气,乙酸乙酯的蒸气极少甚至可以说没有,当然在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不会收集到乙酸乙酯。由此可见,浓硫酸主要起催化作用,其次,因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的,所以浓硫酸也能除去生成物中的水,有利于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工业视觉检测技术智能化升级与机器视觉投资前景报告
- 2025-2030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升级需求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级无人机巡检服务标准化与商业模式探索
- 2025-2030工业物联网安全威胁分析与防护体系构建报告
- 林业安全防护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橡胶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海水产品健康烹饪推广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植物纤维在造纸工业中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垂直农业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森林康养种苗配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合肥市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招聘3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非婚生子女法律抚养权协议范本
- 2025年新版中层副职面试题及答案
- 蜂窝组织炎护理小讲课
- 智慧树知道网课《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纤维转盘滤布滤池运行维护技术说明
- 2025至2030中国无烟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1年全球工作场所状况报告 State of the Global Workplace 2021 Report
- 球墨铸铁管-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考评员)经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