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5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15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最新考纲最新考纲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发现问题(1)杂交实验过程杂交实验过程考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考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5年年8考考)绿圆绿圆绿皱绿皱9 3 3 1(2)结果分析:结果分析:F2共有共有9种基因型,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种表现型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理论解释F1产生配子时,产生配子时,_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基因可以自由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数量相等的组

2、合,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种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种。种。F2的基因型有的基因型有_种,表现型为种,表现型为_种,比例为种,比例为_。等位等位非等位非等位16949 3 3 1(2)遗传图解遗传图解3.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对自由组合现象的验证演绎推理、验证假说演绎推理、验证假说(1)方法:测交实验方法:测交实验(2)目的:测定目的:测定F1的基因型或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或基因组成。(3)遗传图解:遗传图解:(4)结论: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假说成立。结论: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假说成立。4.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等

3、位基因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细胞核遗传细胞核遗传5.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孟德尔成功的原因豌豆豌豆统计学统计学假说假说-演绎演绎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 cm,每个显性基因,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增加纤维长度2 cm。棉花植株甲。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与乙(aaBbCc)杂交,则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度范围是814 cm

4、。(2016经典高考卷,经典高考卷,25)( )(2)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2015海南卷,海南卷,12)( )(3)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DdEeGgHhKk的个体自交,假定这的个体自交,假定这7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7对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7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2014海南海南卷,卷,22D)(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必修以上内容主要源自必修2 P91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二)全面分析孟德尔全面分析孟德尔实验成功原因,把握自由组合定

5、律实质是解题关键。实验成功原因,把握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解题关键。2.教材教材P11思考与讨论改编思考与讨论改编 (1)在豌豆杂交实验之前,孟德尔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一无所获,在豌豆杂交实验之前,孟德尔曾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山柳菊,结果却一无所获,其原因主要有哪些?其原因主要有哪些?提示提示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山柳菊没有既容易区分又可以连续观察的相对性状。当时没有人知道当时没有人知道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山柳菊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时进行无性生殖。山柳菊的花小、难以做人工杂山柳菊的花小、难以做人工杂交实验。交实验。(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在

6、逻辑上环环相扣,十分严谨。他为什么还要设计测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十分严谨。他为什么还要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呢?交实验进行验证呢?提示提示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不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故有必要设计测交实验予以验证。些实验结果,故有必要设计测交实验予以验证。(2014全国卷全国卷)现有现有4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

7、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用上述4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F1均为抗锈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_,在受,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精时

8、雌雄配子要_,而且每种合子,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的存活率也要_。那么,。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_和和_。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F2植株自交得到植株自交得到F3种子,种子,1个个F2植株上所结的全部植株上所结的全部F3种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1个个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株系。理论上,在所有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4种,那么,在这种,那么,在这4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数种株系中,每种株系植株的表

9、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是量比分别是_,_,_和和_。解析解析(1)4个纯合品种组成的两个杂交组合的个纯合品种组成的两个杂交组合的F1的表现型相同,且的表现型相同,且F2的表现型及其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由此可推断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数量比完全一致,由此可推断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还需满足受精时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还需满足受精时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受精卵的存活率相等等条件。两种杂交组合分别为抗锈病无芒的、受精卵的存活率相等等条件。两种杂交组合分别为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

10、芒、感锈病有芒、抗锈病有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2)若分别用若分别用A、a和和B、b表示控制抗锈病、感锈病和无表示控制抗锈病、感锈病和无芒、有芒的基因,则芒、有芒的基因,则F1基因型为基因型为AaBb,F2的基因型为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aabb,F2自交后代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分别是自交后代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其对应其对应F3株系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为抗锈病无芒株系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为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抗锈病有芒31、抗锈病、抗锈病无芒无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抗锈病有芒、抗锈病有芒感锈

11、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感锈病有芒有芒31。答案答案(1)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随机结合相等抗锈病无芒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随机结合相等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感锈病有芒抗锈病有芒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2)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抗锈病有芒31抗锈病无抗锈病无芒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抗锈病有芒抗锈病有芒感锈感锈病有芒病有芒31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2.巧用巧用“逆向组合法逆向组合法”推断亲本基因型推断亲本基因型9331(31)(31)(AaAa)(BbBb);1111(11)

12、(11)(Aaaa)(Bbbb);3311(31)(11)(AaAa)(Bbbb)或或(Aaaa)(BbBb);31(31)1(AaAa)(BB_)或或(AaAa)(bbbb)或或(AA_ _)(BbBb)或或(aaaa)(BbBb)。注:注: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如图A中基因中基因A、a和和B、b),而同源染色体上,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非等位基因(如图如图B中基因中基因A和和C或或a和和b),则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

13、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017湖南长郡中学高考百日冲刺试卷五湖南长郡中学高考百日冲刺试卷五)已知玉米体细胞中有已知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对同源染色体,下表表示玉米纯系品种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下表表示玉米纯系品种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字母表示字母表示)及所在的染色体。品及所在的染色体。品系系为显性纯合子,表现型为果皮黄色、长节、胚乳非甜、高茎、黄色胚乳,为显性纯合子,表现型为果皮黄色、长节、胚乳非甜、高茎、黄色胚乳,均只有一个性状属隐性纯合,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均只有一个性状属隐性纯合,其他性状均为显性纯合。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品系品系性状性状显性纯合子显性纯合子

14、白色果皮白色果皮pp短节短节bb 胚乳甜胚乳甜ss矮茎矮茎dd白色胚乳白色胚乳gg所在染色体所在染色体(1)若要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选择品系若要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选择品系和和、和和还是还是和和作为亲本进行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实验?_。为什么?。为什么?_。(2)玉米的果皮白色与黄色是相对性状,胚乳甜与非甜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如果只考虑玉米的果皮白色与黄色是相对性状,胚乳甜与非甜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如果只考虑与与相互授粉则相互授粉则植株上所结的果实果皮颜色为植株上所结的果实果皮颜色为_,植株上所结种子胚的植株上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为基因型为_(只考虑上述两对相对性状只考虑上述两对相对性状)。(

15、3)自然界玉米茎为稳定遗传的绿茎,若田间偶尔发现有一株紫色玉米。若已证实这对自然界玉米茎为稳定遗传的绿茎,若田间偶尔发现有一株紫色玉米。若已证实这对性状为核基因控制,请利用现有玉米为材料,探究这对性状的显隐关系?性状为核基因控制,请利用现有玉米为材料,探究这对性状的显隐关系?a.实验方案:实验方案:_b.结果预测及结论:结果预测及结论:_答案答案(1)和和和和只有一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只有一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和的两的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白色白色PpSs(3)a.用绿茎和紫

16、茎玉米相互授粉,观察子代的表现型用绿茎和紫茎玉米相互授粉,观察子代的表现型b.如果子一代植株均表现绿如果子一代植株均表现绿茎,则绿茎为显性;如果子一代植株均表现紫茎或同时出现紫茎和绿茎,则紫茎茎,则绿茎为显性;如果子一代植株均表现紫茎或同时出现紫茎和绿茎,则紫茎为显性为显性孟德尔两大定律的验证方法整合孟德尔两大定律的验证方法整合验证方验证方法法结论结论自交法自交法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或其变式或其

17、变式),则符合基因,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测交法测交法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控制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控制花粉花粉鉴定法鉴定法F1若有两种花粉,比例为若有两种花粉,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则符合分离定律F1若有四种花粉,比例为若有四种花粉,比例为1

18、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单倍体单倍体育种法育种法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则符合分离定律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1.“和和”为为16的特殊分离比的成因的特殊分离比的成因(1)基因互作基因互作考点二自由组合定律中特殊的分离比考点二自由组合定律中特殊的分离比(5年年12考考)序号序号条件条

19、件F1(AaBb) 自自交后代比例交后代比例F1测交后测交后代比例代比例1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类型,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类型,其余正常表现其余正常表现_9 6 11 2 12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类型,否则表现为另一种类型类型,否则表现为另一种类型_133当某一对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当某一对隐性基因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类型,其余正常表现隐类型,其余正常表现_1124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类型,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类型,其余正常表现其余正常表现_319 79 3 415 1(2)显性基因累加效应显性基因累加效应表现

20、:表现:原因:原因:A与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1 2 12.“和和”小于小于16的特殊分离比的成因的特殊分离比的成因序号序号原因原因后代比例后代比例1显 性 纯 合 致显 性 纯 合 致死死(AA、BB致死致死)自交子代自交子代若一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如若一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如AA致 死 , 则致 死 , 则 9 3 3 1 变 化 为变 化 为6321;若两对显性基因纯合;若两对显性基因纯合都致死,则都致死,则9331变化为变化为4221测交子代测交子代AaBbAabbaaBbaabb_2隐 性 纯 合 致隐 性 纯 合

21、 致死死(自交情况自交情况)自交子代出现自交子代出现933(双隐性致死双隐性致死);自交子代出现;自交子代出现_ (单隐性致死单隐性致死)1 1 1 19 1(2017全国卷全国卷,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位基因a、b、d的表达

22、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褐黑黑5239的数量比,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或AABBDDaabbdd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问题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问题答案答

23、案D利用分离定律解决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问题利用分离定律解决多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问题在已知子代分离比推导亲代基因型的情况下,可以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在已知子代分离比推导亲代基因型的情况下,可以将自由组合定律的性状分离比“拆拆分分”成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逆向组合。解题思路如下:成分离定律的分离比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逆向组合。解题思路如下:(1)确定题中涉及几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如本题中涉及确定题中涉及几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如本题中涉及3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对等位基因的遗传。(2)“拆分拆分”某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的比例。如本题中黑色个体在某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的比例。如本

24、题中黑色个体在F2中所占的比例是中所占的比例是9/64,根据,根据F2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可将比例,可将比例“拆分拆分”为为(3/4)(3/4)(1/4)。(3)“逆推逆推”F1的基因型。如由的基因型。如由(2)中中“(3/4)(3/4)(1/4)”中的中的“3/4”“3/4”“1/4”分别逆推分别逆推出出F1的各对基因对应的基因型分别是的各对基因对应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将它们拼在一起即可得到,将它们拼在一起即可得到F1的基的基因型因型AaBbDd。【方法体验】【方法体验】(2017湖北重点中学湖北重点中学)某植物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多对等

25、位基因控制某植物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即即A_B_C_)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是() 组一组一组二组二组三组三组四组四组五组五组六组六P甲甲乙乙乙乙丙丙乙乙丁丁甲甲丙丙甲甲丁丁丙丙丁丁F1白色白色红色红色

26、红色红色白色白色红色红色白色白色F2白色白色红色红色81白色白色175红色红色27白色白色37白色白色红色红色81白白色色175白色白色A.组二组二F1基因型可能是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B.组五组五F1基因型可能是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EEC.组二和组五的组二和组五的F1基因型可能相同基因型可能相同D.这一对相对性状最多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这一对相对性状最多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解析解析组二和组五中组二和组五中F1自交,自交,F2的分离比为红的分离比为红白白81175,即红花占,即红花占81/(81175)(3/4)4,由此可推测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

27、四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由此可推测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组二、组五中错误;组二、组五中F1至少含四对等位基因至少含四对等位基因,当该对当该对性状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时,组二、组五中性状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时,组二、组五中F1的基因型都为的基因型都为AaBbCcDd;当该对性状;当该对性状受五对等位基因控制时,组五中受五对等位基因控制时,组五中F1的基因型可能是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EE,A、B、C正确。正确。答案答案D(2016全国卷全国卷,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

28、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株,白花为212株;若用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株,白花为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

29、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无无“致死致死”状况下的变式分离比状况下的变式分离比解析解析本题切入点不在于本题切入点不在于“F1全表现红花全表现红花”而在于用纯合白花植株花粉给而在于用纯合白花植株花粉给F1红花植株红花植株授粉,子代红花为授粉,子代红花为101株,白花为株,白花为302株,即红花株,即红花白花白花13。这应符合两对等。这应符合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杂合子测交子代比例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杂合子测交子代比例1111的变式,由此可推知该相对性的变式,由此可推知该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30、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设为A、a和和B、b),即,即F1的基因型为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的自交得到的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aaB_和和aabb,故,故A错误;错误;F2中红花植株中红花植株(A_B_)的的基因型有基因型有4种。种。答案答案D1.特殊分离比的解题技巧特殊分离比的解题技巧(1)看看F2的组合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的组合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331进行对比,分析合

31、并性状的类型。如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如比值为比值为934,则为,则为93(31),即,即4为后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若分离比为后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若分离比为为961,则为,则为9(33)1;若分离比为;若分离比为151,则为,则为(933)1。2.巧用巧用“性状比之和性状比之和”,快速判断控制遗传性状的基因的对数,快速判断控制遗传性状的基因的对数(1)自交情况下,得到的自交情况下,得到的“性状比之和性状比之和”是是4的几次方,就说明自交的亲代中含有的几次方,就说明自交的亲代中含有几对等位基因;几对等位基因;(2)测交情况下,得到的测交情况下,得到的“性状比之和性状比之和”是是2的几次

32、方,则该性状就由几对等位基的几次方,则该性状就由几对等位基因控制。因控制。【方法体验】【方法体验】(2018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量检测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高三质量检测)某种二倍体植物的花瓣有四种颜色,分某种二倍体植物的花瓣有四种颜色,分别是白色、紫色、红色和粉红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别是白色、紫色、红色和粉红色,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和B/b)控制控制(如图所示如图所示)。(1)花瓣细胞中的色素位于花瓣细胞中的色素位于_(细胞器细胞器)中,催化色素合成的酶的合成场所是中,催化色素合成的酶的合成场所是_(细胞器细胞器)。(2)如果将纯合白花和粉红色花杂交,

33、如果将纯合白花和粉红色花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全部表现为红花,然后让F1进行自交得到进行自交得到F2,亲本基因型是亲本基因型是_和和_。(3)如果将两种非白花亲本杂交,如果将两种非白花亲本杂交,F1只有白花、红花和粉红花三种性状,则亲本基只有白花、红花和粉红花三种性状,则亲本基因型是因型是_和和_。(4)红花和粉红花杂交,后代最多有红花和粉红花杂交,后代最多有_种基因型,最多有种基因型,最多有_种表现型。种表现型。解析解析(1)花瓣细胞中的色素位于液泡中,催化色素合成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花瓣细胞中的色素位于液泡中,催化色素合成的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白

34、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2)纯合白花的基因型是纯合白花的基因型是aa_ _,纯合粉红色花的基因型是,纯合粉红色花的基因型是AABB,要保证,要保证F1全部表现为全部表现为红花,纯合白花的基因型必须是红花,纯合白花的基因型必须是aabb。(3)白花的基因型是白花的基因型是aa_ _,红花的基因型是,红花的基因型是A_Bb,粉花的基因型是,粉花的基因型是A_BB,将两种非白,将两种非白花亲本杂交,花亲本杂交,F1只有白花、红花和粉红花三种性状,所以亲本基因型必须是只有白花、红花和粉红花三种性状,所以亲本基因型必须是AaBB和和AaBb。(4)红花的基因型是红花的基因型是A_Bb,粉花的基因型是,粉

35、花的基因型是A_BB,要保证后代基因型最多,杂合程度,要保证后代基因型最多,杂合程度越高越好,所以亲本红花的基因型是越高越好,所以亲本红花的基因型是AaBb,粉花的基因型是,粉花的基因型是AaBB,后代最多有,后代最多有6种种基因型,杂交后代出现不了紫花,所以最多有基因型,杂交后代出现不了紫花,所以最多有3种表现型。种表现型。答案答案(1)液泡核糖体液泡核糖体(2)aabbAABB(3)AaBBAaBb(4)63 “致死致死”状况下的变式分离比状况下的变式分离比小鼠由于其繁殖能力强、性状多样而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下面是不同鼠小鼠由于其繁殖能力强、性状多样而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下面是

36、不同鼠种的毛色及尾长性状遗传研究的几种情况,在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有纯合致死现种的毛色及尾长性状遗传研究的几种情况,在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有纯合致死现象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甲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黄色长尾灰灰色短尾色短尾灰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则该自然种群中,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

37、能为。则该自然种群中,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为_;让上述;让上述F1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灰色长尾鼠占代中灰色长尾鼠占_,纯合灰色短尾鼠个体比例为,纯合灰色短尾鼠个体比例为_。若无上述纯合致死现象,要通过。若无上述纯合致死现象,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探究控制尾巴的基因在一次杂交实验探究控制尾巴的基因在X染色体或是常染色体上,则应该选择的杂交染色体或是常染色体上,则应该选择的杂交组合是组合是_。(2)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三种:黄色、灰色、青色,其生化反应原理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三种:黄色、灰色、青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

38、基因如下图所示。已知基因A控制酶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控制酶2的合成,基因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控制酶3的的合成合成(基因基因B能抑制基因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的表达),纯合,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鼠内积累使黄色素在鼠内积累过多而导致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分析可知:的个体死亡。分析可知: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包括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包括_和和_两个过程,黄色鼠的基因型有两个过程,黄色鼠的基因型有_种。种。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且比例为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且比例为16,则这两只青色鼠可,则这两只青色鼠可能的基因型组合中基因型不相

39、同的组合为能的基因型组合中基因型不相同的组合为_。让多只基因型为让多只基因型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黄色个体所占比例为的成鼠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黄色个体所占比例为_。(2)“致死致死”原因的精准推导原因的精准推导第一种方法:直接判断法第一种方法:直接判断法直接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来分析直接利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来分析第二种方法:间接判断法第二种方法:间接判断法分解成两个基因分离定律问题,分别分析。即将分解成两个基因分离定律问题,分别分析。即将“黄黄短短黄长黄长灰短灰短灰长灰长4221”转化为两个基因分离定律问题来处理,即黄转化为两个基因分离定律问题来处理,即黄色色灰色灰色21,短尾,短尾

40、长尾长尾21,由此来确定致死原因是,由此来确定致死原因是Y和和D基因都纯合致基因都纯合致死。死。 易错易错防范清零防范清零易错清零易错清零易错点易错点1误认为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误认为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了中出现了“新性状新性状”点拨点拨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出现了新的表现型,但并未出现新性状,中出现了新的表现型,但并未出现新性状,新表现型的出现是原有性状重新组合的结果。新表现型的出现是原有性状重新组合的结果。易错点易错点2误认为误认为YyRryyrr和和yyRrYyrr均为测交均为测交点拨点拨测交是指测交是指F1与隐性纯合子杂

41、交。因此虽然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因此虽然YyRryyrr和和yyRrYyrr这两对这两对组合的后代的基因型相同,但只有组合的后代的基因型相同,但只有YyRryyrr称为测交。称为测交。易错点易错点3不能敏锐进行不能敏锐进行“实验结果数据实验结果数据”与与“9331及其变式及其变式”间的有效转化间的有效转化点拨点拨涉及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许多题目给出的结果并非涉及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许多题目给出的结果并非9331或或367或或934或或106或或97等规律性比,而是列出许多实验结果的真实数据等规律性比,而是列出许多实验结果的真实数据如如F2数据为数据为902740或或258726或或3

42、33259等,针对此类看似毫无规律的数据,等,针对此类看似毫无规律的数据,应设法将其转化为应设法将其转化为“9331或其变式或其变式”的规律性比,才能将问题化解。的规律性比,才能将问题化解。易错点易错点4不能灵活进行不能灵活进行“信息转化信息转化”克服思维定势,误认为任何状况下唯有克服思维定势,误认为任何状况下唯有“纯合子纯合子”自交才不会发生自交才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性状分离”点拨点拨由于基因间相互作用或制约,或由于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可导致由于基因间相互作用或制约,或由于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可导致“不同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生物表现为的生物表现为“相同表现型相同表现型”。某观赏植物的花色有红、白两种花色,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卵圆形两种。为探究该某观赏植物的花色有红、白两种花色,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卵圆形两种。为探究该植物花色、果实形状的遗传方式,分别进行两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