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6范文最新推荐望洞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 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 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所以我们的教材从第二册就 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 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刘禹锡的望洞庭 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 湖光和山色,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独出心裁的把洞庭美景 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所以 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
2、体会感情,欣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 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 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 因此,根据教材特点 和大纲要求,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技能目标)2、理解词义句意,并能写出望 洞庭一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 能目标)3、感悟诗歌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目标) 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 标,要求人人达到。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 生有发展的余地。二、教学设计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
3、们的祖国山河秀丽, 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今天老师想带大 家到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略)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 面。4、引出课题: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 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动听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 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 看到如此美景,也不禁诗 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5、多媒体出示诗和音乐,师范读。(设计意图: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 渴望走向原野,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梦想。这就要求 阅读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
4、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充分 拓展空间,增强活力。一方面,我们要鼓励学生在真实世界的际遇中 学习,与现实对话,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 观察、调查、访问。例如要求学生课外查询有关洞庭湖的知识,引导 学生通过如课外书籍、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得信息。另一方面,我 们要把大世界引入课堂,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 根 据教育目标对资源进行重新组合与调整, 沟通学生生活世界和书本世 界的桥梁,为学科课程提供广泛的感性背景,为课本知识的运用提供3/ 6范文最新推荐实践的平台。例如在教学中播放洞庭湖的图片等。 通过图片展示洞庭 湖的迷人风光,并配以和谐的音乐,使学生产
5、生身临其境之感,既加 深了对洞庭湖的了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积累语言的兴趣。学 生置身于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对具体情境的体验、领悟更深,认 知和情感发展更协调。)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 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多个学生读,正音齐读。(设计意图:读 通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 由读,做到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 懂了哪些字词。4、交流汇报,相机教学(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合, 潭面无风镜未磨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是秋天的晚上。相 和:相互和谐。潭面:洞庭湖面镜未磨:没有磨拭的镜子。句意:秋 夜,洞庭湖水
6、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 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没有经过磨拭的镜子, 迷迷蒙蒙。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师:谁能美美的把这两句诗读好呢?指名多个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吟诵(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毕竟不 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 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积极 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知识,并发现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 欲,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所以采用扶放结 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 词,明诗意的指导。)(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
7、盘里一青螺遥 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还有一段距离,所以题目 是望洞庭)山水色:山指君山,水指洞庭湖。句意:在皓月银辉 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在银盘里放了一 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设置情境:让学生闭上眼睛,想 象自己常见的大盘子,但它使用白银做成的,银光闪闪,随后老师说: 我在盘中放上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你看到了吗?这是你有什么感 觉?睁开眼睛把你想象的与书上的插图比一比, 像吗?这里,诗人把 月夜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君山比作青螺)师:这么美好的意境,谁能 把它读出来?指名朗读,指导吟
8、诵。(设计意图:朗读有助于帮助学 生积累词汇句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 可让学生从中受到审美教育。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有所感悟,为了使学生对古诗有更为具体的直观感受, 设置了 一个想象的情境,情境的实质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 地活动其中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氛围,与儿童的情感、心 理会发生共鸣而契合。它所关注的是儿童内心的自由、愉悦、释放、 本真,追求的是儿童在课堂中的快乐生活。 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课 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通过一读再读,让学生在读中自悟,切实体 会到这个比喻的精妙,并且在读中培养语感。)三、朗读悟情让学生连贯诗
9、意,描绘意境。洞庭山水美,而这首诗写得更美,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配乐指导吟诵(设计意5/ 6范文最新推荐图:欣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说说全诗的内容, 从认识上得到提高。并鼓励学生 进行多样化的表达,展示学生的个性。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 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 受、体验和理解。古诗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 生般都能进行正确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 学生读得美,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设计去引导学生: 1 学生尝试,获取体验。 读读看,风景这么美,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2.学 生汇报,教师点拨。3.改变形式,反复诵读。并配以优美和谐的古 乐,更有韵味了。)四、延伸拓展同学们读得真好, 我们都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这样的美景又引来了一位大诗人孟浩然,他由景感怀,写下了望洞 庭赠张丞相,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学一下。(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从课 堂学习中获得的情感体验的程度,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延伸,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河北省河间市辅警招聘考试试题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超市扣点合同(标准版)
- 军工公司安全生产讲解
- 二建机电实务真题模拟题(带答案)(2篇)
- 2025一级注册建造师模拟试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建筑施工安全)》真题及
- 2025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西工程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江苏省靖江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试题含答案分析
- 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2】525
- 消防设施操作员基础知识课件
- 202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 袋式除尘器日常点检表
- DB21T 3782-2023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外墙应用技术规程
- 教师资格面试-75篇结构化逐字稿
- 小学道德与法治-垃圾去哪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
- 幼儿绘本阅读与指导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河北正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班会课件
- GB 1886.358-202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脂
- GB 17498.2-2008固定式健身器材第2部分:力量型训练器材附加的特殊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