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新人教版_第4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1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1 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主要表现1资源短缺: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2生态破坏:如土地荒漠化(图例甲)、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图例乙)。3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图例丙为酸雨危害。(2)产生的原因:人口的过度增长、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3)地区差异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本节复习脉络:芳曲1人地关系特点亞爲响廿析吉启2环境冋題的分布差异环境问題的成因勻轰现守点 F 环境问題 的成因勻表现考点一|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对应学生用书第140页)识记一基础梳理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人类恬动特点I(采集潛帝为-,改造环嚏 的能力

2、微弱人门迅述昭长.丈规模开发利 用土地、水竽1人地走蔡全面昱现不协脚.人地胪盾迅蹩徽化科学和技术餐飞狂进*人类攪取. 自然资源的能力 空前提冉%_jj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问题。之屮农113 I:星悦忖尿1受帘朵海城2发达国家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是生态破坏,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为严峻。易误点拨(1)环境问题并不单指环境污染环境出现的不和谐发展就是环境问题,其表现主要有三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2)人口增长并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人口的增长可以引发环境问题,但并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其根源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不协调

3、发展。(3)乡村地区或发展中国家并非只有生态破坏,没有环境污染乡村地区或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但并不是说乡村地区或发展中国家只有生态破坏,没有环境污染。理解一要点突破i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影响因素具体表现了自 然 原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 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人 为 原因人口压力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

4、增多,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资源的不赳丫合理利用1y对自然资源的开米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长期米用损害环境 的生产方法,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片面追求、夕经济增长米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当前经济 增长,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防治措施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措施资源短 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华北平原水资源紧张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 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 “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 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土地资源短缺生态退耕、建设占地等我国人均耕地较少能源短缺利用率低、资源分布不均我国东部地

5、区能源短缺3生态 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滥垦、滥伐、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 失,西北地区的荒 漠化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 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 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 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环境 污染大气污染、 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泰晤士河的悲剧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 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 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 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 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 力;对于全球性冋题还需加 强国际合作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

6、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围城”现象噪声污染交通、工厂噪声等城市噪声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石油泄漏运用一考向对练O考向1人地关系特点及影响分析(2018广西重点高中模拟)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归根结底 都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通常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四大类。下图示意某年我国五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一年内的动态变化。据此完成13题。生世泉轨脈券价直世川卩专1.图中甲物质可能为()A.碎石B.草甸C.荒漠D.冰川积雪2.依图判定,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为()A.水热条件B.地形地势C.土壤肥力D.灌溉水量3.对于我国西北

7、地区来说,增加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的途径宜为()5A.拓展林草面积B.建设人工绿洲C.加大冰川融水D.减少荒漠化土地1.B 2. A 3. B 第1题,结合图中已知四种物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一年内的变化情况,可推导出生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变化的一般规律,再结合甲物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小且变化不大,可判定甲物质可能为草甸,故选B第2题,依据材料可以看出,从冬季到夏季,气温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大, 各种植被的生长加快,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在7月达到最大,故可以判定是水热条件的影响,选A。第3题,我国西北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区,水源是制约其生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合理建设人工绿洲,Cy它可以衡

8、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YJ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某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 完成(1)题。(1)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1 3001 900米地带2 500米以上地带20002008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可有效地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故选B。再练一题(教师备用题)1.-1.2-IJ-1.0-g3.7=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A.1 300米以下地带B.C.D. 1 9002 500米地带itn I6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

9、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系数越丸表明人均占有耕 地越多,人地关系不紧张I 300 来说下地带的系數在 200S 年时变小I 900 米涼上地带的系数盛 2008 年时蛊丸人地岌展【思维流程】7(1)A (2)B 第(1)题,依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含义,可知该系数越大表明人均耕地越多,则人地关系越不紧张。 结合图中2000年和2008年数据,可看出在1 300米以下地带, 该系数明显变小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第(2)题,图中显示,在1 900米以上地带,2008年较2000年系数变大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缓和。理论上可能是由于在此高度上大量开垦耕 地,或人口迁出所致

10、。结合这两个年份国家政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等)与经济发展情况,最有可能是人口迁出所致。O考向2环境问题的分布差异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 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72-E一、4.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7马尔代夫是i rti珊瑚岛: 组迪,地势低二 平不朋发生;水土泌;桓至量全球: 变般导致梅: 平而上升的! 影响易故淹;坏境发生改: 变,导致瓒瑚;:退化L答案D(2018辽阳模拟)大孤山

11、铁矿所在的矿区,距离鞍山十几千米,因丰富的铁矿储量被称为“十里铁山”。经过近百年的开采,大孤山从一座海拔近300 m的山变成了海拔74 E水土流失A.【解图流程】雾霾严重珊瑚退化海平面上升B.C.D.72aE74 E:在刖N* :受赤道低压带I控制大:吒对流:旺盛,不:朋山现:雾駆3N :. 8300多米的大深坑。下图为大孤山铁矿遥感图。读图完成56题。95.这种“人造天坑”的形成出现在()A.采集渔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环境文明时期6该地质奇观形成的背后隐藏的环境问题有(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地面塌陷 滑坡与泥石流A.D.5.C 6. D 第5题,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利用和

12、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人们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笫6题,矿山开采地区的土地资源, 植被遭到破坏,从而易引发水土流失; 采矿坑周围容易引发地面塌陷;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会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C MO考向3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表现7.(2018 陕西部分学校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牡蛎(又名生蚝)栖息于从潮间带至低潮线以下水深1530 m的岩礁、泥滩及泥沙质海一X f一底。牡蛎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在正常海水中生活的个体小,在盐度较低的海水中生活的个(1)简析利姆水道的形成过程。水污染B.C.体大;以细小浮游生物为食,锌,被

13、誉为“海里的牛奶”。两种破坏力极大的病原体:59月为牡蛎繁殖季节。牡蛎富含大量蛋白质和人体所缺的 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为生蚝是高风险食物,诺罗病毒和霍乱弧菌。 在丹麦,最好的生蚝生长在北部一个叫作因其含有夂,利姆水道的峡湾区域(图中甲海峡),是全球不可多得的美食。近年来,不请自来的太平洋生蚝在利姆水道的种群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占据了本地生蚝的生存空间。全世界生蚝养殖在中国,中国生蚝养殖的80%90%都是太平洋生蚝,中国就是太平洋生蚝最大的养殖国。80%图例亠河流7 昵沙海卅578DE-_铁趾城i|JF图为丹麦及周边地区示意图。10(2)推测太平洋生蚝入侵利姆水道的可能途径。(3)简述太平洋

14、生蚝入侵利姆水道对本地生蚝产生的影响。(4)面对利姆水道太平洋生蚝种群规模扩大的趋势,有人提议“中国可以从丹麦进口生蚝,以避免太平洋生蚝泛滥成灾”。你是否赞同?说明你的理由。解析第 题,欧洲北部地区的峡湾主要是冰川作用形成的。第 题,结合两地区之间的经贸联系及货物运输方式进行分析。第(3)题,从抢占生存空间、抢夺食物、破坏当地海洋生态平衡方面分析。第(4)题,本问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在冰川运动过程中。 地面受冰川刨蚀作用形成U型谷;后来随着冰川融化, 海平面升高,海水侵入U型谷,形成了峡湾,即利姆水道。(2)欧洲西部地区与环太平洋地区之间存在密切的经贸联系,海运是两地区间货物

15、运输 的主要方式,太平洋生蚝附着在往来两地区船舶的船底,来到丹麦周边海域。(3)抢占本地生蚝的生存空间;争夺本地生蚝的食物,使本地生蚝的种群规模减小;传 播寄生虫和疾病,破坏海洋生态平衡。(4)赞同。理由:生长环境优良,生蚝品质高;我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或反对。理由:我国生蚝养殖规模大,市场缺口小;丹麦劳动力价格高,采拾成本高;丹麦与我国之间距离远,运输距离长,成本高。(两点即可)规律方法环境问题的解答思路(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有关的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

16、的分布 等。(2)分析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对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3)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回答问题时要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回答问题时这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偏颇。(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11一般可分为政策、法规性的措施,工程、技术类的措施,宣传、教育类的措施等,应从 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主要问题具体措施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咼

17、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 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12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 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 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考点二I可持续发展及其实践(对应学生用书第143页)识记一基础梳理1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问题。基本内涵一、一、I 7一1图中A表示经济系统,B表示社会系统,C表示生态系统。- - - -基本原则:公

18、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莎仑庞大的人口基数 严峻挑战3人均资源不足i环境污染严重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一发展循环经济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核心提高生态效益方式环境友好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展是目的。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持续发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13实践工业发展清洁生产农业推行生态农业公众提倡适度消费特别提醒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2)

19、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 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3)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不只是由国情决定的: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除了受国内 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国际环境的压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4)中国要把发展经济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首位: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中国应 把经济发展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中心。理解一要点突破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惩持续发展基础蘋闕发展要与资源和坏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住展强锢发展车仅噢改视数虽增氏,更曲追求 改善陋扯,改变传统的牛.产和朗费橫式, 实施晴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目的礼仝持续发

20、展强闊塩展墜以改善利捉高生沽质駅为 冃的,与社会进步栩适应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原则含义具体做法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 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 不同国 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 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 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 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和 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 保护环境的关系共同性原则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 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 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3.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数量

21、,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141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一一生产制造一一消费使用一一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清洁生产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2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 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畐V、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 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

22、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适度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知识拓展教师备用资料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低碳经济的比较1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传统经济v-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人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厶XJ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2.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丿氏Q1循环经济低碳经济71尸不 同1占八、 、提出背景应对因经济咼速发展而引发的

23、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关注重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提咼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定位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强调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共发展要求: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同根本目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占八、基本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运用一考向对练O考向1可持续发展的理解15(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2012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题)【导学号:21490119】1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的两个城市为()A.日照市B.潍坊市C.青岛市D.威海市2.与N类城市相比,M类

24、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A.单位GDP消耗大B.城市调控能力好C.单位GDP亏染小D.城市发展水平低1.CD 2.BC 第1题,C、D对:读图可知,青岛和威海的资源一能源状态恶化指数 和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较低,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较高,所以青岛、威海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较 好。A、B错:读图可知,潍坊和日照的资源一能源状态恶化指数和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较青 岛和威海高,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较青岛和威海低。第2题,读图可知,N类城市包括东营和日照,M类城市包括上题所说的青岛、威海两城市,另外还有烟台市,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M类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往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

25、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 767米)。据此,回答下题。D 如果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数量急剧减少, 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衡, 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并影响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正确;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食物,比如3.如果过度猎狼,将会(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A.B.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C.D.坏境污染程度措数16山羊等食草动物数量的增多, 而食草动物增多会破坏山区的草场,导致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继而山区的环境承载力下降,错误;过度猎狼和不良消费观念的

26、形成没有直接的关系,17错误;过度猎狼违反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公平性,正确。所以D选项正确。O考向2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分析下图为某市新生态城水循环利用模式图,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之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46题。(每水址理厂H刑冰门此工产业区劳戒库 生誉联A184.A.B.C.D.5.A.C.6.A.C.4.图示水循环利保障大气、水体的零污染实现了“氢气一甲烷一风电”清洁能源生产再生水直接用作补充景观用水是基于“生产一生态一生活”的一体化设计图中化工产业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原材料科技图示生态城建设的主要目标有.再利用节能、减排、降耗、节能、可持续冇抓崗怵废弁物圧惧消化B.D.B.D.能源劳动力净化、循环、再利用净化、降耗、可持续D 5.C 6.B 第4题,由图可知,该生态城水循环利用模式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D对。图中显示,再生水经过人工湿地及水生植物净化后才可用作补充景观用水,C错。图中未体现风电的生产,B错。该水循环利用模式并不能保障大气、水体零污染,错。第5题,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之路,所以其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科学技术。第6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