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开车的方案_第1页
检修开车的方案_第2页
检修开车的方案_第3页
检修开车的方案_第4页
检修开车的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车必须具备条件:1、制定详细的检查内容,每一个工序、设备、管道、责任落实到人;要消除一切隐患,做到隐患不消除不开车,事故预防及处理方案不落实不开车; 2、安全责任已明确,安全措施已落实;3、所有管道吹扫干净,并达到气密要求,所有动设备试运行正常,静设备检查无误,油路、水路畅通,仪表、电器设备检查就绪,操作室、控制室、环境卫生清扫干净;4、认真检查所有管道盲板已抽取,系统置换完毕且取样合格,各塔液位稳定并循环;5、仪表及DCS控制系统,连锁保护调试完毕达到工艺要求并能够正常投入运行。开车总体步骤:安全管理部、生产技术部、质计部、分厂确认氯碱厂各工序准备到位具备开车条件,X月X日X时 1#2#电

2、解槽升电流到3000A时测槽电压然后升3#4#电解槽;1、先用两分钟将电流升至1000A,迅速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2、按照1000A/2 min的速度迅速将电流升至3000A,检测单槽槽电压、氯内含氢在合格范围;3、液氯工序开启两台液化机组,根据氯气量逐渐加大对氯气液化量,尾氯部分可以利用循环碱液吸收(氯氢处理,液氯工序需提前配好吸收碱液);4、按照1000A/3min的速度将电流升至4000A,挂电流与阳极流量串级连锁保护正常运行;5、按照1000A/3min的速度逐步升至6000 A ,维持不变;6、化验氢气纯度、氯气纯度、炉内含氢达到工艺要求,根据氯气压力、氢气压力点合成炉制酸,液氯系

3、统平衡生产;继续升电流至800010000 A;7、确定5#8#电解槽具备条件,将5#8#电解槽送电,电流稳定在8000-10000 A; 8、合成装置根据氯、氢气压力和纯度陆续点5台炉稳定运行;9、待氯乙烯开车后陆续将1#8#槽电流升至运行电流。 后附各装置详细开车方案一次盐水开车方案一、开车前的检查工作1. 检查各设备润滑部位油量适宜,保证润滑良好。2. 检查各安全设施齐全牢固,符合安全要求。3. 检查控制点、仪表、仪器齐全完好;各阀门灵活备用,确保各阀门处于规定的开启或关闭状态;检查管道是否畅通。4. 盘车检查各转动设备确保灵活备用,并盘车或点动试车,确定无问题后装好防护罩准备开车。5.

4、 检查盐场原盐的贮量及上盐机车、设施处于良好备用,确保原盐储备量足够。6. 检查并排除影响设备运转的障碍物,通知设备内部和周围的工作人员离开设备。7. 检查各类工具是否齐全,为处理开车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做好准备。二、开车条件确认1. 所有检查工作就绪,确保装置内设施均能正常投用。2. 通过调度与公用工程部门确认生产上水、循环水、纯水、压缩空气、仪表气、蒸汽的正常供应。3. 确认化验室已正常工作,并要求提供原盐或配水的分析数据,便于控制精制剂的加入量。4. 通过调度与电管部门确认能否正常供电;确认仪电部门能够及时处理仪表故障。 三、开车前的准备工作Na2CO3的配制方法:1. 向碳酸钠配制槽V

5、-411内投入2000kg碳酸钠;(配制浓度为12%);2. 打开一次水阀,向配制槽内加水,液位控制在80%。3. 打开蒸汽阀加温至60摄氏度左右,提高溶解速度和溶解度;4. 打开压缩空气阀门进行鼓泡,至固体碳酸钠全部溶解,并取样分析浓度;5. ( 注意事项:操作时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佩戴防尘口罩;减少扬尘污染;防止发生跑料、撒料等浪费现象;打开蒸汽阀门时,平缓操作,注意防止发生漏汽烫伤。)FeCl3的配制方法:1. 向FeCI3配制槽V-412内投放100kg 的FeCl3固体(配制浓度为1%);2. 打开一次水阀向配制槽内加水,保持液位在80%。3. 打开蒸汽冷凝液阀门加温至50摄氏度左右

6、;4. 打开压缩空气阀门进行鼓泡,至固体三氯化铁全部溶解,并取样分析浓度;5. 注意事项:由于三氯化铁具有强腐蚀性,粉尘对呼吸道有较强的损害,操作时必须严格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佩戴护目镜、塑胶手套、防毒口罩等;减少扬尘污染;防止发生跑料、撒料等浪费现象;打开蒸汽阀门时,平缓操作,注意防止发生漏汽烫伤。Na2SO3的配制方法:1. 向Na2SO3配制槽V-419内投放250kg亚硫酸钠固体(配制浓度为5%);2. 打开纯水阀门向配制槽内加水,保持液位在80%;3. 打开蒸汽冷凝液阀门加温至50摄氏度左右;4. 打开压缩空气阀门进行鼓泡10分钟,至固体亚硫酸钠全部溶解,并取样分析浓度;5. 注意事

7、项:操作时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佩戴防尘口罩;减少扬尘污染;防止发生跑料、撒料等浪费现象;打开蒸汽阀门时,平缓操作,注意防止发生漏汽烫伤。6. 打开V-416、V-418、V-425进口阀,通过调度通知相关岗位输送一定量的NaOH、NaCIO、HCl(加满高位槽),并确认送来精制剂的浓度;7. 打开V-424酸洗液储槽进口阀,通过调度通知盐酸工序送一定量(V-424液位20%即可)的盐酸(原始开车盐酸外购),以防凯膜被污染时再生使用。8. 按要求做好化盐配水。打开去膜法除硝总阀,调节去膜法除硝的淡盐水至合适的流量。9. 检查凯膜过滤器仪表空气调节阀,调节进气压力0.40.5MPa;检查4台凯膜过

8、滤器,设定运行参数,关闭凯膜过滤器底部进液、反洗、排渣等接口的手动阀。(原始开车时,提前安装好滤膜)三.开车步骤 1. 控制化盐水贮槽V-401A/B液位在60%75%。2. 用铲车往化盐槽V-402A/B内加原盐,保持盐层5米。3. 待上级下达开车指令后,打开化盐水贮槽V-401A/B的出口阀。4. 打开化盐水泵至化盐槽管路上的阀门,开启化盐泵P-401,开启盐水加热冷却器E-401,将温度控制在57±2;将TV5101和TV5102与TE5101投入联锁控制。5. 等化盐槽V-402A/B出口开始出水时,打开NaOH阀门AV5101,将粗盐水中的NaOH控制在0.20.6g/L之

9、间,打开NaCLO加样阀FV5110, 控制NaCLO 13ppm。6. 待粗盐水槽V-404内液位至50%左右时,灌泵并开启加压泵P-404A/B/C。(注意:在开加压泵之前,必须先将加压泵至加压溶气罐进口所有管路阀门打开,将加压溶气罐出口自控阀FV-5103适当关小)7. 加压溶气罐Z-402液位达到50%时,打开空气缓冲罐各阀门,调节进气压力在0.20.3MPa。8. 待加压溶气罐液位涨至70%80%,调节粗盐水流量至稳定。9. 打开文丘里混合器 (M-401)FeCL3加料阀FV5107,并取样观察加入量,盐水呈现淡黄色为宜,调节适量后保持稳定加入!10. 待预处理器V-405A/B出

10、口开始出盐水时,打开后反应槽R-401A上的碳酸钠阀门,调节加入量,并取样分析,使过量碳酸钠在0.30.6g/L之间,反应槽R-401A/B液位达到50%以上时,开启搅拌。11. 开始向缓冲槽V-406进盐水,打开凯膜过滤器入口手动阀。 12. 启动凯膜过滤器N-401A/B/C/D进液程序,打开进液、反洗、排渣等手动阀,清液上升至管板以上按过滤按钮,过滤器进入过滤状态。13. 根据中间槽V-407液位,设定中间槽回流泵P-407的关停程序。14. 当过滤盐水进入V-408中和折流槽时,打开V-425盐酸高位槽的加料阀AV5103,设定加入量;盐水PH值调节至911。15. 当一次盐水贮槽V-

11、409A/B液位达到50%以上时,开启出口阀门。16. 开启一次盐水泵(P-409A/B)自循环,并打开Na2SO3加料阀AV-5102,控制亚纳加入量,游离氯含量为零后,打开去二次盐水的阀门输送盐水。离子膜电解装置开车(含置换)方案一、二次盐水开车1. 往D-340进纯水。2. 等液位一定时开启P-344泵。3. 往D-150注合格一次盐水。4. 等液位一定时开启P-154泵。5. 经过树脂塔进入D-175。6. 等D-175液位一定时开启P-174泵。7. 等D-170高位槽盐水一定时打开85号阀,进入D-260。8. 等D-260液位一定时开启P-264泵。9. 等T-310液位一定时开

12、启P-314泵。10. 将合格盐水送入一次盐水进行盐水系统外循环。11. 开启真空泵。12. 将D-330注入32%碱液。13. 等液位一定时开启P-334泵。14. 打开86号阀注碱至D-270,液位一定时开启P-274泵。15. 关闭LCV-330,打开LCV-273,往D-273进液,打开88号阀,将D-273与D-270循环,循环升温,等待电解槽开车。16. 稍微开启PHCV-312、PHCV-314、FCV-324阀门。二、 电解槽开车1. 对各个电解槽进行膜试漏,槽试漏。2. 对阴极系统进行置换。3. 置换合格后,电解槽开始充液。3.1确认阴阳极系统已经偱环。电解槽阴极侧的空气置换

13、已经完成,并且NaOH充液准备就绪。 盐水和稀释系统(FICA-242)充液准备就绪;盐水对水的比是2/1。 精制盐水的质量合格。 准备充的电解液的温度高于需要的温度55。3.2备 (说明: ( ) 的意思是确认)打开下面的阀: 阳极 ; 17, 27,13, (41),(43), (45) 阴极 ; 16, 18, 28, 8, 14, (40),(42)调节去放空管的N2 流量在5 Nm3/hr。调节油压在9MPaG。调节锁定螺母位置在20 mm 远。3.3、充电解液 打开38然后在FI-243上调节NaOH流量在25 m3/hr。打开FICA-231和ZV-241,然后通过3调节盐水流量

14、在25 m3/hr。透明管上的液位计保持压差在0.2 m和0.5 mH2O之间。 当NaOH溢流到所有软管时,关闭38,然后调节NaOH流量到5 m3/hr。当盐水溢流到所有软管时,关闭3,然后调节盐水流量到5 m3/hr。当NaOH从16流溢时,关闭38。当盐水从17流溢时,关闭3。当电解液充完之后, 电解槽就应该尽快开车。关闭17, 16,关闭13, 14, 然后打开9, 10。 关闭7,8再打开1,4。保持压差在0.2 mH2O到0.5 m H2O范围之内,逐渐打开11和12。保持PI-233 和 PI-234之间的压差在0.2 mH2O到0.5 mH2O范围之内,逐渐打开5和6。4、电

15、解液循环4.1打开ZV-231, 3#和2#阀,但FCV-231和FCV-232在手动模式下保持关闭。4.2用阀FICA-232手动模式调节阴极循环流量大约在 48.0 m3/hr。再通过FICA-231调节盐水流量大约在10 m3/hr。开启21#和39#阀, 置换入口总管中残留的气体。5、 升电流5.1确认投入除EDIZA-230以外的其他联锁。5.2先升AB槽电流,提升电流到3 KA。5.3测每个单元槽槽电压,正常后继续升电流。5.4提升电流到4.0 KA(3minKA)。 将FICZA-231设为串级模式。5.5电流提升到4.0 KA后检查下面各项。5.6检查两个出口软管流量状态。5.

16、7 查看阳极出口软管阳极液颜色。5.8检查电解槽的电解液泄漏。5.9根据实际情况打开FCV-265、FCV-221。5.10主控根据电流提升情况缓慢调节PCV216设定值,确保压差稳定。6、升电流到计划值,稳定后检查单槽指标。7、电解槽稳定运行2小时后,投入EDIZA-230联锁。氯氢处理装置开车(含置换)方案一、开车操作开车前准备工作1、检查检修后设备、管道吹洗、试漏记录。2、确认水、电、汽等公用工程3、确认各设备的液位(水、硫酸、油、碱液等)4、盘动所有机泵,检查所有阀门及阀门开关是否正确。5、建立各循环泵与塔、槽的循环。6、将氢压机、氯压机启动空载。 (一)氯气处理1、接到调度准备开车的

17、通知后,确认进氯气压缩机运行状态正常,调节进口压力保持总管压力稳定。氯气处理的废气经氯压机去事故氯。2、开氯气洗涤塔氯水冷却器(E-501)、氯气冷却器冷冻水(E-502),填料塔循环酸冷却器(E-503)、泡罩塔冷冻水盘管(E-530)、浓硫酸冷却器(E-505)冷冻水,控制干燥系统排出气体的水含量。3、按氯压机操作要求对氯压机进行升压,并根据电解槽电流的大小,手动调节氯压机BYPASS及进口导叶阀,保持氯气总管压力正常。4、当氯气达Cl270.0(vol),H20100ppm后,关闭氯气分配台(V-506)上至事故氯处理工序的氯气管上的阀门,同时打开去氯化氢合成的氯气管线上的阀门(注意保持

18、系统压力的稳定),向氯化氢合成工序供应氯气;当氯气纯度达(CL296.0(vol),H20100ppm)后,可向液氯工序供合格氯气。(二)氢气处理1、当接到离子膜开始充氮的通知后,打开氢气洗涤塔(T-551)的氢气进口阀,从氢气洗涤塔(T-551)进口管道上充氮置换本系统内的空气,同时将氢气水雾捕集器(N-551)上放空阀门开至一定开度。2、全开大回流调节阀(PV-5401B和HV-5401)。3、按氢气压缩机操作要求启动2台氢气压缩机,全开氢气压缩机的出口阀,再全开进口阀,全关氯压机本机回流阀阀门,调节工作液循环量防止氢气压缩机震动。4、确认氢气系统被氮气置换合格后放空阀门开至一定开度,准备

19、电解系统开车.5、电解开始送电时,保持氢气出冷却器的冷却温度在控制范围内,并根据电流升降情况调节冷冻上水和循环上水的进水阀门开启度达到控制指标,同时根据氢气压缩机出口压力,调节PV-5401B和HV-5401的大小。6、分析氢气纯度,达到要求后,调节放空阀门,通知合成可以点炉。(三)事故氯处理1、接调度通知,在所有工序开车前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2、建立一级碱液循环泵(P-510A/B)与一级碱液吸收塔(T-510)和二级碱液循环泵(P-520A/B) 与二级碱液吸收塔(T-520)的循环,开启E-510、E-520循环水,调节温度在正常范围内。3、开启风机(C-520A/B)的出口阀门,启动

20、风机,再打开风机的进口阀门。控制事故氯气总管压力控制在1.52.5kpa。4、等待电解开车时,不合格氯气送到本工序,注意碱浓度的变化情况。随着电解电流逐步上升,分析氯气的纯度,待产生的氯气合格后经氯氢处理工序送往用户,此时可关闭进气阀门。(四)氯化氢合成4.1 正常开车4.1.1 试压试漏:4. 对氢气总管、氢气缓冲罐(V-713)、合成炉氢气支管与氢气处理系统整体试压合格;4. 氯气缓冲罐(V-703)、尾氯缓冲罐(V-702)、氯气总管及其支管与氯气分配台整体打压合格;4. 单台合成炉气密性试压、冷却水系统试压、夹套及闪蒸罐试压全部合格;4. 氯化氢缓冲罐(V-701)及氯化氢总管试压合格

21、;4.1.2 置换: 4.1.2.1 合成炉及吸收系统氮气置换后用水力喷射器抽负压置换,直至炉内含氢0.05%后保持负压正常;4.1.2.2 提氢管道由VCM充氮气置换,直至分析含氧0.4%时停止置换,关闭放空阀;4.1.3 检查本系统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电器等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要求;4.1.4 通知仪表协助对所有自控阀进行调试正常;4.1.5 检查系统设备、管道、阀门是否打通,设备各测压口、各取样口、放液(如酸、碱等)口是否齐全;4.1.6 设备及管道的检查:按流程的顺序从氯气、氢气系统开始详细检查各管道、阀门、炉体、防爆膜、合成炉视镜,冷却器、吸收塔、冷凝酸收集罐、循环酸罐、循环泵,

22、纯水罐及纯水泵是否正常,检查各仪表是否完好,确认系统各阀门关闭;4.1.7 依次通入合成炉冷却器(R-701)、一级降膜吸收器(T-701)、二级降膜吸收器(T-702)的循环水(冬季为常流水);4.1.8 主控打开LV-5452阀门给稀盐酸循环罐(V-705)注水,液位达到30%时投自动;4.1.9 主控打开LV-5456阀门给纯水罐(V-709)注水,液位达到80%时投自动;4.1.10 开启一台稀盐酸循环泵(P-702),开大回流阀门打回流;4.1.11 开启一台纯水泵(P-707),打开去合成炉夹套的自动阀(LV-5451)及自动阀前后的手动阀,关小去纯水泵(P-707)的回流阀门,逐

23、台给合成炉夹套及闪蒸罐(V-712)供纯水,当闪蒸罐液位达到20-40%时(巡检与主控对照现场液位与远传液位指示一致),关闭LV-5451停止给合成炉加水,开大纯水泵至纯水罐回流阀门;4.1.12 首先打开炉门,打开氯化氢总管上去吸收的阀门HV-5452及手动阀,关闭尾气吸收塔(T-703)排空阀门,打开水力喷射器的进水阀HV-5454及手动阀、打开水力喷射器进口总管阀门、关小稀盐酸循环泵(P-705)回流水阀,调节HV-5454前后手动阀用水力喷射器对炉内抽负压,置换炉内残余气体,抽空15分钟以上;1.13 向纯水循环罐(V-715)内加入纯水至液位达到80%,通入纯水循环冷却器(E-702

24、)的循环水,开启纯水循环泵(P-715)打回流,逐一给合成炉通入纯水循环。4.2 点炉前的准备 待氢气总管取样分析合格后,打开需要点火的第一台合成炉氢气管路上的手动总阀、调节阀(FV-5452)、放空阀及去点火装置的氢气置换阀置换氢气管道【切记关闭操作室内氢气手动大阀(DN150)、小阀(DN50)、氢气切断阀(HV-5459)及点火装置内的氢气阀门,防止氢气漏进合成炉内】;4.2.2 待尾氯缓冲罐(V-702)的压力开始上涨时打开尾氯泄压阀(HV-5457)置换,待氯气分配台来氯气缓冲罐(V-703)的阀门(HV-5303)打开后,打开进合成炉氯气总管上的泄压阀(PV-5451)开始置换,置

25、换5-10min后,打开V-702与V-703的连通阀(HV-5456),缓慢关闭HV-5457,用PV-5451将进合成炉氯气总管压力稳定在130Kpa左右;4.2.3 分析炉前H2和氯气缓冲罐Cl2纯度及炉内含氢,使之达到控制指标(如系统在正常运行,点其中一台合成炉时,不需要再分析炉前H2和Cl2纯度,可直接点火,但必须分析炉内含H2);要求:氢气压力为82-85KPa,氢气纯度99.0%(vol)、含O20.4%(vol), 原氯压力为: 100150KPa;纯度85;氯含氢0.8%;炉内含氢小于0.05%方可准备点炉; 4.2.4 取样分析合格后,关闭置换阀门,调节进合成炉氯气总管上的

26、泄压阀(PV-5451)及联系氢处理主控调节氢气放空阀(HV-5402或PV-5452)将氯气及氢气压力稳定;4.2.5 当各项准备工作均达到点炉要求后,向调度汇报,接到正式开车通知后进行合成炉点火操作。4.3 点炉做酸操作4.3.1 通知氯氢主控人员,缓慢调节氢气放空阀,使氢气压力在82-85KPa。检查氢气管道上充氮气手阀关闭;4.3.2 缓慢打开氯气氢气手动总阀,打开操作室内氯气氢气手阀,检查氯气及氢气调节阀(FV-5451与FV-5452)、切断阀(HV-5458与HV-5459)及点火小阀(HV-5462与HV-5463)全部关闭;4.3.3 点火由四人进行操作,一人在合成炉旁开关阀

27、门及点炉后关炉门,一人在操作室操作控制柜,一人操作DCS画面,一人在楼顶开尾气排空;4.3.4 将点火控制柜与DCS点火画面进行“复位”,DCS确认“允许吹扫”,此时“系统准备”指示灯亮;4.3.5 打开现场点火箱内氢气、压缩空气及氮气阀门,按下“点火装置吹扫”按钮,点火装置开始氮气置换。置换完毕后,DCS确认“允许点火”,此时“允许点火”指示灯亮;4.3.6 按下“点火启动”按钮,注意观察现场点火箱内温度显示及DCS画面燃烧器状态,如果点火枪点着,则现场点火箱内温度显示迅速上涨及DCS画面燃烧器状态显示绿色;4.3.7 立即打开氢气切断阀(HV-5459)后,迅速打开氢气点火小阀(HV-54

28、63)注意观察灯头处火焰为暗红色,当氢气点着后,立即打开氯气切断阀(HV-5458)后,然后迅速打开氯气点火小阀(HV-5462),注意观察火焰颜色变成青白色;4.3.8 火焰燃烧稳定后,通知现场关闭炉门,打开尾气排空阀门,主控打开吸收水阀门(FV-5455)根据氢气及氯气流量逐步加入吸收水;4.3.9 先用氢气调节阀(FV-5452)缓慢加入氢气,然后用氯气调节阀(FV-5451)缓慢加入氯气,交叉提量,切记氢气流量始终多于氯气流量;4.3.10 火焰燃烧稳定后,DSC确认“燃烧器停止”,控制柜按下“点火停止”按钮,此时“点火停止”指示灯亮,点火枪开始氮气吹扫,现场调节氮气吹扫流量约5-10

29、Nm³/h(注意根据炉压变化调节);4.3.11 点火时如果点火枪未着,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或拉掉打火电源,防止打火时间未到继续打火造成爆炸。点火时如炉内发生爆鸣或一次点火不成功,使火熄灭时,迅速关闭氯气及氢气的切断阀及调节阀,开充氮阀(HV-5461),用氮气置换系统(15分钟),并抽负压约15分钟,查明原因,重新作样分析炉内含氢,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二次点火;4.3.12 缓慢调节氯氢流量至氢气流量约500-550 Nm³/h氯气流量约350-400Nm³/h,在蒸汽温度低于120,蒸汽压力小于150KPa时,禁止再次给合成炉提量;4.3.13 随时观察火焰颜色是

30、否正常,切忌炉火发黄、发红,缓慢关闭HV-5452提高合成炉内压力,分析氯化氢纯度;4.3.14 待合成炉蒸汽压力0.15MPa且高于蒸汽分配台(V-710)压力时,打开合成炉蒸汽出口阀(PV-5453),蒸汽由管道进入蒸汽分配台(V-710),并入低压蒸汽管网;随时调节中压蒸汽补入量,将合成炉压力控制稳定;4.3.15 开始加大氯气、氢气流量;新开车的合成炉加量时氢气流量不超过100Nm3/h,氯气及氢气自控阀分为粗调和微调两种调节方式(粗调阀门开度1%,微调阀门开度0.1%),所以在调节氯气时每次开启度应用微调(0.1%开度),以免氯气进炉量过大,造成过氯引起安全事故。4.4 送气操作4.

31、4.1 接到可以往VCM送氯化氢气体的指令后,首先打开氯化氢总管手动阀,根据VCM的需要情况,打开单台炉送气手动阀,缓慢关闭做酸阀门(HV-5452)给合成炉提压至炉压略高于总管压力后(送第一台炉不需要提压),分析氯化氢纯度在90%-94%后,缓慢开启送气阀门(HV-5451),同时缓慢关闭去吸收器的阀门(HV-5452),操作中保证合成炉内压力平稳;4.4.2 当去吸收塔的阀门HV-5452关闭后,关闭吸收水阀(FV-5455),停吸收水,将送气阀HV-5451开至100%,逐台送气后将氯化氢纯度调至94%。(五)液氯及包装 1. 检查系统阀门的启闭情况与工艺要求一致。2. 接到开车指令后,

32、开启准备生产的液氯贮槽上的液氯进料阀和平衡阀,开启原氯总阀、尾氯总阀和不凝气阀。3. 准备开启压缩机,首先检查氟利昂油视镜内的液位,保证在规定范围内,其次检查循环水,进油冷却器及氟冷凝器进出口阀是否处于开启状态,最后检查油路系统的阀门开启情况保证所有阀门处于开启状态。3.1螺杆压缩机开机,对压缩机进行盘车,无卡阻、转动灵活。3.2点开控制面板将“退出”切换成“投入”状态,开启油泵,待油泵转3050S油路系统压力稳定后开主机,待油温升至30左右,缓慢打开吸气阀即时开启氟利昂储液器上的供液阀,最后开启液化器氯气进口及尾氯出口阀,液氯分离器的液氯出口阀,根据系统压力调节压缩机载能,密切观察压缩机运行

33、情况,确保压缩机运行正常,稳定氯气压力。三、蒸发3.1.开车前的准备3.1.1 开车前的检查工作3.1.1.1 检查各润滑部位是否油量适宜,润滑良好。3.1.1.2 检查各安全设施是否齐全牢固,符合安全要求。3.1.1.3 检查控制仪表和就地仪表是否齐全良好,各阀门开启灵活正常,处于规定的状态。3.1.1.4 排除影响设备运转的障碍物,并通知设备周围的工作人员离开设备。3.1.1.5 将32%碱泵P-1001、36%碱泵P-1101、42%碱泵P-1201、48%碱泵P-1301、工艺冷凝水泵P-7101进行盘车,检查是否灵活好用,控制按钮 打到停止位置。3.1.1.6 与上下工序及有关单位联

34、系好,并做好一切配合准备工作。3.1.1.7 检查各类工具是否齐全,为处理开车过程出现的异常问题作好准备。3.1.2 开车条件确认:3.1.2.1 确认水、电、汽、仪表空气等公用工程都已具备,且符合工艺要求,蒸汽压力P0.8MPa(G),仪表空气压力P0.5MPa,循环水压力P0.3MPa,循环水温度:入口温度30。3.1.2.2 确认32碱液缓冲槽(T-1001)液位在50%70%。3.1.2.3 确认DCS数据与现场一致,自动阀与现场同步,并全关自动阀打开所属手动阀。3.1.2.4 确认电解输送32%碱液满足工艺要求,且原料来源正常不间断。3.1.2.5 确认各岗位人员到位,且防护用品佩戴

35、齐全,通讯设备好用。3.1.2.6 排除蒸汽管道内的冷凝水。3.1.2.7 确认水、汽、碱管路、阀门 开关正确。3.1.2.8 开车前现场与主控做好联系,确认设备一切正常,做好开车准备,等待调度通知开车。3.2系统开车操作 3.2.1 首次开车或长期停车后的开车顺序3. 用纯水注入工艺冷凝液罐 T-7101,以保证气压浸入管的密封,直到液位 LIC-7101 显示约 75%,将控制回路 LIC-7101 设置为自动操作,检查控制阀 LCV-7101 是否已关闭。3.2.1.2 用纯水充注蒸汽冷凝液罐 T-1301,罐与液位控制阀 LCV-1303 之间的所有设备与管道都充满液体,液位控制器 LIC-1303 显示液位约为 50%,将控制回路 LIC-1303 设置为自动操作,检查控制阀 LCV-1303 是否已关闭。3.2.1.3 启动冷却水,通过调节TVC-7105大约70%,以约 844 m3/h 流过表面冷凝器 C-7101。3.2.1.4 启动冷却水,通过流量控制器TIC-1531是在自动模式,温度设定值为45°C.3.2.1.5 打开碱液热交换器 HE-1511、 HE-1521、 HE-1541 及 HE-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