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一、引出课题,理解课题。1、师:咱们先来认一个字,有点难度,因为是甲骨文。知 道什么是甲骨文吗? 生:古代人创造的字。师:刻在龟甲上的。看清楚了,这是什么字?(教师板书甲 骨文“天”,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师:再看这什么字?(教师板书:甲骨文“门”)生: 门。师:对,你看左边一扇右边一扇。 (指导学生观察。 ) 师:再加一个字, (教师板书:山)读一读。 生:天门 山。师:咱们汉字是表意的,就这“天、门、山”三个字,你想 一想应该是一座怎样的山? 生:很高的。 师:你关注了“天”字,那你说的这个山可以叫“天 山”。 生:很大的山。师:“门”那该是看看门的形状生:面
2、对面的。师:左边一座,右边一座。那就是.生:天门山。师:公元727年,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曾经游览天门山,写下了望天门山 。(教师板书:望) 师:什么叫“望”?生:看。师:怎样看才叫“望”?生:向上看。师:还有吗? 生:从高往下看。 师:那叫俯视。向远处看就是望。2学生齐读课题望天门山。师:一块儿读课题。(学生读课题。)师:读出向远处看的感觉。 (学生再读课题。 )一、识字解题1师:先来认一个字。 (课件出示甲骨文)生:人。师:你们异口同声地说“人” 。我们先来看它的下半部 分“”,是一个人张开双臂的人,上面是圆圆的头。这个字 本义就是头顶, 头顶是人身体的最高处,于是字义是:很高。古人认为最
3、高的是什么呢?生:(恍然大悟)天。 (板书:天)2师:一点就通,确实是“天”字。认第二个字。 (课 件出示甲骨文“” )生:门。师:这是繁体字的“门” 。左边一扇,右边一扇。单扇 为“户”,两扇合为“门” 。(板:门)3师:这个字很形象,大家一看都知道什么字,读生:山。(板:“山”)师:连起来读生:天门山。师:不像天门山,倒像是小山丘。再读。生:天门山 师:这才像天门山,从天门山三个字,想象一下天门山 是怎样的?生:有两座,一边一座,像门一样,又是很高很雄伟的 山。4师:你们没有看过天门山,仅从这三个字中想到的, 这就是汉字的魅力,保存了原始的图画性,字能直接表示事 物。(出示注释1)天门山隔
4、江相对,就像天设的门户,雄伟 奇特。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板:李白)经过天门 山,留下了千古绝唱望天门山 。(板:望) “望”是什么 意思?生:看。师:怎样的“看”是望呢?生:向远处看。师:再读,读出远看的感觉。生:望天门山。 (“望”字读得长、重,有味道)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读古诗。师:李白的 望天门山 描写了怎样的景物呢?打开语文书,自由读几遍。注意字音读准确,节奏读清楚,读完了结合下 面的注释和课文的插图想一想诗的意思, 读自己的。(学生 自读诗句, 教师巡视。)2汇报自读成果,教师相机指正。师:读几遍了? 生:两遍、三遍。 师:谁能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师:响亮、大声地读,
5、咱们认真听,听听他的字音是不是读 准了。师:比较流畅,再读读这词。 生:中断、至此回。 师:“至”是翘舌音,“此”是平舌音。 (学生跟老师学读 “中断”、“至此回”)3初步指导读诗。师:谁再来读读这首诗?我们要听听字音读准了没有,节奏 读清楚了没有。 (请一名女同学读)师:听出她的停顿了吗?你给了大家很好的提示这叫“二二 二一”,老师还有给你提个建议,读得再慢一点,你跟着老 师的手势来。 (学生看老师的手势读古诗第一句。 ) 师:我们一起看老师的手势读后三句,感受一下诗的节奏。 注意不要跑到老师手势的前面。 (全班学生看老师的手势读 诗句。师:有味道吧。诗歌读起来就有歌的味道,唱歌时,我们有
6、时要重唱,今天我们读诗就来叠读, 怎么读呢?你们读一句, 老师依你们的节奏读后三个字,把握好节奏,我们一起来。(师生合作读诗) 师:咱们换一下,老师读一句,你们依着老师的节奏来,老 师读一句,你们重复后面三个字。 (师生合作读诗)4初步了解诗的内容。师:这诗中有歌,诗中还有画呢。不信,我们静静地默读一 边遍,这望天门山一句一景,是连环画。下面我们静静 地默读一下, 找一找每一句都有哪些景物,拿起笔圈画下来(学生默读诗,边读遍圈。)(指名汇报)生:楚江、碧水、青山、孤帆。师:有没有补充? 生:天门、日边。 师:这叫读得细致, 找得清楚。瞧,诗中就是写了这些景物,“天门、青山”写的都是天门山,“楚
7、江、碧水”写的都是 楚江,前三句从不同视角反复写了天门山、楚江,最后一句 写了远处的“孤帆、日”,现在我们都是李白,让我们一起 乘着小船去“望天门山”。二、整体感知。1、师:李白望到了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把这首诗 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清楚节奏。读完后结合注释、看 看插图,想想诗的意思。(生自由读诗)2、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同学还摇头晃脑,这 是读诗的状态。谁来读?(一生读全诗)师:声音很好听, 字音读得准。 这两个词, 大家再读读: “中断”、“至此回”。生:中断、至此回。 师:“至此回”中的翘舌音“至” 、平舌音“此”读得很 清楚。谁再读读这首诗?我们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一生
8、读,速度较快。)3、师:听出来了吗?“天门-中断-楚江开”,这每行七 字的诗停顿是二、二、二、一。 (课件出示划节拍线的全诗) 谁再读?(一生根据节拍线再读。 )4、师:有点儿“歌”的韵味,诗可以当歌唱,诗也可 以当画赏。李白的望天门山一句一景,且是连环画。请 大家快速默读这首诗,找一找诗中描绘景物的字、词。生:天门山、楚江、孤帆、太阳。(板: 景)师: 前面我们了解了天门山, 有谁知道“楚江”? 生:就是长江。(出示注释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 国,所以叫楚江。 )师:这些景组合在一起给我们什么感觉呢?比如,天门山是高的,那楚江是?用一个字生:广。师:孤帆和太阳离作者是一一生:
9、很远。师:山高、水广、帆远,这些景组成图画的境界是高广 辽远的。那咱们读的时候要慢一点,大家跟着我的手势轻声 读,不要跑到我的手势前面去了。(教师按照诗的节奏用手势指导学生慢读,学生渐渐读 出诗的韵味)师:让我们再来欣赏这幅图画的色彩,这水是什么颜色?生:碧色。师:仔细看这个“碧”字(此字放大),上、下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偏旁?生:上面的偏旁是“王”和“白”,下面是“石”师:左上的“王”是“玉”,和“白”组成的是琥珀的“珀”,下面是“石”,本义是青绿色像玉一样的石头。根据 字形,你知道“碧水”是怎样的水吗?生:略。师:这“碧”,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难怪诗 人对“碧”字情有独钟。你看,贺知章
10、笔下垂柳的色彩是“碧”, 读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师: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是“碧” ,读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是“碧” ,读 生: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也是“碧” , 读 生: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师: 一个“碧”字,让景色熠熠生辉。再看,这山是什 么色彩?生:青色。师:孤帆是(生:白色) 师:碧、青、白,李白望见的(指课题“望” )是一幅 色彩明丽的连环画!同学们,体会到高广辽远,我们把读诗 的速度放慢了,体会到明丽温暖,这慢中还要透着激昂。我们合作着来读读,你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我读每
11、句诗的 后三个字。师: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三、精读感悟。1学习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学生齐读古诗第一 句。)师:什么叫“中断”?生:就是断掉了。师:那“中”呢?生:中间断了。师:就是从中间断了。 那我们一起来看看 “断” 的小篆写法。 (教师板书“断”的小篆写法) 师:中间是一把刀把两束丝全都剪断了,右边是一把锋利的 斧头,就这个“断”字,你知道天门山是怎么断的吗?生: 劈开的。师: 用刀给劈开的。 这就是诗人奇特的想象。 那把利斧, 那 把刀是什么?生:江水。师:楚江开,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开” (板书)一双大手 把门栓给拉开,如果天门山就是一扇门,那么你觉得大手是
12、 谁的? 生:是楚江。师:楚江是大手,楚江是利斧。 “断”和“开”让我们仿佛 看到了怎样的景象?闭上眼睛想一想。 (老师读第一句诗, 学生想象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两座山相对出,楚江水从中间流出来。 师:把它冲开了。你看这就是诗人奇特的想象。楚江把山都 冲开了,你们感觉楚江怎么样? 生:凶。 师:换个词“汹涌” 。这样汹涌的江水,这样的气势,谁来 读。(指名读,再读,男生读,全班读。 )通过让学生理解关键词、想象画面,使学生对诗句有了深 刻的理解,此时指导朗读,水到渠成。 2学习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师:李白坐在船上又看到了生:碧水东流至此回。师:“回”字非常有意思,它是象形字,在
13、甲骨文里就是一 个旋转的漩涡, 它在字典里面有三种意思。 (教师翻开字典。 ) 谁给大家读一读?生: 一回旋, 二回转改变方向, 三返回。师: “回”在诗中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由。 (指名说) 生:一回旋。师:你认为水中间有漩涡,对吗?有不同理解吗? 生:我觉得是二,因为我觉得“碧水东流至此回” “东流” 就是往回走。师:你是凭感觉走。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师:没有了。 那我们把这个字再送回去, 你们再读读这句诗。(学生再读本句。)碧水之西向东流,流的时候碰上了.生:天门山。师:于是,它不得不折向北流。那是第几种意思?生:第二种。师:对,是流到这儿改变方向。你们知道天门山相聚有多远 吗?老师告诉
14、你们,据记载这两山相聚数公里,也就是江面 宽十几里,这么宽的江面,这么汹涌浩荡的江水。这天门山 硬生生地让它们掉了个头,你觉得天门山怎么样? 生1:雄伟。生2:天门山很宽阔。师:很有力量的意思吗?真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这样的力 量,这样的气势,谁愿来读。 (指名读。) 师:那是浩荡的水,那是山和水在较量,要读好那个“回” 字。(再指名读)师:是水和山在较量。一起读。 (全班齐读本句。 ) 师:同学们,山是险峻的山,水是浩荡的水,水冲山开,山 阻水回,形成了这样的状景。再读。 (学生齐读一二两句。 )本环节对于“回”的处理非常好,将三种意思都告诉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选择答案,还要说明原因
15、。 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字带入诗句中去理解, 不仅理解了字意,同时也明白了诗句的意思。 3学习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 。师:真好。李白顺流而下,这船离青山近了,他又望见 生:两岸青山相对出。 (连点三个学生回答)师:有味道! 什么叫相对呢? (教师利用绘画帮助学生理解。 ) 师:这两两相对的山,是不是像.生:门。师:这比喻多好, 多么形象啊! 山都立在这儿, 为什么是“相 对出”呢?你们坐过船、坐过车没有?你想想车在路上开, 两边的树、两边的景怎么样?同学讨论讨论。生:树一棵一棵地往后去。师:车往前行,树往后去。这就是化静为动。我们一起来想 象,这就是眼前的青山(教师画图,帮助学生想象。)
16、师:这是怎样的山? 生:很高很高的。通过画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化抽象为具体, 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师:哦!很高很高把后面的山都挡到了。船行到这儿眼前一 亮,啊!这两边的山景又扑入眼中,这就是“相对出” 。一 个“相对出”化静为动。李白就是远客,远客和青山四目相 对。你觉得李白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 高兴、激动。 师:我见青山多妩媚。来读出里面的激动。 (学生读本句。 ) 师:这么高兴,这么激动的李白。船行到这儿,他想对青山 说什么?生:这山的景色多美啊!师:李白是个很浪漫的人,他还会说什么? 生:啊!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山! 师:多么欣喜啊!不仅仅是山啊!他可能还会说什么? 生1
17、:啊!这山太高太大了! 生2:啊!多么雄伟的山啊! 师:是啊!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欣喜的,是愉快的。带着你们 的感受一起读。 (学生齐读第三句诗。 ) 师:听出喜悦了。4学习第四句“孤帆一片日边来” 。 师:李白的小船在青山间穿行,他抬头向远处看,啊!眼前 一片开阔,印人他眼帘的是生1:孤帆一片日边来。生2:孤帆一片日边来。 生3:孤帆一片日边来。师:“日边”指的是什么地方?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师:太阳照在水面上什么感觉?生1:很暖和。生2:水变成金色的。师:你也感觉到了太阳的热情,来,读出来。师:孤帆一片.生:日边来。师:读出你的热情。孤帆一片生:日边来。(全班一起接读。)师:青山出迎,孤帆来
18、近。李白的心啊.让我们合作读一读。两岸青山相对出生:孤帆一片日边来。师:相对出。 生:日边来。师:相对出。 生:日边来。师:相对出。 生:日边来。看似简单重复,实际上是教师一步步提高要求,通过示范, 让学生模仿, 不用刻意地去说教, 学生却学得很好。 真是妙!师:李白的心和山水融在了一起。你认为此时的李白心情怎 样?生1:愉快。 生2:激动。 生3:欣喜。 生4:兴奋。 师:让我们激动中带着欣喜再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后两句 诗。)三、以景传情1、师:有人说,李白就像是一个天才的摄影师,如果 我们细细感受,这高广辽远、明丽温暖的景,不是静止的, 是流动的。你能从诗中的哪些字、哪些词感受到景的流
19、动 呢?静静地默读,画出关键字、关键词。(生静静默读)2、师:让我们一起来交流。生:我从“中断”和“开”看出来的。师:还有补充吗?生:我从“中断” “开”“东流”“回”“相对出” “日边 来”等字看出来的。师:这些词都是动词,这些动词让这画活起来了,动起 来了!(一)人山相望山是山,水是水*学习第一、二句。师:先来看“中断” ,什么意思?生:从中间断开。师:看“断” (斷)字的繁体字。 (讲解繁体“斷” )左 偏旁是用“刀”割断两束“丝”之意,右偏旁“斤”是斧头,“断”字含有有力砍断的意思。如果说天门山是砍断的,那 利斧是什么?生:楚江水。师:是呀,楚江开嘛。再看这个“开”字, (解析繁体 “
20、開”的字理)下部的“廾”是两只手。一双手把门闩拉开, 门就开了。就这个“开”字,你看到楚江水怎样的气势?生1:浩浩荡荡。生2:来势汹涌。师:这“断”这“开” ,分明让我们感受到了浩荡江水 的威力。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来读?生:天门中断楚江开。 (读的气势不够) 师:这天门山“断开”了吗?谁再加上动作读一读?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强调了“断” ,“开”字读得短, 没有突出)师:这楚江是利斧啊, “开”的力度还不够。男同学, 你们来!男生读。(很有气势)师:全班,一起来(全班齐读,读出了气势) 师:就是这样浩荡的江水,遇到天门山却至此 生:回。师:看这“回”字,是个象形字, (点击“回”字放
21、大 )像一个旋转的旋涡,老师选出字典中的三种意思,谁 来读一读?生:1.回旋。2.回转,改变方向。3.返回。师:你们认为应该选哪种意思?说说理由生:选第一种意思, 回旋。 因为水撞击到山, 形成漩涡。 生:我觉得是第三种,返回。师:(师板简笔画)浩荡而来的江水自西向东涌入天门 山,随着山势,不得不掉转方向,折向北沿着山而流。 “回”字就是 生:回转,改变方向。师:长江水是浩荡的,但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荡的长江 水改变了方向,这天门山给你什么感觉?生:坚硬无比。生:雄伟,有气势。 师:这样的气势谁又来读? 生: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 暗较量,读好这个“回
22、”字生:碧水东流至此回(强调了“回”字) 师:这就是“中断”“开”“回”的魅力,让天门山和楚 江水有了生命和气势, 让我们合作着读好这幅壮景。 我读“天 门-中断-楚江开” ,这组读“楚江开” ,全班再重 复读最后三个字“楚江开”(师生合作读)*学习三、四句。师:继续聚焦这两个动词,我们又能望见什么、感受到什么呢?读-生:相对出、日边来。(二)人山相融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师:什么叫“相对”?这是一条楚江,(指两竖排的学生)如果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青山是哪座?(生指相对坐的学生)师: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又是哪一座?与 这座相对的?与这座相对的?(生一一指出)师:李白乘着小船而
23、来,青山两两相对着出来干什么?生:迎接李白。师:日边指的是一一生:太阳边生:水天相接的地方。师:对!那水天相接处的孤帆,渐行渐近,渐行渐近, 奔向谁而来?生:李白。师:这一“出”一 “来”,画面动起来了,人和山水相 融了。青山出迎,孤帆来就,此时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生:激动。生:很惊喜师:如果说李白是远方的客人,那么,青山就是当地的 生:主人。师:远客、青山,四目相对,激动的李白可能会对相对 出迎的天门山说什么呢?生:啊,天门山,我终于见到了你的姿态! 生:天门山,你真美啊! 师:在李白的眼里,天门山不仅仅是山,它还是富有灵 性的人。生:天门山,我的好朋友,谢谢你的迎接! 生:天门山,你真是我
24、的知己。师:这一“出”一“来” ,哪里仅仅是景,这分明还有 李白与青山的“情” 。(板:情)一起读生: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师:同学们,青山立在两岸,日边有一孤帆,如果在常 人看来,这就是一处美景罢了,为什么李白却激动万分呢? (出示图片)老师来告诉你们,年轻的李白才华横溢,志向 远大。20岁的时候,他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大鹏总有一天 会和风飞起,直上云霄的。读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师: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的时候, 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一年之后,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自然胜景, 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再读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他觉得实现理想
25、,指日可待,这样的心情怎么表达 呢?看,正好借眼前高广辽远的山水来抒发。读生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 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生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 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师:高广辽远的山水正如李白高远的抱负, 广阔的胸襟! 读生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 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师:闭上眼,你就是年轻的李白,你就是志向高远的李 白,你乘船而来,只见:水冲山开,山阻水回,楚江敞开胸 怀欢迎你,青山伸出手臂迎接你;更有那辽远的白帆奔你而 来,更有那明丽的色彩因你而灿烂。自然的雄伟气势,心中 的满腔豪情,于是,你提笔写下了, (配乐)
26、读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 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三)人山相悦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师:一千多年过去了, (课件:天门山的甲骨文、楷书)天门山仍旧是静静伫立的山,天门山三个字的字形却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但汉字仍然保存了原始的图画性,看着字就能 想起图画。(出示:天门楚江水山帆日)这些字组成的图画,高广 辽远、气势雄伟。请你读-生:天门楚江水山帆日师:(出示:碧青)这些字色彩明丽,让高广辽远、气势雄伟的景呈现出温暖、热烈的情绪。女生读一一生:碧青师:(出示:中断开回出来)这些字,让没有生命的景 物生动起来,传达出作者实现理想,指日可待的豪情。男生 读生:中断开回出来师:这些字,已经嵌入到古诗望天山门的灵魂中,它书写着景,更传达着情!下课!四、链接拓展。师:李白的愉快怎么表达呢?是通过天门山的山水来抒发这 一份情。李白的这一份愉快仅仅是因为山水吗?那又是因为 什么呢?老师给你们讲一段故事。李白年轻的时候就才华横 溢,抱负远大。二十岁的时候,他就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 有一天自己会和大鹏鸟一样直飞想云霄。读.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课件出示李白的诗,学生齐读。)师:二十五岁的时候,他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课 件出示写作背景,指名读。 ) 师:同学们,这就是李白离开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山东济南招金国际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招聘4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甘孜州道孚县农业技术(经济)助理岗招聘12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上海志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行政专员1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南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招聘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技能题库题型及答案
- 2025年维修钳工国考试题及答案
- 安置土地买卖合同5篇
- 2025太原市小店区招聘劳务派遣教师240人(第二批)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财贸系统经营管理责任制合同
- 2025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容阳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及下属公司招聘职业经理人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现代化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建设的项目解决的方案课件
- 《真空原理简介》教学课件
- 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申请表
- 文化政策与法规课件
- 社区社群团购新团长培训案例课件
- 外科学教学课件:食管癌
- 露天矿开采技术课件汇总全套ppt完整版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套课件全书电子教案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1课 古代埃及 教案(教学设计)
- 钢结构钢梁计算(PPT33张)
- 幼儿教师——散文诗
- 创伤骨折院前急救ppt课件(PPT 50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