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记念》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记念》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记念》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记念》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记念》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记念精品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这篇文章的特点是: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情文并茂。 2.学习运用课文主次勾连、前后照应等写作手法,把零碎的材料结构成篇,使文章自然熨帖,紧密严谨。 3.学习革命先烈的高贵品格和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感情与坚持对敌斗争、坚信革命必胜的精神。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分析文章的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情感,梳理情感脉络。 思维发展与提升:厘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内容。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白莽、柔石等人的性格特征,把握其人物形象。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爱国青年为追求真理、为进步事业

2、而舍生忘死、勇于献身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挖掘含蓄语句的深层含义。 难点: 把握作者思想感情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旧中国的救亡图存的斗争过程中,有这么一群青年人,他们不畏强权,不畏牺牲以鲜血铺就了新中国的明天。今天,我们一起跟随鲁迅先生,走近为了忘却的记念。 二、写作背景 1930年3月,“左联”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

3、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均参加了这一进步组织。 而此时正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 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也时刻面临被捕的危险境地,但他丝毫不畏惧反动派的屠刀和淫威。在闻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发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强烈抗议和揭露反动

4、派的罪行。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1933年2月7-8日,鲁迅带着无限的悲愤写下此文。 三、作者介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

5、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四、题目解说 “忘却”,实际上是“搁置”的意思,因为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以及战友为革命而献身的光辉业绩,鲁迅是不会忘却的。可见,与其说“记念”是“为了忘却”,倒不如说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土最有价值的“记念”。这个标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6段),写“我”与白莽的三次交往。 第二部分:(第7-17段),写“我”与柔石的相处。 第三部分:(第1

6、8-19段),合写柔石、白莽。 第四部分:(第20-33段),写五位青年作家遇害的经过以及“我”的处境和心情。 第五部分:(第34-36段),写“我”对烈士的怀念,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控诉,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六、全文分析 1.如何理解第14段“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句话? 明确: “旧道德”指旧有的,在人民群众中长期形成的道德;“新道德”指无产阶级新思想指导下的道德;“损己利人”指为了别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是作者对柔石崇高思想品德的评价和赞扬。 2.第16段中作者连用三个“疑心”,分别指的是什么? 明确: 第一个“疑心”

7、是指作者对冯铿的印象;第二个“疑心”是指柔石可能受到冯铿的影响,但这个“疑心”又被第三个“疑心”否定;第三个“疑心”是作者以自己的“偷懒”来反衬柔石的“斩钉截铁”,突出了柔石不畏艰难的精神。 3.文章第三部分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 内容上:简叙白莽和柔石是“左联”的成员,表明作者和他们的密切关系。 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对烈士被捕前情况的介绍转到对烈士被捕遇难的记叙。 4.如何理解第21段结尾处的“逃走”一词? 明确: 鲁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代表的是中国的脊梁。可是面对残酷的现实,他只有“逃走”,才能得以继续奔走、呼告,这足以表明当时社会的黑暗。 5.鲁迅先生为什么给北斗选送珂勒惠支

8、夫人的木刻? 明确: 柔石之母的遭遇与该版画的内容相似。作者无法明确地表达对烈士的悼念,只好用含蓄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控诉了当时无言论自由的社会。 6.请简要分析文中柔石的人物形象以及作者把柔石比作方孝孺的用意。 明确: 柔石单纯、善良、忠厚,为人随和,对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险恶尚缺乏清醒的认识,这体现了他性格中的“迂”;他对革命工作热心执着,认定真理就一往无前,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又体现了他性格中的“硬气”。所以柔石是一个天真单纯、勤勉执着、坚毅刚强、才华横溢、追求光明的进步青年作家。 作者把柔石比作方孝孺,是因为柔石和方孝孺在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

9、都将为后人所敬仰和赞颂;同时,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进步青年的罪行,这是作者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揭露和控诉。 7.课文标题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忘却”与“记念”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作者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个标题里? 明确: 作者把“忘却”与“记念”这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联系在一起,放在一个标题里,看似矛盾,实际上作者在这一标题里寄寓着深刻的意义。 首先我们看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文章开头就写道:“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

10、他们忘却了。”结尾又写道:“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从这两部分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所谓的“忘却”,实际上就是“摆脱”“搁置”的意思,也就是将“战友”的牺牲而带来的悲痛暂时搁置一边,使思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脱离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纪念死者。 8.怎样理解作者引用三个典故的用意? 明确: 作者在叙述柔石的“硬气”和“迁”的特点时运用了明代方孝孺的典故。作者用这一典故是为了更鲜明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气”与“迁”。方孝孺坚决不肯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不仅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还连累了宗族亲友,实在是“

11、迂”,但他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几百年来一直被后人敬仰和称颂。作者将其与柔石相比,突出了柔石的“硬气”与“迂”,同时也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反动派杀害革命青年的罪行,是对反动派暴行的深刻揭露与控诉。 作者在写柔石被捕、自己逃走时运用了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故事。作者用这个典故暗示反动派的滥杀无辜与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没什么两样,更为深刻的是,作者对道悦是持批判态度的,他并不像道悦那样束手待毙,而是“逃走”,保存实力,继续战斗。 作者由自己纪念战友“没有写处”而想到向子期的思旧赋只有寥寥几行的逸事。作者用这一典故,将自己当时的处境与心情和向子期相比,以揭露反动

12、统治与司马氏以杀夺手段建立晋朝一样,政治都是极端黑暗腐朽的,人们偶有不慎,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因此,正直的人是没有言论自由的,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统治下,确实是“没有写处”的。 七、中心思想 通过对白莽、柔石等“左联”五烈士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烈士的怀恋和尊敬、对国民党当局卑劣行径的愤恨之情,号召民众应化悲愤为力量,以战斗来纪念死者。对革命前途,作者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八、写作特点 记叙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鲁迅没有一般地、浮泛地讲对反动派的恨和对革命者的爱。他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事实的记述上,在记述事实时,融进自己的感情和议论,或用概括的文字,从思想意义和感情上作画龙点睛的点染。 结

13、构完整,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鲁迅把他和五位青年作家的交往作为线索,把本来散乱、孤立的材料组织在一个整体中。柔石与他关系最密切,在文中占的篇幅最大,白莽次之。至于冯铿等三人,或未见过面,或虽见一面而不熟悉,便略写。对柔石和白莽,又注意抓住最能体现这两位革命青年思想风貌的细节或“小事”来写。 九、补充资料 左联五烈士 1931年2月7日,左联作家有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及尚未加入左联的李伟森与其他18位共产党员,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牺牲的这5位年轻作家,史称“左联五烈士”。“左联五烈士”就义后,左联即刻发表了抗议和宣言,指斥国民党暴行,国内外进步力量也声讨这一暴行。 十、总结全文 本文

14、通过对白莽、柔石等五位烈士的片段性的回忆,对五位烈士的为人以及被反动派杀害的事实的记述,高度赞扬了烈士们执着、坚忍、善良的优秀品格,表达了对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无辜的愤恨和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战斗下去的坚定信念。 布置作业 再次深入诵读课文,领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巩固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课后训练 作业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并加速与诸多行业深度融合,成为增强国家数字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B.农村治理法治化有赖于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用法、守法、学法意识的增强,有赖于法律信仰和法律权威的逐步形成。 C.长江经济带地区耕地和水资源丰富,我们要注意充分利

15、用这些资源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主要农产品优势区。 D.自签约以来,法国国家游戏集团在技术、设备和资金等方面对北京中彩印制有限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合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B.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该校学生的课氽活动主要有班级野炊、年级文体比赛、校际联欢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C.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D.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

16、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7月16日开始,都昌县城管局在万里大道、迎宾大道开展违规占道行为的为期40天的专项整治活动。 B.李某某案受害人杨女士的律师对记者表示,杨女士因为精神仍处于重度抑郁和重度焦虑状态,无法在8月28日前去法院出庭作证。 C.光大证券指出,本次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策略投资部使用的套利策略系统出现了问题。 D.近日,一网友在某网站晒出一张从九江开往小池口、票价仅1元的火车票,引来众多网友围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

17、的表演机会。 B.自从他回家看了病危的父亲后,一直闷闷不乐,不说一句话,不吃一点东西。 C.对于这种侵害顾客利益的行为,商场负责人拒不认错,于是几位顾客只好状告法院,以求公正。 D.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而且成为激励人们战胜苦难的精神财富。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B项语序不当,“用法、守法、学法”应改为“学法、守法、用法”。C项成分残缺,可在“优势区”后面添加“的竞争力”。D项搭配不当,把“合作”改为“支持”。 2.答案:B 解析:A项,不合逻辑,主客颠倒,最后一句应改为“这类形象会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C项,成分残缺。“成绩”后加¨的工作”。D项,搭配不当。“看一个人的吃相”是后半句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