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试题全集(含答案)_第1页
高考物理试题全集(含答案)_第2页
高考物理试题全集(含答案)_第3页
高考物理试题全集(含答案)_第4页
高考物理试题全集(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试卷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03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目 录2003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22003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12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212003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物理部分)282003年春季高考试理科综测试(物理部分)292003年高考(上海卷)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理科使用) 342003年高考(广东、辽宁卷)综合能力测试 362003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由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

2、的得。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B.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C.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质量数,但中子数可以不同D.除万有引力外,两个中子之间不存在其它相互作用力2.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 AC)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3.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

3、a、b、c、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BC)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从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 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4.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氟90 ( 36白)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错90(40Zr ),(B)这些衰变是A.1次a衰变,6次3衰变B.4次3衰变C.2次a衰变D.2次a衰变,2次3衰变推荐下载精品试卷5 .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以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接通开关K,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BC)A

4、.保持K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B.保持K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C.断开K,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D.断开K,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势差增大6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温,其温度必低于其始温度B.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起始体积C.先等容升温,再等压压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D.先等容加热,再绝热压缩,其内能必大于起始内能(CD)7.一弹簧振子沿x轴振动,振幅为4cm。振子的平衡位置位于 x轴上的。点。图1中的a、b、c、d为四个不同的振动状态:黑点表示振子的位置,黑点

5、上的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图2给出的(AD)A.若规定状态a时t=0则图象为C.若规定状态c时t=0则图象为B.若规定状态b时t=0则图象为D.若规定状态d时t=0则图象为8.如图,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细的单色光束从空气向柱体的 。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已知玻璃折射率为3 ,入射角为45° (相应的折射角为 24° )。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通过O点垂直于图面的轴线顺时针转过15。,如图中虚线所示,则入射光(BC)A.光束1转过15B.光束1转过30°C.光束2转过的角度小于15D.光束2转过的角度大于159.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

6、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铭原子的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铭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En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AAL ,式中n=1, 2, 3表示不同的能级,A是正的已知常数。 n(C)A. 3ab.Za11 AC. A161616d.13a16推荐下载b板后(D)10. 如图,a和b都是厚度均匀的平玻璃板, 它们之间的夹角为。一细光束以入射角0从P点射入,。已知此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则当光束透过A.传播方向相对于

7、入射光方向向左偏转。角B.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右偏转。角C.红光在蓝光的左边D.红光在蓝光的右边第n卷(110分)、本题共3小题,共21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1. (6分)图中为示波器面板,屏上显示的是一亮度很低、线条较粗且模糊不清的波形。若要增大显示波形的亮度,应调节 旋钮。若要屏上波形线条变细且边缘清晰,应调节 旋钮。若要将波形曲线调至屏中央,应调节 与 旋钮。答案:辉度(或写为相)聚焦(或写为O)精品试卷垂直位移(或写为J力水平位移(或写为u )12. (7分)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栓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

8、。木块右侧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图2给出了重物落地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点,试根据给出的数据,求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 科。要求写出主要的运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纸带运动方向纸带打点计时器/ 图1分析与解答:T内的位移分别是:S4= 6.25cm,s8= 4.31cm,由给出的数据可知,重物落地后,木块在连续相等的时间s1 = 7.72cm,s2= 7.21cm,s3 = 6.71cm,s5= 5.76cm,s

9、6= 5.29cm,s7 = 4.81cm,以a表示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人 12s (S5 s )+(S6 S2)+(S7 S3)+(S8 S4) = 4aT4又知 T=0.04s 解得a=-3.0m/s2重物落地后木块只受摩擦力的作用,以m表示木块的质量,根据牛顿定律,有mg=ma 解得:科=0.3013. (8分)要测量一块多用电表直流 10mA档的内阻Ra (约40白)。除此多用电表外,还有下列器 材:直流电源一个(电动势 E约为1.5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一个(阻值 R约为150Q),电 键一个,导线若干。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给出Ra的表达式。分析与解答:推荐下载精

10、品试卷实验步骤: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档测量电源电动势E。推荐下载用多用电表的档测电阻阻值R。将多用电表置于电流 10mA档,与电阻R及电键串联后接在电源两端。合上电键,记下多用电表读数I。 Ra=>R三、本题共7小题,89分。解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据美联社2002年10月7日报道,天文学家在太阳系的9大行星之外,又发现了一颗比地球小得多的新行星,而且还测得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288年。若把它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看作圆,问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最后结果可用根式表

11、示)14. (12 分)解:设太阳的质量为 M;地球的质量为 m°,绕太阳公转周期为 T。,与太阳的距离为 R。,公转角速度为3 °新行星的质量为m,绕太阳公转周期为 与太阳的距离为R,公转角速度为3。则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合牛顿定律,得:GMm022 = m0 1 0 R0R。GMm 2 2;=m 1 RR22 二T0 =一 ' 10由以上各式得已知T=288年,To=1年,得_R=44或3.菽 R)15. (12分)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终极速度。已知球形物体速度不大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正比

12、于速度v且正比于球半径r,即阻力f=krv, k是比例系数。对于常温下的空气,比例系数k=3.4 x l0-4Ns/m2。已知水的密度p =1.0x I03kg/m3,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半径r=0.10mm的球形雨滴在无风 情况下的终极速度 w。(结果取两位数字)16. (12 分)45解:雨滴下落时受两个力作用:重力,方向向下;空气阻力,方向向上。当雨滴达到终极速度 Vr后,加速度为零,二力平衡,用m表示雨滴质量,有mg=krv r3m=兀 r p由以上两式得终极速度4 二r2 ::g带入数值得M=1.2m/s R217. (1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 E=3.

13、0V,内阻 r=1.0Q;电阻 R=10Q, R2=10Q , R3=30 Q , R4=35Q ;电容器 的电容C=100科F。电容器原来不带电。求接通电键K后流过以=的总电量。18. (13分)解:由电阻的串联公式,得闭合电路的总电阻为R= R1(R2R3)rR R2R3由欧姆定律得,通过电源的电流1= ER电源的端电压U=EIrR 电阻R3两端的电压 U = 一-一UR2 R3精品试卷通过R4的总电量就是电容器的电量Q = C U '由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Q=2.0X 10 4c19. (13分)串列加速器是用来产生高能离子的装置。图中虚线框内为其主体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加速管的中

14、部b处有很高的正电势 U, a、c两端均有电极接地(电势为零)。现将速度很低的负一 价碳离子从a端输入,当离子到达 b处时,可被设在b处的特殊装置将其电子剥离,成为 n价正 离子,而不改变其速度大小。这些正n价碳离子从c端飞出后进入一与其速度方向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在磁场中彳半径为 R的圆周运动。已知碳离子的质量为 m=2.0X 10-26kg, U=7.5X105V, B=0.50T, n=2,基元电荷 e=1.6X 10-19C,求 R。20. (13 分)解:设碳离子到达b处的速度为v1,从c端射出时的速度为v2,由能量关系得m v12 =eU2m v2 = m v12

15、+ neU22进入磁场后,碳离子做圆周运动,可得nev2B=m由以上三式可得 R= 1nB I2mU (n 1)由式及题给数值得R= 0.75m21. (13分)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每根导轨每米的电阻为r0=0.10 Q/m,导轨的端点P、Q用电阻可以忽略的导线相连,两导轨间的距离l=0.20m。有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垂直于桌面,已知磁感应强度B与时间t的关系为B=kt,比例系数k=0.020T/s。一电阻不计的金属杆可在导轨上无摩擦低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在t=0时刻,金属杆紧靠在P、Q端,在外力作用下,杆以恒定的加速度从静止开 . 始向导轨的另一端滑动,

16、求在t=6.0s时金属杆所受的安培一1JIq力。推荐下载精品试卷L4at2这时,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的面积S=LI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c BE=S+ Blv18. (13 分)解:以a表示金属杆的加速度,在 t时刻,金属杆与初始位置的距离为此时杆的速度 v=at:tH:B B(t :t) -Bt ,而 B = kt =k回路中的总电阻R= 2Lro回路中的感应电流i=E作用于的安培力F=BliR3k 2l2 解得 F= 3/t2r0代入数据为_一 一3F=1.44X 10 3N19. (13分)图1所示为一根竖直悬挂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下端栓一小物块A,上端固定在C点且与一能测量绳的拉力的测力传感器

17、相连。已知有一质量为m0的子弹B沿水平方向以速度 Vo射入A内(未穿透),接着两者一起绕 C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在各种阻力都可忽略的条件下测力传感器测得绳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子弹射入的时间极短,且图 2中t=0为A、B开始以相同速度Vo图1运动的时刻。根据力学规律和题中(包括图)提供的信息,对反映悬挂系统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例如A的质量)及A、B 一起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你能求得哪些定量的结果?19. (13 分)解:由图2可直接看出,A、B一起做周期性的运动T = 2to令m表示A的质量,l表示绳长。Vi表示B陷入A内时即t=0时,A、B的速度(即圆周运动的 推荐下载

18、最低点),v2表示运动到最高点的速度, F1表示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的拉力,F2表示运动到最高点时的拉力,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ovo=(mo+m)vi在最低点处运用牛顿定律可得2V1Fi (m+m o)g=(m+mo)2V2F2 + (m+m o)g=(m+m 0)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2l(m+mo)g= - (m+mo) v12 (m+mo) v2 22由图2可知F2= 0Fl=Fm由以上各式可解得,反映系统性质的物理量是m= Fm m0 6g2 2 36m°Vo l= 2g5FmA、B一起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是机械能 E,若以最低点为势能的零点,则E= ; (m+mo) v22X121

19、1由式解得 E=3m*gFm20. (13分)如图1,在光滑水平长直轨道上,放着一个静止的弹簧振子,它由一轻弹簧两端各联结一个小球构成,两小球质量相等。现突然给左端小球一个向右的速度uo,求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每个小球的速度。如图2,将N个这样的振子放在该轨道上。最左边的振子1被压缩至弹簧为某一长度后锁定,静止在适当位置上,这时它的弹性势能为E。其余各振子间都有一定的距离。现解除对振子1的推荐下载精品试卷锁定,任其自由运动,当它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刚好与振子2碰撞,此后,继续发生一系列碰撞,每个振子被碰后刚好都是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与下一个振子相碰。求所有可 能的碰撞都发生

20、后,每个振子弹性势能的最大值。已知本题中两球发生碰撞时,速度交换,即一 球碰后的速度等于另一球碰前的速度。左右图121. (13 分)解:(1)设小球质量为m,以Ui、U2分别表示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左右两端小球的速度。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有mu+mu2=muo(以 向右为速度正方向)1 2 12 1 2-mu1 - -mu2 = mu0 222解得U1二U0, ,U2=0 或 U1=0, U2=U0由于振子从初始状态到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的过程中,弹簧一直是压缩状态,弹性力使左端持续减速,使右端小球持续加速,因此应该取:U1=0, U2=U0(2)以W、V1分别表示振子1解除锁定后弹簧恢复

21、到自然长度时左右两小球的速度,规定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有一121.2 lmv1+m v1, =0mv1mv1 = E01 22解得 v1=:且,丫1=_ :且或W=:且,v产)且 m m, m . m在这一过程中,弹簧一直压缩状态,弹性力使左端小球向左加速,右端小球向右加速,故应取解:振子1与振子2碰撞后,由于交换速度,振子 1右端小球速度变为0,左端小球速度仍为 w,此后两小球都向左运动。当它们向左的速度相同时,弹簧被拉伸至最长,弹性势能最大。设此速度为v10,根据动量守恒有2mvio=mv 1用Ei表示最大弹性势能,由能量守恒有12-mv10 +21mv12)+ E

22、1= - mv2解得 E1=1Eo42003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 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414171.在核反应方程4He+14NT18o + (X)的括弧中,X所代表的粒子是a.1hb.2hC. ”eD. 0n2.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A.在传播过程中能传递能量B.频率由波源决定C.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D.能在真空中传播3 .爱因斯坦由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猜测光具有粒子性,从而提出光子说。从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说,这属于A.等效替代B.控制变量C.科学假说D.数学归纳4 .一个质量为0.3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

23、上以6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A v和碰撞过程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BC)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 W为A. A v=0B. A v=12m/sCW=0D.W=10.8J5.一负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在此过程中该电荷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B两点电场强度Ea、Eb及该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 A、 £B之间的关系(AD)A. Ea=EbB.Ea<EbC. £ A= £ BD. £ A> £ B6.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围成的正方

24、形线框置于有界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其边界与如图所示,则在移正方形线框的边平行。 现使线框以同样大小的速度沿四个不同方向平移出磁场,精品试卷(B)出过程中线框一边a、b两点间的电势差绝对值最大的是a ib'X X X X;X -7T X;X X: X; lx X X X' I*x X X X;X X X X; ;xa .x x.bx; X X X;,Vr X;x;x ixL _A.B.C.D.7.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和2m的小球A和B。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21和l ,支架可绕固定轴 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如图所示。开始时OA边处于水平位

25、置,由静止释放,则(BCD)A. A球的最大速度为 2*;2glB. A球的速度最大时,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AB '. 2mC.A球的速度最大时,两直角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D.A、B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 vi : V2=2 : 18 .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1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2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现若在图1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

26、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两张纸片(A)A.变疏B.变密C.不变D.消失、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图1 (俯视图)图29 .卢瑟福通过 实验,发现了原子中间有一个很小的核,由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右面平面示意图中的四条线表示精品试卷粒子运动的可能轨迹,在图中完成中间两条a粒子的运动轨迹。答案:a粒子散射1510 .细绳的一端在外力作用下从 t=0时刻开始做简谐运动,激发出一列简谐横波。在细绳上选取个点,图1为t=0时刻各点所处的位置,图 2为1=丁/4时刻的波形图(T为波的周期)。在图3中画出t=3T/4时刻的波形图。答案:传到10号点,7号点在最高点为Eg=

27、(万有引力恒量用G表示)。答案:GM12.若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绕核作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则其角速度3 =;电子绕核的运动可等效为环形电流,则电子运动的等效电流1 =。(已知电子的质量为 m,电量为e,11 .有质量的物体周围存在着引力场。万有引力和库仑力有类似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用定义静电场M的质点相距r处的引力场场强的表达式强度的方法来定义引力场的场强。由此可得,与质量为静电力恒量用k表木) 推荐下载答案:13. 某登山爱好者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发现他携带的手表表面玻璃发生了爆裂。这种手表是密封的,出厂时给出的参数为:27c时表内气体压强为 1X 105Pa;在内外压弓差超过 6X

28、104Pa时,手表表面玻璃可能爆裂。已知当时手表处的气温为-13C,则手表表面玻璃爆裂时表内气体压强的大小为 Pa;已知外界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而变化,高度每上升12m,大气压强降低133Pa。设海平面大气压为1X105Pa则登山运动员此时的海拔高度约为 m。答案:8.7X 104,6613 (数值在6550到6650范围内均可)三、实验题。(共30分)14. (5分)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 S,被电磁铁吸住的小球 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的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该实验现象说了 A球在离

29、开轨道后(C)A.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15. (5分)在右图所示的光电管的实验中,发现用一定频率的A单色光照射光电管式,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B单色光照射时不发生光电效应,那么A.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B.B光的频率大于 A光的频率C.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a流向D.用A光照射光电管时流过电流表G的电流方向是b流向16. (6分)如图所示,在“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调节力矩盘使其平衡,弹簧秤推荐下载精品试卷的读数为1.9 (1.82

30、.0均可)No此时力矩盘除受到钩码作用力Fq F? F3和弹簧拉力F4外,主要还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果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0.1kg,盘上各圆半径分别是0.05m、0.10m、0.15m、0.20m (取g=10m/s2),则F2的力矩是0.1 N , s,有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顺时针力矩之和与逆时针力矩之和存在较大差距,检查发现读数和计算均无差错,请指出造成这种差距的一个可能原因,并提出简单的检验方法(如图所示,将答案填在下表空格中),可能原因检验方法例力矩盘面没有调整到竖直用一根细线钩码靠近力矩盘面,如果细线与力 矩盘面间存在一个小的夹角,说明力矩盘不竖直答可能原因检验方法答轮轴摩擦力

31、太仕安装力矩盘后,轻轻转动盘面,如果盘面转动很快停止,说明摩擦力;t大或力矩盘重心没用在中心安装力矩盘后,在盘的最低端做一个标志, 轻轻转动盘面,如果标志始终停在最低端, 说明重心在这个标志和中心之间17. (7分)有同学在做“研究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时,用连接计算机的压强传感器直接测得注射器内气体的压强值,缓慢推动活塞,使注射器内空气柱从20.0ml变12.0ml。实验共测了 5次,每次体积值直接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得并输入计算机。同时由压强传感器测得对应体积的压强值。实验完成后,计算机屏幕上立注射器刻 !显不出如下表中的头验结果,、L传.器.u序 V ppv二7一I 数据采

32、集器械、十推荐下载精品试卷号(ml)(X 105Pa)(x 105Pa ml)120.01.001020.020218.01.095219.714316.01.231319.701414.01.403019.642512.01.635119.621(1)仔细观察不难发现,pV (x l05Pa - ml) 一栏中的数值越来越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DA实验时注射器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力不断增大B.实验时环境温度增大了C.实验时外界大气压强发生了变化D.实验时注射器内的空气向外发生了泄漏(2)根据你在(1)中的选择,说明为了减小误差,应采取的措施是在注射器活塞是涂增加密封性18. (7分)图1为

33、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关系曲线图。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1所示I-U关系的完整曲线,在图2和图3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简要说明理由:。(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滑线变阻器的阻值为 0-1000)。5040302010在图4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 9V,电流表读数为70mA,定值电阻R=250Q。由热敏电阻的I-U关系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电阻R2的阻值为 白。推荐下载举出一个可以应用热敏电阻的例子: .答案(1) 2;电压可从0V调到所需电压,调节范围较大。(2) 5.2; 111.8 (111.6112.0 均给分)(3)热敏温度计(提

34、出其它实例,只要合理均给分)四、(60分)计算题。19. (10分)如图所示,1、2、3为pV图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三个状态,该理想气体由状态 1经过过程1-3-2到达状态2。试利用气体实验定律证明:PM P2V2V_ 二 V2T1 一丁2P1二匹T1 一丁2pM _ p2V2T1一 T2解:设状态3的温度为T1-3为等压过程32为等容过程消去T即得20. (10分)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0.2m的水平面在 A点处与一倾角为。=30°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v0=5m/s的速度在平面上向右运动。求小球从A点 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平面与斜面均光滑,取 g=10m/s2)。某同学对此题的解

35、法为:小球沿斜面运动,则=v0t +1gsine t ,由此可求得落地时间tosin 二 2问: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求出所需时间;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21. (10分)解:不同意。小球应在 A点离开平面做平抛运动,而不是沿斜面下滑。正确做法为:落地点与A点的水平距离s=V0t=V02h1 m g而斜面底宽l=h cot 0 =0.35mt Ji s>l小球离开A点后不会落到斜面,因此落地时间即为平抛运动时间,22. (12分)质量为m的飞机以水平速度 vo飞离跑道后逐渐上升,若飞机在此过程中水平速度保持不变,同时受到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恒定升力(该升力由其它力的合

36、力提供,不含升力)。今测得当飞机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l时,它的上升高度为 h。求:飞机受到的升力大小;从起飞到上升至h高度的过程中升力所做的功及在高度h处飞机的动能。21. (12 分)解:(1)飞机水平速度不变l=voty方向加速度恒定消去t即得1,2h= at22h 2a =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ma=(1 +2h2 v02 ) gl(2)升力做功W=Fh=mgh(1 +2hgl2V02 )2hv0 vt=at= . 2ah = 一lEk=-m(v222、12 匕 4h、vt ) = -mv0(1-)0、C处分别接有短电阻丝 (图2l222. (14分)如图所示,OACO为置于水平

37、面内的光滑闭合金属导轨, 推荐下载中用粗线表示),Ri=4 、R2=8 Q (导轨其它部分电阻不计)。导轨OAC的形状满足y =2si(单位:m)。磁感应强度 B=0.2T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一足够长的金属棒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以恒定的速率 v=5.0m/s水平向右在导轨上从 。点滑动到C点,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保持与 OC导轨垂直,不计棒的电阻。求:外力F的最大值;金属棒在导轨I与时间t的关系。上运动时电阻丝Ri上消耗的最大功率;在滑动过程中通过金属棒的电流22. (14 分) .解:(1)金属棒匀速运动e = BLv£ /R总F 外=BIL =冗Lmax=2sin =

38、2(m)R1R2R总=RR2=8/3( Q )Fmax=0.22x 22X 5.0x 3/8=0.3(N)(2) P1= e 2/Ri = B2L2v2/Ri=0.22X 22X 5.02/4=l(W)(3)金属棒与导轨接触点的长度随时间变化JiL = 2sin( -x) (m)且 x=vt,e=BLv,Bv 九= 2sin( vt)=335九sin(t)(A)4323. (14分)为研究静电除尘,有人设计了一个盒状容器, 容器侧面是绝缘的透明有机玻璃,它的上下底面是面积 A=0.04m2的金属板,间距L=0.05m,当连接到U=2500V的高压电源正负两极时,能在两金属板间产生匀强电场,如图

39、所示。现把一定量均匀分布的烟尘颗粒密闭精品试卷在容器内,每立方米有烟尘颗粒1013个,假设这些颗粒都处于静止状态, 每个颗粒带电量为 q=+1.0 X10-17C,质量为m=2.0X 10-15kg,不考虑烟尘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气阻力,并忽略烟尘颗粒所受重力。求合上电键后:经过多长时间烟尘颗粒可以被全部吸附?除尘过程中电场对烟尘 颗粒共做了多少功?经过多长时间容器中烟尘颗粒的总动能达到最大?23. (14 分)解:(1)当最靠近上表面的烟尘颗粒被吸附到下板时,烟尘就被全部吸附,烟尘颗粒受到的电场力F=qU/L12L= at2qUt22mL(1)(2)推荐下载F42mt= I L =0.02

40、 (s)(3)qU(2) W= - NALqU(4)2一 一4 ,、, 、=2.5X10(J)(3)设烟尘颗粒下落距离为 x1 2qUEk=-mv NA(L-x) =x NA(L - x)(6)当x=L时,Ek达最大,2如03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I卷15.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和c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量的大小比 b的小。已知c受到a和b的静电cF1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 B精品试卷A. F1B. F2C. F3D. F416.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D92104 Be 1H5 B447 2 H

41、e 2 He > 3 Li Z其中A. X是质子,Y是中子,Z是正电子B. X是正电子,Y是质子,Z是中子C. X是中子,Y是正电子,Z是质子D. X是正电子,Y是中子,Z是质子17. 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则其CA.频率不变,波长变长B.频率变大,波长不变C.频率不变,波长变短D.频率变小,波长不变D18.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媒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B.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慢C.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元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D.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19.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

42、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过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 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0=60°。两小球的质量比也为m2A3A.3B.一3C.-322D.220.如图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导热的固定隔板B, 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 现将活塞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的过程中C推荐下载精品试卷A.1 : 1B.1 : 2C.1 : 3D.1 : 6的比0A.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B.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C.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

43、加D.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21.图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 3的电势为0。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点的动能分别为26eV和5eV。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 / / /电势能变为一8eV时,它的动能应为 C: bA. 8eVB.13eV1 K ,a-C. 20eVD. 34eV123422. K 一介子衰变的方程为 _ oK t兀 十九其中K 一介子和兀一介子带负电的基元电荷, 兀0介子不带电。一个 K 一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衰变后产生兀一介子轨迹为圆弧PB,两

44、轨迹在P点相切,它们的半径Rk口 R叮上 K为2: 1。兀0介子的轨迹未画出。 由此可知兀 一了的动量与 兀的动量大小之比为C第n卷23. (15分)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 R,并求出电阻率p 。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 50kQ)电流表(内阻约为400)、滑动变阻器、电源、电键、待测电阻(约为250 )及导线若干。(1)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2)图1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的步骤:求出的电阻值R=。(保留3位有效数字)1U/V4321051015202523411ILMLH11MLL1IIIIIIIIIIIIIIIIIIIIIIH0134567895 (

45、cm) 6111 I/mA23hilmil2734561|1| 111 Illi Illi HI 11.1,11 1,1,11(cm) 6(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2、图3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4)由以上数据可求出p =。(保留3位有效数字)答案:(1)(2)作UII直线,舍去左起第二点,其余 5个点尽量靠近直线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求该直线的斜率 K,则R=K。229 a (221237 均为正确)。(3) 0.800cm0.194cm(4) 8.46X 10 2 Q m24. (15分)中子星是恒星演化过程的一种结果,它的密

46、度很大。现有一中子星,观测到它的自转周1-期为T=so问该中子星的最小密度应是多少才能维持该星体的稳定,不致因旋转而瓦解。计30算时星体可视为均匀球体。(引力常数G=6.67X 10 11m3/kg . s2)解:考虑中子星赤道处一小块物质, 只有当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于或等于它随星体一起旋转所需 的向心力时,中子星才会瓦解。,位于赤道处的小物质质量为m,设中子星的密度为p ,质量为M ,半径为R,自转角速度为w则:G M m 2c m RR2T4 _ 3M=一二R 3由以上各式得:GT2代入数据得:=1.27 X 1014kg/m325. (20分)曾经流行过一种向自行车车头供电的小型交流发电

47、机,图 1为其结构示意图。图中 N、 S是一对固定的磁极,abcd为固定在转轴上的矩形线框,转轴过 bc的中点、与ab边平行,它的 一端有一半径0= 1.0cm的摩擦小轮,小轮与自行车车轮的边缘相接触,如图 2所示。当车轮转动时,因摩擦而带动小轮转动,从而使线圈在磁极间转动。设线框由 N=800匝导线组成,每匝 线圈的面积S=20cm2,磁极间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强度 B=0.010T ,自行车车轮的半径Ri=35cm,小齿轮的半径 R2=4.0cm,大齿轮的半径 R3=10.0cm (见图2)。现从静止开始使大齿轮加速转动,问大齿轮的角速度为多大才能使发电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U=3.2V

48、?(假定摩擦小轮与自行车之间无相对滑动)图1解:当自行车车轮转动时,通过摩擦小轮使发电机的线框在匀强磁场内转动,线框中产推荐下载生一正弦交流电动势,其最大值sm=NBS 0式中3 0为线框转动的角速度,即摩擦轮转动的角速度。发电机两端电压的有效值U=切2设自行车车轮的角速度为由于自行车车轮摩擦小轮之间无相对滑动,有Rco1=R)co0小齿轮转动的角速度与自行车转动的角速度相同,也为31。设大齿轮的角速度为必有R3 w=r由以上各式得2U R2r0今(L=NBS R3R1代入数据得w=3.2rad/s精品试卷34. (22分)一传送带装置示意图, 其中传送带经过 AB区域时是水平的,经过BC区域

49、时变为圆弧 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相切。现 将大量的质量均为 m的小货箱一个一个在 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度为零,经传送带 运送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o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箱子在A处投放后,在到达 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且以后也 不再滑动(忽略经BC段的微小滑动)。已知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T内,共运送小货箱的数目 N 个。这装置由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求电动机的平均 功率P。解:以地面为参考系 (下同),设传送带的运动速度为v0,在水平段运

50、输的过程中,小货箱先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设这段路程为s,所用的时间为t ,加速度为a,则对小货箱有s= 1at22v0=at在这段时间内,传送带运动的路程为So=Vot由以上各式得so=2s用f表示小箱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则传送带对小箱做功为A=fs = m v22传送带克服小箱对它的摩擦力做功Ao=fs 0=2 X 1 m v2推荐下载两者之差就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发出的热量Q=1 mv02岂2可见,在小箱加速运动过程中,小获得的动能与发热量相等。T时间内,电动机输出的功为W= PT此功用于增加小箱的动能、势能以及克服摩擦力发热,即W= ;Nmv2+Nmgh+NQ已知相邻

51、两小箱的距离为 L,所以V0T=NL联立式,得2 2Nmr N L -P=ghT T2003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物理部分)21.如图,当电键K断开时,用光子能量为 2.5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 P, 发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线变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V时,电流表读数为零。由此可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A)A.1.9eVB.0.6eVC.2.5eVD.3.1eV25.(18分)两根平行的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磁感强度B= 0.50T的匀强磁场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导轨的电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导轨间的距离 l=0.20m。两根质量均为 m=0.10kg的平行金属杆甲、乙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滑动,滑动过程中与导轨保持垂直,每根金属杆的电阻为R= 0.50 0。在t=0时刻,两金属杆都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与导J ? F精品试卷轨平行、大小为0.20N的恒力F作用于金属杆上,使两金属杆在导轨上滑动。经过t=5.0s,金属杆甲的加速度为a=1.37m/s2,问此时两金属杆的速度各是多少?解:设任一时刻t两金属杆甲、乙之间的距离为x,速度分别为Vi和V2经过很短的时间 t,杆甲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